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YY这种事情,是很容易进入自循环的。唐子风几句话,就让张建阳进入了一种自我麻醉的状态,越琢磨越觉得唐子风说的是实情。
自己原本就是才华横溢,周衡这么睿智、这么有眼光的人,怎么能看不到自己的才华呢?
周衡在出京之前还专门向唐子风提起过自己,这说明自己在周衡心目中的地位远胜于其他人,那么,这一回周衡把自己贬到劳服公司来,莫非真的是存着给自己机会的意思?
看着张建阳的脸色由阴晴不定逐渐转向阳光明媚,唐子风放心了:这位大兄弟已经被忽悠瘸了,进入了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自己往下再说什么,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唐子风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周衡的确与唐子风聊过张建阳这个人,但不是在京城,而是到了临河之后。周衡对张建阳的评价是认为此人大事糊涂,小事明白,在与人打交道方面比较活络,还是有可用之处的。唐子风当然不会把这个评价原样说给张建阳听,适当地粉饰一下,让老张陷入迷之自信,还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啊……周厂长就借着给你处分的名义,把你从厂办调出来,安排到劳服公司来了。”唐子风用总结式的口吻说道。
“可我还是不明白。”张建阳这回是诚心诚意地求教了,“唐助理,周厂长让我到劳服公司来,我能做什么呢?劳服公司不过就是一个安置家属的服务部门,我在这能干出什么成绩呢?”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唐子风说,“劳服公司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啊。我问你,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是哪个?”
“不知道。”张建阳摇摇头。要说起来,这些年专家说过的朝阳产业还真是不少,一会是什么高科技产业,一会是什么节能环保产业,还有生物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啥的,把他弄得有点晕。唐子风乍一这样问,他还真不知道唐子风的意思是什么。
唐子风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态度,说道:“是第三产业啊!你没学过中央文件吗?”
张建阳愣愣地点着头,印象中似乎某份文件里的确有这样的提法。眼前这位唐助理是名校的高材生,又是部里派来的,想必对中央文件理解更深刻,那么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唐子风继续说:“啥叫第三产业?简单说,就是服务业。咱们临一机属于第二产业,落伍了,所以就亏损了。但劳动服务公司不是这样,劳动服务公司是第三产业,所以就是朝阳产业,大有可为。周厂长撤了你厂办副主任的职务,没有让你下车间去,而是让你到劳动服务公司来当一把手,你还不理解周厂长的用意吗?”
“原来是这样?”张建阳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内心却在嘀咕:整个临一机都是落伍产业,只有劳服公司是朝阳产业,这事怎么透着那么不可信啊。
第二十九章
另一层含义
“除了因为第三产业是朝阳产业之外,周厂长派你到劳动服务公司来,还有一层目的,你能想得到吗?”
成功地把张建阳忽悠晕了之后,唐子风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压低声音问道。
“还有一层目的,那是什么?”张建阳诧异道。他现在已经被唐子风带歪了节奏,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唐子风故作神秘地说:“这件事,你心里自己知道就行,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上下级,一概不能说,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这点保密意识我还是有的。”张建阳说,同时心里抨抨地跳了起来,不知道唐子风要跟他说什么重大的核心机密。看唐子风这神叨叨的样子,最起码也应当是涉及到世界和平这样的重大主题吧?
唐子风问:“老张,你觉得临一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除了领导班子贪腐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客观的原因吗?”
“客观的原因嘛?”张建阳想了想,说:“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外部竞争吧。咱们临一机原来是市场上的老大,不愁业务。但这些年,高端市场上有国外企业的竞争,低端市场上有私营企业的竞争,咱们不上不下的,卡在中间,还要和其他的国企竞争。市场上的业务也就这么一点,狼多肉少,咱们总是接不着业务,厂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垮下来了。”
“说得太对了,难怪周厂长对你这么器重!”唐子风向张建阳竖起一个大拇指,赞道。
张建阳连忙谦虚,说:“哪里哪里,我也是因为做办公室工作,经常听领导和中层干部提到这些事情,所以多少了解一点。”
唐子风又问道:“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既然原来是市场上的老大,和国外企业竞争不过,也就罢了,为什么和私营企业竞争,也会失败呢?”
张建阳又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嘛,我还思考过。我感觉,私营企业有一个方面是我们比不了的。他们企业规模小,负担轻,成本可以压得很低。我们有7000职工,还有1000多退休职工,这么多人的工资就是一个大问题,还有各种管理成本。这些成本摊到产品中去,产品的价格就压不下来了。我们和私营企业竞争,主要就是输在产品价格上,这是我们的天然劣势。”
“对头,对头!说得非常好嘛。”唐子风模仿着川味普通话说道。这一刻,他对张建阳真的有几分欣赏了。
能当厂办副主任的人,那也得是八面玲珑的,只可惜他的脑子过去一直都用在接来送往的方面,如果能用在生产经营管理上,也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了。
“老张,你说得太对了。咱们厂最大的一块短板,就是人太多了,人浮于事。我计算过,以咱们厂的生产能力,保留3000人都绰绰有余,余下的4000人完全就是过剩的。你说是不是?”唐子风说。
张建阳点点头:“的确如此,咱们厂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都是不必要的。”
“那么,对于这些不必要的职工,你觉得该如何处理呢?”唐子风又问。
张建阳下意识地摇了一下头,想说自己也没办法。可就在这时,他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他怯怯地问道:“唐助理的意思,不会是要把他们都安置到劳动服务公司来吧?”
“为什么不呢?”唐子风反问道。他对刚才这番对话的效果非常满意,他什么也没说,却成功地让张建阳自己悟出了许多内容,这就是忽悠人的最高境界了。
人对于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总有一些迷之自信。相反,如果这些道理是别人灌输给自己的,人们都习惯于持怀疑态度,甚至没事都要想办法杠一下。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这怎么可能!”张建阳失声说,“我这个劳动服务公司,有两家小工厂,还有两个菜场,三家饭店,三个小商店,另外还有一个服务大队,主要是给厂里搞搞绿化,厂里搞活动的时候帮着布置个会场啥的。就这么点事情,我们已经安置了800名职工家属,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厂里如果还要把裁撤下来的正式职工安置到服务公司来,我们……,我们……”
他说不下去了,这件事实在是太颠覆他的三观了。
唐子风刚才说过,整个临一机的生产体系里只需要3000人就能够维持,这就意味着全厂应当有4000人的冗员。
这么多人,都安置到劳动服务公司来,岂不意味着他张建阳管的人比周衡管的人还要多了?这算不算一种谮越之举呢?
再说,这些人到服务公司来能干什么?劳动服务公司的工作,不外乎是做饭、端盘子、卖菜、卖货、打扫卫生之类的杂事,毫无技术含量,一些没文化的职工家属干干这样的工作还合适,把厂里的4000名职工弄过来干这些事,这不是疯了吗?
“你说到关键问题上了。”唐子风说,“以劳动服务公司现有的业务,肯定是安置不了这些冗员的,就算安置过来,服务公司也养不活他们,只能让厂里输血,说到底,这个包袱还是背在厂子身上的。周厂长派你到劳动服务公司来,就是希望你在最短的时间内,盘活劳动服务公司的业务,让劳动服务公司具备造血功能,以便在不久的将来,承担安置全厂冗余人员的重任。”
“啊?”张建阳这一回是真的觉得震惊了,他反复地琢磨着唐子风的这番话,一股豪迈之气逐渐从丹田升腾而起,让他有一种想放飞自己的冲动,一句古诗几欲脱口而出,苟……
这么重大的任务,居然就落到我张建阳头上了,这让人怎么敢相信?安置整整4000人的就业,不让厂里背包袱,这怎么听都像是一个天方夜谭啊。
但是,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说自己是拯救临一机的第一功臣,恐怕都不为过了。届时一个小小的劳动服务公司经理足以补偿自己吗?就算让自己官复原职,继续去当厂办副主任,都属于亏待了。给自己一个厂长助理甚至副厂长的职务,才算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周衡派自己来当劳服公司经理的时候,的确是存着这样的打算,那么这一次安排,非但不能算是贬谪,反而应当算是重用才对啊。周厂长,属下要不要马上去给你磕一个,感谢厂长的隆恩啊……
狂喜过后,张建阳迅速地回到了现实中。馅饼再好,也得能吃到嘴里才行,他张建阳有这样的能耐吗?他晃了晃脑袋,把那些披红挂彩骑大马的幻觉从脑子里摇出去,然后对唐子风说道:“唐助理,你说的都是真的?”
唐子风不满地说:“你以为我大中午不睡觉,跑到你这里来,就是为了逗你玩?”
“那当然不是!”张建阳连忙否认,“我的意思是说,这么重要的一个任务,周厂长怎么会放心让我来承担呢?”
唐子风说:“没有让你一个人承担啊,周厂长不是还把我派来了吗?”
张建阳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连连点头说:“对对对,我糊涂了,这项工作,主要是唐助理你来抓,我就是帮唐助理跑跑腿的,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唐子风说:“老张,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你是劳服公司的经理,事情主要是由你来做的。周厂长派我来,只是让我给你出点主意,具体怎么做,还得依靠你和劳服公司的全体职工群策群力。
不过,你记住,你做出的贡献,厂领导是会看在眼里的,厂里的职工更是会看在眼里的。你要想让临一机的职工不再叫你小张子,而是尊称你一句张厂长,就看你能不能完成这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了。”
“呃呃……,唐助理说笑了,我哪敢奢望当什么厂长啊……”张建阳一张老脸胀得通红,其中有两分害羞,却有八分兴奋。他相信,唐子风刚才这话,绝对不是什么口误,而是替周衡向他传达了一个承诺,那就是如果他张建阳能够把这件事办成,副厂长的宝座就会向他招手。
“这怎么是奢望呢?你没听人说过吗,一个不想当厂长的办公室主任,不是好的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唐子风像说绕口令一般地说道。
“可是,我还是觉得很难啊。”张建阳愁眉苦脸地说,“劳动服务公司已经办了这么多年,始终都是不死不活的,要靠厂里输血才能维持。唐助理你说要盘活业务,还要达到能够养活几千人的水平,这实在是很困难啊。”
“不困难,还值得专门安排你来做吗?”唐子风斥道。没等张建阳解释,他便站起身来,说道:“老张,咱们也别在这里纸上谈兵了,今天你就带我去参观一下你的产业,我看看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为什么不能赚钱。”
第三十章
经营不善的菜市场
被唐子风强灌了几十碗心灵鸡汤,张建阳觉得腰不疼了,腿不软了,一气爬个十几层楼也不用换气了。他拎上自己的手包,带着唐子风出了劳动服务公司办公楼,开始逐个地视察公司麾下的产业。
“这个菜场在厂里被叫做东区菜场,主要是为住在家属院东区的职工提供蔬菜副食的。菜场销售的蔬菜副食,一部分从市里的副食品公司采购,另外一部分就是厂里定期派卡车去市里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采购,然后加一点差价卖给职工。”
在一个颇具规模的菜市场里,张建阳向唐子风介绍着情况。
菜市场是一幢两层的建筑物,每层的面积大约有1000平米左右,被分隔成肉类、水产、蔬菜、水果、干货等若干个柜台,柜台里的售货员都是劳动服务公司雇用的职工家属。
菜场里买菜的人不少,有些柜台前还排着队,售货员在不紧不慢地衡量着商品,排队的人们也不着急,一个个聊着闲天,显然是对这样的节奏见怪不怪了。
唐子风把菜场的两层都看了一遍,然后向张建阳问道:“老张,这么一个菜场,一年能赚多少钱?”
“赚钱是不敢想的,算上工资、水电和其他消耗,每年的收入也就勉强能够打平吧。”张建阳讷讷地回答道。似乎是觉得自己这个回答有些失败,他又赶紧补充道:
“厂里办这个菜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职工群众,不是为了赚钱,所以我们的副食进销差价定得不高,也就是15%的样子。像蔬菜副食这些东西,运输和销售环节里损耗也是比较大的,这样实际的销售毛利也就只剩下不到5%了。
“菜场一年的销售额大概是100多万,5%的毛利也就是6、7万左右。菜场有40名职工,一年的工资就要3万多,水电等各种消耗有2万多,最后算下来,能做到盈亏平衡都很不错了。”
唐子风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问道:“你说的损耗,是不是也包括了给领导家里送的那些蔬菜瓜果?”
“这个……”张建阳尴尬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给厂领导家里送蔬菜瓜果这种事情,在临一机是很公开的。
张建阳身为办公室副主任,过去也没少占菜场的便宜,现在当了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就更是近水楼台,到菜场拿点蔬菜瓜果之类的,根本不算个事。就在刚才,唐子风去他办公室,他还张罗着要让菜场送水果过来,这显然也是不会给钱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企业里是惯例。车队的司机们公车私用是惯例,食堂【创建和谐家园】傅吃饭不要钱也是惯例,车间里的工人拿点废料回家做阁楼、做家具,也是大家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谁会去挑这种毛病呢?
可是,但凡是个有常识的人,也知道这种事情其实是不合规的。大家私下里做做无妨,但厂领导亲自过问,味道就不一样了。张建阳可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原因才被贬到劳动服务公司来的。
所幸,唐子风也并不是打算就这样的事情对张建阳兴师问罪。他说道:
“老张,过去的事情,就既往不咎了,你也别有什么心理包袱。从现在开始,你把口袋给我扎紧一点,无论是菜场还是小商店,要严格产权关系,不但要公私分明,就算是公家的各个部门之间,也不能搞无偿平调。
“比如说,厂里搞招待的时候需要水果点心,你不能让办公室的人随便到菜场商店去拿,而是要按照市场价格购买,或者是先记账,最后统一与厂里的财务结算。包括我,还有周厂长、秦总工、宁总等这些厂领导,如果家里需要买菜,你可以找人帮忙送过去,但必须收钱。很多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你觉得这些厂领导是差这点菜钱的人吗?”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唐助理,你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一定严格管理。”张建阳连声应道。
他知道,唐子风这番话代表的并不是唐子风自己,而是代表他背后的周衡。
前两天,周衡已经让办公室把专门配给他使用的奔驰轿车给卖掉了,声称是要和全厂职工同甘共苦。这一举措,再次赢得了全厂的一致好评。
不管周衡是出于真心也好,为了作秀也好,至少他正在塑造一个清廉的领导班子形象。
在这种情况下,张建阳如果时不时给周衡和其他厂领导送点免费的蔬菜瓜果过去,就属于顶风作案了,周衡已经向他借过一次脑袋,再借一次也毫无压力。
他又不是九头兽,哪有那么多脑袋让周衡去砍。
唐子风说完这事,又把话头引回了菜场这边,说道:“老张,你刚才说的情况,我有两个疑问。第一,你说菜场一年的销售额是100多万,但我算了一下。全厂连职工带家属,有2万多人,分东西两个菜场买菜,那么我们这个东区菜场理论上说应当能够服务1万人以上。按每人每天1元钱菜金计算,一年起码有400万的销售额才合理,可为什么现在只有100多万呢?”
“这个嘛……”张建阳愣了一下,旋即回头向站在一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喊道:“洪柳,你过来给唐助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名叫洪柳的那位中年妇女,正是东区菜场的负责人,刚才也是一直陪着张建阳和唐子风二人考察的。
唐子风考察完毕,站在空处与张建阳讨论问题,洪柳便一直陪在旁边。唐子风向张建阳问的问题,她也听得清楚。此时听到张建阳吩咐,她便紧走两步,来到唐子风身边,笑着说道:
“唐助理,你说的这个情况呢,是这样的。我们东区菜场服务的职工和家属,的确就是1万人出头。唐助理真是了不起,一下子就算出来了,要不我怎么听说唐助理是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呢,学问就是不一样,我那两个孩子如果有唐助理一半的本事……”
“呃,说重点……”唐子风赶紧打断洪大妈的意识流。这楼一旦歪到子女学习的问题上去,可就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对对,你看我这嘴,怎么说到这上面去了。”洪柳脑子里装的CPU明显是支持多线程的,思维转换极快,她说道:“这个1万人一年买蔬菜副食的花销,肯定是不止100多万的,唐助理说有400万,我觉得不一定能够达到,但300多万肯定是有的。不过呢,厂里的职工买菜,也不光是在我们这两个菜场,他们有时候也会到外面的菜场去买菜。外面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花样又多,我也经常……”
“洪柳,你又跑题了!”这回轮到张建阳来干预了。这位洪大妈前面的话还正常,后面的话明显就不对味了。
你就是菜场的直接负责人,我张建阳则是菜场的间接负责人,你说外面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花样又多,这不就是说自己的菜场不行吗?你这是想拆谁的台呢?
“张经理,我说的都是真的……”洪柳颇为委屈,为什么说几句真话也不行,难道我不像是个诚实的孩子……妈吗?
唐子风按住正准备发飚的张建阳,对洪柳说道:“洪师傅,你说的情况,我也注意到了。咱们这个菜场里的蔬菜,看起来是不太新鲜,但你说我们的菜比外面的菜还贵,我就不太明白了。张经理刚才说,为了照顾厂里的职工,咱们菜场的菜进销差价不到15%,而市场上一般的进销差价应当是在30%以上。为什么我们的进销差价低,价钱反而更贵呢?”
洪柳说:“因为外面菜场的菜,都是农民自己家里种的,有些就是在本村收来卖的,哪有什么进销差价?我们从批发市采购的菜,已经转过一道手了,批发价都比人家的零售价高,再加点进销差价,就高得没影了。我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因为到外面去买菜比较麻烦,谁乐意在我们自己的菜场里买菜?”
张建阳听洪柳像倒豆子一样把底都交出去了,也就不再瞒着了。他对唐子风说:“唐助理,这个情况也是没办法的。咱们不可能像那些农民一样,自己从家里挑菜过来卖,我们只能到批发市场去采购,价钱上自然就没有竞争力了。”
“我明白了。”唐子风点点头。他回过身,看了看整个菜场,琢磨了一会,对二人问道:“那么,张经理,洪师傅,依你们之见,这个菜场的经营还有没有改善的余地呢?”
洪柳虽然是个快嘴,但也知道回答领导的问题是需要论资排辈的,张建阳没开口之前,她不便抢答。
张建阳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准备,现在被唐子风问到头上,也不便回避。他想了想,说道:“这个问题,我还没来得及认真考虑。我觉得,改善的余地嘛,肯定是有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派车到周围几个县的农贸市场去采购,那边的菜会比市里的批发市场更便宜一点,也会更新鲜一点。还有嘛,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给职工送菜上门,方便群众,也省得他们跑到厂子外面去买菜……”
第三十一章
高手在民间
听到张建阳的主意,洪柳的嘴微微地撇了一下,显然是有些不屑。张建阳没有注意到她的这个细节,唐子风却是看得明白。
“嗯,这两个主意都不错。”唐子风对张建阳说道。其实,他也觉得张建阳的这两个点子都属于典型的馊主意,但老张情急之下能够想出这样两个点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还是得鼓励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