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且九阳神功修练出的内力至阳至刚浑厚悠长,尤擅克制寒性和阴性内力,还有护身奇效,神功一成便能自行运转,能够防御反弹外力攻击,其防御效果直逼少林寺的金刚不坏体神功。
九阳神功的好处还不仅于此,九阳功成之后,轻功身法也能获得大幅提升,又有疗伤克毒之妙用,简直是金系武侠中的第一厚血神功,就算受了再重的伤,只要有此功在身,也能迅速恢复如初,单就内力修练之妙,便是九阴真经与之相比也是颇有不如。
如今凌牧云习得小半部九阴真经,又奇妙“顿悟”融合天罡伏魔剑与家传辟邪剑法创出八十一路辟邪神剑,武功之精已不逊色于江湖一流高手,只是由于内功修练时间尚短,还略显浅薄,若是再修练了最重增长内力的九阳神功,那就真是如虎添翼,相得益彰了。
第十三章 巧取九阳
一个多月后,一行十几人自嵩山脚下登山而上,向着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而来。
少室山山势颇陡,山道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着实不小,那是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昔年太平盛世少林寺香火旺盛时,前来上香祈愿之人络绎不绝,山道上下人流如织。
只是自从靖康之变以来,金国侵吞中原,兵祸连结民生不济,统治金国的女真族人又大多不信佛教,这少林寺的香火也就不可避免的衰弱了下去,时常十天半月也不见来一人,像这般一行十数人的队伍已经很是罕见了,所以少林寺的知客僧人老远就发现了这一行人,早早迎出山门等待。
但见这十几人全作仆役打扮,有男有女,男的健壮女的清秀,而且衣衫整洁,都是上好衣料所制,比寻常小富人家穿的还要好上一些,甚至几个女仆身上还配有少许金银饰品,显得极为气派,让人一看就知是官宦世家或是高门贵户中出来的仆人。
一众仆人前后簇拥这一顶四人抬的轿子,轿子制作精良装饰气派,抬轿的脚夫也都是身强体健,抬起轿来脚步沉稳节奏整齐,虽然是攀山拾级而上也将轿子抬得稳稳当当的,一看就是常年干此行当的老手。
迎出山门来的知客僧人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暗自惊奇,暗暗揣测着轿内坐着的是何等人物,竟有此排场。与此同时心中也是隐隐有所期盼,近些年来少林寺香火日衰,寺中僧侣的日子也比从前要清苦了许多,出家之人也要吃喝用度,不能餐风饮露而活,若非寺院还有多年积累下的诸多田产,恐怕都维持不下去了。所以现如今的少林僧人就像是枯田里的禾苗,饥渴得不得了,就盼着能够多来些上香祈福的香客,多施舍些香火钱,好让他们的日子有所改善。
一行十几人一路来到少林山门之前,轿子落下,一个一身锦衣华服满身贵气的少年从轿中走出。只见这少年也就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剑眉星目气势不凡,一看就不是等闲人家子弟,令人不敢小觑。
见得这一幕,知客僧心中暗暗点头,看来这位少年公子不是王孙公子,也是官宦世家出身,绝非等闲人物。于是不敢怠慢,连忙一脸恭敬的迎上前去。
来的这个华服少年不是别人,正是为九阳真经而来的凌牧云。
凌牧云虽然知道九阳真经就藏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中,但想要获得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藏经阁乃是少林寺的门户重地,任谁想进就能进的。后来潇湘子和尹克西两人为了混进藏经阁,不惜使用苦肉计,这才蒙骗了觉远和尚,成功盗走《楞伽经》。可惜两人虽将九阳真经偷到了手却无福消受,相互防备相互算计,最后却是同归于尽,白白便宜了张无忌这个后来人。
凌牧云在赶来的路上就一直思索该如何行事,怎么才能将九阳真经弄到手。想了许多办法,又都被他一一否决了,最后只能套用他前世网络小说中所写的办法,假借抄录佛经之名义将九阳真经骗到手。
只是少林寺可不是公共服务场所,藏经阁更不是凌牧云前世的公共图书馆,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想要进去抄录经书,即便只是抄录佛经,也得够资格才行。这资格又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用钱来开路了。于是凌牧云便随手将自己的马匹低价变卖掉,随后又花费重金雇来了这么一支像模像样的队伍,自己则装成一个世家公子前来给少林寺送钱。
在来之前凌牧云就已经打探过相关的消息,很清楚少林寺现在的处境,这也更增添了他此行的信心。如果说是在少林寺香火昌盛之时,他以一介外人的身份想要进入少林寺的门户重地藏经阁势必难如登天,就算是撒再多的钱恐怕也是无用,但以少林寺现如今的艰难处境,他就不相信少林寺上下面对他的金钱攻势会不动心。
凌牧云才一下轿站稳,少林寺的知客僧人就已经快步迎到了近前,向着他双掌合十一礼,口诵佛号道:“阿弥陀佛,贵客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但不知施主从何而来,来本寺所为何事?”
“【创建和谐家园】,在下这厢有礼了。”凌牧云躬身施还了一礼,一副谦谦君子的做派。“【创建和谐家园】有所不知,家母自小礼佛心诚,每日诵经祷佛,虔诚皈依,平生大愿便是能够有幸诵读贵寺达摩祖师亲传下的佛法真传,以近佛亲佛……”
知客僧人闻言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此乃善果也。”
“正是如此。”凌牧云点了点头,而后叹息一声道:“只是无奈家母身体一直不好,难以长途跋涉,这才一直未能成行,近年来家母年事渐高,身体日衰,更是受不得舟车劳顿之苦,只是心中越发惦念此事,于是特遣我代她前来贵寺奉上香火,并叮嘱我无论如何一定要代她亲手誊抄几部宝经带回去供她诵经读法,烧香礼佛。故而在下才不远千里前来宝刹,还望贵寺能够怜家母一片虔诚之心,允我抄录几卷达摩老祖亲录之经,以全孝道。”
“阿弥陀佛,施主孝心可嘉,诚为可贵!”知客僧人叹道,“不过小僧只司职寺中迎送香客之事,此事关乎重大,小僧却是不能做主,还需要禀明本寺方丈才行,还望施主勿怪。”
凌牧云微微一笑,道:“少林乃佛门圣地,在下此番前来又是代母奉香求佛,又岂敢妄生嗔怒之心冲撞佛祖?只求贵寺诸位高僧能够怜悯在下一片孝心,开一扇方便之门,在下不胜感激,必当厚资供奉以表诚心。”
听凌牧云说要厚资供奉,知客僧人心中猛然跳动了一下,脸上顿时笑开了花,笑着向凌牧云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施主尽可放宽心先入寺奉茶,小僧定将此事如实上禀本寺方丈【创建和谐家园】,本寺方丈及诸位长老皆是有德高僧,必会念及施主的孝心,给施主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凌牧云当下便点头答应,回身吩咐他重金聘来的奴仆队伍在山下安顿等他,随即迈步与知客僧人一同走进了少林寺。
……
凌牧云这一进少林寺,就呆了近半个月的光景,直到十几天后,他才在一众少林僧人的热情相送下携带着几部誊录的佛经从少林寺出来,汇合了等在寺外的那只聘来装样子的“仪仗队”,在一众少林僧人的目送下一路下了少室山。
下了少室山,凌牧云回头看看再没有少林僧人的身影,于是拿出一锭大金子付了雇佣“仪仗队”剩下的一半余款,让“仪仗队”继续装模作样的继续南行,他自己则悄悄的去就近一个集镇又买了一匹良马,随后纵马向北疾行,一口气赶了大半天的路,跑出去了两三百里地,感觉少林寺僧人就算是想追也追不上他了,凌牧云这才如释重负的舒了一口气,在途经的一个城镇停下,找了一间客栈落脚休息。
在客栈要了一间上房住下,凌牧云将几卷经书从包裹中取出,放在床前打量,经书共有四部,分别是《金刚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以及《楞伽经》,这几卷佛经都是他在过去的近半个月中亲手逐字逐句的抄录而来。
这些经书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佛经,内中并无任何异常之处,便是《楞伽经》也是如此,通篇都是佛法,没有丝毫武学精要。但这并不是说凌牧云此番前往少林就一无所获,恰恰相反,此番他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只是出于保险起见,他并没有将九阳真经誊抄到经卷之上,而是在誊抄之时默默背诵,将九阳真经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正是因为真经到手了,凌牧云才会在下山之后又是故布疑阵又是纵马奔逃,怕的就是少林僧人事后发现前来追赶于他。
虽然说在原著中少林寺的僧人一直不曾发现《楞伽经》中藏有的秘密,直到后来才被监管藏经阁的觉远和尚偶然发现。可焉知他此番上山抄经不会产生什么蝴蝶效应,从而让少林僧人提前发现这其中的秘密?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第十四章 变数?
想起这十几天来的经历,凌牧云也不由得暗道一声侥幸,若非此时正值佛教衰颓,战祸连结,少林寺维持艰难,加之少林寺这些年来闭门自保,处在与江湖脱节最为严重的时期,对于自家武学典籍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时代,凌牧云此番上少林恐怕就只能白跑一趟了。
在进了少林寺之后,凌牧云才知道想要进少林寺的藏经阁是何等的艰难。十几天前他在知客僧人的引领下见到少林寺方丈,并提出想要进藏经阁誊抄佛经后,少林寺方丈几乎是想也不想就摇头拒绝了,尽管他苦苦哀求,可那方丈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
后来还是寺中其他的僧人为了留住凌牧云这个大金主,帮忙向方丈说项,方丈才稍退半步,允许凌牧云进入藏经阁中挑选佛经誊抄,但必须有所限制。
第一,凌牧云的誊录行为必须在藏经阁中进行,绝不允许他将典籍带出藏经阁;第二,他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专门储藏佛经的藏经阁第一层,决不允许踏足藏有武学典籍的二三楼半步;第三,他的一切行为都要处在藏经阁监管僧人的监督之下,决不允许在誊录经书其间脱离监管僧人的视线。
凌牧云在答应了这一系列的条件之后,才得到少林寺方丈的允许,进入到了藏经阁之中。通过后来向藏经阁中的监管僧人打听,凌牧云才知道他进藏经阁为何会如此艰难。
这事情说起来还要溯源到天龙八部所记载的北宋年间,当时的少林寺因为对藏经阁的监管和看守不严,发生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武学秘籍外泄事件,先后被天竺僧人波罗星,契丹人萧远山和鲜卑皇室后裔慕容博三人从藏经阁中偷学得少林寺武学秘籍,尤其是慕容博还将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一一抄录副本,并传给了当时的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后来又因此发成一系列的【创建和谐家园】和冲突,更导致了当时的少林寺方丈身败名裂而死。
自从这一严重的武学秘籍泄密事件发生之后,少林寺吸取教训,不仅加大了对藏经阁的看守力度,还定下了极为严苛的管理条例,再不允许除本寺僧人之外的任何人进入藏经阁。凌牧云这次若不是挑得时候好,正是少林寺香火衰竭维持艰难之际,少林寺方丈是断然不会破例让他进入藏经阁中的,就算是掏再多的香火钱也不行。
在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凌牧云不禁暗自庆幸不已。尽管他也为此将变卖家产所得钱财的一大半都作为香火钱贡献给了少林寺,凌牧云也不以为意,人家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尚且要被索要人事呢,他跑到少林寺来取阅九阳真经这等旷世武学秘籍,贡献点香火之资也是应该的嘛。
凌牧云在进入藏经阁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窃经大计。为了不引起少林众僧人的怀疑,凌牧云首先并没有去动藏有九阳真经的《楞伽经》,而是先誊抄了一部《金刚经》和一部《法华经》作为掩护。
后来见无人怀疑,才挑取出达摩手书的那本《楞伽经》誊抄。为了怕少林寺僧人检查,他没敢将藏在《楞伽经》原本夹缝中的九阳真经一同抄下,而是凭借他强大的记忆力将九阳真经默背了下来。随后又抄了一部《大般涅盘经》做掩饰,这才向少林方丈告辞下山。
凌牧云盘膝坐在床榻之上,平心静气,灵台空明,开始运转起九阳真经所载的内功心法,九阳真经的心诀要义静静的在他心中淌过:“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说起来这还是凌牧云第一次修练九阳神功,之前他在少林寺中虽然已经将真经【创建和谐家园】熟记于心,但出于谨慎起见,他在少林寺中却没敢尝试修练,生怕引起少林寺中人的怀疑。虽然现如今少林寺处境艰难,但毕竟是千年古刹,卧虎藏龙,一时不慎就有可能露出破绽,所以直到已经逃出嵩山地界,凌牧云这才敢真正的修练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不愧是能够与号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相提并论的旷世奇功。九为天地极数,阳为两仪之一,为天地自然之一面,九阳真经以九阳命名,就是寓意穷极天地阳刚之奥妙,其上武功之玄妙可想而知。
沿着九阳神功的行功线路搬运真气,凌牧云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就像是泡了温泉一般,一股至阳醇厚的奇异真气随着意念的流转丝丝产生,虽然在数量方面还因为初生的缘故远远少于凌牧云之前修练而出的九阴真气,但在质上却是毫不逊色,丝毫不为九阴真气所融,另辟蹊径,汇聚成一股融融暖流在周身经脉之中运转流动。
随着新生九阳真气在凌牧云的周身经脉之中运转流动,沿途的窍穴频频鼓胀跳动,他只觉得有一股沛然力量充盈于四肢百骸,直欲手舞足蹈发泄而出,竟是在不知不觉间便沉醉于其中,灵台空明,竟是进入了内加修练中难得的物我两忘的奇妙境界。
“呼——”
也不知过了多久,凌牧云才从物我两忘的奇妙境界之中脱出,收功而起。收了功之后,凌牧云只觉得精宁气足,精力充沛,就好像刚刚饱睡醒来一般,内息如潮,体内真气增进不少,比之先前足足增加了近两成。
凌牧云不禁大喜过望,此时他修习九阴真经易筋锻骨篇中的内功心法已有半年有余,内功已是小有根基,在江湖中已可跻身二三流之列,而这九阳神功才只修练了一次,就让他的内力又增长了两成之多,抵上他一个多月的苦功了,这让他如何不惊喜?虽然这其中也有第一次修练效果显著和物我两忘境界奇妙的因素在里面,但也足以让凌牧云对九阳神功生出浓厚的期待了。
就在这时,凌牧云只觉头脑一涨,却是有一股信息忽然凭空的涌入了他的脑海之中。已经有过几次经验的凌牧云对此并不感到陌生,知道又是身负的游戏系统再向他传递信息,于是闭上双眼,头脑运转起来,消化吸收此番涌入的新鲜信息。
片刻之后,凌牧云重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之色。
原来此番涌入脑海信息是系统给予他的提醒和警告。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凌牧云以抄经为借口上少林骗取了九阳真经并加以修练,使得原本应该在数十年后才现世的九阳神功提前现世,从而让次位面射雕世界的天道运转产生了一定的变数,进而可能会对次位面世界中应运之人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他的命运轨迹发生一定的变动。由于这一变化可能会对凌牧云所身负的任务造成影响,所以破例对他加以警示。
其实也是凌牧云玩儿的有点大,如果他不是将可与射雕世界第一奇功九阴真经相媲美的九阳真经给弄得提前出世,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譬如之前他仗着对原著的了解窥习得重阳遗刻中所载的小半部九阴真经,就没有引发什么意外的影响,因为重阳遗刻虽然也算是因为凌牧云而提前现世,但重阳遗刻之上所刻录的九阴真经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现世,就不足以对天道运势产生影响了。
在了解了信息详情之后,凌牧云在惊诧的同时也有一些慌乱,毕竟对原著剧情的了解是他能够在次位面武侠世界当中驰骋的最大倚仗和优势,而系统的这一警示却无异于告诉他,他这一倚仗很可能会因此而消失,这就像是一个习惯了拄拐的残疾人忽然被人夺去了拐杖,这让他如何能不为之慌乱?
“应运之人?这既然是射雕世界,那这应运之人肯定就是郭靖了,毕竟他是原本射雕这个世界里的主角,福缘深厚无比,除了他恐怕也没谁能担得起应运之人这个称呼了。”
不过凌牧云毕竟也是两世为人了,心理素质还算不错,很快就将心绪恢复了平静,头脑中念头转动:“本来还想找个地方静静修练两年然后再去找他,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万一他要是受到变数的影响而被什么人给灭掉,亦或者改道不去中都了,那我还怎么去参与剧情完成任务?总不能满天下的去找天下五绝吧!”
“看来我也只能辛苦一趟,去蒙古大草原走上一遭了。起码要保证郭靖那个傻小子不被人干掉,然后等他回中原时跟他一起走,这应该是最保险的办法了,总不能就因为我提早把九阳真经弄出来,天机运转整个都改变了吧!”
想到这里,凌牧云在心中打定主意改变原来继续觅地潜修的计划,只待将九阳神功修练得稍微精熟一些便去漠北草原走上一遭,及早参与到剧情之中,免得出现什么难以预料的变故。
第十五章 远行漠北
凌牧云离了少林地界,纵马北驰,渡过黄河,一路向向漠北草原行去,一路上餐风饮露夜住晓行,其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要说在这古代,长途跋涉不禁辛苦,而且还十分的危险,遭盗遇匪乃是常有的事,若是没两手护身之技,弄不好就会遭遇不测。敢于行远路的,不是道路通熟的商贾,要不就是身负武艺的江湖人士,再或者就是带有保镖护卫的达官贵人,寻常的百姓人家除非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苦衷,否则轻易是不会离家远行的。
也正因如此,在这古代社会,一旦有亲人朋友将要远行,人们往往极为悲伤,依依惜别,若是文人骚客更是少不得要吟诗送别以抒情怀,不是这些古人情感太过丰富,实在是远行的风险实在太大,不仅是生离,还有可能是死别。
还好此时凌牧云武功已有所成,虽然还算不上顶尖高手,却也已是二流之上的水准,只要小心着意提防些,不去刻意招惹那些有名的狠角色,行走江湖却是无碍了。所以凌牧云一路上虽然也遭遇了一些见他穿着讲究花钱大方而心生不轨的匪类,但都被他随手收拾了,并没有因此而耽搁时间,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之后终于来到了漠北草原。
凌牧云原以为进了草原之后很容易就能找到郭靖,可在进入草原之后才发现,事情远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此时的蒙古尚处在落后的游牧文明时期,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根本不像中原那样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碰到些城镇之类的,经常是连续几天都见不到个人影。没办法的凌牧云只好打猎为食,露宿荒野,其中艰苦一言难尽。
当然,也凌牧云并非没有一点收获。艰苦的路途和恶劣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凌牧云身体的潜力,一身实力得到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原本最弱项的内功,有着九阴真经易筋锻骨篇打下的坚实根基,再修练了九阳神功,他的内力在这段时间里是突飞猛进,比之先前与尹志平、赵志敬两人相斗时强了何止数倍,已然是登堂入室。
只是实力的增长虽然让凌牧云很高兴,却并不能消解他寻人不顺的焦虑。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蒙古部落,却又因为凌牧云不懂蒙古语,言语不通,交流极为困难。吃饭借宿这些简单是事情还能够靠着手势比划来交流,但寻路问道这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就难以说清了,比划了半天也是鸡同鸭讲,也没有打听出来郭靖的下落。
无奈之下,凌牧云只好按耐住心中焦急,给了其中一户牧民家一些钱作为寄宿之资,暂且在这个部落里住下,在解决食宿问题的同时也向这些蒙古牧民学习蒙古语。踏入草原这些日子来的遭遇已经让凌牧云清楚的知道,若是不把言语不通这个问题解决了,他在草原上根本就是寸步难行,不要说找郭靖了,能不饿死就算不错了。
还好凌牧云自从穿越以后记忆力大涨,学起蒙古语来也比常人快上许多,在部落里住了一个多月之后,就已经能够用蒙古语与人日常交流了。言语不通的难题一经解决,凌牧云也就没心思再继续滞留下去,当即便告辞离去,继续寻找郭靖的下落去了。
本来想要在茫茫草原之上找一个人并不容易,要不然江南七怪也不会在大漠草原苦苦寻觅了数年之久才在偶然的情况下找到郭靖母子的下落。
不过好在凌牧云熟知原著,知道郭靖此时就在铁木真所在的蒙古乞颜部之中,而铁木真这些年来战不停,吞并部落无数,纵横北国,声名远震,已然隐有领袖群伦之势,乃是草原上人人称赞的雄主,所以打听起来并不困难,没用多久,就让凌牧云找到了蒙古乞颜部的聚居地。
来到目的地,凌牧云放眼望去,但见牧草连天,在广阔的草原之上,成群的牛羊马匹在牧人们的看护下在草原之上或欢快驰骋,或悠然游荡,或低头吃草……在草原中央的一片宽阔的平地之上,立着成片的蒙古包,怕是有成千上万个之多,影影绰绰有许多人穿行其间,一片热闹景象。
“这乞颜部竟如此之大,看样子人口怕是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以游牧民族的特性,起码能凑出两三万的控弦之士,这铁木真已经成气候啦!”
凌牧云将草原上的景象收入眼中,心中暗自感叹。没有人比他这个穿越众更清楚铁木真的未来是何等的雄伟壮丽。“让青天覆盖到的所有地方,都做蒙古人的牧场。”这是他发下的豪言壮语。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征服之中度过,在统一蒙古之后,他就开始了他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征服战争,平西辽,扫花剌子模,败金国,灭西夏……一手打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蒙古帝国,被蒙古人所世代膜拜!
铁木真对于蒙古人来说确实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因为他率领着蒙古人开创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庞大帝国,几乎将蒙古人带领到了这个时代的世界之巅。
但他对于其他民族的人民来说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恶魔,他一系列的征服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的是屈辱的奴役和血腥的杀戮,所过之处,奸淫掳掠,遇有抵抗,动辄屠城,残忍暴虐程度古今罕有。而大汉民族也没能逃过这一劫难,偏安南方的南宋政权最后也倒在了他一手创立的蒙古铁骑的铁蹄之下,汉民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彻底亡国,沦为了蒙古人任意欺压奴役的对象。
正因如此,凌牧云才会在看到乞颜部的雄厚实力后心生感慨,因为这标志着铁木真这个光辉千古同时也罪恶滔天的男人已经为他今后的雄图霸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凌牧云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令欧亚两大洲都为之震颤的强大帝国的崛起……
就在凌牧云思绪纷飞之际,忽听得部落方向一阵的吵闹,抬眼看去,只见许多男男女女从部落之中骑马而出,都向着一个方向奔去。凌牧云循着那些人奔驰的方向看去,只见在距离部落不远处有一片约有数十丈高下的悬崖,在那悬崖的上空,正有一群大雕凶猛厮斗,其中一方是二十来只黑羽大雕,另外一方则是两只身形格外壮大的白羽大雕,那些从部落中骑马奔出的蒙古人原来都是去看热闹的。
“白色的大雕?莫非是——”
凌牧云心中忽然一动,想起了些什么,双脚一磕胯下骏马的马腹,也纵马向着那雕群相斗的悬崖奔驰而去。
驰到悬崖之下,凌牧云发现此时悬崖下面已经有几十人,一个个都仰头向上,观看天空中白雕与黑雕的激斗,不少人还呐喊出声,大多都是为那两只白雕助威的,有些人更是叫白雕“神鸟”,看到白雕占上风便欢呼雀跃,见到白雕落下风吃亏就着急担忧,甚至比自己上场还要紧张。
原来漠北草原上常见雕类猛禽,但一般都是灰黑色泽,很少见到有白色的。而如今这一对与黑雕厮斗的白雕不仅羽毛是罕见的洁白色泽,而且还体型巨大,比一般的雕大了一倍有余,是罕见的异种,就算是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也都深以为奇,认为这两只白雕乃是得到上天钟爱的“神鸟”,更有一些蒙昧无知之辈将其奉若神明,顶礼膜拜,所以此时见这两只白雕与一群黑雕相斗,这些蒙古人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白雕。
与其他那些蒙古人不同,凌牧云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空中那两伙厮斗的大雕身上,而是向着四周留意查看,因为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原著中郭靖就是在这里初遇马钰,受赠两只白雕崽并开始受马钰教导,得传玄门内功的。
果然,在有心留意下,凌牧云很快就发现有一对少男少女合乘一匹骏马从远处奔腾而来。
这对少男少女衣着不俗,俱是身穿貂裘头戴锦帽一看就家境不俗,其中那个少年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年纪,生得浓眉大眼棱角分明,一脸的憨厚之色。而那少女年纪要小一些,十三四岁的样子,圆脸白肤,双眼晶莹透亮,在蒙古人中可算得是少见的小美女了。
凌牧云眼睛一亮,心中暗自忖道:“衣着华贵,年龄相符,这两人应该就是郭靖和华筝了吧。”
就在这时,有一小队人马奔驰而来,为首一人是个身穿貂裘,腰佩金刀,威仪不凡的中年大汉,在这大汉的身边跟着两个同样锦帽貂裘面貌与他有几分相似之人,一个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另一个则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在这三人的身旁,还跟着十几个人,一个个悬刀带箭形态威猛,一眼便可看出都是久经沙场的虎狼之士。
凌牧云见此情景心中一震,目光顿时锁定在了那为首大汉的身上:“他莫非就是铁木真么!”
第十六章 观雕斗,品人心
也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铁木真似是无意的向着凌牧云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凌牧云心中微微一惊,脚下微微一动,身形不着痕迹的隐入人群之中,同时也将自己的头仰起,装出一副与其他人一样观看上空群雕厮斗的样子。
也许是因为前世听了太多关于铁木真的传说,凌牧云对于铁木真有一种由衷的忌惮。尽管按理说铁木真根本就不认识他,就算被发现也没什么,可他还是近乎本能的采取了躲避的方式来应对,因为他更愿意在暗中默默观察着这个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的一代天骄,而不是与他明面上相面对。
也许连凌牧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因为在潜意识中将他自己放在了一个弱者的位置上。尽管以他如今的武功,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想要杀死铁木真是轻而易举的事,可受到前世记忆的影响,凌牧云还是在潜意识中将铁木真摆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本能的采取了逃避这种弱者的选择。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而对强者的畏惧就是这种本能的一众反应。当一个弱者在面对一个强者时,尤其是心中敌视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都是选择在阴暗处窥视,而不敢堂堂正正的与之相面对的,因为在强弱之势明显的情况下,只有在隐于暗处,弱者才有勇气和机会与强者作对,一旦暴露在强者的目光之下,弱者便没有了与强者较量的资本,只能落得个失败甚至灭亡的下场。因为潜意识中将自己摆在了弱者的位置上,凌牧云在面对铁木真的察觉时便本能的选择了隐蔽。
其实这也是凌牧云还没有形成强者心态的一个反应,如果换做是天下五绝这样的人物,不要说铁木真只是带了少数几个护卫,就算是率领着千军万马,他们也一样敢堂堂正正的与之面对,这是一种强者的自信!
强者之所以为强者,不仅是源于力量上的强大,还源于心灵上的强大!
凌牧云虽然因为修练了九阴和九阳两部旷世奇功而实力大增,在如今的武林之中已经可以勉强跻身强者之列,但他的力量来得太快,太容易,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磨砺,使得他的心境跟不上他力量的提升,虽然已经初步拥有了强者的力量,却还没有形成一颗强者的心。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他还有待磨炼。
铁木真目光扫过,因为凌牧云先一步的隐蔽和伪装,他并没有发现什么。其实铁木真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异常,只是出于某种本能才扫看了一下,既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也就不放在心上了,转而也和其他人一样将目光望向了天空。
这一瞬间所发生的事情似乎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没有人去加以关注。只有藏于人群中的凌牧云知道,其实他与铁木真已经有了一次交锋,而这次交锋的结果是以他的退败而告终。
“郭靖安答,华筝,你们两个也来啦。”
就在凌牧云还在为自己的怯懦和退避而暗自懊恼时,一个年轻而有力的声音响起,他循声看去,原来是铁木真身边的十六七岁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