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位面武侠神话_校对版by:望天邀明月》-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眼见到爱侣已丧生在悬崖之上,那飞回的大白雕凄声悲鸣不止,犹如一朵白云般掠过悬崖,紧接着又飞回,盘来旋去,鸣声甚哀,令人闻之心酸。

        华筝向郭靖道:“你瞧这白雕多可怜。”

        郭靖点点头道:“嗯,它一定很伤心!”

        就在这时,忽听那白雕一声凄厉长鸣,振翼直上云霄,紧接着又如一枝箭般从云中猛冲下来,噗的一声,一头撞在悬崖上的一块大岩石上,顿时毙命,倒在了先前死去的那只白雕身侧。

        郭靖与华筝同声惊呼,一齐跳了起来,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目睹此景,凌牧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这一首千古名词,忍不住就低声念了出来。

        忽听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背后飘飘传来:“好词!好词!可敬!可敬!”

        三人循声回头看去,只见是一个老道士正大步掠来,这老道头发花白却脸色红润,头顶发髻高挽,一身道袍一尘不染,在这风沙之地,也不知如何竟能这般清洁。手中持着一柄拂尘,迎风而来大袖飘飘,宛若神仙中人。

        凌牧云见了这老道心中不禁微微一动:“丹阳子马钰,你终于来了!”

      µÚÊ®¾ÅÕ µ¤Ñô×ÓÂíîÚ

        因为熟知原着,凌牧云很容易就确定了来人的身份,来的这个老道不是别人,正是全真七子之首的丹阳子马钰!

        丹阳子马钰是王重阳的首徒,也是全真教自创教祖师王重阳之后的第二任掌教,为人仁厚平和,精研道法,在道学方面的造诣为全真七子之最,乃是当世一等一的道学大家。虽然因为不常走动江湖的缘故,马钰在江湖中的名头不如丘处机等常走江湖师弟来得响亮,但其实武功相当不弱,仅次于长春子丘处机和玉阳子王处一,在全真七子中可排第三,而且因为修练时间较长,内功修为还在王处一之上,便是与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丘处机相比也是不弱分毫。

        此番马钰之所以现身大漠草原,是因为从师弟丘处机那里得知了丘处机与江南七怪打赌之事,得知江南七怪为一诺之约不远万里奔赴大漠草原,苦熬多年寻觅教导忠义之后,更为此搭上了一位兄弟的性命,心中对江南六怪好生敬重。

        又从尹志平口中得知郭靖并无内功根基。他身为全真教掌教,深明道家抑己从人的至理,就不想让师弟丘处机又在这件事上压倒了江南六怪。但奈何他数次劝告师弟丘处机认输,丘处机却说什么也不肯答应,于是就亲身远来大漠,苦心设法想要暗中成全郭靖。否则哪有这么巧法,放着全真教的基业不管来这大漠草原,又刚好来到郭靖的面前?

        马钰向凌牧云赞道:“公子填得一首好词,正合眼前此景,文采卓然不俗,深具大家风范,当真是文武双全,只是不知公子尊姓大名,为何会来到这漠北草原荒凉苦寒之地?”

        凌牧云诵的本是金代元好问的千古名篇《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半阙,只是此时元好问虽已生,但还未作这雁丘词,马钰之前自然无从听说,就以为是凌牧云所原创。全真七子大多出身世家大族,虽是武林中人,但文学素养也是不俗,自然能够品鉴出诗词的好坏。而凌牧云腰间悬剑,一看就知是习武之人,所以马钰才会这么说。

        “道长过誉了,文武双全可不敢当。这首词乃是他人所做,在下也是偶然听过就记下了,此番见这白羽大雕痛失爱侣殉情而死,心中颇有感触,不自觉便将这首词读了出来。虽然也练过几手剑法,只是勉强能够防身而已,文不成武不就,倒让道长见笑了。”凌牧云羞赧一笑,接着道:“在下姓凌名牧云,是江南人,这次来大漠是来找几位朋友,却不知道长怎么称呼,来这漠北草原何事?”

        凌牧云修练的九阴真经是道家武学奇书,九阳神功则融汇佛道两家之妙,都是神功内敛暗藏玄妙,并不像寻常武林高手那样功力外露有着种种表象,即便是以马钰的眼力,也没有看出凌牧云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而且凌牧云在终南山下结庐而居时也未曾漏了姓名,所以马钰也没有怀疑,更不知道凌牧云就是害得尹志平肢体补全的罪魁祸首。于是笑答道“贫道道号丹阳子,俗家姓马名钰,此番前来也是有点凡俗琐事要办……”

        凌牧云和马钰两人说的都是汉语,华筝听不懂,也就不再理会,转头望了望悬崖之顶,忽向一旁的郭靖道:“两头小白雕死了爹娘,在这上面怎么办?”这悬崖高耸接云,四面都是险岩怪石,无可攀援。两头乳雕尚未学会飞翔,眼见是要饿死在悬崖之顶了。

        郭靖也抬起头来望了一会,摇摇头叹息一声,道:“除非有人生翅膀飞上去,才能救小白雕下来。”

        说完低头拾起地上长剑,又练了起来,可是练了半天,那一招“枝击白猿”仍是毫无进步,正自焦躁,忽听得身后一个声音冷冷的道:“像你这般练法,就是再练一百年也是没用的。”

        郭靖收剑回头看去,见说话的正是那个自称叫马钰的老道士,于是憨憨问道:“你说什么?”

        马钰微微一笑,也不答话,忽地欺进两步,郭靖只觉右臂一麻,也不知怎的,但见青光一闪,手里本来紧紧握着的长剑已到了马钰的手中。空手夺白刃之技郭靖的二师父妙手书生主从本也教过他,虽然未能练熟,大致诀窍也已领会,但马钰刹那间夺去他的长剑,郭靖竟不知他使的是什么手法。这一来郭靖不由得大骇,跃开三步,挡在华筝面前,顺手抽出铁木真所踢的金柄短刀,以防这个奇怪的老道士伤害于她。

        一旁的凌牧云目光也不由得为之一凝,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单就他显露出的这一手空手夺白刃的功夫,就绝非寻常高手所能做到。凌牧云虽然自忖也能从现在的郭靖手中空手夺刃,但绝对做不到如此轻松写意。

        “看清楚了!”

        马钰夺剑在手,向着郭靖道了一声,身影一动跃身而起,只听得一阵“嗤嗤嗤嗤”之声,已挥剑在空中连挽了六七个平花,然后轻飘飘的落在地下。郭靖只瞧得目瞪口呆,愣愣出神。凌牧云心里明白,马钰这是要引郭靖求他,好借机传授郭靖武功了。

        马钰在演示过剑法之后将剑往地下一掷,笑道:“那白雕十分可敬,它的后嗣不能不救!”

        说完一提气,直往悬崖脚下奔去,迅若奔马。只见他片刻间来到悬崖之下,手足并用,捷若猿猴,轻如飞鸟,竟沿着悬崖那陡峭的崖壁爬了上去。这悬崖高达数十丈,有些地方直如墙壁一般陡峭,但马钰只要手足在稍有凹凸处一借力,立即窜上,甚至在光溜溜的大片石面之上,也如壁虎般游了上去。

        郭靖和华筝看得心中怦怦乱跳,心想他只要一个失足,跌下来岂不是成了肉泥?但见他身形越来越小,似乎已钻入了云雾之中。华筝掩住了眼睛不敢再看,问道:“怎样了?”

        郭靖道:“快爬到顶了……好啦,好啦!”

        华筝放下双手,正见马钰飞身而起,似乎要落下来一般,不禁失声惊呼,马钰却已落在悬崖之顶。他道袍的大袖在崖顶烈风中伸展飞舞,自下望上去,真如一只大鸟相似。

        凌牧云见此情景不禁心中暗赞,这全真教的金雁功确有独到之处,而这马钰的功力也是着实不凡,先前与他交过手的尹志平和赵志敬两人与马钰一比简直就是鸟雀与苍鹰,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心中也不免暗自庆幸,以马钰展露出来的武功,若是与他对上,他至多能够支撑个几十招,假如当日在终南山下阉了尹志平之后他不是选择了立即逃走,恐怕早就被全真七子给拿下了。

        马钰探手到洞穴之中,将两头小雕捉了出来,放在怀里,背脊贴着崖壁,直溜下来,遇到凸出的山石时或是手一钩,或是脚一撑,稍缓下溜之势,溜到光滑的石壁上时则顺泻而下,转眼之间脚已落地。

        郭靖和华筝见马钰果然将小雕给接了下来,顿时欢喜无比,一起急奔了过去。凌牧云知道接下来就该是郭靖求马钰传授武功,而马钰则顺水推舟答应之事了,他去了难免不便,也可能招致马钰的防备,就没随郭靖两人一起,索性站在原地远远瞧着。

        接着凌牧云就见马钰将两只小白雕交给了郭靖和华筝两人,然后华筝解下腰带,将两只小雕绑住脚固定在身上,而后纵身上马,笑着骑马飞驰而去。之后马钰似乎也要走,郭靖跪下磕头求恳,两人也不知又说了些什么,而后马钰向凌牧云这边看了一眼,随即身形掠动如风飘然而去,而郭靖则又提起剑自己练了起来。

        眼见马钰走了,凌牧云这才牵着马来到郭靖的跟前,叫道:“郭靖。”

        郭靖停下手中剑疑惑的看向凌牧云:“什么事?”

        “我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事你说,我一定帮。”郭靖憨憨一笑道。

        凌牧云也笑了,这郭靖还真是质朴憨厚的可爱,令人难以生出恶感来,是个交朋友的不错选择。虽然有时候会显得有点愚笨,但却绝不会害你,最是可靠不过。

        “我今晚还没地方住呢,你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没问题。”郭靖拍着胸脯道,“你就去我家住吧,我娘要是知道你也是从江南来的,肯定会高兴死的。”

        ……

      第二十章 窥视,传功

        晚上凌牧云与郭静一起回到他的家中,郭母李萍听说凌牧云是江南来的果然十分高兴,待到问出凌牧云也是家住临安,与她还是同乡,就更显亲热了,当即就让郭靖宰杀牛羊,好好招待了凌牧云一番。随后就安排凌牧云在家中住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凌牧云基本上就与郭靖呆在一起了,当江南六怪传授郭靖武艺时他就远远躲开,以免江南六怪误会。江南六怪原本也很奇怪,不知郭靖又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个新朋友,对凌牧云也产生了些怀疑和戒备。

        不过凌牧云早就想好了说辞,说自己也是江南人士,从小没少听人说起江南七侠的侠义事迹,对他们深感钦佩。尤其是在听说了他们因与长春子丘处机立下赌约,远赴大漠草原寻找教导忠义之后,更是心生敬重,所以在武功小有所成开始江湖历练之后便特地来一趟塞北草原,想要亲眼见一见侠义无双的江南七侠和郭靖这个忠义之后。

        凌牧云的这套说辞虽然多有不实,对江南六怪多有吹捧,却也不全是违心之言。之前他虽然也知道江南七怪的这些事迹,但毕竟只是从书上知晓,没有什么切身感受,感触并不深。可他此番来到漠北,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种种艰辛,再一想江南六怪竟为一诺而在这苦寒之地辛劳十几年,便不由得心生敬重,所以在说这套说辞时凌牧云心中并没有多少心理障碍,表现得很是自然。

        听了凌牧云的说辞,江南六怪对凌牧云的怀疑消去大半,人都爱听别人夸赞自己,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君王圣贤还是贩夫走卒都不能例外。江南七怪最重侠义之名,否则也不会只因与长春子丘处机的一个赌约便不远万里来大漠寻觅教导郭靖。在漠北苦寒之地一熬就是十几年,还搭上了一个兄弟的性命,代价不可谓不大,如今听了凌牧云这么一说,顿感一股由衷的骄傲和自豪,觉得这些年所吃的苦受的罪都值了,连带着对凌牧云的观感也好了许多。

        因而像马王神韩宝驹,南山樵子南希仁,闹市侠隐全金发和越女剑韩小莹等都相信了凌牧云的话。只有六怪中最偏激多疑的飞天蝙蝠柯镇恶和最聪明诡诈的妙手书生朱聪两人还对凌牧云心存疑虑。不过因为没有在凌牧云的身上发现什么疑点,也只有将疑虑藏在心底默默观察了。

        这两天里凌牧云也将郭靖苦练看在眼中,那情形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往往简单的一招,练上几十遍上百遍都难以熟记使好。其中飞天蝙蝠柯镇恶,南山樵子南希仁和闹市侠隐全金发三人所教的武功还好一些,因为三人武功走的是刚猛的路子,郭靖领悟起来还相对容易,可走灵巧繁杂路子的妙手书生朱聪和越女剑韩小莹以及使鞭法的马王神韩宝驹所传授的武功让郭靖练得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连凌牧云这个旁观者看着都替他难受。若非熟知原著,凌牧云绝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笨得要命的郭靖后来能够成长为天下五绝之一。

        到了第三天,轮到韩宝驹教郭靖金龙鞭法,在韩宝驹教授之时凌牧云自觉的远远躲开,等韩宝驹教完了骑马离去,郭靖开始自行练习,凌牧云这才凑上前去,可等到了近前,凌牧云不禁微微一愣,郭靖的身上青一道红一道的,就像是刚刚被人鞭挞过一般。

        原来这软兵刃与其他兵刃不同,如果巧劲不到,不但伤不到敌人,反而还会伤了自己。郭靖本就愚钝,练起这等功夫来更是事倍功半,经常劲力使不对而抽到他自己,所以鞭法没练好,倒是把自己弄得一身伤。眼看凌牧云过来,郭靖微一分神,手中劲力顿时又使错了,手中长鞭顿时倒卷而回,“啪”一声抽在他自己的额头上,砸起了老大一个疙瘩。

        郭靖“哎呦”痛呼一声,停下手中鞭子,目露求恳的看向凌牧云:“凌兄弟,你看我这鞭法到底哪里使得不对,怎么老是练不出三师父的那种感觉呢?”

        原来这两天凌牧云看郭靖练武太让人着急,于是就忍不住向郭靖点拨一二,由于凌牧云习练的是蕴有武学至理的九阴九阳两大奇功,眼力独到,对武学的理解也比江南六怪更加深刻,所以指导的效果倒比江南六怪这几个郭靖的正牌师父还要好上许多,指导的次数多了,郭靖也知道了凌牧云的武功很高明,也乐于在师父不在的时候向他求教。

        凌牧云把手一摊,略显无奈的道:“郭兄,我以前也没练过鞭子这类的软兵刃,对鞭法更是一窍不通,这次却是帮不了你了。”

        “哦,那我自己接着练吧。”郭靖略显丧气的说了一句,随即又振奋精神练习起来。

        郭靖练这金龙鞭法苦头可是吃大了,一条长鞭在他手中就像是一条想要挣脱掌握的蟒蛇,乱摇乱摆,是不是就反噬他这个主人一下,只练了十几趟,他的额头、手臂、大腿上已到处都是乌青。不过郭靖也真有个韧劲,即便如此也毫不气馁,依旧咬牙坚持。

        见郭靖如此坚韧凌牧云心中也暗暗佩服,不过眼看着郭靖自虐不止,他都有些不忍心继续看下去了。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太阳已经偏西,于是就招呼郭靖一起回去。

        郭靖摇摇头拒绝道:“我再练一会儿,你自己先回去吧。”

        “好吧,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也别练到太晚。”凌牧云道,然后纵身上马独自回聚居营地去了。

        凌牧云走了之后郭靖又练了一阵,又痛又倦,于是倒在草原上呼呼睡去,一觉醒来,月亮已从山间钻了出来,只感鞭伤阵阵作痛,浑身上下无一不疼。龇牙从地上爬起来,郭靖看天色已晚,正准备回家,忽然望见不远处的高崖,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间生出了一股狠劲,咬牙道:“他能上去,我为什么不能?”说完也不回家了,反而向着那悬崖脚下奔去。

        奔到悬崖之下,郭靖攀藤拽葛,一步步的向着悬崖上爬去,只爬了六七丈高,上面光溜溜的崖陡如壁,寸草不生,哪里能再上去一步?他咬紧牙关,勉力试了两次,都是刚爬上一步,就是一滑,险险跌摔下去。他心知无望,吁了一口气,要想下来,哪知望下一瞧,只吓得魂飞魄散。原来上来时一步步的硬挺,想从原路下去时,本来的落脚之点已给凸出的岩石挡住,再也摸索不到,若是纵身向下跳,势必碰要在山石上撞死,一时间是进退两难,又急又愁。

        郭靖不知道,就在他悬在崖壁上进退不得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与他一样的紧张,这人就是凌牧云。原来凌牧云在回去后,见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还不见郭静回来,就出来寻找,不想还没到地方,老远就隐约瞧见一个身影往悬崖上爬,走得近些一看不是郭靖是谁?

        凌牧云心中大急:“这傻小子呆着没事怎么去爬悬崖,这不是寿星老吃砒霜活腻歪了么,就他那点轻功,一不留神还不得摔死他!”

        “等等,原著中马钰好像就是在悬崖上教他内功的,他这别不是要上悬崖去找马钰吧?”

        想到这里,凌牧云停下了脚步,抬头向崖顶仰望,想要看看马钰是不是在上面。此时天色虽晚却有明月在空,借着月光凌牧云隐约间高崖之上似乎有个人影。凌牧云心中微微一惊,当即矮下身形藏于原野草丛之中,以免被崖上之人瞧见。

        这时候又见,郭靖开始缓缓向上挪动,身形扭动片刻,向上挪动一点,还不是有金属反光在他的手间闪烁,似乎是在用利刃凿孔借力上爬。只是他这么向上挪动得极慢,而且身形也不稳,似乎一不小心就要从崖壁上摔下来一般,让人看着提心吊胆。

        “你这孩子不错,抓住绳子,贫道拉你上来!”

        就在这时,悬崖顶上传来一声长笑,紧接着一条绳索从悬崖上垂落而下,垂到郭靖的眼前。郭靖大喜,连忙将绳子缠在腰上系紧,然后崖上之人拽动绳索,将郭靖生生提了上去。

        眼看郭靖上了悬崖,凌牧云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马钰就会传授他玄门正宗的全真教内功,一时半刻也下不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也不再继续逗留,悄悄向后移去,等离得远了,确定不会被崖上的马钰瞧见之后,放开脚步向着营地急掠而去。

      第二十一章 汗血宝马

        凌牧云退走之后,马钰便在悬崖之上传授郭靖一些玄门内功的修练法门。当然,马钰并没有对郭靖明说是教授他内功,而是说传他一些呼吸、坐卧、行路、睡觉的法子,而更奇葩的是郭靖这傻小子还真就相信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江南七怪并未教授过郭靖内功,所以郭靖才会对内功毫无认知,被马钰轻易就糊弄过去了。

        其实这也跟江南七怪的武功路子有关,江南七怪崛起于市井之间,并非出自名门大派,一身武功也都是东学一鳞西学半爪再加上自己摸索所得的外门功夫,并没有学过什么正统的内功修练法门,虽然身具内力,却都是常年修练由外而内自然而生,并非修练内家法门而得,只懂运用之法,却不知修练法门,就算是想教郭靖内功也是无从教起。而郭靖又因为外家功夫的火候还不够,尚未产生内力,江南六怪自然也就没必要向他讲述内功,也就造成了他对内功完全不了解的情况。

        一夜修练,天色微明时郭靖才被马钰用绳索将他缒下悬崖,命他当晚再来,并一再叮嘱他不可对任何人提及此事,郭靖点头答应,然后回家去了。由于他平日里跟着六位师父学武也是经常彻夜不归,所以郭母李萍也是不以为意,而了解个中情况的凌牧云就更不会问了。

        就这样郭靖每天白日里在江南六怪的教导和凌牧云的指点下练功,夜里就去崖顶随马钰打坐练气。马钰虽然并未教他一手半脚的武功,但随着练气渐有小成,内力对于武功的增益之处日渐显露出来,日间练武之时,竟尔渐渐身轻足健,本来劲力使不到的地方,现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的用上了巧劲,原来拼了命也来不及做的招术,忽然做得又快又准。江南六怪只道他年纪长大了,勤练之后,终于豁然开窍,个个心中大乐,却不知其实是郭靖背后另有名师指点。

        凌牧云虽然知道,但出于某些考虑并没有将此事告诉给江南六怪,只是偶尔会在夜里悄悄尾随郭靖出去察看一二,以免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状况,系统警示过他可能会有变数,他也不敢对郭靖太过放松大意,免得万一出现什么意外,他可没处买后悔药去。

        不过这也让凌牧云看到了郭靖在轻功方面的进境,凌牧云发现,郭靖每晚上崖时,马钰往往都会和他并肩齐上,指点他如何运气使力。直至他无法再上,马钰才会攀上崖顶,用绳索吊他上去。日子久了,郭靖的轻功大有长进,不但越上越快,而且越爬越高,本来难以攀援之地,到后来已可一跃而上,只在最难处方由马钰用绳索吊上。

        后来凌牧云见郭靖内功小有根基,就以交换为名将九阴真经易筋锻骨篇中的部分内【创建和谐家园】门以及大伏魔拳法都传授给了郭靖,条件就是让郭靖教他骑射之技。这个交换如果认真算起来自然是凌牧云亏了,不过凌牧云也有自己的考虑,他毕竟不是郭靖的保姆,不能一直护在郭靖的身边,还是郭靖自身拥有过硬的实力才是根本,万一遇到什么危险情况也能应付。况且时间相处得久了,凌牧云也渐渐真把郭靖当兄弟看了,而不再是原来那样仅仅当做是自己完成任务的一个媒介,教他些本事防身也是出于真心。

        凌牧云传授给郭靖的武功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最适合郭靖修练的。由于马钰已经传授郭靖全真内功,凌牧云就没有将易筋锻骨篇中的内功修练之法传给他,免得与马钰传给他的全真内功的运行法门相冲。只传了他一些内功修练和运用的诀窍,辅助郭靖对全真内功的修练。

        而所传的大伏魔拳法讲究稳实刚猛,拳法的招式不多,一共只有一百零八式,正合天罡地煞之数,但简捷之中蕴含无尽神妙,讲究熟极而流,究极而妙,也正适合郭靖修练。

        事实也证明了凌牧云所选武功确实不错,郭靖在修练了易筋锻骨篇的部分修练和运用法门之后,因为心思单纯,极少杂念,修习内功易于精进,远胜满脑子各种念头此来彼去、难以驱除的聪明人,内功进境竟是一日千里,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内力修练就已经登堂入室,与凌牧云刚来漠北草原时相差无几了。一套大伏魔拳法也是练得极为熟练,虽然还谈不上精熟二字,也有了三四分的火候,一身实力提升了十倍不止。

        当然,郭靖武功大进的同时凌牧云也没闲着,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也将郭靖所教授的骑射之术练得精熟,比起郭靖来也不差多少。而且还把小半部九阴真经上所载武功尽数练成,九阳真经也修练到了第四卷,内力之深厚稳稳跻身江湖一流行列。而且因为所练武功俱是绝学,凌牧云的实际战斗力更是极高,便是许多成名数十年的江湖一流高手与他对上也得吃亏。

        一晃凌牧云来到漠北草原已经有一年有余,眼看离江南七怪与丘处机两人约定的比武之期已不足一年,江南六怪连日来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这场势必轰动天下豪杰之士的嘉兴比武。眼见郭靖武功大进,六怪均觉取胜极有把握,再想到即可回归江南故乡,更是喜悦不已,脸上的笑容也比平时多了许多。

        凌牧云见此情景不禁心生感慨,江南六怪为一诺而来这漠北苦寒之地苦熬十几年,可以说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消耗在了这里,确实令人不由得心生敬佩,相比起来,丘处机虽然也找到了杨康并加以教导,但无论是吃苦受罪还是耗费心血方面都要远逊于江南六怪,而且还对杨康的品性方面疏于教诲,最后认赌服输却也不冤。

        这一天早晨起来,江南六怪这天一早起来,江南六怪又来叫郭靖去练功,因为比武之期将近,江南六怪也再不教郭靖什么新功夫,主要是与他对拆练招,磨练他的实战能力。因为通过这一年多的相处,江南六怪也知道凌牧云年纪虽轻却身怀绝技,与郭靖也只真心相交,因此对他也不避讳,还叫他同去,也好对郭靖加以指点。

        一行众人来到平日练武的地方,南山樵子南希仁道:“靖儿,这几个月来你尽练兵器,拳脚上也不知生疏了没有,今日咱们爷俩儿练练,让四师父看看你退步了没有。”

        “好。”郭靖点头答应,就与南希仁一同下场准备过招。

        就在这时,突然见前面尘烟大起,人声马嘶,一大群马匹急奔而来。牧马的蒙古人挥鞭约束,好一阵才把马群定住。马群刚静下来,忽见西边一匹全身毛赤如血的小红马猛冲入马群之中,一阵乱踢乱咬,将马群又弄得大乱,而后那红马却飞也似的向北跑得无影无踪。

        片刻之后,牧人们好不容易才将混乱的马群稍稍稳定下来,只见远处红光闪动,那红马一晃眼又冲入马群,捣乱一番。众牧人恨极,四下兜捕。但那红马奔跑迅捷无伦,却哪里抓得住?顷刻间又跑得远远地,站在数十丈外昂头长嘶,似乎对自己的顽皮杰作十分得意。众牧人好气又好笑,都拿它没有法子。

        待小红马第三次冲来时,三名牧人弯弓发箭。那马机灵之极,待箭到身边时忽地转身旁窜,身法之快,连武功高强之人也未必及得上,让牧人们所射之箭尽数落空。

        江南六怪和郭靖都看得出神,凌牧云也是惊诧不已,心念电转间忽然想起了一些事情:“全身毛赤如血,莫非这就是郭靖后来收服的那匹汗血宝马?”

        韩宝驹爱马如命,一生之中从未见过如此神骏的宝马,他的爱驹追风黄已是世上罕有的良驹,蒙古之地快马虽多,却也少有能够与之媲美的,但与眼前这匹小红马一比,却又远远不及了。他耐不住好奇,当即奔到一旁的牧人身边询问这红马来历,才知道这红马原来是匹不知何处跑来的野马,只因牧人们见它生得骏美,想套捕回来牧养,不想没有成功反而惹恼了它,所以这几日天天都来捣乱,让众牧人苦闷不已。

        听说这些,凌牧云已经基本确定这就是原著中郭靖的那匹汗血宝马了。他心中涌起一阵冲动,就想抢先出手将其降服,宝马良驹谁不喜爱?不过他转念一想却又放弃了,毕竟他不是这个世界之人,早晚是要离开的,到时候他又带不了这宝马,心中难免不舍,索性就不要出手,还是让郭靖去收服了吧。

      第二十二章 意外遭袭

        就在凌牧云心中盘算之际,韩宝驹动了。

        韩宝驹外号马王神,一身骑术可以说得上是海内独步,连一世活在马背上的蒙古牧人也自叹弗如。韩宝驹擅长御马,自然更爱马,一个不爱马的人是无论如何练不出高超骑术的。正是因为爱马,就不可能眼看一匹绝世良驹在眼前而无动于衷,所以他动了。

        眼见红马又入马群捣乱,韩宝驹熟识马性,知道红马退时所必经之地,于是斜刺里兜截过去,待那红马驰到,忽地跃起,那红马正奔到他的胯下,时刻方位扣得不差分厘,牧人们见了不禁齐声喝彩,马王神三个字可不是随便叫的。

        韩宝驹往下一落,满以为定会稳稳当当落的在马背之上,他一生驯服过不知多少凶狠的劣马,只要一上马背,天下便没一匹马能再将他颠下背来,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

        没想到这次韩宝驹却失算了,眼见他矮墩的身形就要落在马背上,那红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他所带来的威胁,竟在一瞬间突然发力,身形如利箭一般猛地向前窜了出去,竟让他这一骑落了个空。

        满以为十拿九稳的一骑竟没骑上,韩宝驹顿时大怒,当即发足疾追。只是他身矮腿短不善平地追逐,却哪里追得上如此神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17: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