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让小丫头取衣服,方姨妈笑道:“惦记着老太太的病,就睡晚了。”这样解释几句,就往安老太太房里来。
因为老太太的病,方姨妈没有空闲再往大门上去张望。可经过往大门的石子路时,难免多看一眼。
就见白茫茫雪地中,一团花团锦簇摇曳而来。
这是一个人。
她穿着紫红的大袄,深绿色的裙子,头上别着梅花,又别着梅花簪子,脸颊上一团红晕,眉头上一片浓黑,是画过的眉头,和涂过的面颊。
再看嘴唇上,更是紫乌的化不开。
方姨妈看到她,心花怒放,怒放心花。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本城里有名的钱媒婆!
天底下的馅饼像这一刻全砸在方姨妈脑袋上,她苦心苦盼的求亲的人,总算上了门!
☆、第四十二章,眼热
方姨妈就站住脚,等候钱媒婆的到来。大老远的,给了钱媒婆一个热烈的笑容。钱媒婆受宠若惊也好,习惯性的满面堆笑也好,反正是嘴角往上一撇,扭着水桶似腰身,加快步子走过来,大嗓门儿扬起:“哎哟,这不是我的姨太太吗?你老这是往哪里去?”
“我还能往哪里去,这不是老太太病了,我得去陪着她,我不陪着她,谁给她解闷呢?”
钱媒婆心底暗笑,人家有三个孙女儿,一堆子的家人,要你给她解什么闷。方姨妈在安家住的太久,又喜欢到处出头露面,没有人不知道她们母女是个吃白食的。
不过方家的女儿大了,钱媒婆心想这老货见我笑得这么喜欢,莫非她相中了人家,等着我去说。
横竖说一家也是说,说几家也是说,媒婆的嘴不怕说话,就怕没地方说。
“你们家姑娘倒没有一起去看老太太?”钱媒婆主动说起方明珠。方姨妈对安老太太住处一努嘴儿:“早去了,她大了,不用我交待,自己有孝心呢。”
钱媒婆又想笑,安老太太要你们母女的孝心给狗吃吗?还孝心,又不是人家正经的孙女儿。
她虽这么想,自是不说出来。故意挑起话题:“姑娘大了,又好个姿色,是寻婆家的时候了。”
“是啊,不知你往这里来,是说的什么人家?”这话正中方姨妈下怀。
她和钱媒婆,一个是想拿方明珠的谢媒钱,一个是寻思到宝珠四姑娘那里。
见方姨妈回应,钱媒婆索性直接问她:“你相中哪一家?”
方姨妈希冀地回:“有官做最好,人呢,俊秀最好,是个才子也罢了,”钱媒婆眼珠子都瞪直了,手中一块老姜色绣水鸟的帕子直接一动,把方姨妈眼神打乱,没好气地道:“这样的人家,你可别想。”
以你方家寄人篱下的姿态,以你方家女儿疯疯颠颠的模样,去当官人家做妾,人家还想收个小家碧玉,温婉贤淑的呢。
当官的人家,要多挑剔就有多挑剔。
“那你今天来是做什么的?”方姨妈也沉下脸,心想要不是做官的那一家,四姑娘她怎么肯答应呢?
这老货,不是合适的人家,你就别来!
钱媒婆冷笑:“我的姨太太,我登的是安家门,又是方家门,你管我来是做什么的!”腰一扭,越过方姨妈直接往老太太房里去。
让冷在后面的方姨妈气得两眼冒金星,在心里反复的咒骂,这一起子见高拜见低就踩的势利行子,哪一天让你们知道知道我。
这哪一天,肯定不是今天。在今天这个时候,方姨妈忍忍气,还是要往老太太房里去才是。为了不想是跟在钱媒婆后面,方姨妈故意退后几步,等钱媒婆转过老太太院中正门,才曳曳动步子。
她转进正门,就见到女儿方明珠从老太太正房出来。方姨妈三步并作两步过去,低声问:“怎么出来了?”
“钱媒婆来了,老太太让我们都出来。”陪病人是件累人的事,犹其这病人还是个上年纪老太,其实闷的。方明珠能出来挺喜欢,说一声:“我掐花去了,”就去寻梅花林玩去。
方姨妈在房门外踌躇片刻,往东厢房门外,隔窗见邵氏张氏掌珠都在这里,又有玉珠在转角竹子雪下面,仰面对碧竹,像是在吟诗。四姑娘呢,倒是不在,反正也不在房中。
钱媒婆的话,不方便给这些人听到,方姨妈却觉得自己听听无妨。而且不听,她心痒得难过,一会儿也站不住。
就打开门帘子进来,装作才来请安的,就这么进了去。
安老太太今天好些,抱着个手炉,带着貂皮帽子在暖阁里。钱媒婆在她面前正说着什么,见方姨妈进来,安老太太就点点头,钱媒婆也住了嘴。
“老太太今天好些,”方姨妈问候过,就当一个没眼色的人,在一旁坐下来,看老太太撵不撵自己。
安老太太居然没撵她,有些兴致勃勃地追问:“是哪一家?”
钱媒婆也没把方姨妈当一回事,她听到也好,听不到也好,又有什么。而且老太太不避方姨妈,钱媒婆也想让方姨妈听一听,什么样的人家配什么样的人,你方家还是有自知之明吧,寻个比挑脚汉强的就行了。
她就把神秘摆在脸上,故意喘口气儿,故作紧张,身子也往前耸了耸,笑嘻嘻道:“论起来,和您家可是天作之合,门又当户又对,这小爷呢,又聪明又俊俏又伶俐又能干,能进学能中举能孝敬能体贴……”
她说了这么一大通,还没有出来那个人,安老太太已笑得不行,手指住钱媒婆大乐:“你这个老贫嘴,生生地要把我闷坏,快说,是哪一家子相中我们家的姑娘?”又对方姨妈扭头笑:“姨太太来得正好,帮我相看相看。”
“那是那是,一女百家求,咱们是得好好相看相看。”方姨妈笑容不改。
老太太和方姨妈都把眸子放在钱媒婆脸上,钱媒婆却不说话,举起四根手指头,笑得合不拢嘴:“老太太呀,您猜到了吗?”
安老太太若有所思,嘴角噙上一丝微笑:“是他们家呀。”
她们说的哑谜方姨妈半点儿不懂,却冲口而出:“这配四姑娘太好不过。”话说过以后,才知道失言,正想找一句来描补描补,却见钱媒婆双手一合,欢天喜地地道:“可不是,配四姑娘可是再好不过。”
说过,才和安老太太一起愣住。钱媒婆问方姨妈:“我还没说,你怎么知道是为四姑娘来的?”方姨妈猝不及防的窘住,支支吾吾地回不上来,安老太太为她解了围,笑道:“她最近得了四姑娘病,把我的四丫头夸得像天上少有地上无双。老货,我们还来说正经的,你说这冯家的四小爷……”
方姨妈脑子“嗡”地一声,下面的话又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冯家?
不是余家?
冯家,四姑娘她肯?
转而,方姨妈又羡慕起宝珠来。比宝珠配余伯南还要羡慕,甚至还有点儿眼红。在方明珠初长大时,方明珠一门心思地爱才子,恋上余伯南。而那时候没有和侯府亲上加亲一说,方姨妈在满城里看了一个遍,为女儿相中的,就是冯家的四小爷。
------题外话------
仔今天有空回评论,顿觉舒畅。
☆、第四十三章,没有道理的方姨妈
年青的姑娘们见识不多,以为神采飞扬的就叫良人。要知道鸟人也是一样的神采奕奕,能展翅膀的。
方明珠迷上余伯南,方姨妈眼尖的把女儿想法打散,是她每每不靠谱的想过以后,还清楚余夫人是瞧不上她的。
余夫人有一阵子,全城的姑娘都不入眼,何况是方表姑娘。
而冯家就不一样,冯家家规刻板,人人一板一眼的,见人的笑容都快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又以孔孟道理以尊,无故并不刻薄人。冯家的奶奶们见到方姨妈,不管心中怎么鄙视,面上从来不失礼。
方姨妈在相中冯家这件事上,还算是眼明心亮。问题是表姑娘行止惊人,能骇倒无数江河。方姨妈曾在言语中试探过冯家奶奶们,差点儿没把冯奶奶们吓死,这事也就淡下去。
四小爷冯尧伦,从来不是方姨妈碗里的菜,可是知道他相中别人,方姨妈脸上还是有淡淡的酸味儿,僵木着的脸看上去难得出现几分端庄。
安老太太和钱媒婆有滋有味的探讨着:“四少爷是个好孩子,二奶奶也是个好的,但不知什么时候看中了我的宝珠?”
有人来求亲总是件喜事,老太太喜欢得眉眼都舒展开来,俨然不再像个病人。
钱媒婆的嘴倒风车一般,话嗖嗖的出来:“这不是老太太【创建和谐家园】的好,大姑娘呀,能独当一面!三姑娘呢,是个女才人!四姑娘呢,又本分又安静,”
她看似个个都夸到,其实已经表明冯家挑不中别人的缘由。自己的孙女儿好与不好,安老太太最有数。她颔首笑着,往下细听。
“您说这城里还能有谁家!老太太您可是侯府的姑奶奶,嫁到这小地方本就是委屈了的,您老抖上一抖,这城还不震几震……”
安老太太忍住笑,嘴里念着菩萨皇天,轻言细语打断钱媒婆:“这话不能说,我们在这城里不算什么。”
“再说那冯家,冯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几十年了老太太您有数!他们相媳妇,您府上是头一份儿。这不,二奶奶说观音院里又见上一面,四姑娘好得不能再好,”
安老太太又要笑,这好得不能再好,是什么样的好法子?
“二奶奶一见呀,喜欢得不行,回去就要回冯老太爷定下来,偏生老太爷犯咳喘,”
安老太太点头,她还让人送补品过去,也收到冯家送的药材。
“这不,老太爷才好,二奶奶就赶快回了,老太爷一听就急了,说二奶奶定亲是大事,既是好人,怎么不赶快定下,还要等他。这不,我可就来了。”钱媒婆的一番话,一波三折,总算说完,趴地上就拜:“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您呀,要嫁孙女儿了。”
地上本擦得干净,钱媒婆的金簪子就碰在地上,一声一声的脆响。
“呵呵,”安老太太容光焕发,一下子年青好些。连声让人:“搀起来,我们坐着说话。”梅英从内室中还没有过来,方姨妈已过了去。扶起钱媒婆,就便道:“看你衣服把地蹭脏,我去叫人拿布来擦地。”
钱媒婆低头去看,果然她从外面来,裙边上沾了泥,有零星几点溅在地上。说一声:“有劳,”方姨妈已经出去。
借这个故儿出来,方姨妈叫过小丫头去忙活,自己就不进去了。从安老太太面上的笑容来看,方姨妈以为这事准成,再也坐不住,出院子来见宝珠。
宝珠不在房里,却在厨房,正在廊下支一块干净地方,和红花主仆两人看着一个火盆和茶吊子,给祖母熬参汤。
“我的好姑娘,借一步说话。”方姨妈把宝珠弄走,宝珠不明就里,跟着她到四处无遮挡的小亭子上,北风呼啸穿亭而过,有人走来,不管从哪个方向来,都一眼能看到。
宝珠打了个寒噤,难免抱怨:“您老人家让我来喝风吗?”
“姑娘大喜,我特地来恭喜你。”方姨妈的脸色阴晴不定。来的路上她早就想好,和侯府相比,对冯家的酸味儿可以放下。她怕宝珠不答应,先来通个信,再做做思想工作。
宝珠聪明过人,飞红了面庞,也猜到几分。又好奇又猜测的她只装不知道,顺着方姨妈的话笑问:“姨妈又说疯话,好好地,我喜在哪里?”
方姨妈见她言笑自若,以为她还不知道。再说让宝珠猜,宝珠也真的猜不出来。就凑过来,低声道:“冯家为四少爷来求亲。”
宝珠在这一刻,觉得北风都静止住,她的呼吸也憋住。慢慢的吐气出来,还是屏气凝神模样,轻声问:“真的吗?”
“我亲耳听到……”方姨妈一五一十说完,见宝珠怔怔的,以为她不答应。忙道:“冯家更好,比余家好……”
她自顾自的说下去,宝珠却回过神,陡然惊心。
方姨妈怎么知道余家会来求亲?
冯家求亲,固然让宝珠意外。可方姨妈知道这么多,一样让宝珠吃惊。
佯装无事的宝珠耐心地听着方姨妈的话。
“四少爷人更稳重,余少爷忒的轻浮。冯家奶奶们为人宽厚,余夫人高颧骨,面相就不是好婆婆!冯家人多,亲戚多,以后四少爷上京赶考,在京里现成的地方住。余家呢,聪明太早不是好事儿。姨妈我比你多吃几十年的饭,见过无数中不了的才子。才子中不了,就不叫才子……。”
宝珠静静地,等方姨妈说得口沫纷飞时,才轻声问:“这又与余家有什么相干,姨妈偏提余家?”
“嗨,你还瞒我,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余少爷,可你看看我为你等到今天,余家鬼影子也不上门,冯家倒心诚,老太爷一好些,媒人就来了,现就在老太太房里坐着,姑娘不信,自己去瞧瞧,”
宝珠再也听不下去,涨红脸道:“好,我去瞧瞧。”丢下方姨妈一径走回厨房见红花,神色已经不对,气色也匆忙,对红花道:“你看着煮好送去,要问我,就说我也身子不快,房里歪会儿。”
红花答应着又问:“要我跟着吗?”
“不用。”宝珠自回房中,把方姨妈的话想来想去,越想越气。这一对母女真是岂有此理!
------题外话------
有时候是二更,二更的规律,呃,仔也说不上来。亲们晚八点前找不到,就没有了。
☆、第四十四章,宽恕
宝珠心烦意乱的,油然对方氏母女满腔怨恨。至于吗?为了自己的私利,把别人的名声不放眼中,一味的钻营,就为了达成自己的小心思!
幸好自己素有防备,不会对方氏母女多说什么。
斜身歪在大红绣瑞草的迎枕上,宝珠把方姨妈的话从前到后的想了又想,还有方明珠在庙中奇怪的言语:“我会帮你的。”
敢情她们母女把自己当成与余伯南有私情的人!
我啐!
宝珠脸通红地坐起来,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她怪上祖母。为行善,给几个钱,打发她们离开就是;为怜惜,留在家中也须好好教导指点。整天是言行有亏,举止不当,来个外人也会笑话,又给家里人惹得诸多的不痛快。
如大姐姐掌珠和方明珠鸡飞狗跳似的争斗,月月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