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仕途荣耀》-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明宇笑道:“表叔,你怎么不接着往下说了?”

      陶学伟摆了摆手,说道:“跟你实话实说吧,上次我去你家的时候,你爸教给我一个任务,那就是让我找个机会能劝劝你跟小曼结婚。你爸的命令,我可不敢不听,今天在这儿碰到了你,我必须要给你说道说道啊。不过,说着说着,我自己都都有点不相信我的话了,后面还怎么能说的下去呢?哈哈其实呢,我还是推崇自由恋爱的,就算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自由恋爱也有其更高效的一面。”

      陈明宇很感兴趣的问道:“表叔,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想知道怎么用经济学来解释自由恋爱更高效这个观点的。”

      “真想听?”

      “真想听!”

      陶学伟道:“那好吧,我就再给你多说几句。我刚才已经提到了,爱情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年龄、身高、容貌、学历、职业、收入、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们把上述各种因素进行适当归类,会发现主要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在这些变量中,身体条件是随年龄增长而衰变的,是爱情婚姻中的减函数。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期的。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的高低好坏以及收入、财产、职业等,预示着将来家庭收入及精神生活质量的好坏,即婚姻效用的大小。一般来说,男子对女方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因为男人自信有能力养活对方,容貌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满足。女人则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处于弱势,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

      陈明宇赞同道:“说的没错。”

      陶学伟又接着说道:“但是呢,但必须看到,每一个要素都是可变量,有的人很有钱,他可能就不是太在乎对方的物质条件,而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和年龄、美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有的人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这就可以解释这几年一些年轻帅哥为何选择年龄较大的富婆做老婆的现象了,这就是各得其所。理性的个人总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对象以实现婚姻效用的最大化。恋爱是男女双方各方面条件均衡和博弈的过程,结婚则是对爱情交换的一种确认,结婚证就是一个标准合同。 ”

      “大哲学家叔本华主张父母包办婚姻,他一再强调因爱情而结婚的人必定生活在悲哀之中,由婚配双方父母安排的功利婚姻常常比爱情婚姻更加幸福。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自由恋爱的婚姻模式更能体现自由市场交易的效率原则。前者重观察结果,后者重逻辑分析,都可以举出实例来证明各自的观点。我当然是支持经济学分析的,中国旧社会的包办婚姻的确比较稳定,但我认为并非原于包办本身,而在于制度约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包办婚姻有些像是计划经济,自由恋爱更像是市场经济,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更有活力的市场经济的,呵呵”

      陈明宇也笑了起来:“表叔,你真是太牛了,婚姻这样的事,你都能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而且听你这么一说,还真的就是这样。佩服!佩服!”

      陶学伟叹道:“我这回可是辜负了你爸的嘱咐了啊!”

      陈明宇打趣道:“你确实是辜负了我爸的嘱咐,而且你还用经济学原理来推翻了我爸的想法!嗯,我要把你的这个想法好好记下来,下【创建和谐家园】家,我爸再逼我相亲的话,我就用你教我的经济学原理去说服个,保证好使!”

      陶学伟郁闷的说道:“那我可就要等着下次去你家的时候挨训吧!”

      第84章 这个世界太小了

      叔侄两人闲聊了一会之后,陈明宇跟他说起了今天到这儿来的原因。

      陶学伟听了之后大感意外,赞叹道:“明宇,你真是可以啊!现在你都已经有正式工作了,而且还是警察,这可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你竟然还能主动想要学习经济学和法律,难得!难得啊!”

      陈明宇笑道:“表叔,你可过奖了啊!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觉得处在这么一个剧烈变革的年代,如果不懂点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会很容易落伍啊。”

      陶学伟道:“你说的没错,眼下这个时代,经济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而且经济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这一个领域,而是已经牵涉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法律更是整个社会的准则,只要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法治建设之路必然也就会更加顺畅了!明宇,你要学习经济和法律,确实是非常明智啊!”

      陈明宇道:“表叔,那我现在报名函授,还能报上吗?”

      陶学伟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报名函授的时间已经过了,但我可以帮你去问一下,或许还可以补报。不过,就算是现在不能补报了也没关系,你可以先过来跟着听课,等下次函授报名的时候,我再给你报上。至于经济学方面,你可以跟着我上课,也可以听听其他教授的课,法律系那边的教授,我也会给他们打好招呼,你放心就行了。”

      陈明宇笑道:“那就多谢表叔了!要不,我中午请你吃个饭?”

      陶学伟呵呵笑道:“你个臭小子,跟你表叔还来这一套呢?今天呢,咱也不去别的地方吃饭了,就去我家,让你婶子给你做个便饭,怎么样?”

      陈明宇道:“还要麻烦婶子辛苦,多不好意思。”

      陶学伟道:“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到了这儿了,如果我家里吃顿饭,让你婶子知道了,她才要生气呢!”

      陈明宇知道陶学伟这话说的是实情,陶学伟的老婆吴小英也是双庙镇的人,跟他家是邻村,两个人还是初中同学。只不过,他们初中毕业之后,就赶上了十年动乱,两个都没有再继续读书。

      后来,他们通过自由恋爱结婚以后,由于他家的家庭非常贫困,陈明宇一家人没少给他们帮助。尤其是恢复高考之后,陶学伟考上了大学,离开家去外地读书,把老婆和还未满一周岁的孩子留在了家里,在他读书的这几年中,他家里的大事小情,差不多都是陈明宇的父亲帮忙操持的。

      因此,吴小英对陈明宇一家人一直十分感激,如果她知道陈明宇来到了市里,却没有到她家去吃一顿饭,肯定会生气的!

      陈明宇便笑道:“那好吧,我也想嫂子和小涛弟弟了,正好去看看他们。”

      陶学伟接下来也没有课了,便直接带着陈明宇回了家。

      陶学伟的老婆吴小英原本是双山镇中心小学的民办教师,后来陶学伟留在青江学院工作之后,便通过学校的优待政策,把他老婆也调到了青江学院工作,在校图书馆担任了管理员,但是她老婆只是临时工性质的,没有编制。尽管如此,他们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也让陶学伟非常满足了。

      陶学伟已经在青江学院工作了六年多,但由于资历还是不够,所以还没有轮上学校的福利分房,如今一家三口人在青江学院附近租了一间四十多平米的民房居住。虽然这个房子已经很老了,居住面积也很小,但只要一家人在一块,那就是天伦之乐。

      陈明宇跟着陶学伟进了家之后,陶学伟大声喊道:“小英,快出来,你看谁来了!”

      吴小英今天休班,此刻正在厨房里择菜,听到陶学伟的声音之后,连忙擦了擦手,走了出来。

      “呵呵,婶子!”陈明宇开口打了招呼!

      “呀!明宇!你什么时候到的?快坐!快坐!”吴小英显然十分高兴。

      “我今天上午过来的,去学校听了表叔的一堂课,受益匪浅啊!”陈明宇坐下后说道。

      “是吗?有了你的夸奖,那你表叔肯定要高兴坏啦!”吴小英打趣道。

      “哈哈,你可别损我了!”陶学伟笑道,“小英,你买点菜去,我下午没课了,中午要和明宇喝一杯!”

      吴小英道:“好,我马上就去!”

      陈明宇道:“婶子,可千万别太麻烦!”

      吴小英笑道:“到了婶子家,你就什么都别管了!你先和你叔喝喝茶,聊聊天,我一会就回来。”

      陈明宇便不再多言,笑道:“行。”

      吴小英简单的换了件衣服,很快就出了门。

      陈明宇问陶学伟:“哎,小涛呢,他没在家?”

      陶学伟道:“他跟他同学去市图书馆学习去了,应该也快要回来了。”

      陈明宇道:“呵呵,小涛从小就爱学习,他现在的成绩怎么样?”

      陶学伟很欣慰的说道:“还行吧,一般在级部里,能保持在前十名。”

      陈明宇赞叹道:“市一中可是咱们省的重点中学,他只要能保持在级部的前十名,以后考上个重点重点大学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就算是清华、北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陶学伟笑道:“但愿如此吧!”

      大约半个小时后,吴小英和陶涛一块回来了,两人手里都拎着很多菜,其中不乏鸡鸭鱼肉。

      陶涛几年刚刚十四岁,跟他爸爸长得很像,清清瘦瘦,文质彬彬的,同样也戴着一副眼镜,一进门,他就很有礼貌的叫道:“明宇哥!”

      陈明宇站了起来,笑道:“呀,小涛,你又长高了啊!”

      陶涛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男孩子,笑了笑,说道:“高了一点。”

      陈明宇又道:“婶子,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啊!”

      吴小英笑道:“刚才跟你说了,到了这儿,你就听婶子的,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小涛,你明宇哥可是大学生,你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正好请教请教你明宇哥,可不要错过了这个好机会,明白了吗?”

      陶涛应道:“明白了。”

      陈明宇连忙说道:“婶子,你太高看我了,以我的水平可教不了小涛了啊!如果小涛问我什么题目,我肯定要出丑了。”

      陶学伟笑道:“你很久没有接触中学的课本了,如果他问你什么具体的题目,你可能不会做,但是你的学习方法却可以跟小涛共享嘛。”

      陈明宇也不再妄自菲薄,笑道:“哈哈,那好吧,我一定倾力相授!”

      吴小英道:“那你们先聊着,我去做饭。哎,对了,学伟,刚才我买菜的时候碰到了黄教授,他知道你下午没课,说一会要过来找你喝一杯呢!”

      陶学伟道:“行啊!”

      等吴小英进了厨房之后,陶涛也跟陈明宇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去了自己的房间学习了。

      陶学伟喝了一口茶,对陈明宇说道:“刚才你婶子说的黄教授,是我们学校经济系的副教授,是一位激进的改革派经济学家,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的出路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很有想法,就连市领导都经常请他去参与讨论呢。”

      陈明宇心里一动,说道:“这位黄教授看来很厉害啊!”

      陶学伟笑道:“他确实很厉害!不过,他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我们两个志趣相投,学术观点也相近,所以经常在一块聊天。一会他过来之后,你也不要有什么拘谨的。另外,我正好把你推荐给他,以后你可以多听听他讲的课,应该会有很大收获的。”

      陈明宇道:“行,那就多谢表叔了。”

      陶学伟笑道:“你还跟我客气什么呀。”

      陈明宇又道:“表叔,你既然跟黄教授的学术观点相近,那么你应该也经常被市领导奉为座上宾吧?”

      陶学伟呵呵一笑,说道:“我也确实被市领导邀请过去讨论过几次,不过,市领导对于经济形势、国有企业的出路,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方面,观点也不尽相同。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两种吧。我和黄教授都持激进派的观点,市政府郭市长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主要是跟郭市长接触的比较多。不过,黄教授跟郭市长的接触更多。”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郭远城?”

      “对呀!你认识郭市长?”

      陈明宇心想,这个世界确实是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啊!自己的好兄弟郭鹏是郭远城的儿子,自己的表叔又是跟郭远城观点相近的学者,看来自己是注定要跟郭远城有一番交集了吗?

      陈明宇没有隐瞒他跟郭远城的儿子关系莫逆的事,说道:“郭市长有个儿子叫郭鹏,是我警校的同学,我们两个还是室友,关系非常好。昨天晚上,我就跟郭鹏在一块喝的酒,晚上也睡在他家里了。”

      “是吗?哈哈”陶学伟笑了起来,“咱们青江市确实是小啊,到处都是熟人。在数学领域,有一个很著名的猜想,叫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翻译成叫做六度空间理论,意思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后来,在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件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哈哈,扯远了啊!明宇,喝茶,喝茶”

      陈明宇端起茶杯,嘴角浮现出一个若有所思的笑容。

      第85章 【创建和谐家园】决定脑袋

      吴小英做饭的速度很快,手艺也很好,没用多长时间就做出来了一桌子菜肴,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荤素搭配还非常合理,尤其是那一道水煮鱼,看起来简直是专业级的水准,完全不属于饭店的厨师啊!

      看着满桌子的菜肴,陈明宇不禁食指大动,赞叹道:“婶子,你做菜的水平也太高了吧,我觉得一般饭店的厨师都比不上你!”

      吴小英笑道:“你一会尝尝,喜欢吃就多吃点,以后经常到家里来,喜欢吃什么我就给你做什么。”

      陈明宇笑道:“那就先谢谢婶子了。”

      这时,外面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陶学伟站了起来,说道:“应该是黄教授来了,我去开门。”

      陈明宇和吴小英也跟着走了过去。

      门打开后,陈明宇看到一个穿着朴素,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色也有些沧桑,但是整个人身上都洋溢着一种学者之风的中年人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一瓶白酒。

      陶学伟热情的招呼道:“黄主任,快请进!”

      黄教授走进来之后,笑道:“我刚才在菜市场碰到了小英,见小英买了不少鸡鸭鱼肉,所以就过来享口福来了!不过,我也不白吃你的,这不,我给你带了一瓶剑南春,这瓶酒在我家床底下放了至少有十年了,今天咱们把它喝了!”

      陶学伟笑道:“十年陈的剑南春,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啊,哈哈黄主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侄子,在华阳县公安局工作,叫陈明宇。明宇,这位就是黄鹤年黄教授。”

      陈明宇礼貌的说道:“您好,黄教授。”

      黄鹤年呵呵笑道:“你好啊,小朋友。具体做什么工作?刑警?”

      陈明宇笑道:“对,刑警。”

      黄鹤年点点头,道:“你身上有一种英武之气,做刑警,非常合适啊!”

      陶学伟道:“黄教授,请坐吧,菜都已经做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黄鹤年连声应着,走到饭桌旁边,赞叹道:“呀,小英的手艺可是越来越好了啊,看这菜做的,色香味俱全啊!学伟,你可是好福气啊!”

      陶学伟开玩笑道:“黄主任,你也是好福气啊!小英刚把菜做好,你就过来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大家坐下来之后,陈明宇打开了那瓶剑南春,给他们三人倒上了酒。

      陶学伟端起了酒杯,说道:“黄主任,在喝酒之前呢,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黄鹤年笑道:“有什么事你就说,搞这么正式干什么。”

      陶学伟便把陈明宇准备到青江学院报名函授学习的事说了说,黄鹤年听完之后,爽快的说道:“这是好事啊,明宇已经参加工作了,还能这么主动的学习,很难得!好,我在这儿先答应下来了,明宇可以先去咱们学校听课,找个合适的机会,我帮明宇报上名。”

      陈明宇连忙说道:“谢谢黄教授了!”

      黄鹤年笑道:“我跟学伟就跟一家人一样,你是学伟的侄子,也就是我的侄子,就不要客气了。再说了,你这也是好事,韩愈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啊,帮助你这个有志青年找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我们的责任嘛,哈哈来吧,咱们一块喝一杯!”

      陶学伟家的酒杯不大,他们几个人喝的也挺慢,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才喝了半瓶左右,吴小英和陶涛两个人早早的就吃完忙自己的事情了,饭桌上便只剩下他们三人边吃边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20: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