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仙宝》-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与此同时,祁象也隐约觉得,手掌忽然多了几分清凉之意。不仅如此,在他的眉心之中更有几分微颤,蠢蠢欲动。

        “一定要买下来……”祁象毫不犹豫,立即作出决定。

        心中急切,祁象表面上却是淡定。他沉吟了下,就把核桃放回盒子,然后找到了摊主,微笑问道:“老板,这东西怎么卖?”

        不要看摊位上的东西很多,看热闹的人不少,但是下手的人却没几个,大多数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所以摊主也比较清闲。

        一看祁象来了,摊主脸上立即堆起笑容,眼睛一转,就笑眯眯道:“东西不贵,才五百。”

        “五百还不贵呀?”祁象眉头一皱,顺势一削,压价道:“两百!”

        出乎意料,摊主居然同意了:“也行!”

        “这么顺利……”祁象也有些意外,但是手上却不慢,连忙掏钱递过去。

        摊主接了钱,笑容更加灿烂,勾手道:“核桃两百,盒子你留下,要另外算钱。”

        祁象懵了一下,看到摊主得意的笑容,忽然明白了几分。

        “……奸商,居然在下钩子!”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这一幕,旁人看在眼里,不由得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显然大家对于摊主的手段,也不算多么的陌生。

        古代的时候,有个典故叫做买椟还珠,意为主次不分,取舍不当。但是在古玩行当之中,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小故事,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有个鉴赏家,无意中看到有人在用一个很名贵的古董碗在喂猫,他立即提出买猫的请求,趁机索碗。

        没有想到,人家早就知道这古董碗的珍贵之处,拿来喂猫只是在下钩子。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不知道卖了多少只猫。

        显然,摊主也是这样,估计也清楚盒子的底细。之所以把核桃搁在盒里,就是想利用要买盒子的人占便宜的心理,趁机把不值钱的核桃卖出去。

        这样的算计,狡猾啊。

        “还要盒子么?”摊主乐呵呵问道:“东西不贵,才两千而已。”

        祁象反应过来,一脸愤然之色:“不要了,你留着自己玩吧。”

        说话之间,他一拂衣袖,暗中把核桃攥紧,愤愤不平朝外面挤去。他前脚才离开,后脚就有一帮人把摊主围住了。

        “老板,盒子给我看看……”

        “老板,盒子能不能便宜一些?”

        “老板,这是啥盒子?”

        七嘴八舌的声音之中,也透露出这些人多数是虫子或熊瞎子。

        这些人自知水平不行,所以迟迟不敢出手。但是有了祁象这盏“明灯”在,他们当然不再犹豫,纷纷冲着盒子去。

        毕竟祁象常逛集市,也算是熟面孔,其他人很清楚他不是托。也知道他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不会差。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看到这个情形,祁象何尝不明白,自己被摊主当枪使了。但是他却不气恼,因为谁吃亏,谁占了便宜,还是个未知数呢。

        祁象悄悄盘玩手中的核桃,却没有立刻离开,又待了一段时间。

        不久之后,魏爷负手走了出来,步伐悠悠,十分自在。

        “魏爷!”祁象连忙迎了上去。

        魏爷比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说话。

        祁象心领神会,快步跟着魏爷离开了集市。

        这时候,魏爷才歉意道:“小祁啊,不好意思。我也没有想到,那摊主居然是个猴精,很鸡贼,借你搭桥过路……”

        “没事,没事。”祁象摆手道:“我也知道,敢走南闯北,吃五湖四海的人,肯定没一个简单的货色。”

        “是啊。”魏爷深以为然:“这年头,谁也不好糊弄。你想糊弄他,指不定人家揣着明白装糊涂,反过来糊弄你呢。”

        “就是,就是。”

        祁象点了点头,目光一转,笑道:“魏爷,您老出手,应该有所斩获吧?”

        “呵呵,也谈不上什么斩获,就是淘了件小玩意儿。”

        这话也算是搔到了魏爷的痒处,他捋了捋胡须,多少也有些高兴:“一个手串儿,百来块钱,不值得一提……”

        话是这样说,魏爷眼里却有一抹掩盖不住的笑意。

      第13章 沉水香

        祁象很明白,这是捡了漏的神态。不管是大漏,还是小漏,只要是漏儿,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比佳酿更醉人,比糖果更甜蜜,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也要承认,随着全民收藏的热潮兴起,现在玩收藏的人,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那是冲着捡漏,一夜暴富来的。

        但是你魏爷这种,尽管不能说视钱财如浮云,但是本身的专业素养,也让他脱离了比较低级的阶段,更趋向于审美情趣。

        也就是说,魏爷出手捡的漏儿,未必很值钱,不过肯定很有玩赏的价值。

        祁象明白这一点,自然很感兴趣:“魏爷,您淘了什么玩意儿,能不能给我开一开眼?”

        “没问题。”魏爷也爽快,直接把串子递了过去。

        祁象手掌伸平,等魏爷把串子放好,这才抓稳打量。

        乍看之下,他顿时有些惊讶,只见这条手串由十五颗珠子组成。每一颗珠子,大概有拇指头大小,十分的圆润,表面还有斑驳扭曲的纹理。

        但是类似这样的珠子,分明就是人造的假玉石珠啊。

        祁象再看,仔细鉴定,还是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样的假玉石珠,那是在工业生产线上压制合成的,【创建和谐家园】最多几块钱。

        不要看手串现在光鲜亮丽,只要戴久了,就会变得暗淡无光,甚至酥裂碎化。

        祁象不信,以魏爷的眼力,会栽在这条一眼假的珠串上。

        就在这时,魏爷笑问道:“怎么样,东西不错吧?”

        “呃?”祁象有些迟疑,吞吞吐吐道:“魏爷,恕我眼拙,看不出这串珠子有什么好来,还请您老指点迷津。”

        祁明不迷信权威,不过更加坚信,就算魏爷要打眼,也不可能在这条手串上出现失误。简单的排除法,不是魏爷错了,就是他眼力有限,看不真切。

        魏爷赞许看了他一眼,伸手把珠串拿了回来,然后稍微用力一扯,居然直接把珠串的绳线给扯断了。

        在祁象惊讶的目光中,魏爷随手把一抓珠子塞给了旁边的一个小孩,慈祥笑道:“拿去玩吧。”

        小孩愣了一愣,旋即眉开眼笑,甜甜笑道:“谢谢爷爷。”

        “乖!”

        魏爷摸了摸小孩的头,就及时走开几步,免得被其他人误会他居心叵测,拐卖小孩。

        对于魏爷的举动,祁象也有几分迷糊,不解其意。

        就在这时,魏爷手掌一翻,只见一枚莹亮的珠子,就在他的掌心中闪烁光泽。

        “这是?”祁象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你看看。”魏爷又把珠子递过去。

        一串珠子之中,魏爷只留下其中一颗。

        祁象很慎重,把珠子接过来仔细打量。一上手,立即发现其中的不同。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鱼目混珠。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大鱼的眼睛,与珍珠类似,一些黑心商人,就索性把鱼目混到珍珠之中贩卖,坑人。

        类似这种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伎俩,无论古今都不稀奇,不在少数。

        但是这事反过来,如果说一颗珍珠掉到了一堆鱼目之中,又有谁能够肯定,珍珠是珍珠,而不是鱼目呢?

        祁象吐了口气,苦涩一笑,表情有些自嘲,也有些坚定:“这是……玛瑙!”

        假的东西多了,自然很容易被假象蒙蔽,以至于忽略了真东西。可是现在,真的东西被挑选了出来,祁象的眼力再差,也能鉴定明白。

        不出意料的话,这枚珠子应该是天然玛瑙石。东西色泽艳丽明快,自然纯正,光洁细润。纹理自然流畅,颜色分明,层次感强,条带明显。

        迎光打量,珠子还有玻璃似的油质光亮。种种征兆表明,这肯定是玛瑙无疑。

        “嗯,是玛瑙。”魏爷也肯定了他的判断。

        祁象笑了,称叹不绝:“魏爷,还是你目光如炬,观察入微啊,堪称火眼金睛……”

        看同一条手串,人家轻易慧眼识珠,捡了个小漏,而他却是懵懵懂懂,要人家一再提醒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差距哇。

        “你多看,多学,以后也能这样。”魏爷顺口鼓励一句。

        “我会努力的……”祁象把玛瑙珠还了回去,然后笑道:“对了魏爷,我另外还有点事情想向您求教一下。”

        “什么事?你说。”魏爷问道,他现在心情不错,不介意予以指点。

        “您老店里,有沉香吗?沉水香!”祁象强调道,这才是他留下来等人的主要目的。

        “沉香?”魏爷眉头一扬:“你想要?”

        祁象含糊点头,又笑道:“魏爷,现在沉水香不好找,您店里应该有吧。”

        祁象再三强调要沉水香,主要是他也懂行。

        一般来说,沉香的密度越大,说明凝聚的树脂越多,其质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为标准,将沉香分为不同的级别。

        入水则沉者,名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为栈香,也称笺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为黄熟香。

        祁象指定要沉水香,主要是有些信不过现在市面上的沉香质量。

        由于沉香数量稀少,形成沉香也需要一定的概率,可遇不可求,所以古人将上品天然沉香视为无价之宝。

        在宋代,就有一两沉一两金的说法。明清时期,说法更直接演变成了一寸沉一寸金。

        到了现代,沉香的价格更是飞涨,远远超过了黄金。有利益可图,自然有人挖空心思,通过一些手段催熟沉香,甚至于伪造沉香。

      ¡¡¡¡ÔÚØÍÆ·ºáÐеÄʱ´ú£¬ÆîÏ󲻵ò»Ð¡ÐÄÌá·À£¬ÃâµÃ³Ô¿÷Éϵ±¡£

        “水沉,我店里倒是有……”

        这个时候,魏爷微笑道:“就是量不多,就那么二三两。”

        “二三两就足够了。”祁象连忙道:“还请魏爷割爱。”

        “打开门做生意,你想买,我还能不卖?”魏爷挥手道:“走,去我店里坐坐。”

        魏爷的店距离这里也不远,招辆车辗转十几分钟,就顺利到达了。

        那是一个上下两层的门店,博古雅玩四个白底黑字,墨色淋漓,铁画银钩,给人一种古典风韵十足的印象。

        店里的装潢布置,也是古色古香。竹木窗花雕刻,油亮的木地板,以及一张张藤条编织的桌椅,无一不充满了崇古风尚。

        “魏爷,您老回来了。”

        祁象跟着魏爷进到店里,几个精明干练的伙计,就纷纷围了上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