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他从天外归来》-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林如雪皱了皱秀眉。

      “没错,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说的就是汝瓷的价值。”

      另一个四十多岁的专家见林如雪确实什么也不懂,随口解释道:“名瓷之,汝窑为魁,汝瓷,说的就是汝窑产的瓷器。宋代是我国陶瓷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是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当时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被西方学者誉为‘华夏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

      “宋代的名窑之中,以‘汝、钧、官、哥、定’五窑瓷器最为有名,世称五大名窑,而五窑之中,又是以汝窑为,人称汝窑瓷器为‘宋瓷之冠’。”

      这时古德隆擦了擦眼镜,接口道:“据说北宋皇室因定州白瓷有芒,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是为汝瓷。汝瓷的定位一直是皇室御用珍品,制作起来不惜工本,做釉都用玛瑙。”

      “更为珍贵的是,汝窑的创烧时间为北宋晚期,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期,汝瓷就已经非常稀有。”

      “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只有65件,件件都是国宝,其中17件珍藏于古宫博物院,8件在明珠博物馆,21件在弯弯的古宫博物院,7件在英国戴维基金会,私人收藏的仅有1o件左右。”

      “前些年的苏富比拍卖会,就曾经出现过一件汝瓷。那是一件天青釉葵花洗,精致小巧,为古时文人洗笔的用具,当时卖了2个亿,而现在你们的汝瓷,是一整套茶具,茶壶,茶碗俱全,保存也相当完整,其价值真是难以估量!”

      ————

      o点会有下一更,预求一下o点后的推荐票!

      第37章 无价之宝

      “天啊!”听完古院长的分析,林如雪的小嘴张得大大的,久久无法合拢。

      许久,她才凑到李毅身边道:“那我们……岂不是财了?”

      李毅笑着握住小姨的手道:“早就跟你说了,不用担心钱的问题,能用钱解决的,全都不是问题!”

      林如雪激动的双颊都泛起了晕红,那感觉就好像是千万小鹿在心中乱撞。半晌之后,她才让心情平复了些,好奇地低声问:“你到底在哪弄得这古董啊?”

      李毅笑道:“小婷不是告诉你了,在艺术品市场买的。”

      “啊?怎么可能?”林如雪一脸惊诧。

      这时一位本地的专家,看到李毅带古董来的盒子,不禁感叹道:“我说李先生,这么贵重的古董,你怎么可以用城东艺术品市场的包装盒随便一装?这要是不小心弄坏了,那可怎么办?哎呀!”

      李毅笑了笑,悄悄对林如雪道:“听到没有,那就是买它时的盒子,我还有票呢!”

      “啊?”林如雪只感到阵阵眩晕。

      古德隆道:“虽然我有十成十的把握断定这是汝瓷,但我还是建议你们用这里的科学仪器检测一下,好出一份科学、权威的报告,让大家信服。”

      “没问题,那就有劳古院长了。”李毅说道。

      当前的古董检测方式,也就那么几种,比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或直接测定陶瓷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瓷的化学成份,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查陶瓷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瓷的质地、结构,等等。

      在李毅看来,这些检测方式都太原始,太低端,根本没有可信性,要是他做的假货连这些检测都通不过,那才有鬼。

      “果然是真正的汝瓷!”一位专家用科学的仪器检测完后,打印一份鉴定报告,兴冲冲地回来禀报,这是他却现,众人都在围观另一件瓷器!

      “这……怎么了?”这个专家问。

      “李先生又拿出了一件汝瓷。”有人低声回答。

      “什么?”这位专家直接惊呆掉了下巴。

      ……

      连续鉴定了两套汝瓷,古德隆的老脸都激动红了。他摘下老花镜,轻轻擦拭了下镜片,然后揉了揉眼睛。

      汝瓷有各种颜色的,其中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称誉。李毅拿来的两套汝瓷,正好是一套天蓝,一套天青。

      更令人惊叹的是,李毅的这两套瓷器出奇地完好。

      现存的汝瓷多半有开片纹,它们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但是,有开片蟹爪纹是汝瓷的**型特征,汝窑有“铜骨无纹者”,而且无开片者,才是汝窑器中的上品。

      李毅的这两套瓷器,都是那种最为珍贵的“铜骨无纹者”,无开片!

      “你还带了其它古董?天啊,仅这两套汝瓷就足以让我们整个展会的档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还带了什么,快拿出来看看!”谭明诚乐呵呵地道。

      他是本次展会的主办人,这次展会若能引起轰动,那可都是他的功劳。而两件珍稀的汝瓷现世,这展会想不轰动都难。想到明天各大报纸的新闻报导,谭明诚还真有点小激动。

      “哦,还有这个!”林如雪把手中拿着的一幅字递给了古德隆。

      “字画?字画这玩意华教授是权威啊,他不但是我国古代字画鉴定第一人,本人也是著名书法家,绘画家!”古德隆乐呵呵地道。

      “老古,要说写字和画画,你是不如我,但要是说鉴定,你也未必比我差!”华教授摇了摇手,没有去和古德隆抢活。

      古德隆笑着展开了手中的宣纸,随后面色一变:“《兰亭序》?这是哪朝的摹本?……我的天,老华,你快点过来!快点!”

      华教授惊诧道:“怎么了?《兰亭序》摹本有什么好奇怪的?难道这摹本比唐人五大摹本还好?”

      历朝历代都有无数人临摹兰亭序,伪作更多,所以华教授初时并不以为意。可是当他凑到古德隆身前,顿时眼睛睁得比古德隆还大。

      “我的天啊,此字风流倜傥,卓尔不群,俊逸之气溢满全篇,简直就可以跟唐朝五大摹本媲美……不对,这字竟写的比唐朝五大摹本还好?”

      “不可能,唐朝五大摹本可是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大书法家所临摹,何人的临摹作品能比他们更好?”

      “难道是?”古德隆看了华教授,华教授也看了看古德隆,然后两人异口同声地道:“王羲之的原作?”

      “绝对不可能!”华教授先摇了摇头,“王羲之的原作怎么可能会出现,早都失踪几百年了,我们再看看!”

      “好!”古德隆点了点头。

      两人再次审视这幅字,良久之后又禁不住出一阵感叹。

      此幅字用笔遒媚飘逸,大小参差,既平和又奇崛,匠心独运,没有做作雕琢之迹,自然天成。

      “天啊,这真是世上最完美的杰作!”华教授自肺腑的叫道。

      古德隆点头道:“昔日李煜论书,说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我一直觉得这话是说过了,初唐四大家名垂千古,风格也各有所长,王羲之的字就算再美,又岂能综合了他们所有优点,而摈弃了所有缺点?”

      华教授道:“是啊,是啊,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现在看来我们真是井底之蛙,没见过外面的天有多大,还以为天只能有井口大呢!看吧,这才是我国书法的真正精粹,果然不愧是历朝历代推崇的天下第一书!”

      “什么,天下第一书?”

      看到两位专家教授激动的样子,其它几位对书画有研究的教授也凑了过来。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书现世,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难道,他们今天能见证历史?

      ————

      ÐµÄÒ»ÖÜ£¬ËĸüÇ󯱣¬ÇóÊղأ¬ß÷ß÷ß÷¡£

      第38章 传国玉玺

      当所有字画的专家围过来之后,全都一齐望着这幅《兰亭序》啧啧惊叹不已。

      “这字写的太美了,几乎将所有书法中的优点都包括了,我实在想象不出除了书圣的原著,还有什么人能临摹出这样的作品!”来自水木大学的黎教授说道。

      “是啊,你看这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能寓刚健于优美。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太漂亮了!”文物局的郝教授大声惊叹。

      “你看看,这是什么?”古德隆指着宣纸的边缘道。

      “这是题诗啊,别人的题诗,还有玉玺的玺印和李世民的私章。我的天,这是李世民的字!”华教授惊叹。

      “难道,那个传说是真的?”郝教授扶着下巴,双眼绽放出异样的神采。

      传说中,王羲之十分珍惜自己的“神助”之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下,至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百岁而终,临终时传给【创建和谐家园】辨才和尚。

      唐太宗李世民是最喜欢书法的皇帝之一,听说辨才和尚那里有《兰亭集序》,于是命萧翼由山阴僧辩才处赚得,从此爱不释手,死后也让此宝陪他殉葬。

      华教授仔细看了一下那行诗,最后道:“没错,就是唐太宗写的,笔迹跟《晋祠铭》上的字几乎一模一样。

      唐太宗留存于世的真迹不多,只有《晋祠铭》、《温泉铭》等寥寥数件,华教授对此深有研究。

      这个以书法著称的皇帝,其书法和真正的书法名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据说唐太宗向虞世南学书法时,怎么都写不好“戈”字,于是练字的时候写了个“戬”字,把右边空出来,让虞世南填。

      虞世南填完了“戬”字的另半边“戈”,唐太宗觉得很满意,便展示给群臣看。群臣看到皇帝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出来了,哪敢说不好看,齐声赞不绝口。

      李世民听到别人的称赞十分得意,这时候魏征也来了,他便又拿着自己的字去魏征那里炫耀,并问道:“怎么样,朕现在的字不比虞世南差吧?”

      魏征一向是敢于直言著称,他只是轻轻一扫,便道:“皇上,你这副字啊,如果和虞世南比,就戬字的那半个戈还行!”

      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字特点比较鲜明,所以华教授一下就认出来了,他当然不知道这是李毅仿写的,只为了证明这本《兰亭序》的真实性。

      历代名贴都有不少人在上面写批注,盖私章,李世民这么喜欢《兰亭序》,不在上面画两笔才怪。

      “李先生,虽然我无比确信这副字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检测一下还是必要的。您看我能否拿它去做个碳十四检测?”华教授殷勤地问。

      “当然可以,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摹本!”李毅点了点头。

      华教授立即捧着这副画去做检测,没过多久便兴冲冲地回来道:“结果出来了,这确实是东晋年间的作品!我看这就是十成十的王羲之原作!”

      古德隆也点头道:“再不济也是王羲之本人的自临摹作品,断然没有第二种可能!”

      “是啊,除了书圣,还有谁能写出这样完美的字!”其它专家也一齐感叹。

      谭明诚听到众位专家的鉴定结果,顿时眉飞色舞,揽住李毅的肩大笑道:“李先生,你可真是了不起,竟然有如此重宝在身!这是名副其实的稀世奇珍,真让我等开了眼界!”

      那位本地的专家更是走向前道:“李先生,你这幅字比汝瓷还要珍贵百倍,可千万别用艺术品市场的破袋子装了,稍稍擦破一点儿那都是重大损失啊!”

      李毅笑着道:“多谢各位专家,在来之前,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摹本呢,现在听了大家的话,我就放心了。”

      “我的天,你还真有王羲之的真迹!小婷不是说那是你写的吗,怎么姓王了?”林如雪轻声嘀咕。

      李毅悄声道:“你还不知道我吗?我住隔壁我姓王,当然是我写的!”

      “呸!”林如雪白了他一眼,随后心跳得更快了。

      两套汝瓷,还有王羲之的真迹!这要卖了得值多少钱?我的天啊,这真是不敢想象!

      达了,这回是真的达了!

      “李先生还有其它藏品?”古德隆看着李毅,目光中充满期待。

      见识过了“雨过天青云破|处”的奇美汝瓷,又看到了王羲之的传世真迹,古德隆觉得就算李毅再拿出什么样的奇珍异宝,他也不会太惊讶。

      他的惊讶已经到了极限,无法再更进一步了!

      可是当李毅拿出的下一件物品,古德隆现他错得离谱,这东西把他惊得直接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其它几位专家也是纷纷碎了一地眼镜!

      这样的宝物也能拿得出来?

      “李先生,你不是开玩笑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为贵重的那样奇宝?”

      就算是对古董并不太了解的谭明诚,此刻也禁不住浑身抖,因为李毅此时拿出的是传国玉玺!

      “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还需要各位专家鉴定。”李毅微笑道。

      传国玉玺可是我国五千年以来的皇权象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