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俗世地仙》-第16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天刚蒙蒙亮。

      当两位警察最先从睡梦中惊醒,心生自责昨夜不该醉酒,一边顺手摸了下佩枪,还在!

      拿出枪检查了一下,终于放下心来。

      两人相互尴尬地对视一眼,然后赶紧小心翼翼起床,生怕惊扰了别人休息。

      结果刚从床上下来,就看到墙边破旧的沙发上躺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家伙,身上还穿着灰色的大号休闲外套,蓝色牛仔裤,蓝白相间的运动鞋,满脸舒适惬意的表情,香甜地睡着。

      “哎,温朔。”其中一位警察上前把温朔给推醒了。

      “嗯?”温朔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完全清醒,嘟哝道:“怎么了?”

      “昨晚你几点回来的?”一位警察问道。

      温朔眨巴着眼睛,想了好半天才豁然坐起来,挠着头皱着眉一脸尴尬地说道:“昨晚上本来喝得不算多,可出去后风一吹,就完蛋了……杨老师让我去送他们回村里,我愣是没找到村子在哪儿,后来就迷迷糊糊地回来了。”

      “呵,你小子没被雨淋了啊?”一位警察随口调侃道。

      昨晚上他们被远处异常的啸叫声惊扰,赶到古墓所在的山头上远眺,之后返回驻地房间后,很快天空中就电闪雷鸣,紧接着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哗啦啦落下。

      温朔撇撇嘴,苦着脸说道:“我刚回来,就下起了大雨,结果你们的房门都关着,我当时晕乎乎的,犯傻以为你们都锁了门,不好意思喊你们开门……后来还是杨老师出来看到我蹲在遮雨檐下,才提醒我回屋睡觉,你们看,鞋子还湿着呢。”

      两位警察相视一笑,拍拍胖子的肩膀,让他到床上睡觉去。

      然后,两位警察抖擞精神,大步走出房间,并肩上山巡查——职责所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没想到,考古工作组的组长杨景斌,已经在考古现场了。

      这让两位警察颇显尴尬,上前主动打过招呼,也不好意思提及昨晚上醉酒的事情,就和杨老师扯着闲天。而杨景斌,似乎也不介意昨晚上大家伙儿喝醉酒的事儿,还主动和他们提及,昨天晚上那异常的声响,还有远处的火光。

      说话间,几位值班守夜的村民也已经起床,出屋后看到山坡上的杨景斌和两位警察,就赶紧跑过来殷勤地打招呼。

      谈及昨晚上的诡异可怕声响和那团隐隐约约的红色火光,大家伙儿来了兴致,虽然距离古墓很远,和他们的职责无关,而且,西北方向几公里之内都没有村庄人烟,尽是河流和农田荒地,丘陵小山,但,似乎是好奇心的驱使,大家简单商议后,决定循着昨晚上大致看到的方位,过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后半夜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把考古现场给浇得不轻。

      好在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就考虑到过下雨时的排水问题,而且古墓又是在半山坡上,所以雨水并未能倒灌入墓中。

      只是条条小路难免泥泞。

      反倒是山坡上那些没有开挖整理过的地方,有植被覆盖的缘故,并不泥泞,也没有存水,只是青草灌木上湿漉漉的满是水珠,散发着深秋里清幽的草香味儿。

      事实上,他们过去查看的真实缘由,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只是内心深处自责的心里缘故,感觉总得做点儿什么事情,才能弥补昨晚上醉酒的失职行为。

      朝阳初升。

      几人沿着河边说说笑笑着来到了那处年久失修的水台前。

      昨夜的大雨,已然将所有的痕迹冲刷得干干净净。

      两个村民站到水台边,揭开裤子就准备往水台中间的凹处撒尿,突然一位警察说道:“后退后退,水里面好像有人……”

      两个村民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尿意被生生憋了回去。

      几人仔细看去,只见凹形水台下面的水里,还真又一具倒伏趴着的尸体,只是尸体的颜色发黑发青,枯瘦干瘪,还有一些溃烂的地方,却并没有长期在水里泡着肿胀的迹象。

      三天前,守王乡丢失的那具名叫万淑霞的死尸,找到了。

      谁也不知道,这具死尸为什么会翻山越岭,出现在这条小河里。

      但找到了,案子也就算结了。

      被诡异虐杀惨死的邢军强,其家属得到了一笔畜牧局提供的补偿,在死尸还未找到之前,就已然匆匆下葬。而那几个受到极度惊吓的同事们,接受了诸般调查之后,也就放了回去。

      案件,也算是不了了之。

      没办法调查下去了。

      这类诡奇案件,在警方档案部门,一般会归类为死档,也叫臭档。

      考古县城的值班人员发现死尸时,温朔坐在值班室里告知杨景斌,尸煞已经被除掉,墓区考古发掘的工作可以恢复,不过,他希望能多停留几天,参与到古墓最后的发掘工作中。

      杨景斌稍稍犹豫之后,便答应下来。

      以他的职务权限,谋求这点儿小小的私利,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难免会被一些人私下诟病。

      但,温朔帮了这么大的忙,还救了石志学的病……

      做不成万众瞩目、风风光光享受赞誉的英雄,好歹也得给点儿补偿,让无名英雄不至于太过失落啊。

      杨景斌实在是做不出卸磨杀驴的事儿。

      上午九点多钟,温朔和杨景斌一起回到了考古工作组的驻地,随即召开了恢复考古发掘工作的会议。

      会议结束后。

      工作组所有成员去做准备工作,杨景斌则调了一辆车,和温朔一起去往医院看望石志学的病情。

      事无绝对,纵然温朔起坛作法,有十足的把握除去了石志学体内的尸煞毒素和阴煞之气,但毕竟是第一次解决这类病症,所以总要多多关注一下,也好从石志学的身体恢复状况,来为自己积累经验。

      石志学已经从重症病房,转移到了普通病房内。

      他的妻子、父母,都在旁边守护着。

      好在,如今的他们比之刚刚来到医院时,心情已经好多了——因为从他们到来之后,石志学的病情恢复得非常之快,以至于医生都感到不可思议。

      尤其科室主任朱民,更是忍不住在家属面前感慨,说石志学命大福大,遭遇这般诡奇罕见的病症,却能够得遇奇人,以偏方为其祛疾续命,昨天他们刚刚赶赴到医院,气愤地遇见的那个身材肥胖高大的年轻人,一定是一位中医家学渊源的高手。

      这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在心里希冀着,能再见到那位陌生的胖子。

      人家救了咱们的命,好歹也得表示下感谢啊。

      私下,朱民与精神状况良好的石志学,谈了许多,重点询问那个胖子,当时在病房里,都对他做了些什么,是如何医治、祛除其身体诡异顽疾的。

      可惜,石志学当时神智昏迷,清醒过来时,只看到那胖子正在收拾一些杂物。

      而外面吵嚷声响起时,胖子皱眉露出了不喜之色,也有些紧张,他匆匆收拾好一应物事,然后对已经醒来的石志学说道:“别害怕,你的病已经好了。”

      然后,胖子就走了。

      今天上午的朱民很忙,一大早科室里就来了两个新的急症患者,随后另外一个科室又打电话让他过去为一个病人做会诊。等会诊结束,他匆匆回到科室,准备到办公室看病人的检查报告和病理分析时,眼角余光看到,一个肥胖高大的身影,走进了石志学的病房。

      是他?!

      朱民面露惊喜之色,转身大步走了过去。

      病房内。

      杨景斌面带微笑地说道:“志学,感觉身体怎么样了?这次汉侯墓最后的发掘工作,就要展开了,我还想着要不要再推迟几天,等你身体恢复好了,能够参与到古墓被打开时的工作中,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啊。”

      “杨老师,我,我……”石志学激动不已地说道:“我能行,今早我就自己去上厕所的,感觉浑身体力都已经恢复,脚底板也不疼了。”

      三位家属面露不喜,他们不懂得考古工作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汉侯墓最后的发掘工作,主墓室开启的最后一刻,在考古工作人员的心目中有多么重要,他们只是想,志学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儿把命丢掉了,你们却还想着让他去工作……

      这简直比周扒皮还狠毒!

      就在他们忿忿地想要说些什么时,一个身材高大肥胖,长相白白净净的小伙子走了进来。

      于是到嘴边的愤懑话语,被他们生生咽下,满脸的不喜之色也当然无存,同时纷纷站起身来,面露出激动不已的神情,一个个围上来向温朔致谢:

      “那什么,昨天,啊,谢谢您治好了志学的病。”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神医啊,谢谢您救了我的儿子,我,我今天给您磕头了……”

      石志学的母亲说着说着,老泪横流,竟是真就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使得温朔又惊又怕又尴尬,赶紧不由分说地把老太太给搀扶起来,神情慌张地说道:“别别别,您这么做,这不是折我的寿嘛,多大点儿事,不至于这样的。说实话,我也没做什么,我也不是医生,就是以前听说过的一个偏方,凑巧了,凑巧了……”

      本书来自

      267章 同归而殊途

      

      虽然温朔对于如何解释早有准备,而且和杨景斌之间也做好了沟通工作,但他委实没想到,石志学的家人会赶来,更没想到,今天石志学的家人会如此这般地感激他。

      当他神情尴尬地解释着,并谦虚地表示无需感谢时,科室主任朱民大步走了进来,上前不由分说伸出大手,握住了一脸困惑的温朔的手,神情激动中透着感激,热情地说道:“你可算来了,我昨天就想主动去找你的,但你们单位有规定,实在是不方便去找你……从昨天开始,我就一直希望着你能来,太好了!”

      温朔头都大了,赶紧说道:“您别客气,别客气,这……我真是听说的一个偏方而已。”

      “谦虚了不是?”朱民哈哈一笑,赞道:“从医用药,没有把握岂能轻易施与?这可都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好了好了,那,我真诚地邀请您,到我办公室里谈谈,如何?”

      “这,好吧。”温朔无奈答应。

      在病房里,人多嘴杂,越解释越说不清,更何况又必须撒谎呢?

      所以去办公室里,单独糊弄朱民,更容易一些。

      当然,离开病房时,温朔没忘把杨景斌也给拉上——把这个老实巴交,在撒谎方面纯属笨蛋的家伙留在病房里,估摸着石志学的家属围住他你三言,我两语,就能让他露了馅儿。

      µ½°ì¹«ÊÒ×øÏ£¬ÖìÃñΪËûÃÇÆã²èµ¹Ë®Ã¦µÃ²»ÒàÀÖºõ¡£

      不过,身为科室主任,朱民并没有疏忽自己的职责所在,先是拿着各项检查的病例,为今早前来的两位病人做了更精准的诊断,并下达了医嘱和指导意见,交由责任医生去实施进一步的治疗,然后,才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一边往回走一边喜不自禁地对温朔和杨景斌说道:“我已经告诉我的老师,他也希望能够见到你啊!”

      杨景斌一脸诧异。

      温朔更是有苦说不出:“这,这到底怎么回事儿?我都被您的话给说糊涂了。”

      朱民笑呵呵地把缘由讲述了一遍,温朔这才恍然大悟,并感慨不已。

      世事难料。

      而且,世间从无绝对之事,缜密的思虑和准备工作,只是尽可能地去避免出现失误和意外。

      意外,正是意料之外。

      杨景斌去京城请温朔前来起坛作法救人,那时候还未告知石志学的家人。而杨景斌一走,石志学又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考古工作组其他负责人只能第一时间通知石志学的家属。

      温朔和杨景斌更不会想到,负责抢救治疗石志学的科室主任朱民,恰恰就打听到了一个与玄学相关的偏方,能够医治石志学所遭受的尸煞毒害和阴煞之气的侵伐。当时起坛作法完毕后,因为外面吵嚷,所以温朔仓促间收拾的时候,没能发现有一些用过的糯米,留在了床单的褶皱缝隙中,被朱民发现。

      而朱民所听说的偏方,恰恰需要用到糯米,偏方的来源,又恰恰是朱民非常信任的老师、前辈!

      于是当石志学病情突然好转,迅速恢复康健,朱民便肯定,那个由杨景斌请来的年轻大胖子,是一位神医,并将这则消息,告知给了石志学的家人。

      朱民真是个老好人。

      不居功,诚实……

      温朔暗暗腹诽,从古至今,老好人最容易坏了别人的“好事”

      “朱主任,虽然我这人很乐意博一些虚名,我的虚荣心也很强,但,我必须得向您说明一下。”温朔尴尬无奈地摇摇头,叹着气说道:“首先,我不是什么医学世家的人,我也不懂中医;其次,我是考古专业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医学。至于这次给石志学治病……说起来您可能不信,那,我的班主任杨老师是知道的,主要是我们考古这个专业的人,遇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历史以来相关文献资料中,也有很多关于治疗异常病症的偏方。这次,石志学突遭横祸,病症异常,通俗地说,就是虚病、外灾,或者我们可以更迷信一些说,就是撞客了,鬼上身了,然后我们从文献资料中找了这么个偏方,就想着试试看,反正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听了温朔这番话,朱民顿时一脸的愕然和些许失望,他有些不甘地看向杨景斌。

      杨景斌虽然在撒谎方面是个笨蛋,但配合着撒个谎还是能做到的,他苦笑着点点头,道:“以前,因为经常在野外考古,发掘一些古墓,出现什么异常事件时,因为来不及送医急救,所以我也用过几次偏方,怎么说呢,也不是每次都管用,但……差不多十次有五次管用吧。当然,我不是迷信啊。”

      “唔,这能理解,能理解。”朱民点点头,神情失落地说道:“其实吧,所谓的迷信只是相对来讲。如果从实际出发,无论是传统学术,还是中医医理,没有了阴阳五行作为基础,那么所有的传统学术,都是空中楼阁经不住推敲,稍加分析便会崩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14: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