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侯门纪事》-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这一件东西,安老太太几十年里来在本城里,总是占胜场的。

        钱媒婆见到一回,就多看几眼。今天又见到在眼前,钱媒婆心中是打鼓的。本城里最大的,自然是父母官。余县令夫人因此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中,对安家冯家面子上尊重而已。她要再强几分,就天老大她第二。

        有过冯家的钉子在前面,余夫人让钱媒婆到安家来说亲事,钱媒婆小心翼翼地把冯家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余夫人:“人家老太太说了,大的不寻亲事,小的不能找,这没隔几天,您让我又去,要是说不行,您可别怪我嘴笨。”

        “冯家?”余夫人似笑非笑:“自然是相不中的,我们家,”她抬抬下巴:“老太太没有相不中的道理。”

        钱媒婆因此来了,来的时候还想这是怎么了,今天的风水运气就全到四姑娘头上去了?一个碰钉子,另一个还接着来碰。此时见到安老太太一派的富贵气象,钱媒婆底气就更不足,当下陪着笑脸作了个揖,慢慢地道:“老太太,几天不见,您大好了。”

        “我好了,”安老太太也慢慢笑着回话,徐徐的欠身子,似站不站的功夫,就叫人:“倒热热的茶来,请钱妈妈坐。”

        梅英答应着走出来。而钱媒婆自然不敢等安老太太起身让坐,旁边有两溜儿红木官椅,上铺的暖融融锦垫,就一个箭步奔过去,嘴里嚷着:“我坐下来了,老太太不用客套。”而方姨妈也早伶俐地搀起钱媒婆,就着她的势子半按在椅子上,笑道:“你快坐吧,不然又劳动我们老太太。”

        安老太太自然不会真起来,见钱媒婆坐下,就含笑收回要起不起的身子,而方姨妈不是客,也坐下来。

        安老太太看着她实在讨厌,目光闪烁心中不悦。积德行善,是有些钱的上年纪人家都会做上几件的事,方姨妈母女这些年也实在能开老太太的心。可过了头,寻思上打宝珠丫头的主意,安老太太心想我又不是死了,容得你这样的人胡闹。

        而此时的房外,细细碎碎的有些声音。冯赵两家结亲已是全城皆知,那钱媒婆又上门,是为的哪一位姑娘?

        绿画在外面小声道:“我猜是大姑娘,”

        “不一定,”寿英认为四姑娘更和气亲切,人缘儿更好,忙道:“我猜是四姑娘。”

        绿画不服气地道:“没听老太太说吗?大姑娘不定下,三姑娘四姑娘先就不定。”她鼓起腮帮子:“大姑娘!”

        “……。”寿英无话可说。

        掌珠这个时候进来,有话要回祖母。一进院门就怔住,这一帮子人挤在门外面在听什么?而且不但丫头们在,自己的母亲邵氏和三婶娘张氏也在其中。

        像安家忽然有了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第四十九章,欺负

        当掌珠知道是钱媒婆又过来,也好奇的挤在人中间支起耳朵。安家有三个寡居的太太,为了防止闲言碎语,与外边的交往并不多。偶然来个外人,都能激起她们的乐趣。

        特别是钱媒婆遭到拒绝,而冯家别寻亲事后,她再次登门而来,让人浮想连翩,这一次又是为哪一位姑娘呢?

        ……

        钱媒婆把话说完,安老太太有若有若无的笑意。余家也相中了宝珠?这是对老太太眼光的肯定。

        想想也是,三姐妹各有特点。如果有人想要个掌家大奶奶,又能忍受掌珠的暴躁,选掌珠再合适不过。

        如果有人不愁房产,又需要红袖添香伴夜读,就选玉珠。而要媳妇的人,就选宝珠。

        房外有偷听的人,安老太太也大约知道。门帘子有时候微动几下,隐约可以见到钗环动声。而面前,方姨妈也好,钱媒婆也好,眼巴巴看着自己,也在等着回话。

        安老太太忽然一笑,想着把实话告诉她们吧,免得大家胡乱猜测。还没有说话,方姨妈抢先开口。她根据安老太太的笑容,大胆地道:“余家好,余家公子以后必定是做官的人,前程万里这是不用说的,”

        她说着说着,自己就笑得咕咕有声。安老太太淡淡地笑,这是一个生活不易的人,可却是让生活的不易压倒的人。有不趁心的事情,头一件就是赖别人。她跑前跑后的忙活这几天,为的就是宝珠丫头的亲事,真是为难她。

        也真是可恨她。

        “是啊,伯南是个好孩子。”老太太静静地笑,眸光微抬穿过房中空气,落在雕花木梁上,而神情,却去了悠远的远方。

        不管她去了哪里,反正不在这房里的模样。

        “我就要进京了,孙女儿也一起跟着去。亲事的事,回来再说吧。”安老太太恬然而道。就她而言,这不过是一句交底的话。而别人听到耳中,不亚于晴天霹雳。

        钱媒婆是不意外的,就算安老太太不说进京,她也由上一回说亲的回应,而看出安老太太今年没有为孙女儿定亲的心思。她陪着笑,寻思着怎么余家的话,再把茶食吃上一块。

        方姨妈却吃吃怔住,进京!

        老太太因为进京而不答应,那明珠和她怎么办?人家是走娘家,难道把儿媳妇的亲戚也一起带去。

        她强自挣扎地道:“余家……”又道:“四姑娘……”又道:“亲事……”

        安老太太冲她安详的一笑:“你若是愿意,带上明珠跟我们一起去。”

        这话一落地,也是引起不小的震撼。

        房门外掌珠撇撇嘴,把母亲邵氏从人中间扯出来,走到廊下雕栏边上,娇嗔道:“是您在祖母面前为姨妈说的吧?”

        “那是我的亲戚,我哪里敢说。”邵氏到此时,不得不把对老太太旧日的怨恨抛开一大半,说不出滋味的道:“你祖母对她们本就不差。”

        养了这么些年,如今也肯带她们进京。

        丫头们悄步散开,走到一旁去计算打赌的输赢。张氏也悄手悄脚走开,和大家一样,心中都有大石落定的感觉,老太太果然是打算归宁。

        而房中,钱媒婆还呆坐着吃茶。原本在她旁边坐着的方姨妈,笔直跪到安老太太面前泪流满面,几乎泣不成声地道谢着。

        “老太太,您就是活菩萨。”

        安老太太微微地笑,心里想再不告诉你实话,天知道你要在我家里掀起多大的风和浪。安老太太知道自己是福气厚的人,虽没有丈夫儿子,手中却有家财,娘家鼎盛,又肯照顾,无人敢欺负自己。

        她因为惜福,知道自己有福气,才更能体谅方姨妈有时候跳梁小丑的举动。而且万般庆幸,自己不是她。

        自然鄙视的也有,如安老太太的个性就是方姨妈的际遇,也是个骂人的角色,而不是看脸色那一角。

        从古到今的教育,都有一条,为人要厚道,为人要宽容。除非个性特别的差,或者是特别的不懂事,大多数的人还肯帮别人的。

        安老太太,也正是这样的人。说她有多仁慈,不见得;说她有多和气,肯定不是。说她见到别人有难处不见得袖手,她是此类人。

        方姨妈在表现感恩,钱媒婆就此告辞。出了安府的门,钱媒婆一头走一头想余夫人也是的,太拿自己当碗儿菜。现在人家就说不答应,不知她听到会什么表情?

        安老太太的话回得极妙,等回来再说吧。这么远的归宁去,不住上一年两年她肯回来?等回来也许独身一人,一个孙女儿也不带回来。

        钱媒婆到今天才体会市井传言是真的,安老太太有意为孙女儿在京里寻亲事。钱媒婆暗想,啧啧,这老太太倒是心地好,孙女儿都不是她的,她也肯成全。

        她就抱着这样的心思,冒着风雪走进余府的门。

        余夫人压根儿没想到这事情不会成,就没有多想,正在指挥丫头们收拾过年要用的东西出来。古代办个年货,早的腊月前都开始进行。

        见钱媒婆进来,余夫人让丫头们出去,笑吟吟地道:“哦,安家定下的什么日子?”她柳眉生春,面颊上也无端的生出红晕,像任何一个家有喜事的主妇一样。

        钱媒婆木着个脸:“人家说要进京,有事进京后再说。”

        余夫人正掂着瓜子在磕,“格嘣”一下,瓜子壳卡进牙里。疼得她惨叫一声,慌的丫头们拥进来,拿着银针牙签钗子等物挑了半天,才把那个瓜子壳弄出来,也弄出几点血丝,沾在余夫人唇上。

        接下来又是漱口,又是取伤药。止血白药上来时,余夫人才明白过来,气喘吁吁大骂道:“什么东西,也敢回我家的亲事!”

        她越想越生气,直接迁怒到安老太太身上。你早不归宁晚不归宁,非要等到我家提亲事后你说归宁!

        几十年了你不归宁,这老了老了的带着几个孙女儿去侯府吃舍饭吗?脸皮也忒厚!

        气着气着,就开始骂南安侯府。侯府很了不起吗!很有势力吗!很能欺负人吗!以后等儿子中了举,受到圣上赏识,也一举得爵,比你侯府还要了不起,还要有势力,到时候就好好的欺负人!

        ☆、第五十章,问问去

        余夫人大发脾气的时候,她寄于厚望的儿子余伯南正在书院里发呆傻笑。他是知道今天是母亲央的媒婆去安家的日子,他也想到安家以女家的身份,会犹豫啊考虑啊,总要等到媒婆去上三五次,这亲事才能定下。

        一般定亲事的流程,总是这种模式。

        那种媒婆一上门,女家就答应的事,只能是事先说好的,再就是早就相中男家,盼星星似的盼来了,岂能不赶快答应?

        余伯南很希望自己是安家盼着的孙女婿,那倒简单得多。可就算不是,母亲肯走出第一步,央婚说合的,离定下亲事也就不远。

        宝珠将是他的了,余伯南美滋滋的笑容又添上一分。在他旁边坐的是同学,冯家的六少爷。正悄声和几个兄弟们笑道:“伯南今天魔怔了,一上午对着书呆笑,下午还是这个模样。”

        “我们捅他一下,看看他为什么像呆头鹅?”九少爷才进学,年纪不过十一岁,又淘气又顽皮。说过以后,就蹑手蹑脚走到余伯南身后,见素日警醒的他还是不醒。就把个手掌在他肩头上一拍,嘴里道:“哈!”

        余伯南打个激灵,魂几乎让吓没了。回身看,见冯九少爷双手是握捧的模样,正笑得不能自持,含糊地道:“我这是当头一棒喝,助你悟道!”

        旁边一堆的人拍手而笑:“小余你参了一天的禅,也可以理理我们了。”

        余伯南抚着胸口,狠瞪他们几眼,又没奈何的跟着笑出来。陡然的让人喝醒,余伯南忽然有种感觉,要赶快回家去,就胡乱收拾了书,摆手笑骂:“姓冯的,明天跟你们算帐!”出门交待书童把余下的笔墨纸砚装起来,他一溜烟儿的先跑回家。

        直到母亲房外,余伯南才放慢脚步。见天色昏暗,是冬天的原因。就时辰上来说,还不是下学的时候。脚步因此踌躇,在落雪的老槐树下转了几步后,想知道消息的心情占在上风上,余伯南就大步流星地去见母亲。

        余夫人面上是平静的,心里余怒未息。正捧着碗茶百般的咒骂安老太太和南安侯府,见儿子兴冲冲的过来,先行了一礼:“母亲今天可好?”再就上来贴着母亲坐下,半撒娇儿的问:“什么回话?”

        “回什么话?”余夫人嗓门拔高几节,火气也腾腾的往上直冒。

        余伯南变了脸色,站起来就跳脚:“咱们不是说好的,今天让人上安府去,咦……”他满面狐疑:“你找的钱媒婆,钱媒婆也答应了啊?”

        余夫人不屑的一笑,余伯南又激动起来,负手在房中走来走去:“好啊,姓钱的敢不办我的事,我让她……”

        “办了,”身后飘来阴阳怪气的一声。余夫人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发现陆游的娘很有道理。为了一个宝珠,还没有定亲儿子就快成疯魔,要是成过亲,那简直就是一个呆傻。

        余伯南听到这两个字,对他来说不亚于天籁之音。当下满面堆笑,讪讪又转回来,笑嘻嘻道:“我就知道母亲疼我,是故意急我呢?”凑到余夫人身边,讨好地问:“安家怎么说的?”

        他清秀的面容从小到大是余夫人百看不厌的,就今天怎么看怎么闹心。余夫人憋住气,冷淡地道:“我是疼你,可是啊,架不住人家不疼你。”

        “您说安家?”余伯南了然的笑了笑:“人家自然是要想上一想,斟酌几天……。”

        见自己的傻儿子迷得九窍都不开,余夫人索性直接道:“人家一口回绝!”然后把个眼光斜睨地面,是带理不理。

        余伯南还要笑,笑了几下以后,面上的笑容才僵住。僵住以后,又觉得不可能。他虽然是知道谦逊的人,还只是一个少年。薄有才名,在本城里一枝独秀,心中总有几分傲气。就又笑道:“这怎么可能,您哄我的吧?”

        “哄你娘的脚!”余夫人气得把自己骂上去,然后怒气勃发,劈头盖面的就是一顿骂:“美貌的小姐一抓一把,你不长眼怎么就相中她!我还没好好问你,你们两个是有私情还是怎么的,你迷进去就出不来!你出不来也就罢了,害的你老娘白填在里面受气!你知道安家怎么回话的吗!人家说全家要进京,亲事等进京后再说吧!”

        “这不就结了,人家也没说不答应啊。”余伯南又一喜。

        余夫人瞪着他,恨不能掐他几下子才解恨。她愤愤地道:“你傻吗!安四丫头今年十四了!她们往京里去,一来一往加上能不住上几天!这样算下来,没有一年的功夫回不来!”

        余伯南忙插话:“宝珠正好十五,正是说亲的年纪,也不能再拖。”他满面容光。

        “要是不回来呢?”余夫人冷笑。

        “什么叫不回来?”余伯南平时也算是聪明的,就是这一会儿什么也想不起来。

        见母亲气呼呼:“在京里订过亲,自然就不回来!”这句话对于余伯南来说,好似头上打个炸雷下来,把他雷得外焦内嫩。他竭力摇着头,把因此产生的旋晕感甩出去。又惊又怒,又想到母亲的这个设想也有可能。

        这一刻,他伤心无比,难过无比,只觉得眼前忽然就黑下来,好似寂静无月寒冷无比而又茫然不知去处的旷野冬夜。

        没有灯,也没有星星,前面再也没有路走,让人可怎么活下去?

        耳边,余夫人又讽刺地道:“我现在觉得呀,学陆游的娘也不错。迷惑我儿子心的媳妇就是不能要!少了她一个,换一个大文豪儿子还是值得的。”不管余伯南听到是什么心情,余夫人斥责道:“咄!出去吧。你这模样我不想看!天还不晚,还回学里念书去,最好晚饭也别回来,我让人拿大盒子给你送饭。你呀你,看书的人心不在书上,想着那宝天王,人家也不想你!”

        想到宝珠将会嫁给别人,余伯南已经六神无主。他茫然的出来,真的按母亲说的往学里去。一路走,心中一面的地动山摇,让他看上去面孔更呆。

        在学里门外,冯家几个少爷正出门。见余伯南又回来,冯九少爷笑道:“这家伙一定中了邪祟,魂都没有了。且住,我们再去逗逗他。”

        把余伯南截住,冯九少爷尖着嗓子笑道:“我来问你,你让哪个女人甩了,把魂丢野地里了?”

        余伯南苦笑着想回几句潇洒的,却脑子干干的回不出来,平时常开玩笑,就勉强而笑:“是啊,我让女人甩了,让你开心一回。”

        冯九少爷倒愕然了,又笑道:“你怎么会让女人甩!你余公子文才一流,品貌一流,我呀,是佩服得紧。我要是个女人,”

        旁边冯家少爷们嘻笑:“怎么样?”

        “我也嫁给你,哈哈,走了,呆头鹅,明儿见。”冯家几个人嘻嘻哈哈踩着雪,外面小厮们接住,有说有笑的回家。

        余伯南原地呆站半天,眼睛没理由的亮了。是呀,我文才不敢称才子,却勤奋进学。我容貌不敢称潘安,却相当的不差。

        宝珠妹妹的心里,她是怎么想的呢?

        问问去!

        ☆、第五十一章,左右都是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8: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