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_校对版by:王不过霸》-第7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对于慕容家的事情,哪怕不去刻意打听,但这些年来李青萝有意无意的提起再加上自己本就不算笨的脑袋,多少能够推测出一些来,只是胸中的爱意压过了一切,加上家族的反对以及慕容复模棱两可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她并未有太多的心思去琢磨这些事情。

        而眼下,得偿所愿的成为慕容氏的女主人,这些问题却不得不去考虑,但眼下,却已经没有时间再让她去认真考虑这些东西。

        “李火已经安排船只过来,岳母她们此时应该已经被到了,既然醒了,那就准备离开吧。”虽然这些,都是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拟订好,甚至在刚刚来到这个位面之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的事情,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心中却突然生出一股不甘和失落。

        “夫妻本是一体,无论夫君去哪里,语嫣都会跟随。”王语嫣默然良久,低声道,新婚之夜,却不得不去面对分别,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恐怕很难去接受。

        “很危险的。”李轩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道。

        “语嫣不怕。”此时的王语嫣却有些倔强的可怕,此时身怀无铸功力,又精通百家武学的她,也确实有着这样的资格。

        “可是我怕。”李轩回头,看着一脸倔强的王语嫣,伸手,为她将额前的乱发拨开:“我不想让我的夫人受到哪怕一点点的损伤,语嫣听话,这一路之上,岳母她们也需要你的照顾。”

        “可是……”

        “没有可是。”粗暴的打断对方的话语,看着一脸委屈的佳人,李轩面色却渐渐冷肃下来,看着脸上已经透露出几分成熟风韵的娇俏脸庞,沉声道:“战争是男人的世界。”

        “主公,投靠我们的武林人士已经集结完毕。”李山的到来打破了宁静的沉闷,朗声说道。

        “准备出发吧,李火他们半个时辰之后再走,切记莫要让人发现。”点点头,李轩沉声吩咐道。

        “诺。”李山轰然拜倒,想李轩道:“末将领命。”

        王语嫣敏锐的察觉到双方之间称呼上的改变,看向李轩的眼神也更加担忧,只是正如李轩所说,战场是男人的世界,哪怕此刻,王语嫣再难以割舍,却也知道,此刻并非儿女情长的时候,最终,到嘴的话却化作一声悠悠的叹息。

      第五十四章 一肩扛之

        “属下恭迎夫人。”听香水榭之畔,一名魁梧精悍的汉子单膝跪地,朝着王语嫣行了一个大礼。

        “你是……”李青萝看着眼前这名魁梧精悍的汉子眼中闪过一抹惊诧的神色道:“太湖水匪总头领,九现神龙凌霸天!?”

        哪怕刚刚亲手将爱郎段正淳送归黄泉,情绪处于极度低落的状态,此刻看着眼前的人影,心中也是由不得泛起真真波澜。

        虽然李青萝对于江湖事并不上心,但曼陀山庄本就建在太湖之畔,关于太湖水匪的事情,却是不得不重视。

        一直以来,燕子坞、太湖水盗与曼陀山庄便是太湖之上三大势力,彼此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太湖水匪人数不过千余,但一直以来神出鬼没,官府数度围剿,却只是损兵折将,甚至连太湖水匪的头领是谁都不知道,莫说官府,偌大江湖,真正知道太湖水匪首领身份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是以江湖上给了个九现神龙的称号。

        李青萝也是偶然间见过一次太湖水匪首领的真面目,那次山庄货物被劫,李青萝亲自出面,曼陀山庄高手更是倾巢而出,不过双方却并未大动干戈,在亮明身份之后,太湖水匪却是主动放弃掠夺的财物,更是这位太湖水匪的首领亲自登门道歉,并送上厚礼。

        人家礼数做的周到,哪怕当时的李青萝刚刚遭遇段正淳抛弃不久,性格变得极端,但毕竟是一庄之主,也不得不顾虑彻底得罪太湖水匪的后果,至于将太湖水匪的事情通报给官府,却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江湖事,江湖了,哪怕曼陀山庄性质有些特别,并不愿过于沾惹江湖之事,却也无法否认江湖人的身份,此事到了那种程度,也只能选择不了了之,虽然后来没再见过面,但对于这位太湖水匪的头领却是有着印象。

        “江湖朋友抬爱,却是当不得夫人如此称呼,夫人唤我名姓即可。”摇了摇头,凌霸天朗声笑道。

        “我只想知道,我这位好女婿是花费了怎样的代价能让凶名赫赫的太湖水盗甘心俯首称臣的。”李青萝声音里,带了丝丝怨气,亲手将爱郎送上黄泉,虽然已经任命,但心中那股怨气却是挥之不去,语气中,甚至带了丝丝嘲讽。

        “夫人说笑了。”凌霸天起身,朗声道:“若无燕子坞许可,又有什么人活腻了,敢在慕容氏的地盘上撒野?”

        “这么说,太湖水盗,原本就是燕子坞的私兵了?”李青萝娥眉微蹙,她并非笨蛋,从对方的态度上早看出些许端倪,若只是出于义气相帮,根本不必行如此大礼,如今对方直接将话点开,更是印证了她的猜想。

        “不错。”凌霸天点点头道:“凌某本是昔日太湖之畔大户,昔日也曾有些薄产,怎奈家中出了恶奴,勾结官府,侵吞家产,霸占我母亲,我母亲不堪受辱,投湖自尽,那恶奴更是欲斩草除根,当是凌某已是走投无路,幸得主公义薄云天,不但出手相助,更将那贪官恶奴枭首示众,让我凌家满门冤魂得意安息,凌某不识什么大义,却也知道知恩图报,自那以后,便在主公的帮助下,秘密建立了太湖水盗,替天行道,专杀那不义之徒,如今朝廷昏庸,义士受辱,凌某愿随主公一起,扫清寰宇。”

        看着慷慨激昂,眼神中透露出灼热崇拜目光的凌霸天,李青萝真的很难跟几年前那个不卑不亢,有着慑人气魄的九现神龙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于李轩的谋划再一次感到惊叹,如今算来,有了太湖水匪,燕子坞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一统太湖的实力,只是一直隐忍不发,为的恐怕也是避免惹到朝廷的注意,如今一旦爆发出来,整合了曼陀山庄与燕子坞的力量,即使没有那些江湖人士相助,也足以凭借太湖的地势与朝廷周旋,只是看眼下的情况,对方竟是不准备将这些力量向世人展现,显然还有更大的谋划,只是想想,李青萝就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相比起来,贵为大理镇南王的段正淳,一生却在大多数时间留恋在佳人美眷之间,自诩风流,却少了几分男人该有的霸气,心中对于李轩的怨气却是在不知不觉间少了几分。

        对于已经过了少女浪漫和幻想阶段的李青萝而言,男人的魅力更多的还是在事业和气魄之上,想要彻底这幅这位高贵美艳又事业有成性情高傲的深闺美妇,单单在身体上折服却是远远不够的,段正淳若非在少女时代给她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换做如今的李青萝的话,哪怕段正淳手段再高明,恐怕也难以折服这位高傲美丽的娇花。

        参合庄外,土地此刻已经被鲜血所染红,千余名宋军,此刻已经不足半数,而同样各方武林高手,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经过初期绝望催生出来的战斗力渐渐消耗之后,宋军却是逐渐处于下风,倒是诸多武林高手渐渐打出了默契,伤亡越来越小,攻击却越见凌厉。

        若非失去了退路,残存的宋军恐怕早已化作溃兵,此刻却是全凭着一口气在支撑。

        “啊~”

        一名宋军突然发出一声嚎叫,倒窜几步,一个猛子扎进水中,奋力的朝着外面游去,眨眼间,只能远远地看到一朵水花朝着远处不断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第一个例子在先,越来越多早已失去战意的士兵放弃战斗,丢下兵器一头扎进了水里,混战之中的武林群豪根本来不及阻止,只能任由着这些人离去。

        “主公?”看着那些不断落水的宋军,李山心思一动,看相李轩。

        “任他们离开。”点点头,李轩想要彻底控制这些江湖人物,就得断了他们的后路,宋朝对于民间反叛之事手段向来狠辣,哪怕是最终迫于无奈招安,也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水浒中那些梁山好汉最终的结果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些在场的江湖豪杰之中,也不乏有些身份家业的人物,想要凭着一张画饼让这些人放弃家业跟自己离开宋境若在平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没了那份家业的牵挂,又被朝廷逼上绝路呢?

        宋朝家大业大,就算当今皇帝昏庸,凭着祖宗打下来的基业,就算一辈子也败不完,对于这些胆敢作乱的民间势力,手段向来严苛,但对于没有太多根基的慕容氏而言,每多一份力量,未来也就更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性,宋朝看不上眼的人物,就由自己来接收。

        至于如何断绝这些人的后路,李轩根本没有必要去自己出手,这些逃走的宋军,无疑会做的比自己更加漂亮。

        虽然以太湖之大,数百里水泊,单凭人力想要游上岸去无疑是痴人说梦,大多数,估计都会溺死在太湖之中,但这么多人下去,总会有那么个别的幸运儿在里面侥幸生还,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哪怕最终,这些倒霉的宋军都倒霉的折损在这里,李轩也有后手,能够保证在场江湖豪客乃至一些并未在邀请之列却在李轩内定之列的人物名单完整的呈送到朝廷实权人物的手中,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就无需李轩去推动,相信宋朝那位官家会比自己做的更好。

        “吼~”

        眼看着一个个丧失斗志的宋军争先恐后的朝着湖中奔去,宋军中一名看起来有些军衔的将领发出一声悲愤的怒吼,将一名趁机想要偷袭的武者凌空举起,咆哮声夹杂着武者凄厉的惨叫声中,整个身体被对方生生以蛮力撕成两半,喷溅的鲜血夹杂着内脏朝着周围飞射,残暴的气息,让喧嚣的战场为之一静,哪怕是桀骜不驯的一众江湖高手,也被对方这股气势所慑。

        “混账,找死!”虽然凭借一身蛮力,震慑住不少人,但眼下,在他面前的却是聚集了江湖半数以上的高手,加上如今宋军士气已泄,对方的做法却是惹恼了不少人。

        一张肉掌迎面盖来,犹如泰山压顶般盖下,周围功力稍低者都感觉胸口一滞,不少宋兵更是在这一掌威势之下,双腿一软,直接坐倒在地上。

        “是大悲手林泰前辈,狗官死定了!”人群中发出一声惊呼,大悲掌林泰那可是老一辈前辈名宿,早年凭着一手大悲掌力雄冠武林,不知多少黑道枭雄被毙于掌下。

        “吼~”壮汉发出一声怒吼,对着那泰山压顶般盖向自己的一掌不闪不必,一拳轰出,竟是想要以拳头硬捍对方掌力,人群中,不少江湖人士嘴角露出一抹不屑。

        “蓬~”

        闷响声中,壮汉被雄厚的掌力轰的刀飞而出,手臂筋骨更是直接断裂,林泰淡然而立,双手微拢,看着壮汉的眼中闪过一抹惊叹,拢于袖中的双手此刻却是微微发颤,显然在刚才的碰撞中也并非没有损伤。

        “够了,诸位都住手吧。”人群中央,突然生出一股无形巨力,在众人骇然的目光中,生生将两拨人马分开,双方人马定睛看时,却见李轩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人群中央,目光扫过那满地尸骸,眼中闪过一抹悲悯之色。

        “慕容公子!”一众江湖豪客,看到李轩出场,连连招呼,反倒是宋军之中,对于这场事件的始作俑者,报以仇恨的目光。

        “此事因我而起,如今却连累诸位武林同道为我招来灾祸,慕容复万死难辞其咎!”脸上露出一抹悲痛的神色,李轩却将目光看向仅剩的数十名宋军,朗声道:“我慕容复虽非汉家血脉,但这些年来,生于大宋,长于大宋,自问此生,所作所为也从未有做过半点危害大宋的事情。”

        “西夏一品堂之事,乃我慕容复一人所为,与旁人无关,宋家朝廷不愿因此而得罪西夏,任由西夏人欺凌我汉家百姓,如今却要以我颈上人头去讨好西夏,慕容复虽然不才,却也不愿坐以待毙,我念诸位皆是听命于人,事已至此,也不愿我手中再添我汉家人的鲜血,听香水榭已备好船只,诸位可自行离开,只是……”

        李轩视线扫过一众目露喜色的宋军,目光陡然一厉,如同刀子般落在一众早已破胆的宋军身上,声色俱厉道:“今夜之事,全因我一人而起,在场诸位武林英豪,只是我慕容复请来的客人,今夜之事,由我慕容复一人担之,若日后,让我知道朝廷以此事为由,为难在场任何一位英豪,慕容复在此立誓,上穷碧落下黄泉,必尽诛尔等满门!”

        一众宋军,哪怕是之前战斗中,已经把性命豁出去的那些人,此刻面对李轩那冰冷的目光,却是心底一寒,噤若寒蝉。

        “慕容公子,我等……”

        “诸位不必多言,眼下大宋已无我慕容氏安身之处,只是诛杀西夏一品堂一事,在下却从未后悔过,今夜过后,在下将远赴关外,此生怕是难有再见之日,此事便由我慕容复一人担下来便可,免得连累诸位家人,却是成了慕容复的罪孽。”李轩朝着众人拱了拱手,朗声说道。

        “这……”原本想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此刻,却都不禁沉默了,江湖人,可以无视生死,但在场诸人大都有着自己的家眷,李轩那番话,却如一盆凉水浇下来,只是胸中那股炙热却是翻腾的更加激烈。

      第五十五章 暗流

        刚刚因为乔峰出走塞外而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江湖,再次掀起了波涛,只是这一次,无论规模还是意义上,要比之前因乔峰而掀起的一场场腥风血雨更加庞大。

        继北乔峰之后,中原又一名高手被自己人逼走了,所不同的却是,乔峰是在一路冤屈,处处碰壁的情况下,被自己昔日的兄弟逼得走投无路,心灰意冷之下,才远赴塞外,而这一次,昔日与北乔峰齐名的南慕容走的却是光明正大,所过之处,武林人士更是夹道相迎。

        同是异族出身,但这受到的待遇比起来却是天差地别。

        燕子坞一场大战,虽然在李轩的压迫下,在场的宋军选择了缄口莫言,一来是怕遭到报复,这些江湖人如果真的报复起来,那手段,可真没什么下限,二来,也是被李轩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气魄所折服。

        只是宋军不说,不代表其他人不说,当时在场的可不止是宋军,那数百武林高手也在其中,甚至也曾亲身参与了那场争斗,似乎是忘记了,也或者是没想过这些人会自报家底,总之当时李轩却没有刻意要求这些人去保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中有人将这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秘密与好友分享,以至于眼下,那原本该极为隐秘的燕子坞一战,彻底成为了眼下江湖中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至少眼下,朝廷还未有什么动作,不是不知,只是此事涉及的面太广,而其中不乏在当地有着深远影响的大门大派,哪怕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大佬们从未将这些江湖中人放在眼中,但眼下,面对几乎遍及大半个江湖的势力,也不得不选择暂时性的息事宁人。

        不过以朝廷对自己人反叛的手段,哪怕只是有这个可能活着苗头的情况下,想要彻底息事宁人是不可能了,随着慕容复一行在江湖各路人马或明或暗的掩护下有惊无险的北上,加上眼下西夏内部出了问题,无力去东顾,让朝廷所面临的压力小了不少,不过空出来的精力却并未用在对抗日渐势大的辽国身上。

        毕竟眼下双方边界小摩擦几乎从未断绝过,但大的争斗却是已经很久没有过了,是以,在官家眼中,驱除后患才是眼下最该做的事情。

        西夏内部出了问题,自然不会再有空闲跑来因为昔日一品堂的问题来责难大宋,加上慕容复北上,看样子,是准备离开宋境了。

        如果放在不久前,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眼下吗,随着燕子坞那一场混战,这性质却是变得不一样了。

        一营人马全军覆没,对于手握着百万雄兵的大宋皇帝来说,这点损失,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他愿意,甚至不需要动嘴,自会有人将这失去的兵力迅速补充,但就本身的意义而言,在性质上却有些不同了。

        于江湖人而言,李轩做的事情自然是没有错的,无论是灭杀西夏一品堂还是不久前在燕子坞那场大战。

        西夏一品堂,在大宋境内横行无忌,作为使节,也就是客人,却跑到人家家里来作威作福,这种事,搁谁身上都不会有什么好想法,更何况是桀骜不驯,崇尚自由,更是整天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挂在嘴边的江湖人?

        灭杀西夏一品堂,不止没错,而且是杀的大快人心。

        至于之后燕子坞一战,说到底,不过是自保罢了,就算骨子里流的血脉并不纯正,但就如李轩所说,生于大宋,长于大宋,人家却是从没做过一件对不起大宋的事情,却只是因为看不惯外人在自己地盘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而仗义出手,最终却要被杀,兔子急了都咬人呢,何况人家堂堂一方高手,大家都是江湖人,这种事,放谁身上,也不会真的就束手就擒。

        结果呢,整整一营的官军败了,甚至连最后逃回来那点人马,都是人家大发善心,放回来的,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尤其是在最后,李轩那句一肩担之的话语,更是深得人心,虽然朝廷对李轩发布的悬赏整整翻了一倍,但此刻,江湖上却是少有人去过问那种事情,真正有这个能力的,更注重的却是自己的脸面问题,如丐帮、少林,自不会为了那点赏金,去做自毁身价的事情,而贪图这些赏金的,却往往上不了台面,是以那高额的赏金,如今到了江湖中,却成了一句笑话。

        但这种事情,放在朝廷眼中,性质却变了,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会相同。

        江湖人虽然也注重名利,也好脸面,但大多数时候,道义之类的东西一旦占据了主要,却还是说得通的,这就是江湖人心中的大义。

        但在真正的上位者眼中,所谓的大义,说到底也不过就是那么一面旗帜,尤其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自己才该是大义,其他所谓的大义都得靠边站,而且,经历了燕子坞那么一战,哪怕最初本身,并没有将这事太放在心上,但随着那一营人马的损失,很多问题的性质却是变了。

        什么时候,江湖人也有了跟朝廷大军相抗衡的能力?

        对朝廷而言,这是一个危险地信号,很多事情,在这些人脑子里那么一转,都会变得复杂了无数倍,更能看出许多基本上不会出现的东西。

        今天虽然只是小小的一营人马损失,算上被放回来的,真正损失的兵马其实也不过就是几百人,但今天是几百人,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是几千人?几万人?

        虽然由于涉及面太广,朝廷并未立刻对那些人动手,但暗地里,却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所针对的,却不单单只是那些参与燕子坞一役的高手,皇帝显然也有心思趁着眼下边界平静的时光里,做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稷的大事情,眼下这些不听朝廷号令的江湖帮派,却是必须整理一下了。

        毕竟在自己的国家却出现不尊朝廷号令的非法武装,以前问题没有爆发前,或许不会这么想,但眼下,经过燕子坞一役,本来没有问题的问题,算是彻底爆发了。

        皇帝通常都多疑,尤其是在关系到自己【创建和谐家园】下面那张大椅子的问题上,无论昏庸还是睿智,都不会太冷静,眼下这位大宋官家显然也是犯了类似的毛病,开始对这些东西疑神疑鬼起来,再加上不需李轩刻意去安排,周围一帮子聪明人已经开始顺着他的意思去添油加醋,以至于闹得如今整个朝廷都变得不对劲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对于江湖人的态度开始前所未有的强硬起来。

        至于李轩那句一肩担之的话,在江湖人听来无疑是很感人肺腑的,让李轩在大多数江湖人心中肃立成一个义薄云天的男子汉形象,但在真正当事人李轩和朝廷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李轩自己可是已经在朝廷黑榜上面榜上有名的人物,海捕文书满街乱飞的情况下,已经无所谓担或者不担了,债多不压身,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朝廷眼中,这定罪的问题本该由朝廷来定夺,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武者莽夫来说的?这种事情,是你说担就能担的吗?最后还不是要由我们来定夺吗?

        这句话到了最后的结果,却是李轩跑路,走的相当洒脱,留下一地烂摊子,朝廷开始趁着这段难得的假期,准备对江湖开始着手去整顿,而那些江湖人,莫名其妙的被卷入这场争斗,让朝廷记恨上了,最终却还要欠下李轩一个人情债,这种结果,如果有当事者能够真正想通的话,估计会被气死。

        北方。

        雁门关。

        一脚将奉命前来追杀自己的将领给踹飞,有些贪婪的吮吸了一口这北方干燥中透着豪迈的空气,李轩回头,看着身后一大票人马,举起手中的钢刀,脸上带着笑容道:“诸位,从现在开始,我们自由了!”

        “吼~”

        回应他的,是千余名劫后余生的好汉兴奋地嚎叫。

        虽然当日,大多数江湖人选择了默认由李轩一人去承担那份由朝廷而来的怒火,但也有不少人折服于李轩的气魄,直接选择投入李轩麾下,跟李轩一起跑路,这些大都是些无名无派的江湖人,一开始,人数也不算多,只是到了后来,随着朝廷开始着手对江湖人开始进行整顿,不少人直接被官府玩的家破人亡,义愤之下,直接杀官造反,之后就是跑来跟李轩汇合,一起跑路。

        结果这一路来,虽然不断与追杀自己的宋军交战,但身边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到如今,成功突破雁门守将的阻隔,身边已经聚集了千余江湖好汉。

        这些江湖好汉,可不是昔日燕子坞外那群乌合之众,这一路北上,虽然险阻重重,折损了不少投奔自己的高手,但大浪淘沙,经过这一路的磨合,眼下自己身边这千余高手,却是已经被李轩磨练成为一支可以迎接任何挑战的精兵。

        “主公,我们去哪?”此刻,这千余高手早已被李轩折服,宣誓效忠,只是此刻,看着这与中原繁华迥异的关外,却不免心生茫然之感。

        “南京,那里有我慕容氏的产业,可以作为我们暂时的落脚之处,至于以后,还得再看看。”这一切李轩早有安排,南京正是楚王的老巢,从各方收集过来的情报看,楚王已经开始筹谋造反,那里无疑将是他在此位面最理想的立业之所。

      第五十六章 伊始

        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清晨的各种声音,开始弥漫在逐渐占据了整个院子,北方的气候哪怕是在眼下这个时节依旧有些清冷的感觉。

        完成了刀法的修炼,在王语嫣心疼的眼神下,披上了一件披风,就这么光着膀子,在坐在院落中间的躺椅上,开始查阅穆清雅送来的情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2: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