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作者P.S 免费的阅读网站欢迎棒场:瓦夜读书
网址:WAYEBOOK点COM
“不是,老师,我是真觉得远芯很有前景。”秦为民正色道:“公司很少有人能看懂小山的布局,包括之前我也没看懂。但这些天我在做架构之后才猛地回过神来……小山其实是想把远芯打造成一个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的大型集团。譬如我们现在做的单片机,今后可以走Intel的路子,往桌面平台发展。然后田耀明师兄负责的G【创建和谐家园】项目,一旦成功,更是可以替代如今大哥大的划时代通讯产品。还有李明柳现在的团队,则是专注于商业芯片的开发。”
“就更不用说席小丁亲自领衔的EDA团队了,那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最上游产业,只要我们的EDA能保持领先,就足以有和他人一较短长的资本。你说国内除了远芯,还有谁有这么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前景?”
听到秦为民一口道破远芯的布局,苏远山与父亲相视一笑。
“不过师兄,其实我们还差了点。”
秦为民微微一怔:“差什么?”
苏远山舔了舔嘴皮:“非X86的CPU架构。现在的桌面处理器方面X86架构已经渐渐形成垄断了,PowerPC和MIPS都差点意思,只能用来定制特殊用途CPU,譬如服务器。”
“但这些玩意,都是需要授权的。所以趁着现在这些指令集架构还没进化到垄断地位,我们得搞出一个新的指令集架构出来。今后不管是未来的桌面系统也好,还是服务器系统也好,我们起码有生产CPU的能力,而不至于想要搞CPU还得求人家授权。”
“师兄在架构设计方面有天赋,所以……我希望师兄从现在开始就直接加入远芯,然后带个团队开始设计一个全新的精简指令集架构。”
“这个架构我们不拿去和X86争桌面市场,但可以争夺服务器市场,争各种专用场景的CPU的市场。”
苏远山望着秦为民,慢慢说道。
现在是91年七月三十日,由Acorn联合苹果、诺基亚等秽土转生的ARM已经成立了将近八个月,他们设计的基于RISC指令集的ARM架构第一款处理器马上就要成型。
ARM是一家专注指令集和CPU架构设计的公司,本身并不制造CPU,只负责授权设计给其他厂商去找晶圆厂生产。后世的苏远山在海芯负责的7nmSOC便是基于ARM的架构魔改而来。
如今新成立的ARM就如同一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婴儿,苏远山没有必要怜惜,更没有必要等它长大成人再来给自己授权。
——开发出一个精简指令集的YX架构他不香吗?
“这个团队,等视频解码芯片搞定后,我马上就和师兄一起搞。”
听到这句,秦为民再不犹豫,他一扬眉,沉声道:“我马上交接工作!”
“为民,你要想好,这样一来你在单片机这些时间费的心血就白费了哦?”苏星河老怀安慰,看着大徒弟笑道。
秦为民呵呵一笑:“老师,我敢打赌,我们比你们要先出成果!不信走着瞧!”
苏星河也升起豪气:“好!那就赌一把!”
(求推荐票。问个很好奇的问题……我一直没搞懂,现在裸奔没推荐的状态,大家是怎么发现这本书的。)
☆、第二十七章 不学万燕
随着招聘的员工到岗,第九层的可用面积骤然缩小,现在光是工位就有一百三十多个,外加十个独立办公室。
这些办公室分别由李明柳,田耀明,席小丁,苏远山,秦为民,苏星河,后勤孙西慧,财务室的办公室则多挂了一块牌子,杨怡雯暂时和相对清闲的财务室混在一起办公。剩下的两个办公室则用来放工作站。
鉴于苏星河这个老总经常不在,他那间最大的办公室也时不时的被用来当成会议室。
至于人员分配,目前远芯的四个团队中人数最多的还是席小丁手下的包含了售后的EDA团队,足足有六十余人。其次是田耀明的通讯团队有将近三十人,剩下的李明柳和秦为民一人分了二十来人。
其中田耀明和秦为民的团队,理论上来说是一时半会出不了成果,现阶段甚至还是纯粹只能做理论研究。并且就连李明柳其实也很看不透苏远山让他搞视频解码是几个意思——MPEG都还没成为国际标准呢,就算搞出来也没产品可用。
所以在不少人看来,远芯这就是纯粹依靠一个EDA来养了三个看不到回报的团队。
但在苏远山的眼中,公司现在的人员架构还远远不足,要想今后真正在半导体行业做出成绩,这些人起码还得扩充百倍才勉强够用。趁现在工资低,能养得起那就先养着,能出专利最好,不能出起码也能出点思路,总好过碰都不去碰。
召集众人开了个小会,苏远山回到自己办公室,和李明柳一起讨论解码芯片的架构布局。
按照苏远山的设想,这块视频解码芯片需要达到高度集成化,直接断了其他公司的念想。但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华晶搞不定。
华晶的晶圆厂还是五英寸2微米,特别封装方式还是塑料封装,这就有点尴尬。当然不是说塑料封装不行,毕竟CMOS芯片需求的电压低发热小,正好适合塑料封装——譬如寻呼机,用起来就没有一点问题。但VCD不一样,因为要持续解码视频,这计算量就不是寻呼机芯片所能比的了。再加上光驱的存在使得VCD本身就是个发热大户,再用塑料封装就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而现在能够生产2微米以下制程芯片的企业有很多,TI,Intel,AMD,联电,台积电,以及东边霓虹国茫茫多的芯片厂。
可是找这些厂,光是一套芯片流片就得将近百万美元,而且短期内还看不到市场效应。
VCD这类家庭消费产品不比大哥大、传呼这种通讯产品。它不具备天然自传播属性——简单的举例就是,你拥有了VCD,顶天了你的几个邻居知道。但通讯产品不一样,买了手机、传呼之后,你的整个朋友圈、亲戚圈全部都会知道。
当初万燕栽跟头,一是没有注册整机专利,二来是前期光推广VCD这个概念就花了太多钱,再加上后续资金不足,内容不足,因此被后续进入的厂商直接踩在脚下,成了泥潭中的垫脚石,被无数人拿来当反面教材时不时的鞭尸。
甚至某VCD的老总还大言不惭的说:“我从来不做出头鸟,不做陌生市场”
这句话虽然【创建和谐家园】,但确实有点道理,特别是缺钱的时候。
“要不还是选择2微米,大不了我们芯片做大点,搞个散热片?”李明柳建议道。
苏远山拿钢笔顶着下巴,盯着项目单,眉头深深皱起:“理论是可行,但这样一来成本太高,也没什么竞争力了。”
李明柳愣了下:“现在应该没人做这个吧?”
“难说。”苏远山摇摇头,沉吟道:“这样,还是按照之前的思路走起。我们不能放弃先进的设计不用而选择落后的。”
“那流片怎么办?”
“放弃华晶,找TI或者NEC或者联电——反正我们EDA都要进入国际市场,这些巨头总是要联系的,带着生意上门总好过推销产品。”苏远山抓起笔,迅速在项目单上签字:“两个月,你能搞定不?你要能搞定我就去为民师兄那边。”
“……”李明柳低头沉吟起来。他知道,苏远山这个妖孽不仅仅在程序设计上是BOSS级,就连芯片设计也能稳压在芯片方面最强的秦为民,是不折不扣的真·天才。如果苏远山继续和自己一起搞的话,时间起码节约半个月。
“没问题!”李明柳抬起头,也签完字后笑了笑:“总不能让大家觉得离了你就没办法做事情了。”
对于这句话,苏远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接,他只好摇头一笑。
见李明柳挺直腰杆出门,苏远山抓起文件袋上到第十层。
*
一个月前,第十层的装修就开始了,先是由小舅盯着,后面小舅去了江阴负责建厂便转移给了后勤的孙西慧。
孙西慧今年三十,但身穿黑白套裙的她看起来却和二十几岁的姑娘差不多,甚至更有一番气质。她原本是省城下边县里一所小学的总务,后面小学合并,她这个民办老师一时半会没了位置,要继续教书就只能下乡,要不就进修考中师。后来上省城进修时看到远芯的招聘,被远芯的工资给吓到,依靠在学校当总务的经历和干练,她几乎没费什么事便被张克选中,开始负责远芯的后勤事务。
此时楼上的卫生打扫已经到了尾声,孙西慧很细心的把从电科借过来的幻灯片用绸布遮住,防止灰层。
“孙姐。”
“小苏总。”
“嗯,明天这边要来六十来号人,饭菜的话由我们负责,你可能需要提前和饭馆的蔡老板联系下,免得到时候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饿肚子。”
“没问题。”孙西慧冲苏远山嫣然一笑:“小苏总,明天是你来上课吗?”
“不是,我来试试机。”
孙西慧见状撤掉绸布,马上转身端起水盆,在周围洒了一圈水,同时吩咐清洁工小心扬尘。
不一会垃圾运走,她又去四周拉动窗帘。苏远山见状也赶紧帮忙——整个楼层将近一千五百平米,一个人沿着边沿跑一圈非得累死不可。
等到四周变暗,苏远山回到前厅打开幻灯机。现在公司电脑不够,又没有投影仪,只好用幻灯片+图片和文字这种原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孙西慧跑了一圈,回到幻灯机前时,她已经累得有些微微喘气。
“那个……小苏总。”
“什么事?”苏远山随口回到,他盯着幕布调整着焦距。
“我大伯的儿子在省城开了个电脑培训部……虽然找了老师,但我想老师再厉害也没有咱们公司的厉害。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请我们的工程师利用休息时间去上一下课,会给钱的。”
孙西慧见苏远山转身,马上有点紧张:“只是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不知道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了。”苏远山不禁哑然:“你问【创建和谐家园】什么,你直接问他们就行了嘛。”
孙西慧出了口气:“这不是怕影响不好嘛。”
“没有的事,话说最近省城开了很多家培训部,你亲戚开的是哪一家?”
“就一环路边,太平街那边。叫东方电脑培训部。”“哦,见过。”苏远山想起自己每次路过太平街,好像是能见到块大招牌,说是名师传授程序设计,笑了笑道:“咱们是私企,下班之后的所有时间都归个人所有。话说就算国企也管不了这个吧……”
“好的!谢谢小苏总,也欢迎小苏总去指导工作。”
“有机会去学习一下。”
苏远山笑着随口应了一声,调好焦距后关掉幻灯机。
明天来培训的除了有华晶的工程师,还有贝岭、燕东微电子等大型半导体企业,外加省大和电科的一部分讲师。
来的单位名头都不小,所以明天的开场主讲是席小丁,全公司就属他逼格最高。
(顺手:推荐票)
☆、第二十八章 王朝新的野望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从本质上讲,任何EDA都是CAD。我们无须纠结它的概念,只需要把它理解为能够大幅减轻我们电子电路设计工作量的一种自动化工具即可。既然是自动化工具,那么自动化水平便是衡量一款EDA是否优秀的最重要指标——我保证,远芯EDA是最强的,没有之一。”
“鉴于大家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有中文版本,同时大家手中的资料也有中英文对照说明。”席小丁说着顿了顿,他站在幻灯片的灯光下,脸庞透着红晕。
望向坐在凳子上认真倾听的六十多人,席小丁抿了抿嘴继续道:“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英语。因为我们是第一批追逐现代计算机前沿技术的人,而这些最前沿的技术目前全部掌握在西方。无论是要阅读各种技术期刊也好,还是日常的交流也好,在老外开始捋直舌头学汉语之前,我们都得接受这个现实。”
众人笑了一下,席小丁也笑了笑:“下面我开始从远芯EDA的最基本功能讲起……”
*
苏远山在门口听了一会便悄然离开,当然,他不是不放心,只是想听听席小丁这家伙怎么开场。
“席师兄不愧是大佬,他那股牛逼劲我是真学不来。”苏远山笑着摇头,在秦为民办公室的沙发躺下,脚翘到扶手上,很是轻松惬意。
秦为民也笑了,他放下笔,也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仰着:“人家十三岁就进了中科大,这种经历国内是独一份,再说人家本来就牛逼。”
“我不也牛逼?可就学不来他那股‘我不管你们之前是什么认知,今后就以我为准’的气势。”
“你要更接地气一点。”秦为民打量着他,叹了口气:“小山,说句话你别介意,我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你才十岁就跑来机房和我们抢位置,我记得那时候电科穷得要死,机房一大半都还是Laser-310,连APPLE II都没有,你还求我们教你Basic呢。”
“别提机房,一提机房我满脑子都是脚臭味。”
当初电科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穷得跟鬼一样,没脚套只好脱鞋进门——大学男生的脚……你品品。
秦为民哈哈大笑:“我看你的天赋就是被熏出来的。”
“还真说不定。”苏远山笑着顺手从脑后捞出一本书,封面上是《集成电路原理》,翻了一页随便看了眼道:“你看,这个差分式共源共栅结构多简单,无非就是一组有源负载,一组差分输入对……”
“打住!”秦为民哭笑不得:“我听你爸说你每晚都是抱着书睡觉,你不会所有的集成电路设计知识都是自学的吧?”
“可不是么?”苏远山也叹了一声。他也很无奈,为了给自己的“牛逼”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每晚睡觉前都会拿本书盖在脸上装刻苦。最近更过分,还得每天晚上听着英语磁带入睡……
“不跟你聊了,没事回你自己办公室。”秦为民坐直身子,赶苍蝇一般挥手。
苏远山哈哈一笑,继续随意地翻着书,脑子里却满是ARM的架构。
作为海芯的首席架构师,苏远山对ARM架构的发展烂熟于心。他知道ARM真正大放异彩是在93年之后ARM7的横空出世。今年要发布的第一代ARM处理器只卖出十几万片,根本谈不上成功。
最重要的是,ARM不像X86那样,无论你怎么绕,都无法绕开臭名昭著的338专利(关于高速缓存的专利)——要知道,Intel最早是玩SRAM出身的(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简单理解为CPU参数中的1级缓存,2级缓存,3级缓存)。只是当初玩不过霓国人才迫不得已转型当了IBM的小弟,为其制造处理器,并在IBM的【创建和谐家园】下把X86授权给了AMD,使其成为第二供应商。
——有个不知名的八卦,其实Intel并不是X86的第一作者,X86是一家叫Datapoint的公司设计出来委托Intel开发的,当时专注存储的Intel实在太菜,半天搞不定。于是等不及的Datapoint重新自己搞了一款CPU。但Intel虽然菜,干了活钱还是得给。于是X86就以五万美金的价格抵给了Intel——据说是含泪收下的。
而现在,只要能绕过ARM已有的专利抢先设计出更先进的指令集和架构,完成盖帽式的专利拦截,构筑壁垒,就可以把ARM扼杀在摇篮中。秦为民等了一会见苏远山还不离开,无奈道:“你不走那我们就一起开个会好了,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发现按照你的需求,要从现有的精简指令集架构中杀出一条血路有点难……”
“没事,你们开,让大家畅所欲言。会议纪要到时候给我一份就行了。”苏远山听到要开会,他马上弹起身回到自己办公室。
刚回办公室,【创建和谐家园】还没坐热,分机电话便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