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伐》-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饿了没?”石闵灿然一笑,没等回答,便大声吩咐:“上饭!把肚子喂饱,午后,大伙好好干一场。”

        亲卫拎来一筐窝盔,几罐清水;一众武将就这清水,抓起窝盔大啃。石闵捡了俩窝盔,唤过小耗子,分他一个。“来!吃吧……我们唠唠家常。”

        那话来了……

        小耗子心里一紧。接过窝盔,三口两口咽了下去,随即一咬牙,将新义军夺取乐陵仓之事一气说出。话毕,他身子一缩,闭上眼等着承受雷霆之怒。

        “嗯?新义军胆子够大!”和李农想得不一样,石闵听后没有生气,只是有些诧异。

        大赵四大仓虽在石闵下辖,却是胡人督守,只对羯人石氏效忠;除了邺城仓,石闵对另外三仓事实上没有多大的辖治力。乐陵仓落到新义军手中,对他来说,未始不是好事。

        惊讶于新义军大胆之余,石闵忧虑的是,新义军是否有能力拿下乐陵仓,是否会出现太大折损。他不知道新义军有诏在手,他只知道,四大仓守军俱是精锐,防卫极其严密。

        “新义军能拿下乐陵仓吗?!”石闵似乎在问自己,又似乎在问小耗子,稍稍一顿,便截然令道:“张艾!你即刻去乐陵一趟,能见到新义军石帅最好,见不到,也要探查出乐陵仓之战情形,快马报我知道。”

        一个身材长挑的青年小校答应一声,往怀里揣了七八个窝盔,匆匆而去。石闵转对小耗子。“你们几个在我亲卫队中留几日,张艾回报后,再作去留。”

        小耗子脆声声地应了。

        ……

        随着大司空李农、义阳王石鉴的介入,局势对石闵越来越有利;鼓噪的军营安静下来,王泰回报宿卫军非常合作,孙威顺利接管了城防,孟准、王鸾未曾集结完部属,不知得到什么消息吓得溜进了宫中……

        石闵招来苏彦,吩咐道:“不用埋伏了。你带人杀进宫……”说到这儿,他沉吟一阵,改口道:“……罢了,你去找周成,传我将令,命他为正将,你为副将,你们杀进宫中……告诉‘皇上’,你们是义阳王的部众,要拥戴义阳王登基。让他死个‘明白’。”

        大晋永和五年十一月初二午后。

        周成、苏彦率三千甲士杀进大赵皇宫;赵皇石遵、郑太后、张皇后、太子石衍、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上光禄大夫张斐俱被乱刀砍死。

        一时间,邺城风雨飘摇,紧张不安的气息四处弥漫;无论是王公贵族或是依附他们的低级将士官吏俱俱惊恐,各谋出路,联成一个个团伙抱团互保。

        就在这时,太尉张举首发倡议,请义阳王石鉴登基为帝,以便早定乱局。倡议一出,四方景从;乐平王石苞代表皇室后裔率先响应,石闵、李农紧随其后,代表禁军,拥戴石鉴为帝。各世家、军主不甘落后,纷纷表态支持。

        石鉴称帝,可谓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大晋永和五年十一月初五。

        石鉴于琨华殿召开朝议,正式称帝。登基当日,石鉴大赦天下,封石闵为武德王、大将军。李农为大司空、并录尚书事。

        大将军、大司马都是国家最高军事首脑,职位不相上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历朝以来,这两个职位不能同时并存。石鉴破例弄出两个最高军事长官,却未指定由谁总督中、外诸军事。这种做法不仅罕见,更是荒唐。

        琨华殿上,石闵、李农并排而立,互相斜视一眼,旋即移开目光。

        次日,新任中书令李松认为此举不妥,上疏禀奏说明,请石鉴明确总督中、外军事一职人选。石鉴欣然纳谏,当晚即宣石闵、李农入宫商议此事。

        李农依旧住在西苑。这几日邺城人心惶惶,李农身边护卫不多,石闵不放心,认为大司空府不安全,将他留了下来。

        接到诏令,两人沉默对视;稍倾。石闵先开口,道:“皇上有心了,欲图渔翁之利。”

        李农嘿了一声,幽幽说道:“武德王知道便好。任他风大浪急,我们巍然不动就是了。”石闵颌首,点了五百护卫,两人结伴前往皇宫。

        冬夜寒风冰冷刺骨,小耗子绷紧脸,瘦削的身子挺得笔直,紧紧跟在石闵战马之后。

        邺城还未从惶恐中恢复过来;天刚入黑,大街小巷已少见人迹;偶尔有几个身影出现在视野,看到大兵马上慌慌张张躲了起来。无论是戚里的大宅豪门,还是枋里的矮门底户,尽皆静寂的如同没有人家一般,往日的歌舞喧闹似乎是梦中水花。

        到了皇城金明门,宫门打开,一行人打着几盏灯笼迎出来,灯笼在风中飘摇不定,映得四周越发晦明黯淡;小耗子像宫内瞧去,只见里面的世界和外面一样,诺达的宫宇,看不到几点灯火;黑黝黝的长墙、高台,如同奇形怪状的妖物,蹲伏在黑暗中,似乎欲择人而噬。看得他心中一阵阵发渗。

        石闵勒马摆手,队伍止住前进的步伐。李农犹豫着问道:“怎么啦……”

        “心里有些发渗……”石闵道出了小耗子的感觉,随即冲迎上来的中年将军问道:“张才将军怎么在这儿?”

        张才是殿中将军,隶属内卫,宫城守卫是宿卫军之责,两者有别。所以,石闵有此一问。

        “末将见过武德王、大司马。才是来迎候乐平王的……”张才上来,对二人行礼解释。

        说话间,从东边官署区过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乐平王石苞。

        “武德王、大司马。你们倒先到了……”石苞骑坐战马之上,笑着招呼:“……走。我们一起进去见驾吧。”

        李农呵呵笑着和石苞招呼,石闵唤过才从乐陵仓赶回的张艾,低低交代几句,随后和李农驱马入宫。

        张艾带了一队人从后悄然离开,旋即湮灭在黑夜之中;小耗子看到这幕,心中一跳。难不成有什么事发生!不知不觉,他的手已经篡紧了刀柄。

        胡思乱想中,大队来到琨华殿外,中书令李松迎了出来。小耗子随大队在外守候,石闵、李农、石苞、张才向携入内。走到殿口,石闵停下脚步,望着空荡荡的大殿疑问道:“陛下呢?”

        “陛下稍后便到……”李松回说间,身子闪了闪,离石闵远了一些。

        李农眼中厉芒一闪,突地暴喝:“李松!汝怕什么!”

        李松蓦然听闻,惊得啊呀一声叫,仓惶退走。

        “动手!”石苞、张才同时大声下令,随后急忙向两边窜去。

        命令一出,四周顿时爆出惊天动地的呐喊,琨华殿内外,火光大亮,无数火把同时点燃。

        “杀!拿下奸贼石闵、李农……”一队队军兵发声呼喝,舞刀弄枪冲了过来。

        小耗子右手一直没有离开刀柄,忽闻大变,心中一激灵,霎那间,浑身一热,鲜血直冲脑门;就在这时,耳边有无数喊杀声炸响,眼前明晃晃的尽是刀光——待在附近的石苞亲卫杀了过来。

        石苞亲卫早有准备,距离又近,呼吸之间,已经杀到。石闵的亲卫被攻了一个措手不及,匆忙之中,数十人惨呼倒下。

        “杀!”小耗子最先反应过来,舞着环手刀迎上去,使命地乱剁乱砍。得他提醒的三娃子四人旋即反应过来,和他凑到一起,抵住一股敌军。

        可石闵亲卫大部分还未反应过来,未能做出有效的抵抗;五百亲卫不断有人倒下,没多久就去了一百多人。

        就在这时,石闵和李农退了过来。

        “戟来!矛来!”石闵大喝,喝声在厮杀的战场上依旧清晰可闻,慌乱的亲卫精神大振。

        “大将军!连钩戟!”

        “大将军!双刃矛!”

        两个负刃亲卫亢声呼喝,将连钩戟、双刃矛呈给石闵。

        “老帅!你整队指挥,待我冲杀一阵,杀退敌军再说。”石闵双刃在手,大步前行。“杀!”爆喝声中,冲进石苞卫队之中。连钩戟、双刃矛使开,如两条乌龙腾空翻滚,所过之处,一切阻挡,俱为飞灰。

        “啊!”小耗子无意间看到这一幕,不由长大了嘴。“这……这也太厉害了……比石帅还厉害!”鏖战之中,刀来枪往;他竟看得呆住了。

        “小心……”三娃子搡了他一把,一杆长枪堪堪贴着左臂划过。

        “你奶奶的!”小耗子恼怒地大叫,冲上去将对手一刀枭首。

        石闵四处冲杀,石苞的护卫队禁守不住,连连败退,可溃退的只是一小股,更多的敌人从四面八方冲过来。

        “杀!捉拿奸贼!为先皇报仇!”上万打扮各异的敌军围杀过来。

        冲杀之中,石闵环顾四周,见李农已经整好亲卫队,他一指琨华殿,说道:“老帅。我们进殿,那里狭隘,对方施展不开……”

        “好!”李农已多年没有亲自冲阵了,逢此时刻,毫不慌张,手擎双刀,威风凛凛地迎上从殿中冲出的敌军。

        “老帅小心!”石闵急呼,抢步挡住李农,当先向殿中杀去,李农只得由他在前冲杀,自率三百余士卒在后呼应。

        殿中伏兵最少,数目不过千余,被石闵一阵冲杀,散成一团。李农随后亲自带队指挥剿杀,将残余敌军清理干净,彻底占据了琨华殿。

        石闵守大殿正门,李农和石闵亲卫队长王郁分别守殿后左右偏门。殿外敌军虽有上万,短时间却无法攻进来,双方出现了片刻僵持。

      第三章 小耗子历险记(下)

        “放火!放火!烧死他们!”

        稍倾,殿外敌军作出反应,石苞声嘶力竭,大声下令。“结阵!结阵!堵住他们!弓箭手集结,封住出口,休要放跑一人……哼!石闵!汝大逆弑君,可想到今日之祸。”

        “乐平王。汝命不久矣,大言不惭,愚蠢之极。”石闵门神一般,傲立殿口,语声平淡,波澜不惊,似乎被包围的不是他而是石苞。

        石苞放声狂笑。“哈哈……孤倒要瞧瞧,汝有何……”

        笑声未歇,金明门方向突地爆出轰天的喊杀。“杀啊!保护李总帅!”

        石苞惊心之余,耳边响起石闵冰冷的话语:“乐平王。汝还是趁早迎颈就戮,免收折磨。”

        与石闵所说相应和,稍稍一顿,西华门方向也爆出冲天喊杀。“杀啊!保护武德王!”

        石苞彻底慌了,连珠价般下令:“张才!你率部协守金明门。李松!你快去西华门支援……”

        张才、李松应声率部离去,石苞不由一阵癔症。事情怎么成了这般模样?

        呆愣之间,殿前忽地响起一声怒吼:“石苞!受死!”石闵旋风般杀出。原来张才、李松带走了六七千人马,石苞身边只有三两千人了。石闵自然没将这点人马放在眼里,趁隙杀了出来。

        石闵之勇,天下闻名;不禁石苞惧怕,邺城禁军、私兵同样惧怕。特别是此时,金明门、西华门喊杀声催人心魄,他们更是慌张。一见石闵杀来,几千禁军、私兵不等石苞招呼,呼喝大喊,一哄而散。

        石苞什么都顾不得,头一低,钻入乱军之中,只怕被石闵盯上。

        石闵嗤笑,却未追赶,一挺连钩戟,带着亲卫杀奔金明门。

        张才据守金明门正自吃紧,一见石闵从身后杀来,二话不说,扭头逃进深宫,他麾下士卒随之溃散。

        王郁打开金明门,周成凶神恶煞般冲进来,见到李农无恙,他松了口气,亢声对石闵进言道:“大将军。石鉴欺人太甚!属下以为,干脆和他们一拍两散,我们杀进去,把邺城彻底搅了。”

        李农眼珠通红,呼哧呼哧直喘粗气;老头子非常愤怒,就是泥人也有个土性!石虎才死多久?他竟被连连暗算,几次险遭不测。

        “休要莽撞……”石闵艰难地摆手阻止,眸子里幽光闪烁,亮亮的,他没被怒火淹没,依旧保持着清醒。“老帅!邺城不能乱。否则,只会便宜了对手。”

        “对手?不就是石氏一门么?杀个干净,一切便休!”周成不甘心就此罢手。

        石闵摇头。“石氏余烬也堪称做对手?真正的对手在邺城之外,在枋头、在滠头、在龙城!稳住邺城,收纳高门、寒士为己用,我等方有与这些对手一搏之力。否则……”

        “咦——”周成如醍醐灌顶,冷吸口气,不再坚持。小耗子在旁暗自欣喜:武德王和石帅一个心思。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李农涩声长叹,他明白石闵的难处。

        邺城内外,有十二万禁军、五万宿卫军,还有三四万世家私兵佣丁。二十多万人马,真心肯为石闵卖命的包括悍民军在内只有四万。四万人被石闵拆开驻防各处,分别镇制宿卫军、城防军、西苑禁军。

        四万人镇制十几万人马,难度可想而知。平时尚可勉强维持,一旦乱起,与各世家有勾连的十几万大军绝对会乘隙而起,整个邺城局势会因此糜烂。

        如今石闵总督中、外军事,名分、大权在握,再有一年半载,便可逐步将大部禁军纳入麾下。因此,石闵一再忍耐,希望维持表面上的缓和。只是,他的打算过于一厢情愿,无论是石遵还是石鉴,都不会任由他从容布置。

        “当然。忍耐并非任由人欺。今日之事,石鉴若不给个交代,他这个皇帝就当到头了。”说着,石闵探询地看向李农。“老帅,我们进内宫,找石鉴【创建和谐家园】。你看……”

        说到这里,他侧耳听了下西华门方向的动静,不解道“西华门是怎么回事?怎么还在厮杀?”

        周成答道:“我和苏彦兵分两路,我攻金明门,他带五千悍民军攻西华门。”

        石闵一听,忽地皱起眉头。“王泰在干什么?西华门不是他控制的么?”西华门与西苑紧邻,是禁军进出皇宫最便捷之地,位置极其重要;石闵一再叮嘱王泰,无论何时,要保证西华门在自己手中。怎地事到临头,却需苏彦率兵攻打,这如何了得?

        周成摇头,他也不知是何原因。

        石闵目光一寒,哼了一声。“走!杀过去!先夺下西华门再说。”

        等他们赶到西华门,战事已进入尾声;不过,这里的情形却很诡异,以至于连石闵、李农都呆住了。因为,他们心目中认定的元凶——新皇石鉴,正亲自督战,与苏彦部悍民军夹攻李松、张才。

        “砍了!”石鉴瞋目怒喝,刚被擒获的张才、李松未来得及讨饶,已经身首异处。

        “来人,大搜宫室,抓捕叛逆石苞!”石鉴再度下令,随即眼光一转,看见了石闵、李农,他顿时笑了起来。“武德王、大司马莫非探知石苞作乱,特地进宫护驾?呵呵。二位放心,寡人无妨。”

        李农哼了一声,头扭他顾,既不见礼,也不理会。石闵身子僵了片刻,最终还是上前对石鉴行礼,淡淡地说道:“恭喜陛下剿平叛逆,安定社稷。”

        石鉴哈哈大笑。“幸得武德王及时援救,否则,反贼石苞不定就会得逞。哈哈……武德王真乃社稷干城。”

        “抓到乐平王了……”石鉴正说间,东边爆出一阵喝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1: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