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人家也不容易,从考院大老远一路走过来,打赏几个又如何。”
众人大笑。
两名差役心中那个郁闷啊。
那名差役又提高了几分声调,大声喊道:“乡试捷报!贺,杭州府秦观秦老爷高中江南乡试第七十二名。”
这次人们终于听清了。
轰!!!
人群顿时炸锅了。
“我的天啊,原来是秦二公子的喜报,秦家一届乡试两名举人,这是大喜啊。”
“秦二公子也参加今年乡试了吗。”
“当然参加了,而且人家这不是已经考中举人了吗。”
“不得了啊,秦二公子竟然一年考中秀才举人,了不得了。”
“秦二公子的之前说被道祖赐福,不会是真的吧。”
“八成哦,要不然怎么会连连过考呢。”
“那明天我也到道观去上上香,求道祖保佑我儿明年能够考中秀才。”
“我也去,我们一起。”
“一起一起。”
差役的第二首报喜,让在门内忙碌的辛老三听到了,跑出来问过之后,不管外面人群的议论,辛老三大声喊着飞奔进屋,“二少爷考中了,二少爷考中举人了。”
厅内有头面的亲戚邻里在围着喝茶聊天,听到这一声,人们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秦夫人也有些不敢置信的站起来。
秦观听清了,不过依旧紧张的看着狂奔进来的辛老三。
辛老三跑近大厅,大声说道:“夫人,大喜啊,二少爷也中了,二少爷考中举人了,送喜报的差役现在就在门外。”
秦夫人看向秦观,哎呀叫了一声,“我观儿竟然也中了,真是祖宗保佑,道祖保佑啊。”
“快快快,赶紧出去接喜报,秦荣,准备喜钱红包,别让人说我们秦府寒酸了。”
一众人呼啦啦的出来,差役见众人出来,略带邀功似的再次高贺一声:“乡试捷报,杭州府秦观秦老爷高中江南乡试第七十二名。不知道哪位是秦观秦老爷。”
秦观也是满心激动,上前拱拱手道:“二位辛苦了,我就是秦观。”
秦府门外又想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两名衙役笑容灿烂,双手递过大红喜帖,嘴上说着讨喜的话,秦观也没有听清说的什么,只感觉到脑海中一股信息传来。
“系统主线任务‘考中举人’任务完成,系统发放奖励。”
第094章 试卷摆在皇帝案
考中举人秦观非常高兴,他也算是体会了一把金榜题名的感觉。
当然,更令他高兴的是,第二个系统任务终于完成了。
系统奖励已经发放,不过现在秦观没时间查看系统,他已经被贺喜的人群包围了,周围都是恭喜他考中举人的声音。
今天的秦府可谓双喜临门,两位秦公子同榜双双考中举人,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有人问差役,“秦二公子这第七十二名占多少名次。”
众人好奇纷纷看来。
两名差役对视一眼,有一人稍微不好意思地说道:“是,乡试最后一名。”
众人一愣,随即有人说道:“三千多名秀才,能中举人这只有七十二人,秦府两位公子能够一起高中,这可是天大的幸事。”
“对对,还有三千多人考不上呢。”
秦观也是一愣,随即释然,最后一名怎么了,最后一名那也是举人。
两名差役每人领了两贯钱,差役们满意的走了,两贯钱够他们一个月的工钱了。
秦府又抬出一笸箩铜钱,往人群中撒喜钱,这可是沾着才气的铜钱,据说回去将铜钱挂在孩子床头,可以让孩子读书更有灵气。
秦府内大宴宾客,街坊邻居都来道贺,一时间无比热闹。
柳府。
厅内众人一直闲聊,可是人们越聊声音越小,有人发现柳肃的眉头皱起来,已经略略有些不耐烦了。
到如今还没有人上门报喜,难道自己没有考中吗,柳肃很不想接受这个现实。
吸了一口气,心里说着在等等。
这时一名下人进来,看到柳肃后有些迟疑,最后还是走到跟前,小声地说道:“少爷,刚刚放榜喜报已经结束,本次只取了七十二人。”
厅内众人早已经禁声,听柳家下人说喜报停了,那也就是说本次乡试柳肃根本没有考上,众人面面相觑,觉得有些尴尬。
来早了。
有人起话头缓解尴尬,说道:“只取了七十二人吗,本届比上一届还少了三人呢。”
“我听很多学子都说,本次乡试考题比较难。”
有人好奇问道:“那最后一名是谁啊。”
柳府下人迟疑了一下,最后回道:“是杭州秦家秦观。”
听到这句话,柳肃就是一愣,突然觉得心里一阵揪心的难受,如果说是其他人,比他才学好,他还可以接受,可他没有考上,偏偏那秦观却考上了。
¡¡¡¡ÄѵÀ×Ô¼º»¹²»ÈçÄǸöæýç«×ÓÇØ¹ÛÂð¡£
柳肃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其他人一看,纷纷选择告辞。柳肃站起来走回后院,推开门时,正好一名丫鬟端着茶壶出来,哗啦一声茶壶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柳肃抬手就甩过去一巴掌。
¡¡¡¡Å¾µÄÒ»Éù£¬ÄǸöѾ÷ßµÄÁ³ÉϾͶàÁËÒ»µÀÎåÖ¸Ó¡£¬Ñ¾÷ßÆËµ½Ôڵأ¬ÊÖÕÆÕýºÃ°´ÔÚÁ˵ØÉϵÄËé´ÉƬÉÏ£¬¶ÙʱÏÊѪֱÁ÷¡£
管家赶紧过来,要呵斥这个丫鬟,就听柳肃冷冷道:“卖了吧。”
丫鬟一愣,随即哭泣出声,哀求道:“少爷,我以后一定会小心的,求少爷不要卖掉我,我不会在犯错了。”
卖掉,谁知道是否有更悲惨的人生等着她,如果不慎进了窑子,那她这辈子就真的完了。
¡¡¡¡ÁøËàÀíÒ²²»ÀíÄÇѾ÷ߵݧÇó£¬Ö±½Ó»ØÁË·¿¼ä¡£
就在秦家庆祝秦蔚秦观考中举人的时候,一份奏折已经通过三百里加急送送到京城,随后通过内侍摆到了皇帝的桌案前。
御花园内摆着桌案,皇帝穿着一身便装,正坐在桌案前仔细描绘着一只鸟雀,那鸟雀浑身彩羽嘴黄爪尖,立在一棵梅树上,眼神很是灵动,用了两天时间终于将这幅画画完,皇帝心情不错。
侍女们端过水盆,皇帝净手后擦干净,站立一旁的一名老太监笑嘻嘻的上前说道:“官家,您这只黄雀简直画活了,刚刚奴婢还总担心,一不小心这只鸟雀就要飞走呢。”
“你这张嘴啊,就是会说,你不再内书房值班,跑到御花园来干什么。”皇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温刚刚好。
“是谢学士送来了三百里加急奏折,奴婢不敢怠慢,所以就给您送来了。”太监说。
“哦,名堂不是去主持江南乡试了吗,这时候送来加急奏折,莫不是江南乡试出了什么事情,拿来我看看。”皇帝皱皱眉问道。
老太监赶紧呈上奏折,皇帝奇怪的是,这份奏折上还捆着一卷厚厚的书卷。打开奏折看完,皇帝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又打开秦观的那份试卷仔细看起来,刚一打开看,皇帝就被秦观书卷上的字吸引了,忍不住说了一句:“真是好字,规格规整秀媚婉丽、平正圆润。我以前竟然没有见过这样的字体,想来应该是那学子自己练出来的字体,真是难得的好字。”
当今圣上四十来岁,微胖,留着两撇八字胡,面貌到是很精神,酷爱书法字画,一看到秦观的字就非常喜欢。
又看过秦观的卷子,前面还好,不过当看到秦观的那首《有物混成赋》的时候,却是喜欢的很,看完之后又看了一遍,细细品味越看越是喜欢,嘴里喃喃道:“这篇赋,就算是放到殿试上也能取一个前三甲了。”
又看完后面的那首诗,对这首写秋词他也很是喜欢。
在奏折里,谢名堂请罪,说因为自己一时不查,造成考题雷同,请求处罚,并提议以后发放考题目录,避免在造成类似的事情,奏折最后说,他已经取了那名考生,不过却是取了最后一名。
皇帝看完笑了笑,这谢名堂,学问为人能力那是极好的,就是有时候做事拘谨了一些,这种事情还用专门派三百里加急向自己请罪,太过小心翼翼了。
随口吩咐站立一旁的太监道:“通知今日值事的两位相公,半个时辰后到御书房商事。”
太监领命去了。
这位皇帝又打开秦观的卷子仔细看起那篇赋,越看越喜欢,最后拿出宣纸,按照秦观的馆阁体,临摹着自己写了一篇。
第095章 内伤的曾相公
御书房内,两位相公到齐,今日值事的两位相公是首相曾毓和辅相沈峥。
猜不透皇帝有什么事情叫他们。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交流,【创建和谐家园】等待。
不多时皇帝进来,两人起身见礼,皇帝将试卷放在桌案前说道:“昨日你们递过来的几份奏折,其中有几项内容需要与你们商议一下如何处理,在商议事情前,先给你们看一份今次江南乡试的试卷。”
两位相公非常好奇。
今次乡试应该刚刚考完,今天应该是放榜日,为何一份江南乡试试卷会出现在皇宫里,难道江南乡试出问题了。
曾毓细长的眼睛半合,微微看了皇帝一眼,心里生出很多想法。揣摩圣意可是他们这些做近臣最大的功课。
今次江南乡试由谢名堂主持,谢名堂是翰林学士,是皇帝钦点的状元,一直以来都非常器重,出人宰相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只不过是磨砺而已。
而且那谢名堂与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和,不像对面的沈峥,那就是自己政见上的死敌。
只是一瞬间的念头,曾毓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小太监将考卷递给两人相公观看,拿到试卷后,众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名考生的字真是不错,答题也非常工整,并无错漏,经义题诗赋也都可以说是上佳。
看过之后,曾毓放下试卷说道:“我觉得这份试卷答得很好,取前几名应该问题不大,尤其是这名考生的那篇赋,写的文采飞扬寓意深刻,‘有物混成’这句节录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用词妙悟、文字兼美,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尤其是最后两句。‘今我后掌握道枢,恢张天纪,将穷理已尽性,思反古而复始。’‘巍巍乎,执大象而扶城中,达妙有之深旨’简直写的太贴切了,臣深以为然。”
曾毓这几句话,引经据典,只是看了一遍就将原文背下来,可见这人的厉害。
更厉害的是他拍马屁的工夫。
这首有物混成赋的结尾两句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就是说,现今我圣上,掌握着事物发展这个关键,扩大自然之道、人类之伦常,穷极万物奥妙之理,究尽生灵所有秉性,以重新回到美好的古代社会。
崇高啊!您执掌着“无形无相”万物不可少的“道”,抚育这域中的万民,这宏大的伟业,将有着极其精深而奥妙的意义。
这结尾,完全就是歌功颂德拍马屁,而且功夫之高直达天际,后世的那些话都弱爆了。
这才是最高级的、最上档次的马屁,难怪皇帝看了之后会大喜呢。
被曾毓这么一说,皇帝脸上笑意更浓。
就在这时,沈峥却微微皱眉说道:“这份卷子中,为何有一题上面被考官凭了一个不取呢。”
皇帝就知道他们会这么问,将谢名堂的奏折递给他们,两人看过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