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以嫡为贵》-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夫人冤枉了她,让她跪那么久,正心里头愧疚,要这时候被人告上一状,老夫人的愧疚之心肯定就没了,指不定还会恼她。

        姑且忍一天吧,明天她一定去沐阳侯府。

        起床洗漱,然后用早饭。

        刚坐到桌前,丫鬟青杏就站在珠帘外道,“姑娘,六姑娘来看你了。”

        PS:求推荐票~~~

      第十章 火坑

        明澜抬头看去,青杏退到一旁,随即便瞧见一穿着玉色绣折枝堆花裙裳的姑娘走进来,她肤如凝脂,面若夹桃,仿佛瑞雪出晴,黛眉明亮似青山般清秀,俏丽可人。

        来人正是顾六姑娘,庶出三房嫡女,顾如澜。

        三房虽然是庶出,但顾涉和三老爷的关系极好,两人前后就隔了一月出生,大老爷启蒙的时候,四老爷还在襁褓里,顾涉和三老爷平常就在一处玩耍,感情一点都不比和大老爷还有四老爷差。

        再加上三老爷的胞妹,建安伯夫人,靖宁伯府大姑奶奶的缘故,两房关系更是亲厚。

        可以说,在顾家一众姐妹中,除了一母同胞的顾容澜和顾云澜,明澜和顾如澜的关系最亲。

        见明澜还在用饭,顾如澜一双灵动眸子扫了眼桌子,就知道明澜才刚吃,便笑道,“我还担心二姐姐膝盖疼,不便出门,待在屋子里烦闷,特来陪你解闷呢,不过好像来的太早了点儿,我要不要出去转一圈再来?”

        她虽然说去转圈,可是脚步未停,走到一旁的贵妃榻上坐下了,还随手拿了小几上放着的书,信手翻开。

        她是流霜苑的常客,玩得开,就当自己屋子一样了,明澜在她那里也一样。

        她翻了两页,然后抬头,见明澜一直看着她,也不说话,眼眶却是比她进屋来是红了三分,她眨巴下眼睛,道,“怎么这么看我?”

        明澜瞥过头去,随手抹掉眼角的泪花,然后笑问道,“要不要再吃一点儿?”

        顾如澜摇头笑道,“不用了,我早上吃的很饱,这会儿吃,午饭该吃不下了。”

        明澜只是寻个话题说,省的她追问她眼眶怎么红了,她道,“那你中午就在流霜苑用饭,我让大厨房做你最喜欢的酱汁鲫鱼送来。”

        “好啊,”顾如澜爽快应道。

        看着她明媚的笑容,明澜心底泛酸。

        上辈子,但凡和她关系好的都倒了霉,顾如澜也不例外。

        她如今才刚过十四岁生辰,可谁能料到四年后,她就香消玉殒了。

        二姑奶奶保的媒,老夫人将她远嫁忻州望族周家,当时说的时候,周家大少爷才貌双全,德才兼备,有状元之才,又洁身自好,身边连个暖床的都没有,可惜她女儿有婚约在身了,不然她就让女儿嫁了,念着娘家顾如澜没许人,她就巴巴的跑回府,告知老夫人。

        当时,他们都信以为真了,三太太舍不得女儿远嫁,但二姑奶奶说那只是暂时的,周大少爷有状元之才,就算传的略微夸张了些,要是没点真本事,也不敢传这样的名声,三甲绝对跑不掉。

        他要真的高中了,还能不留在京都,那时候顾如澜不就又回京都了吗,不过就是分别一两年,有什么舍不得的。

        就是嫁到别家,也不是就能天天见了,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二姑奶奶巧舌如簧,老夫人又赞同,三太太舍不得,但为了女儿好,最终还是点了头。

        可结果呢,周家大少爷别说状元之才了,堪堪考了个举人,还是挂在末尾,就这,还是被周家逼着日日苦读,买通考官走了后门。

      ¡¡¡¡¶þ¹ÃÄÌÄÌ˵Ëû½àÉí×Ժã¬Éí±ßÁ¬Å¯´²Ñ¾÷ß¶¼Ã»ÓУ¬¿É³ö¼ÞÖ®ºó²ÅÖªµÀ£¬Ëû²»½öÓÐů´²Ñ¾÷ߣ¬Á¬Êü×Ó¶¼ÉúÁË£¡

        顾如澜觉得自己被骗了,敬茶那天,心中不快没有去,惹的周家不快,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中举之后,周大少爷知道自己进士无望,再不肯读书了,周家也觉得他烂泥扶不上墙,越是逼他,他就越喜欢往青楼酒肆里头钻。

        平常书信往来,这些事,顾如澜绝口不提,从来只报喜不报忧,大家以为她过的很好,谁知道她竟终日郁郁寡欢。

        后来,周大少爷赴京秋闱,旁的学子日夜苦读,他却流连花楼酒肆,几次烂醉如泥,后来看到她,知道赵老太傅出题是主考官,还想她念在他是六妹夫的份上,帮忙探探口风,想走后门作弊。

        她当时一口回绝,他还不死心,备了礼,直接就去赵家登门拜访了,还说是她答应的,惹的赵老太傅大怒,牵连于她。

        如期秋闱,周大少爷落榜,他不用功读书,却把没有考上进士的错算在她和顾如澜头上,觉得一家姐妹,又素来关系好,这么点小忙都不肯帮,算什么好姐妹。

        落榜之后,他就带着顾如澜回去了,从那之后,就没再收到她的信了。

        半年后,她病逝的消息就传回了京都。

        如今,还能看见她坐在这里和她有说有笑,明澜心里暖暖的,鼻子泛酸。

        如果这一切不是梦,这一世,她绝对不会让她远嫁,绝对不会让二姑奶奶送她入火坑。

        明澜暗暗在心里发誓,顾如澜却听到她呼吸中带了些哭泣,忙放下手中书,坐到她对面,握着她的手,眸露担忧道,“你没事吧,是不是膝盖疼的厉害,药膏不管用,你可一定要请大夫,别强忍着。”

        明澜挤出一抹笑容来,反握着她的手道,“我没事,只是昨晚做了噩梦,梦到了大姐姐,梦到了自己,还有你……。”

        提到顾容澜,顾如澜面上也带了凄哀之色,她抽了抽鼻子,打断明澜的话道,“没事的,梦都是反的。”

        明澜哽咽了声音道,“我也希望是反的,在梦里,我们都有眼无珠,挑错了夫君,嫁错了人。”

        顾如澜脸一红,她对嫁人,嫁错人还没有概念,总觉得嫁人还早,可是她先前才说梦都是反的,岂不是说她嫁对郎君了?

        她推了明澜一把,嗔道,“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我们自己挑的啊,就是错,也是她们错,你快吃饭吧,都凉了。”

        她腾身而起,又坐回小榻上翻书了,生怕明澜还说嫁人的事。

        明澜恍惚,赵翌是她自己挑的,嫁错了,六妹妹是长辈挑的,依然是错。

        难道她们想活下去,只有不嫁人,常伴青灯古佛一条路了吗?

        她可以,但……六妹妹呢?

        她需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第十一章 暖冬

        用了早饭,两人就在屋子里玩,倒也没那么闷。

        吃过午饭后,顾如澜觉得待久了,再加上吃了不少,要去遛食,就起身告辞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顾音澜就来了。

        昨天佛堂见时,还恨不得要剥了明澜的皮,今儿再见,一脸笑容,仿佛昨天叫嚣着不会放过她的不是她一般。

        她进屋来,明澜起身往前走了两步,一瘸一拐的,道,“三妹妹怎么来了?”

        顾音澜忙道,“你的伤可不比我,你坐着就是了,一府姐妹,又是在屋子里,还讲什么虚礼啊。”

        她提到伤,明澜就知道她为什么来了,她问道,“你的伤还疼吗?”

        顾音澜点头,“还有点疼呢,不过好多了,我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又帮我找王老太医要了秘方,就是疼,我也得来向你道一声谢啊,对了,那药方真的管用呢?”

        这话,不是真的问药方管不管用,如果不信,就不会来这一趟了,她是在提醒明澜把药方给她,本来昨天就应该送去的,到这会儿都没影儿,她等不及了。

        明澜心知肚明,她道,“药方肯定管用,只是我好不容易才说服舅舅请王老太医来府邸帮方姨娘稳胎,谁想到她是弄虚作假的,我伤了膝盖,看到王老太医走,想追又追不上,祖母的平安脉没请,你的秘方……。”

        明澜低了头,一脸惭愧。

        顾音澜的脸隐隐难看,她巴望了一天了,居然告诉她秘方没拿到?!

        她是看在秘方的面子上才原谅她的失手,话都说出去了,现在秘方没了,她话却收不回来了。

        顾音澜一生气,又觉得被砸的心口隐隐作疼了,在心里把明澜骂了个半死,还有方姨娘,如果不是她,秘方她铁定拿到手了!

        仿佛感受到了顾音澜的怒火,明澜飞快的看了她一眼,惋惜道,“王老太医昨儿走时,怒气冲冲,生了舅舅的气,我也不知道舅舅的话还管不管用了,我也不好明着让舅舅帮我去找王老太医要,明儿我去沐阳侯府看看,如果要不到了,你可不能怪我,我实在没料到会出意外……。”

        明澜越说越小声,因为顾音澜的脸越来越难看,手中绣帕扯了又扯,她都心疼那绣帕遭了罪。

        明澜膝盖还疼着呢,跪两天,明天肯定还疼着,她却为了她的秘方跑沐阳侯府去,顾音澜脸上挤出一抹笑来,但是不怪罪她的话,她说不出口,万一她说了,她就敷衍她,不尽全力去想法了怎么办?

        王老太医的秘方,可不是谁都能要的到的。

        顾音澜捂着胸口道,“我心口还有点疼,我先回去了,你好好养伤。”

        明澜点点头,没有起身相送。

        她走后,明澜就打着哈欠上床了,醒来,天边已经有了几缕晚霞。

        她睡着的时候,顾涉来看过她,怕她用的药不够好,给她送了一瓶子药来,本来碧珠要唤她起来的,顾涉没让,把药留下就走了。

        下午睡的足,到了晚间,就翻来覆去睡不下了。

        后半夜才睡着,第二天又起晚了。

      ¡¡¡¡ÐÑÀ´Ê±£¬Ì«ÑôÉýµÄÀϸߣ¬è­è²Ñô¹â´Ó´°èÑÉä½øÎÝÀ´£¬Ò»ÊÒÎÂů¡£

        早已经入了冬的天气,可是一点都不冷,傻傻的和秋天分不清,大家都说这是个暖冬,就连府里的炭火都较晚年少买了一大半。

        但明澜却知道,这一年,比往年都冷。

        到了过年间,大雪铺天盖地,厚厚的雪足没她的膝盖,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有句话叫过犹不及,雪太大,就不是丰年,而是灾年了。

        暖冬,买炭的人少,烧炭的人也就少了。

        大雪一下,炭火价格翻了十倍不止,她在静心庵里,没有炭火,连门都不敢出,就裹在被子里,冷的直打哆嗦。

        那一场雪,冻死牛羊无数,还有熬不过冬的人,雪梨就是那个时候冻伤了身子,吃药不见好,怕传染人,娘亲给了她二十两银子,送她回家了。

        那二十两银子,没有救她,却刚好给她兄长娶了媳妇。

        想到往事,再看雪梨,明澜想,她没有去静心庵,在府里,怎么也不会少了她一份炭火的,真大雪飘飞,丫鬟们最喜欢的就是围着火炉做针线活打珞子,到了开春,荷包卖了,能做一身新衣裳,买最美的簪花。

        不过,她还得提醒娘亲一声,府里多备些炭火才是。

        想到这儿,明澜吃了早饭后,就去找沐氏了,她怕回头忘记了,先提醒一声。

        幽兰苑内,沐氏正在修剪花枝,赵妈妈陪站在一旁。

        明澜快步上前,扶着沐氏,歪着脑袋问,“娘亲身子好些了?”

        沐氏抬手戳她脑门,笑道,“在屋子里闷了好些天,见外面阳光明媚,就想出来走走。”

        自打知道顾容澜死了,沐氏就一直心情抑郁,谁劝都不见好,这两天,顾涉听信了方姨娘的话冤枉了明澜,错怪了沐氏,心里愧疚,一有时间就来陪沐氏说话,顾涉的安慰,可比赵妈妈和明澜她们管用的多。

        心情一好,病就好了大半了。

        沐氏脸上有了笑容,气色好转,明澜也高兴,她道,“娘,虽然天气不错,毕竟入了冬,你可得把炭火备的足足的,我最怕冷了,你可不能冻着我。”

        明澜依偎着沐氏撒娇。

        沐氏失笑,把剪刀放下,然后才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跟娘撒娇,不怕被人瞧见了笑话。”

        “谁敢笑话我?”明澜昂着脖子,根本就不怕。

        以前,她想撒娇都没有机会了,现在有,她要撒够本,把以前的遗憾都弥补回来。

        如果不是她还有许多事要做,她希望寸步不离的守着爹爹和娘亲,哪都不去。

        见沐氏没把炭火的事放在心上,明澜又提了一句,“娘,我在说炭火的事呢,你可别忘了。”

        赵妈妈忍不住笑道,“姑娘多虑了,这暖冬,阳光明媚的,不费什么炭的,就算真冷了,你是二姑娘,府里还能冻着你了?”

        就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想,最后才会冻死那么多人。

        沐氏则道,“娘管绣坊和花园,府里其他事都是你大伯母再管,娘不好插手,你要真怕冷了,娘多给你备二十担炭火,不会冻着你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0: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