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从芯开始-MOLIYDCOM》-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来这个来自内地省份的什么远芯科技果然还生活在几十年前,放卫星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

      这一刻,潘大军甚至还有一丝浓浓的悲哀——据说远芯科技是电科大一个教授开的,连教授都这样,那国内的科技还怎么发展?拿什么和人比?靠吹牛把人家吓死吗?

      ……

      王朝新听了这句大话第一反应也是苏远山信口开河得太过分了,但当他看到田耀明和秦为民两人听到苏远山的话后只是低头又仔细看了一眼图纸,最后两人居然还点了点头时……他微微一怔,眼中升起精光。

      当初远芯科技拿着电科的介绍信,通过蒋庆川请求江阴厂配合提供配合时,王朝新正在京城开会,这种和高科技企业合作的机会王朝新当然不会错过,所以一口答应不说,还特地去了解远芯的科技实力怎么样。不过他没有如愿,因为这是个纯民营企业,并未在国家备案,也没有获得国家支持。这样就更激起了王朝新的兴趣,后来他在姐夫家里无意中提起这事时,姐夫家读T大的外甥给了他消息,说这个远芯的实力很强——因为外甥有同学就进了那家公司做程序开发。

      所以当王朝新返回厂里后对秦为民一干人十分客气,也配合得很好。而且经过接触他也确定秦为民有硕士的水准,不是某些水货可以比拟的。

      这么说……他们的软件,真的有这么高的效率?

      王朝新深深地看了苏远山一眼,望向秦为民问道:“为民老弟,三小时真的可以?”

      秦为民也看了一眼苏远山,意味深长的一笑后点头道:“当然还得看你们的电脑配置,平时公司测试用的是多CPU工作站,要快许多。”

      “那请你们帮帮忙!”张建军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上前一步握着秦为民的手:“请问怎么称呼?”

      “秦为民。”

      一旁的蒋庆川笑着补充道:“他是我师兄,秦为民硕士。”

      “反正是高材生!”张建军激动地摇着秦为民的手:“帮帮忙,秦硕士,我们真的等得着急。”

      王朝新见状,眯了眯眼,便转头朝着潘大军:“大军厂长,让他们试试。”

      潘大军脸色一沉,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弟弟潘晓军便终于忍不住了,从电脑前起身,几步走向秦为民。

      “电科秦硕士是吧?”

      秦为民点头,淡淡道:“怎么称呼?”

      “潘晓军,中专生一个,比不得秦硕士。”潘晓军双手插兜,嘴角微翘起,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我虽然没那能耐开发EDA,但国外EDA我都见过试过。国内搞了好几年的熊猫CAD我也用过。”

      “我欣赏你们的唐吉坷德般的勇气,但能不能不要浪费国家资源瞎折腾?”

      秦为民涵养很好,就算被比喻成唐吉坷德也毫不动气,继续淡淡笑道:“你怎么就认为我们是瞎折腾?”

      “嗤!”潘晓军笑了笑,没理会秦为民,转而对王朝新道:“王厂长,我打听到,明年Cadence就准备来国内开办事处,你们接触一下那些老外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程序员!”

      最后,潘晓军回望秦为民,脸上升起淡淡的嘲讽:“咱们都是搞技术的,国内软件开发是什么鸟样我还不清楚?”

      这时,一个淡然的声音响起。

      “你也配叫搞技术的?”

      潘晓军视线一凝,瞬间转身盯着苏远山。

      苏远山抱着手臂,一贯挂在脸上的微笑消失,平静无比。

      “你再说遍!”

      “我说你不配自称搞技术的。”苏远山微微皱眉,见这人似乎想要动手的意思,他退后一步,淡淡道:“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出现崩溃,第一个想法就应该是程序设计编译过程中出现了BUG,那么就应该找出并解决BUG。而不是让人不要动这样,不要动那样。”

      “买回来的软件就是来用的,不是请回来的尊菩萨用来供的。”

      “你连直面问题的勇气都没有,还敢说搞技术的?”苏远山盯着潘晓军:“要我是你,真不好意思说出口。”

      “你……”

      “不服气?不服气就老实看着。”苏远山说完不再理会潘晓军,大步走向电脑,退出系统,关闭电源。

      这时潘大军终于忍不住上前吼道:“你干什么?谁让你乱动了?”

      王朝新脸色一沉:“大军厂长!让他们试!”

      说着王朝新望向秦为民:“为民,是你来还是田博士来?”

      苏远山头也不回:“杀鸡用不着牛刀,我来就行了。”

      ……

      装好自带的硬盘和鼠标,又加载好驱动后,苏远山启动远芯EDA。

      抬头对照着挂在墙上的手绘电路图,苏远山鼠标迅速移动,将一个个元器件不断拖到工程界面上。

      收录机的单层PCB,对于专注多层PCB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远芯EDA来说,确实是杀鸡用牛刀了。

      不到一小时,苏远山便完成了所有元器件的安置。接下来的一小时,他开始安排元器件的位置和调整线路。

      当所有焊点和线路图全部完成时,时间还剩下半小时。

      身后的一干众人早已看得呆住,特别是那些先前还在苦苦作图的绘图员,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类似于拼图般的绘制方法,也从来没见过这样智能的布线方式——那些线路仿佛有灵性一般,很轻松地就沿着第一根铜箔线的位置自动选择了最佳路径,完美避开所有的焊点和针脚。

      “时间好像还有剩。”苏远山回头看着屏住呼吸一脸激动的张建军厂长,想了想道:“我能看看你的外观和模具图吗?”

      “可以可以!”

      虽然不知道苏远山看磨具图要干什么,但张建军从公文包里掏出模具图纸递给苏远山。

      苏远山看了一下模具图,发现这收录机还是沿袭的老古董设计,继续问道:“还没有开模吧?”

      “没有,等着板子呢,板子搞不定就不敢开模。”

      板子没搞好确实不敢开模,因为很有可能会临时调整板子的大小和结构,提前开模那损失可就大了。

      苏远山点点头:“那我给你改下设计,加一块液晶显示屏,。”

      作者讲:喜欢小说的欢迎访问:瓦夜读书

      WAYEBOOK.COM,访问不了请发邮件至 【创建和谐家园】@WAYEBOOK.COM

      说着,苏远山先另存图纸,然后在板图上新开了一个电路位,添加了一块名为YXPX01的液晶屏显驱动芯片。

      既然都祭出牛刀了,那就顺便再杀一只鸡好了。

      (顺手:推荐票)

      ☆、第十三章:其实是屠龙刀

      潘大军早已经脸色铁青。

      反倒是潘晓军,三个小时的观摩,足以让他从震撼中慢慢清醒,看着苏远山不断构建新的电路,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如果说先前苏远山照着图纸绘图还能用“唯手熟尔”来解释,那么当他添加了新元器件之后再根据新元器件来重新调整布线依旧没有放缓多少速度,这就只能用妖孽来形容了。

      而且,熟悉几乎EDA软件的潘晓军知道,如果没有软件的支持,就算再妖孽、再手熟也没法做到这种随心所欲的境界。

      就好比一个人驾驶技术再好,你开一辆破拖拉机是永远跑不赢人家开轿车的。

      下班的电铃响起,但没有人离开,只是开始轻声嘀咕。

      潘大军脸色一白一青,冲弟弟低吼:“走了!”

      “等等。”

      潘大军恨铁不成钢地咬牙道:“等着丢人?”

      “等着看其他功能。”

      潘大军哼了一声:“那你看,我丢不起那人。”

      看着哥哥拂袖而去,潘晓军忍着前面那群苍蝇的嗡嗡声不为所动。

      “好厉害。”

      “今天才算见到真正的高手,相比之下潘厂长跟他提鞋都不……。”

      “小点声!不过一个小年轻都这么厉害,那个博士岂不是要上天?”

      “他这个应该是软件厉害吧?一看就比起Protel好用太多了……”

      潘晓军沉着脸,无视这帮当初手把手都教不会的蠢货绘图员,目光紧紧落在显示器上。

      ……

      苏远山放下最后一个贴片三极管,并连上焊点。

      “这边预留的接口是用五芯排线来连接一块15mm*42mm的液晶屏幕,然后你根据这个规格在前面板找个合适的位置装上去就行。通电后它就会显示收录机当前的状态,包括收音时的波段频率,录放音时的状态指示,以及快进倒带等状态。”

      “这不是新功能,只是新花样。成本贵不了多少,但格调要高一些,不知道你愿意采用不,不愿意的话可以直接用你的原版……”

      加载仿真工具又设定好参数后,苏远山转过身来,他这顺手为之也就相当于日行一善而已。毕竟收录机属于马上就要被淘汰的产品只能往农村走,远不如搞随身听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歌坛大爆发。

      此时,整个机房十余号人在苏远山身后围了个水泄不通。所有人都跟看怪物一般盯着他,再盯着显示器上的仿真界面。

      这人的牛逼已经无法形容了。

      三个小时完成人家四五天的工作量就不说了,还“顺手”改了电路图,加了新元器件,设计了新功能!而且还是只有“高端”电子产品才会有的液晶显示功能!

      张建军早已激动得无以复加,中年发福的身材让他得以轻松地占据离苏远山最近的位置,当听到苏远山问他满不满意时,他一把抓起苏远山的手紧握着连声道:“太满意了,太感谢了!我们早就想设计一点与众不同的功能,可是厂里的负责外观和模具的老师傅一直不知道怎么搞,还说搞出来技术上也实现不了。”

      “没事,今后设计软件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科技也会进步的。”苏远山挣了两下没能挣脱,只好笑道:“先预祝张厂长的产品大卖。”

      这时电路仿真完成,这表示通电之后这块PCB板就能正常运行。

      “那个……我再模拟一下其他功能,主要是测下波形和抗干扰。”

      张建军依依不舍的松开手,回头看了一眼陷入震撼的众人,似乎为了提醒大家一般,他开始用力鼓掌。

      王厂长也醒悟过来,笑着鼓起掌来,片刻后机房内掌声雷动。

      “小苏,不着急这一时,我们先吃饭。”王朝新上前拍了拍苏远山的肩膀:“晚上加班给你们弄!”

      苏远山回头一笑:“好,可是您说的。”

      “当然,走走!”

      张建军赶紧再次抓住苏远山的手:“王厂长,你别和我抢!今天晚上,远芯的这几位朋友我请定了!”

      *

      *

      苏远山被张建军几乎是拖着朝门口走去。

      苏远山看见潘副厂长已经离开,而潘晓军则留到了现在。此时,这个不过二十几岁的EDA售后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张狂,只是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己,然后退了一步给他让路。

      没想到这人还真在后面看了三小时。

      停下脚步,苏远山望向潘晓军,依旧平静地道:“服气没有?”

      潘晓军眼神一凝,仿佛自嘲一般笑了笑,然后坦然道:“服气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虽然是中专毕业,但他自认为也是搞技术的。对技术大牛,天然服气。

      沉默几秒后潘晓军道:“我只会软件开发的皮毛,但我比普通人懂EDA。知道要实现这些功能的难度,特别是那些新功能,你们厉害。”苏远山有些惊讶这人先前那么嚣张,居然能这么痛快就认输服气,这反倒让他不知道怎么说了。

      这时潘晓军又说:“但你们的EDA功能太完善,太智能,所以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而且想必价格也不便宜,这对国内市场的小厂、新厂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3: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