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子风是处里少有的不怕周衡的人。他知道周衡脾气虽坏,却并非不讲理,而且对于能耐比自己强的人,一向颇为尊重。
唐子风初到机电处的时候,周衡曾考过他一些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唐子风凭着在学校打下的学术功底,加上超越时代30年的见识,每次都回答得非常出色,让周衡叹为观止。
经过几次交锋之后,周衡对唐子风的态度就变了,脸上虽然还是一副油盐不浸的样子,但唐子风看得出来,这个小老头对自己颇为欣赏,甚至隐隐有些老丈人看女婿的亲切感。嗯嗯,据说周衡的确是有一个小闺女的。
“我前天让你写的全国机床行业分析报告,你写完没有?”周衡放弃了对唐子风兴师问罪的念头,开始说正事了。
“基本写完了,再补充两个数据就可以了。处长您如果现在要,我马上给您拿过来。”唐子风说。
周衡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满意神色。唐子风倒也没给他自己的学历抹黑,每次让他写个什么报告,他总能够完成得又快又好,而且屡屡都会有一些新观点、新思路,让人知道这不是他从其他地方剪贴过来的,而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谢天成安排周衡去临一机当厂长,周衡谁都不想带,却专门提出要带唐子风同去,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关于临河第一机床厂,你有什么了解?”周衡直截了当地问道。
“临河第一机床厂?”唐子风略一迟疑,不知道周衡为什么要单独问起这家企业。不过,领导发问了,他也就得认真回答,他想了几秒钟,又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答道:
“临河第一机床厂,我们俗称为临一机,位于东叶省临河市。临一机成立于1933年,原来是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下属的临河农业机械厂,主要是生产一些简单农具,以及从事进口农业机械的维修。”
“新中国成立后,临河农业机械厂由临河市军管会接管,改为临河机器厂。1953年,临河机械厂划归一机部二局,改名为临河第一机床厂,利用苏联提供的技术,生产‘长缨牌’卧式车床、龙门铣镗床和精密磨床,是咱们国家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厂之一。”
十八罗汉厂这个概念,是指建国之初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形成的18家国有机床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基本构成了新中国机床产业的主要框架。后来,出于战备等方面的需要,十八罗汉厂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拆分,把主要生产能力转移到西部地区,成立了新的机床厂,而原厂的生产能力相应受到了影响。
此外,各部委、各地区也根据需要成立了一些新的机床企业,有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并不亚于十八罗汉厂。这样一来,十八罗汉厂就不再是机床行业里唯一的骨干了,以至到90年代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还会记得这种说法。
不过,十八罗汉厂早先就是由一机部二局管理的,十八罗汉这种说法,也是二局的老局长许昭坚最早提出来的。顺便说一下,许昭坚早已离休了,但在二局还颇有影响,周衡早年曾经是许昭坚的秘书,算是许老的铁杆心腹。
在二局领导的眼中,十八罗汉厂就是二局的嫡子,至于其他的机床厂,有些是庶生的,有些是过继过来的,更多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感情上肯定是要差得多的。
“临一机现在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周衡继续问道。
“临一机现在固定资产原值2亿元,现值1亿元左右。占地90万平方米,在职职工6800人,退休职工1200人。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600余台。1992年销售收入7000万元,净亏损约1500万元。1993年的数据……,我没来得及看。”唐子风答道。
穿越过来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异常地好,许多数据都能做到过目不忘,也不知道前任的唐子风留下来的先天秉赋,还是黑科技给他这个穿越者送的福利。
周衡又点了点头,唐子风的回答十分准确,作为一名刚到部里工作两年的大学生,能够把行业里的情况掌握到这个程度,也实在是非常难得了。
“对于临一机目前的严重亏损,你是怎么看的?”周衡决定好好地考一下唐子风。
唐子风迟疑了一下,眼珠子左右乱转,那表情分明是在暗示着什么。周衡又好气又好笑,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说道:“你坐下说吧。”
唐子风连一秒钟都没耽搁便坐下了,还好整以暇地扽了扽身上的休闲西装,然后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述起来:
“临一机的亏损,并不让人意外。据统计,1993年全国机床行业的亏损面高达60%,十八罗汉厂有一半陷入严重亏损,余下的很多也是狗生……,啊不,是厂生艰难,离亏损也就差临门一脚了。”
周衡已经把烟拿出来点上了。他倒没有太重的烟瘾,实在是听唐子风说话的时候,他必须有个东西在手里拿着,否则分分钟都想给这小子脸上来几下。好端端地和他探讨企业经营问题,他嘴里怎么就这么多俏皮话呢。
“这么多机床企业的亏损,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方面,一是国家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去年又撤销了物资部,咱们的机床企业是习惯于按国家计划生产的,现在没有了计划,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生存了。”
“二就是国家为了复关谈判,大幅度降低进口机床关税,进口机床对国产机床的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咱们那些企业生产的机床原来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长得丑,脾气还大。现在从国外进来一大批美女,长得漂亮还有嫁妆,哪个王子瞎了眼才会娶国产公主。”
唐子风没有任何一点要收敛一下的觉悟,他仿佛又回到了穿越前拿着项目计划书做路演时候的状态。在那个吹牛不用上税的领域里,你不说几句惊世骇俗的话,怎么能吸引到风投的眼球呢?
周衡的牙都快咬碎了,我承认你说得很对,总结得很好,可我为什么就这么想给你两记耳光呢?
不生气,我不生气!等到了临一机,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收拾你这个臭小子!
周衡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可怜的香烟立马就缩短了一半。
第五章
强拧的瓜不甜但解渴
“内因方面,问题就更多了。”
唐子风不知道周衡的心理活动,或者说,就算知道,也懒得去管。他继续说道:
“首先,我们的企业领导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是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意识。他们习惯了国家包管一切的状态,一旦让他们去面对市场竞争,且不说是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就算是面对乡镇企业,我们这些国企领导也都是战五渣。”
“战五渣?”周衡投去一个诧异的眼神。
“就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满分是100哦。”唐子风说。他知道自己的用词会让别人纳闷,但他也懒得去刻意改变自己的用词习惯。不服,你去查我的老底好了,能查出我是个穿越者,我算你牛叉。
周衡没有刨根问底的兴趣,他把这些话当成了时下年轻人的调侃。他在家里和自己的闺女说话的时候,也经常被对方的用词弄得晕头转向的。
“嗯,还有呢?”周衡问。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临一机现有的主要产品,还是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那几种机床,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造升级,但进步非常有限。80年代初,二局促成临一机从日本佐久间会社引进数控机床技术,为佐久间会社代工生产几种型号的数控机床,到现在快10年时间了,临一机还停留在代工阶段,没有形成自主技术。”
“还有呢?”
“职工人浮于事。我粗略计算过,以临一机现有的生产能力,全厂保留2000名职工就已经足够了,而它现在却有足足6800名职工,还不算1000多名退休职工。这样大的包袱背在身上,怎么可能不亏损?”
“还有吗?”
“还有……就是一些自由心证的事情了,不太好说。”唐子风假意支吾起来。
周衡说:“在我面前有什么不好说的,我又不会拿着你说的话去给你定罪。”
唐子风其实就是在等周衡这句话,他得先让周衡给他发一块免死金牌,才能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他说道:“其他的事情,那就是我觉得临一机的领导班子有问题,厂长、总工、总经济师,有一个算一个,认真查一下,绝对没少从企业捞钱。”
此言一出,周衡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点点头,说:“这个也不算是你的自由心证了。上个月,临一机的领导班子已经被集体拿下了,有关的犯罪事实,让人触目惊心。”
“全部拿下?呵呵,估计有冤的。不过,如果只拿下一半,肯定有漏网的。”唐子风说。
周衡忽略了唐子风的牢骚,问道:“你觉得,如果临一机换一个新的领导班子,还有救没有?”
“没戏!”唐子风断然道。
“没戏?”周衡瞪着唐子风,“你凭什么就觉得没戏呢?”
“就临一机的情况,除非下猛药,否则换谁去当厂长也没戏。换个正派点的,也就能保证自己清廉而已,不可能让厂子起死回生。再如果换个有私心的,只怕临一机会死得更快。道理很简单,原来的班子好歹已经捞够了,去一个新厂长,肯定捞得比前任更狠,这叫肥猪定律。”唐子风说。
“唐子风,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周衡终于忍无可忍了,用力一拍桌子,眉毛都快立起来了。
唐子风迅速变脸,笑得春光烂漫地说道:“处长,您别生气。我刚才不是说了嘛,这只是我的自由心证。其实,临一机还是有救的,大有前途。比如说,局里如果能派您去当厂长,肯定能一年扭亏,三年盈利,五年灭马屠德……”
“灭马屠德?”
“就是灭了马扎克,屠了德马吉。”
“我有这么大的本事?”周衡冷笑着问道。
唐子风眼神里透着真诚,拼命点着头说:“那是肯定的,处长出马,一个顶仨,不,是一个顶八!”
“那么,如果是让你去当厂长呢,一个能顶几个?”周衡问。
“我?”唐子风一愣,再看周衡的脸上,似乎并没有嘲讽的神情,再联想到周衡专门让人打传呼催他回来,却与他聊了半天临一机的事情,难道真的是想让他去临一机当厂长吗?
换成一个正常人,唐子风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错觉的。临一机是一家部属大型企业,厂长是正局级,再怎么病重乱投医,也不至于找一个大学毕业刚两年的小年轻去当厂长。
可唐子风是穿越者啊,想想看,那些穿越到古代去的前辈谁不是十五岁拜将,十八岁封侯,二十二岁已经黄袍加身了。他唐子风如此优秀,如此玉树临风,没准部长看中了自己,直接任命自己去临一机当厂长,也未可知呢?
“处长,你不会是说真的吧?我……我总觉得自己能力还有点欠缺,怕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如果能让我再锻炼几个月,然后去当厂长,可能更稳妥一些。”唐子风难得地忸怩起来,同时在脑子里盘算着自己是应当三辞而就,还是象征性地辞一次就接受了。一个国营大厂的厂长,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份职业哦。
“你想啥呢!”周衡给他浇了一瓢凉水,正色说:“我正式通知你,局党组已经讨论决定了,由我担任临一机的厂长兼书记,给你的任命是临一机的厂长助理,主要是配合我的工作。给你一星期时间准备,这个月25日,咱们一起出发去临河。”
“不会吧!”唐子风像是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处长,我刚才都是胡说八道的,我就是一个学经济学出身的,而且学的还是计划经济学,搞企业管理,我真的不行啊。”
“你的经营眼光非常好,你刚才对临一机的分析也很到位。你说了,临一机的事情,换谁去都没用,只有你去才能让临一机起死回生。”
“我没这样说……”唐子风欲哭无泪。
“你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我不习惯东叶省的气候。”
“我看过你的档案,你原籍就是东叶省屯岭市的?”
“我在京城读书很多年了,已经不适应了……”
“那就重新适应吧。”
“还有,我家里希望我留在京城,如果我回东叶去,我父母会失望的。”
“你的户口和档案都会留在部里,过几年,等临一机扭亏为盈了,部里还会把你调回来的。”
“……这事还有商量吗?”
“没有了,这是局党组的决定!”
“强拧的瓜不甜。”
“但是解渴,……对了,这不是你自己经常说的话吗?”
“子啊!我为什么要这么嘴欠啊!”
唐子风仰天长叹。
从周衡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唐子风已经全然没有了此前那副春风得意马蹄轻的神气,满脸都是落寞之色。他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除非他有勇气现在就辞职不干。
当然,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周衡告诉他,他这个厂长助理享受企业里的正处级待遇。如果他在临一机的工作出色,未来返回机械部的时候,至少会给一个副处级别,这可是别人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熬多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的。
周衡还说,部里对临一机现状的容忍极限也就是三年左右,三年之内,要么是临一机扭亏为盈,周衡和唐子风载誉而归,要么就是临一机破产,他们俩灰溜溜地回来。
三年时间,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唐子风在心里安慰着自己。他不愿意离开京城的原因,自然是放不下飞亥公司的那些业务。但他刚才也快速地盘算过,觉得暂时把业务交给王梓杰去做,自己在临河遥控,时不时回来指点一二,也是可以的。
临一机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平台不错,自己在临一机当个厂长助理,好好经营一下,说不定也能攒一点人脉,对于未来创业或许也有好处。子不是曾经曰过吗,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谁知道这个变故是福是祸呢?
“小唐,听说你要去临河了?”
“小唐,祝贺高升啊!”
“小唐,别忘了经常回来看看哦。”
“以后姐姐我去临河出差,你可别装作不认识姐姐哦……”
这会工夫,有关局党组要派周衡和唐子风去临河的消息,已经在全局传开了,各种惋惜的、羡慕的、芳心暗许的、幸灾乐祸的问候,充斥了唐子风的耳朵。
大多数的人并不相信周衡和唐子风到临一机去能够扭转乾坤,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能够减少亏损,把内部管理大致理顺,然后二局就可以把临一机下放给临河市,以便甩掉这个大包袱。这样一来,两个人到临河去也就是呆上一两年,回来各自都能晋升一级职务,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差使了。
也有人认为,临一机是个烂摊子,周衡是个犟脾气,唐子风又是个绣花枕头,两个人去了没准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到时候二人不用担责任都算是好的,仕途发展肯定是要受影响的。当然,提出这种观点的,都是平时看不惯唐子风那股纨绔习气的人。嗯嗯,他们才不会说自己是嫉妒唐子风的女人缘呢。
“哼哼,也太小看哥的能耐了!”
唐子风一边应付着众人的问候,一边在心里想着。好歹自己也有超前30年的见识,当年许多国企脱困的经验和破产的教训,他都是知道的。此去临河,他就算不能让临一机咸鱼翻身,挤进什么五百强之类,达到扭亏的目标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周衡说了,局党组的要求也就是扭亏而已,只要他们俩能够做到,正处不敢说,给唐子风晋升一个副处级别是妥妥的,这也算是少奋斗多少年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不入地狱,谁入!
唐子风再次找到了要临风飞扬的感觉。
第六章
三资企业
“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