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伪钞帝国》-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着约翰离去的背影,李卫国心中松口气,同沈紫嫣对视一眼,顿时放声大笑。

      “来,亲一个,庆祝一下!”

      “不要!讨厌!”

      ……

      同样的手段,李卫国花钱雇佣了两个英国人,让他们冒充英国公使馆的代表去另一个地方面见沈万三,同时李卫国根据约翰带来的合同文件伪造了一份,内容上增加了一大堆的霸王条款,保证沈万三一看内容就会发火。

      果然,沈万三并没有怀疑那个英国人,看到新的合同文件上的霸王条款后顿时大怒,直接就给撕了。

      而那两个英国人得到李卫国的授意,当场发飙,宣布不再跟沈家合作。

      沈万三也是好面子的人,同样当场表示永远不再跟英国公使馆合作。

      就这样,在李卫国和沈紫嫣的精心策划下,英国人打算跟沈家合资丽如银行一事宣告失败,硬生生的被李卫国给搅黄了。

      与此同时,李卫国也在沈紫嫣的劝说下,试探着拜访了沈万三。

      当李卫国表明了他的来意之后,果然沈万三当场爆豆,大骂了李卫国一顿,发誓绝不会将女儿嫁给李卫国,直接把李卫国给赶出了沈家。

      沈家大门外,沈紫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泣着,她也没有预料到沈万三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其实,以沈万三的精明,他岂能发现不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儿?先前关于丽如银行的谈判虽然没有成功,可是大部分条款都谈妥了,如今条件突然变化巨大,顿时引起了沈万三的怀疑。

      偏偏这时候沈紫嫣建议李卫国去见沈万三并提出要娶沈紫嫣的事情,这沈万三怎能不联想到跟丽如银行的事情有关?毕竟丽如银行就是为了对付李卫国的亚投行而建立的。沈万三一下子就猜到八成是自己的女儿泄密了,李卫国从中做了手脚硬是把丽如银行给搅黄了。

      本来成立丽如银行沈家也会捞到大好处,如今被搅黄了沈万三自然生气,再加上他本来就恨李家悔婚一事,如今自己亲生儿女胳膊肘往外拐帮着李卫国对付他老子,综合起来便导致沈万三暴跳如雷,直接把李卫国给赶出家门了。

      李卫国替沈紫嫣擦着眼泪,安慰她道:“没事,不就是被老丈人骂一顿吗,等他消了气我再来!放心,你可是我的女人,就算你父亲将来不同意,我也会把你抢走的。”

      “谁是你老丈人?谁是你的女人了?不害臊!”沈紫嫣不讲理的说道,旋即破涕为笑,问道:“你真的不生气?”

      生气?开什么玩笑?刚刚把丽如银行给搅黄了,又得了沈紫嫣这位号称是金陵的第一美女,高兴还来不及,怎会生气。

      李卫国摇摇头,表示他不生气,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

      第0040章陆建英要放大招了

      李卫国本想在家呆几天陪陪父母,张小六早就将李卫国在崇明县干的一番大事添油加醋的告知了李卫国的父母,令李卫国的父母二人大为高兴。

      李卫国趁机劝说父母尽快搬到上海县去,本来二老正在高兴头上,当天就答应了,岂料第二天也不知道哪个下人多嘴,将李卫国前往沈家提亲却被沈家给打出来一事告诉给了二老。

      结果,二老当场就发飙了,尤其是李卫国的母亲,认为李卫国没良心,儿媳妇傅善祥到现在还没有下落,儿子竟然又打算娶新媳妇了。李卫国的母亲可是念旧的人,记得傅善祥的恩德,当即拿起鸡毛掸子就把李卫国一顿打出了李家,让他立即滚回崇明县去。

      李卫国那叫一个窦娥冤啊,可是父母正在气头上,暂时放弃解释,只好打道返回崇明县。

      临走前,李卫国又约了沈紫嫣出来,本想偷香窃玉,不料有小荷从中作梗,恨得李卫国牙痒痒的,沈紫嫣则笑得前仰后合。

      不过,正事还是要办,李卫国将南方太平军起事的消息告诉给了沈紫嫣,他知道沈家在金陵家大业大,一旦金陵城破,太平军铁定会洗劫了沈家,甚至害了沈家人的性命(杀人灭口)。

      因为清廷严密封锁太平军造反的消息,所以就连沈家也不知道这件事,沈紫嫣听到这件事也是吓了一跳,她相信李卫国的话,表示会跟她父亲说的。

      二人游玩了半日,在沈紫嫣依依不舍的眼神目送下,李卫国带着他的护卫离开金陵。

      当然,沈紫嫣的那匹白色宝马雪茹也一并送给了李卫国,成为李卫国的坐骑。

      就在李卫国离开金陵时,同在金陵的江宁知府吴良急急忙忙赶到两江总督府,面见他的岳父老上司两江总督陆建英。

      “岳父大人,大事不好了,崇明县出大事了!”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陆建英正在批阅公文,听到吴良的话后顿时不悦,骂了吴良一句后,淡淡的说道:“崇明县能有什么大事?难道萧炀把李卫国宰了不成?”

      吴良苦着脸道:“恰恰相反,萧炀没能把李卫国怎么着,反倒被李卫国给下了大狱,就快被斩立决了!”

      “什么?”陆建英顿时惊讶万分,再也保持不住平日里的淡定范儿,急忙问道:“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的事情?老夫为何不知道?”

      吴良解释道:“事情已经过了快半个月了,若不是刑部批复萧炀的斩立决公文下到太仓直隶州被向大人发现告诉了小婿,恐怕现在公文已经到了李卫国的手上,萧炀立刻就被斩立决了。”

      原来,李卫国怕杀萧炀等人的事情被陆建英知道从中阻挠,他听从吴庸的建议,将公文越过太仓直隶州和两江总督府两道官门,直接夹带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当中,这样直接上达天听。

      由于清朝的制度规定任何官员的奏折都不经过上一级部门,可直接送交军机处直接给皇帝看,这样一来,李卫国的公文就顺利的通过了直隶太沧州和两江总督府的盘查,不至于被拦截,直接让皇帝看到了。

      咸丰还算是勤勉,看过之后,当即大怒,交由刑部立即批复公文送交崇明县,将萧炀一干人等斩立决。

      “岂有此理!李卫国竟敢如此欺老夫?”陆建英问清楚来龙去脉之后顿时大怒。

      原本这陆建英将崇明县令给李卫国就没安好心,打算用官场阴谋直接弄死李卫国,却不料不但没有弄死李卫国,反而陆建英安排在崇明县十几年的一个得力助手萧炀被李卫国给干倒了,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岳父,李卫国这小贼实在太狡猾了,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要不要救萧炀?”吴良顿时问道,毕竟这萧炀给他们打工了多年,孝敬了很多银子,不看僧面看佛面,似乎应该救他才对。

      却不料陆建英摇头道:“不行,老夫先前低估了李卫国这小贼的智慧,没想到他能够把萧炀整倒,这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我们需要从长计议,否则一个不小心反倒被对方抓住把柄。”

      吴良犹豫道:“可是今年萧炀给我们的‘份子钱’还没收到,听说在萧炀账目上亏空三十万两银子,正准备孝敬给岳父大人。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若不拿回来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李卫国?”

      陆建英也是眉毛一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作为两江总督,一年也捞不到三十万两银子。更何况这三十万两银子本就是计划内的钱,既可以整倒李卫国,又可以亏空公款来填补自己的腰包。

      “没错!这笔钱自然要拿回来的!”陆建英想了想,说道:“不过此事已经惊动了皇上,萧炀保不住了,咱们把银子拿回来,再处理掉尾巴,定要做得滴水不漏才行。”

      Î²°Í×ÔÈ»¾ÍÊÇÏôì¾ÁË¡£

      卸磨杀驴,杀人灭口,这样的事情对于陆建英、吴良这类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吴良点头道:“岳父大人放心,这事不是第一次干了,小婿定然做得滴水不漏,您就放心吧。”

      陆建英点点头,笑道:“萧炀乃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做假账高手,李卫国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决计不会想到区区一本假账会要了他的命。”

      “没错!一本假账不但除掉李卫国这个心腹大患,还能将亏空掉的巨额公款收入囊中,更是能成就岳父大人惩治贪官的英明,可谓一举三得。”

      吴良立即马屁奉上,翁婿二人彼此相视一眼,顿时一脸奸笑。

      李卫国一行人抵达上海县,他还不知道陆建英和吴良二人正在准备对他放大招。

      当然,对于陆建英的手段,李卫国早已经得到了吴庸和苏松太道刘建章二人的提醒,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陆建英主动上套。

      第0041章工业投资规划

      此刻,李卫国一行人直接来到中街鼓楼。

      远远地就看到一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正是施工中的亚投行总部大楼。

      “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两个月大楼就建成了,再花一个装修时间,就可以挂牌正式营业了。”陪同李卫国的亚投行执行理事乔治向李卫国报告。

      李卫国点点头,这个速度在二十一世纪算是慢的了,不过在眼下看来,并不影响自己的整体全盘计划的实施。

      “赴海外的采购团进行的怎么样了?”

      “目前还没有消息!”乔治摇摇头,说道:“按照行长您的要求,赴欧洲采购的设备和物资往返需要一年时间,最快也要明年二月份能回来。赴美国采购的设备和物资倒是很快,七八个月就能往返一趟,第一批物资再有半个月就能运达上海了。”

      李卫国点点头,这个速度还算令他满意。

      之前他召开董事会,亚投行除了开展银行金融信贷业务以外,在中国投资设厂更是重中之重,这点亚投行的全体董事会成员都投了赞成票,意志是空前一致的,都明白直接在华开设工厂能够赚更多的钱,毕竟这个年代没有百万吨级的巨型货船,从欧美将商品运抵中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利润显然不如在华直接开设工厂划算。

      而清政府显然不允许外国人在华直接开设工厂,所以亚投行以李卫国的名义在华开设工厂就成为了必然选择,李卫国正好可以利用这些洋人的钱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也是李卫国急着购买欧美机器设备在华开设工厂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很快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会爆发,到时候列强就会得到合法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那时这些商人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李卫国言听计从了。

      按照李卫国先前在董事会上提出的规划,第一批从欧美进口的工业设备包括一座炼铁厂、一座炼钢厂、一座水泥厂、一座纺织厂、一座火柴厂、一座印刷厂、一座造纸厂、一座化肥厂、一座自来水厂,一座煤气厂,这些工厂大都是一座城市生活发展所必须的基础工业设施,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所以亚投行董事会的全体股东们都毫不犹豫的同意拨款购买相关机器设备。

      不过李卫国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依靠从国外进口工厂设备是不行的,一旦机器损坏将受制于人,所以李卫国单独以个人名义委托几个威尼斯商人从欧美各国进口大批机床加工设备,包括先进龙门刨床、惠特尼铣床、布朗磨床、马蹄钻床等,有了这些设备将来就可以自己动手加工各种所需要的零部件,不用受制于人了。

      当然这些车床设备全部购买下来至少要耗费一百多万两银子,相当昂贵,好在李卫国抄了萧炀等人的家得了几百万两银子,正好拿来购买这些机器设备。

      李卫国除了委托洋商大量购买各种机床设备之外,最大的投资便是购买武器装备了,因为李卫国知道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军阀势力的崛起靠的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所以李卫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他也要分一杯羹,趁机成为一方实权派大军阀。

      以前李卫国购买几百支火枪和配套弹药,只要跟约翰打个招呼就可以了,很快就会拿到货物。

      但自从李卫国在崇明县一口气训练了四千人,准备购买四千人的武器装备时,约翰做不了主了,因为这当中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安全和利益【创建和谐家园】,英国军方也需要考虑自己在华的国家战略利益。

      不过李卫国的手段多得是,从英国军方那里一时间买不到如此庞大数量的军火,但上海县到处都是洋人,还可以从英国商人那里下手,英国商人如果不卖,那就从其他国家的商人那里下手,反正这个世界不止英国人在出售武器装备,法国人、德国人、瑞典人、美国人都在世界各地推销军火,因为这是最赚钱的方式之一,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最终,英国军方似乎也明白李卫国完全可以从其他国家的商人手中买到军火,所以没必要做出限制,反而跟李卫国闹得不愉快,影响以后的合作,再加上卖军火给李卫国还能赚不少钱,所以最终同意向李卫国大规模出售武器装备。

      于是李卫国出资二十万两银子购买了五千支火枪,其中包括四千八百支P1842击发式前装滑膛枪,以及两百支P1851击发式前装线膛枪。

      虽然李卫国很清楚线膛枪比滑膛枪更加先进,但他也知道在后装步枪出现前,前装线膛枪并不适合大规模排枪交战使用,因为有膛线的缘故,使得【创建和谐家园】在安装子弹时非常费劲。

      不过李卫国还是选择买了两百支P1851前装线膛枪,这是因为李卫国突然想到了美国独立战争使其一把线膛枪改写整个美国历史这件事,联想到后世的特种部队作战思想,李卫国决定独立组织一支专门使用线膛枪的部队,专门在战场上独立作战,以射杀敌方重要目标为首要任务,配合大部队正面作战时将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火枪之外,李卫国还花费了四十八万两银子购买了六门24磅火炮,十门16磅火炮用作步兵火力支援,68磅和32磅重炮各四门,用来守城。

      虽然购买的武器装备都标配了一个基数的弹药,但李卫国知道他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兵工厂,一旦战事爆发弹药消耗巨大,无法补充将受制于人,所以他不得不另外大规模囤积枪炮火药,这又花费将近六十万两银子。

      看着手中的银子淌水似的哗哗往外流,李卫国着实心疼,但他没办法,舍不得孩子讨不到狼。

      就在李卫国心疼自己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之时,英国公使馆方面终于有动静了,包令不得不承认他在丽如银行这件事上败给了李卫国,终于放下面子,主动请李卫国参加一场宴会。

      李卫国微微一笑,他知道包令已经妥协了,这是要借着宴会之机修复他们二人间的关系。

      第0042章印钞机到手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远没有后世那般纸醉金迷的繁华和令人向往。直到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开始推行杀富济贫的国策,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外逃,当中不乏各种富豪、地主、巨商们,他们纷举家逃往上海,大都携带巨款,这才令上海渐渐繁荣起来。

      李卫国正在为这些即将发生的世纪大事件做准备,他的亚洲投资银行将用来吸纳这些富户们手中的巨额资金,将来大量涌入上海的数百万难民将为他提供巨大的人口资源,他从国外购买大批机器设备建立各类工厂,将从难民中得到廉价的劳动力。

      这是发展壮大自己实力的最佳机会,李卫国自然不会放弃。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却是李卫国能够成为上海县令,否则他做这一切都是白费。

      好在丽如银行被李卫国搅黄了,迫使英国特权公使包令不得不暂时放弃跟李卫国对抗的决定,转而为修复双方的关系而宴请李卫国。

      李卫国依约参加了包令的宴会,并再次强调愿意同英国公使馆继续合作下去,包令有了台阶下,有了之前丽如银行的教训,知道李卫国的强势,所以为了能够继续跟李卫国合作下去,包令对李卫国大开方便之门。

      几个月前包令承诺给李卫国的英国最先进的印钞机设备,如今已经运抵上海英租界,一共三套印钞机设备,由英国香港东方银行提供,作价三十万两银子,以入股亚洲投资银行股份作为偿付方式。

      当然,这些三套印钞机设备都是裸机,英国政府对纸币制造有着严格的管控,东方银行自然不会泄露半点核心机密,关于英镑的纸张、油墨、水印三项核心技术资料是决计不会给李卫国的。

      这一点李卫国也清楚,事实上就算英国人不给他这三项技术资料,作为后世国际顶尖伪—钞专家的他也是一清二楚,甚至在这方面根本无人能超过李卫国。

      包令还以为李卫国会不高兴,却发现人家根本不在乎,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不由得心中暗道:“看起来我还是低估了这个中国少年!以后行事需更加谨慎小心才是,类似丽如银行这件事决计不能再出现第二次了。”

      不管包令心中如何想法,李卫国反正很高兴,再过几个月亚投行总部即将建成,眼下包令送来了印钞机设备,只要等到半个月后第一批采购货物运抵上海,李卫国便可以着手他的伪—钞大业了。

      至于是先伪造英镑还是法郎,亦或者是美元,那就得看李卫国的心情了。

      印钞机设备本来就是包令入股亚投行的一个先决条件,所以李卫国并不领包令的人情。

      包令心中也很清楚,所以他接下来表示将会命令英国商人在上海县城内制造【创建和谐家园】,以此来逼迫清政府撤掉现任上海县令的职务,并明确表示乐意看到李卫国调任上海县令。

      但清政府会不会任命李卫国来担任上海县令,这点包令就不敢打包票了,毕竟现在还没有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还没有被英国打怕了,此刻的英国政府还没有资格干涉清政府任命地方官员。

      当然,就算包令能够影响清政府任命上海县令一事,他也不会出手的,因为打心里讲,包令越来越提防李卫国,他已经觉察到这个少年无法被他控制,所以他心里真心想看李卫国吃瘪碰壁,认为只有李卫国走投无路之时才会服服帖帖的遵从大英帝国的意志。

      这是包令的小心机,但他并不知道的是,如今李卫国的背后不再那么孤单,而是有了苏松太道刘建章这个靠山,被视作六爷党一派的人了。只要英国人把现任上海县令拉下去,那么刘建章就能把李卫国调到上海县。

      这些都不再是李卫国关心的焦点,他此刻只希望英国军方尽快将他所购买的军火送到崇明县,方便他的军队尽快熟悉西洋火器,尽快成军。

      包令笑道:“这点我倒是可以帮忙催促一下,不过我希望李大人也能够帮我们一个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