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仙宝》-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祁象在客厅坐下,开始整理昨晚在洞室中的收获。首先是石床上的匣子,没锁,很厚。一打开,里头是一枚玉佩,不过已经碎成粉末了。

        祁象有些失望,不过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可以理解。

        在匣子旁边,就是一个罐子。

        祁象察看了下,发现罐子原来是密封起来的,但是软木塞子在湖水的浸泡下,也变得有几分腐烂朽化,渗了水进去。

        他打开罐子一看,只见罐子里头的东西,已经稀烂成渣。

        祁象闻了一闻,一股十分刺鼻的气味,就在罐子中涌现。他感觉有些呛,忍不住掩鼻避开一边。

        罐中的东西,应该是丹砂,而且是特别制作的丹砂混合物。可惜的是,这些丹砂已经坏了,就算重新晒干,也失去了它的用途。

        祁象摇了摇头,目光再一转,看到另外一个石盒。

        石盒没盖,有层层淤泥堆积,祁象却不怕脏,直接伸手在软泥中抠挖。扒开了浅浅的一层淤泥之后,就露出了一块块金黄色的东西。

        这一块块东西,祁象见过,就在他昨天钓到的大鱼的鱼腹之中,就有这样的东西。

        之前他不知道东西的底细,不过得到了水月散人的传承之后,自然清楚了东西的来历,以及它的具体作用。

        “八宝功德泥,有意思!”

        祁象粲然一笑,东西与其说是泥,不如说是某种特殊的物质。这一种物质,并不能够成为主原料,但是却是绝妙的辅助材料。

        把八宝功德泥掺杂在别的东西之中,就会有一些奇异的妙用。它可以与许多东西混合在一起,妙用却各不相同,所以才有八宝之称。

        祁象放下八宝功德泥,顺手就拿起旁边的一个杯子。

        东西十分朴素,没有什么什么花纹修饰,平底,呈U形,约两寸高。杯子颜色黑褐,那是陶土的原色,质地比较坚密,看起来不怎么起眼。

        不过祁象却很清楚,这不起眼的杯子,却是难得的宝物。

        因为在制作杯子的时候,水月散人往里头掺杂了八宝功德泥,而且经过他经常使用之后,杯子也随之蜕化变质,变得十分不凡。

        此时,祁象拿着杯子进入厨房,把双手和杯子清洗干净,然后再小心翼翼往杯中注水,热气腾腾的开水。

        开水入杯,慢慢地平静了来。

        祁象目不转睛的打量,只见平静下来的开水,忽然在杯底起了一阵阵波澜。波澜起伏,涟漪一圈又一圈,由下及上,使得开水微微震荡,仿佛快要溢出杯外。

        但是很快,杯中开水又重新恢复正常,清净平和。

        热气升腾,一丝缕幽香,就悄无声息散发。

        祁象轻轻一嗅,惊喜交集……

        祁象心神一定,才慢慢的举起杯子,小心抿了一口杯中的开水,一股清冽厚郁的茶香,立刻在他口中化开,让他觉得一阵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茶泥壶!”

        此时此刻,祁象十分肯定,朱申口中的茶泥壶,肯定就是这样的东西。不仅如此,说不定朱申家里的那口宝锅,恐怕也是水月散人的遗物。

        因为水月散人洞室之中的锅碗瓢盆,包括壶杯等生活用具,都是掺了八宝功德泥做成,与普通凡物截然不同……

      第80章 仙药之母

        其实八宝功德泥最大的特性,并不是能够融于万物,而是提炼吸收万物精粹。

        比如说水月散人常用的一套壶杯,经过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彻茶,茶的精粹已经融入到壶杯之间,所以就算用空杯注水,也能够有茶香溢出。

        祁象在洞室之中,只找到三只这样的杯子,却不见有壶。

        他很怀疑,那只壶可能是被湖水冲卷到了外面,无意中被人捡到了,再发现了壶的秘密,才有了茶泥壶的民间传说。

        另外还有那口锅……

        祁象若有所思,水月散人的锅,并不是单纯用来煮饭而已,更多的时候却是用来熬药。要知道作为一个有道行的修者,他在汴梁城破,准备离开皇宫的时候,也难免顺手牵羊,在皇宫大内之间,带出来不少东西。

        八宝功德泥是其一,另外还有许多珍贵草药。

        那些珍贵的草药,在水月散人的熬制下,就变成了一锅锅大补汤。

        当然,那些大补汤,都已经落进水月散人的肚子里,然后成为他修为的一部分。不过也有一些汤汁,融入在锅内。

        用这样的锅煮东西,一些药性反馈到食物之中,好处也不小。海公子和田十想借那口锅,恐怕就是在打这个主意吧。

        祁象想了想,也不敢确定,朱申家里的那口锅,就一定是水月散人的遗物。不过想来,这可能性很大……

        祁象沉吟了片刻,又重新回到客厅,继续盘点他的收获。他也有些感叹,传说之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果然不是胡扯。

        一个人是神仙,那么他的亲朋好友,肯定能够沾光,受益匪浅。而神仙使用的东西,哪怕是一根牙签,恐怕也不是凡物。

        祁象带着复杂的心情,才算是把这些零碎东西整理清楚,再妥善的安置。此时,已然是中午时分,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他也有几分疲惫,当下就回房休息。

        这一睡,就是整整一天。

        直到第二天艳阳高照,祁象才算是从床上起来。

        正常人睡那么久,肯定各种不适,腰酸背疼,四肢疲软,但是他却不同,起床之后神采奕奕,眼睛炯炯有神,不时闪烁清明亮光。

        主要是他在休眠的时候,并不是在深沉死睡,而是在梳理水月散人的传承记忆,感悟水月散人一生的修炼经验……

        当然,所谓的感悟,其实相当于在看电影,知道主角在屏幕中的一举一动,但是始终隔了一层。想要把水月散人毕生的经验化为己用,还需要祁象自己的努力。

        不过这样也非常不错了,因为有了这一份传承,就好像随身携带一位名师,只要按照名师的教导走下去,前方就是一片坦途。

        “可惜啊……”

        祁象皱眉暗叹:“事实已经证明,水月散人的道途,前期没问题,但是走到底之后,却没有前路。也就是说,重复他的路子,如果突破不了,就是个死……”

        “也是难!”

        祁象沉思片刻,忽然自嘲苦笑,觉得自己想多了。

        就像海公子说的一样,现在是真正的末法时代,天地灵气溃散殆尽,和北宋年间相比,也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种情况下,就算想【创建和谐家园】水月散人的修行之路,能不能成功,也还是个未知数。

        况且,他现在的情况,好像也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走一步,算一步,能够入道,就是胜利。”祁象喃喃自语:“至于以后的前途,车到山前必有路,以后再说吧。”

        说不定,没能走到那一步,他就已经挂了。现在的一切担心忧虑,都成了笑话。

        祁象想通了这点,也立即有了决断。

        他从来不缺乏行动力,有了决定之后,就立即出门。

        不久之后,他就来到了湖州城之中,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在这个地方,整整一条街道,几十个药铺林立,一个个摊位上,堆放了各种各样的药材,场面颇为壮观。

        走在街上,各种药材混杂的药香弥漫,十分的提神醒脑。就算不来买药,单纯过来闻一闻药气,恐怕也能够增强体魄,多活几年。

        这是真事,反正祁象来到这条街道,就可以看到一个个老爷子、老太太,闲着没事,也不买东西,就在街道上闲逛,来回穿梭。

        各个药铺的掌柜,摆摊的小贩,却没有赶人的意思。毕竟人多才热闹,热闹就是人气,有人气了,还怕没有生意上门?

        祁象也看得清楚,每个店铺都不愁生意,有不少人空手进门,却提着大包小袋出来。

        尽管社会上有许多人在诋毁中医,但是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很信任中医温养滋补的效果的。

        看急症重病,去正规医院,接受西医的治疗。但是一旦需要调养身体,他们就毫不犹豫,转身投入中医的怀抱中。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养身或养生,就成为了风气。日渐式微的中医,一下子就扭转形势,起死回生,变得愈加火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什么这些年来,中西医之争,从来就没有断绝过?相互抹黑,诋毁对方,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每隔一段时间,誓必再撕上一场。

        是他们闲得没事做么?

        不,究其根源,无非是利益作祟而已。

        看中医的人多了,西医肯定受到影响。如果全盘西化,大家只去找西医看病,那么中医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所以只要还有病人的存在,中医与西医肯定还会一直吵闹下去,永无休止。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够治得好自己的病,或者对自己有好处,就信哪个。毕竟普通人很信奉实用主义,才不会考虑那么多……

        祁象也是这样,以前生病了,觉得西医见效快,经常去找西医治疗。可是现在,对中药材有需求,就毫不犹豫跑来这里寻觅。

        他在街上环视一眼,然后就找了个最大的店铺,轻快走了进去。

        药铺很大,上百平方米,店面空间摆放了一排排药柜,以及一个个架子。在架子的上面,搁放了一个个竹条编织的簸箕。

      ¡¡¡¡ÔÚô¤»þÖ®ÖУ¬¾ÍÊǸ÷ʽ¸÷ÑùµÄÒ©²ÄÁË¡£

        祁象一走进去,就闻到了一股股浓重的药香,感觉十分不错。在他左右打量药材的时候,一个伙计跑了过来,笑问道:“大哥,你想买点什么?”

        “你们这里……”祁象左顾右盼:“有丹砂吗?”

        “丹砂?”伙计愣了一愣,颇为惊讶:“朱砂?”

        “对,朱砂。”祁象点了点头。

        朱砂,又称为丹砂、辰砂、赤丹、汞沙。

        在古代的时候,炼丹术兴起,许多人觉得朱砂这种东西,十分的奇妙。

        首先朱砂是红色的,天然红色的朱砂,就是天地血气所为,是生命永恒的标志。其次,朱砂本身就具备了药用价值,在远古时期,古人就用朱砂治疗疾病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把天然的朱砂加热,就能够分析出水银和硫黄。而水银和硫黄重新搅拌,又适当的加热,又能够得到红色的朱砂结晶。

        这样分解化合,可以循环不止,没有止境。

        就是这一个特性,让古人深信朱砂就是仙药之母,更是最原始的丹药。

        所谓的炼丹术,这个丹,就是指朱砂。

        上有丹砂,下有黄金。在中国两三千年的炼丹史之中,丹砂与黄金,向来是炼制“仙药”的主角。然后就有丹精生金,服金则仙的说法流传于世。

        所以在古代,很多人有服食朱砂的习惯,问题在于朱砂是有毒的,适量的入药治病还行,一旦长期服食,绝对要挂。

        挂的人多了,古人也不蠢,自然知道吸取教训,知道这玩意,不能多吃。但是又不忍心舍弃这样的妙物,转而努力钻研,开发朱砂的更多用途。

        比如说,朱砂可以作为颜料。早在上古时期,先民就有涂朱甲骨的做法。也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

        再进一步,先民以朱砂作画,在崖壁之中涂抹,流传于世。以至于后来,古人干脆把丹青这个词汇,专门用来指代为作画。

        甚至连历代的皇帝,也对朱砂喜爱有加,在批阅官员大臣奏章的时候,习惯用朱砂调制的红墨水书写,这就是朱批这个词的由来。

        到了现在,中国教师深受影响,批改学生作业试卷的时候,都是用红色笔。

        总而言之,朱砂这种东西,看似与常人日常工作关系不大,但是认真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它其实一直影响大家的生活。

        而且对于药铺来说,既然朱砂能够入药,那么肯定会有备存。所以伙计一听祁象要朱砂,立刻点头道:“这个我们店里有,大哥你要买多少?”

        “先来一斤……”祁象说道。

        “一斤?”伙计呆了一呆,惊疑笑道:“大哥,你说错了吧,是一两么?”

        “要一斤,品质最好的那种。”祁象强调道:“最好是产自湘省辰州的辰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5: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