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要打破垄断,就只能进行产业细分——就如同奥运赛场,为了获得荣誉,分得蛋糕,后面光田径这一项就分成了长跑短跑障碍跑接力赛等。同时因为科技的专业性,也迫使汇聚了最尖端科技的半导体行业必须进行相应的产业细分。一片最顶级的芯片从设计到封测下线,将会是无数个拥有最高端技术的产业以及代表着该产业最先进技术霸权的【创建和谐家园】。
而根据木桶原理,在整个生产链中,只要我们能掌握一定比例的关键行业的核心技术并完成“技术霸权”,就能达到制约全局的目的。但现在,纵观整个半导体行业,无论是否细分,国内都落后于国际——除了远芯EDA。发言稿指出,EDA软件因为其本质上是程序设计的缘故,很大程度上属于一场智力和想象力以及市场前瞻性的比赛。在现阶段,它尚且不过分依赖工业基础,因此远芯EDA才得以横空出世并弯道超车,一举超越目前所有的同行产品。
而只要远芯EDA保持优势,和各IC设计,晶圆厂保持深度合作,那么未来的市场便会被其占据并完成垄断,其他厂商只能苟延残喘。或者进行“产业细分”,在某些工具的领域上进行钻研,争夺远芯无法完全顾及的领域,从而捞点汤喝。
这便是远芯的赢家通吃。
发言稿还认为,半导体行业凝聚了目前最先进前沿的科技,它是一个更新迭代极快的行业。在国内目前基础薄弱的状况下,用最快的速度尽量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是必经之路。同时还必须大力、集中扶持国内已有技术积累的相关产业,争取在某几个或者最少某一个领域建立技术壁垒,这才是今后国内半导体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总的来说就是普遍撒网,重点捞鱼,而且下网一定要快。
这篇稿子,苏远山从前往江阴的火车上时就在着手写,直到前天晚上定稿时,苏远山还和父亲讨论到了深夜。
当苏星河昨天将定稿后的发言稿交给校领导审阅后,电科的周振中校长看后久久不语,当即便签下名字,并决定和苏星河一起进京汇报。
苏星河微眯着眼,再次看过一遍报告后收好文件袋,开始闭目养神。
*
*
送走父亲,苏远山没有回公司,而是继续在机场等候。大约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一脸风尘的潘晓军背着包,拖着一个大号旅行箱下了飞机。
“小苏总。”潘晓军紧走几步上前,先一步打招呼。
“别客气。”苏远山带着潘晓军走进停车场,把小舅的车钥匙丢给潘晓军:“小舅的车暂时就你开了。”
“没问题,张总在那边也是开我的车。”但当潘晓军看到皇冠时马上苦笑起来:“亏了——这车得有八手吧?”
“呵呵,差不多,不过能开。”
返回公司,苏远山又带着潘晓军见了席小丁和李明柳,随后带他进了自己办公室。
“两人一个宾大博士,一个T大硕士,有压力没?”苏远山丢给潘晓军一本尚未出版的远芯EDA中文教材,笑眯眯的道。
潘晓军也是一笑,坦然道:“来之前张总就给我打了预防针,说中专生在远芯本部就和文盲一样。”
苏远山随意地点着鼠标,望向潘晓军,也很坦然:“小舅的话虽然有点糙……但你如果想要跟上远芯的步伐,我其实建议你拿个函授,或者夜大,电科就有,趁现在夜大还没取消,赶紧混个证。如果你实在有能力,还可以找我爸开后门,让你读个硕。”
“……”潘晓军一阵沉默,他不知道苏远山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但眼中却渐渐升起亮光。
“今天你先熟悉一下情况,顺便把住的地方找了。然后给你一周的时间摸透远芯EDA的设计流程,不求熟练,但起码要懂。一周后你就负责招人,需要专科以上学历,半导体和程序设计相关的行业优先。最迟月底,你就要带队前往南边各个半导体企业进行产品推广。”
“目前产品的市场定价我们还没有考虑好……”
潘晓军听苏远山说了一大堆,正感压力倍增的时候,突然一愣:“定价都还没好?”
苏远山呵呵一笑:“对,因为在等你。你曾经是同行软件的代理,你最清楚国内的需求情况,所以你这几天一边弄懂EDA,一边考虑一下国内市场的定价方案。不过我有个大体的想法你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的EDA是可以分割出不同功能的。譬如有许多中小企业只需要用到PCB设计,那就可以只给PCB模块。”
“对于一时半会没需求,或者实在买不起的企业,我们也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芯片/PCB设计服务,他们只管提需求,我们会用最专业的水准为他们提供从设计到仿真到出版图甚至还可以替他们搞定流片封测。总之……这些生意都是可以做的。我们不仅仅只是一个EDA开发公司,我们同样是一个芯片设计公司。”
“至于有硬需求,但一时掏不出钱的企业。可以从定价策略上考虑,譬如按年付款等等……”
苏远山一口气说完:“总之,凡是半导体相关的企业,最好都和我们粘上关系。而且我们是看人下菜碟,能多赚就多赚,但定价上限不超过同行产品。”
潘晓军盯着苏远山看了数秒,确认他没有吩咐之后苦笑一声:“我算是知道为什么你小舅把你夸上天了?”
“为啥?”
“没啥,其实我读书的时候成绩挺好,从小就被老师称为T大P大的料。”潘晓军朝工位区看了一眼,自嘲地摇摇头:“所以我向来不信什么天才,不过今天是信了。”
更多好看的文章:WAYEBOOK.COM
访问不了小说请发邮件至 dz@WAYEBOOK.COM
“你最好信,因为席小丁博士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同龄人还在玩尿泥的时候他就在玩电路了。”
“你呢?”
苏远山一笑:“我也是。”
“……”
(下一章争取0点出来,求个推荐票。)
☆、第二十五章 全是好消息
潘晓军在远芯中午吃了个中午饭,顺便又认识了一群人——在普通员工都是本科的程序员堆里,潘晓军实在不敢自称搞技术的了,也不敢像在江阴厂里那样骄傲地自称“不过是个中专生”,而是很虚心的表示自己只是略懂同行的软件,因此才有幸加入远芯。
下午,苏远山设计的小工具完成编译,他拿出一份从学校copy来的Protel的工程文件,将工具挂载在远芯上面之后,远芯很顺利地便加载Protel尚未完工的工程文件。只是要涉及到电路图的分析,因此加载得比较慢。
不过只要能够无缝转换,慢一点又何妨?
这个小工具,苏远山准备用来当程序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拿不到特等奖除非所有评委集体眼瞎。
距离最终交稿时间还有一个半月左右,因为这次大赛,还让一个行业莫名其妙地提前兴起了——其他地方苏远山不清楚,但光在省城便冒出了好几家打着“电科大/省大教师亲自教你学编程”招牌的电脑培训部。据说生意异常火爆,就连少年宫都一改往日最多教到Pascal的风格,开始涉足C/C++。这倒是有点出乎苏远山的意料。
时间来到七月下旬,22日,在首都滞留了一周多的苏星河教授返回省城。
……
“爸!”
苏远山没有去接机,但他听到父亲到家后便立刻丢下手中的活打了辆摩的回家。当到家时,苏星河刚好洗完澡,正吹着电扇美滋滋的吃着西瓜。
“你是跑步回来的?”苏星河见苏远山满头汗,笑着递了块西瓜给他,又取下脖子上的毛巾给苏远山擦汗。
“坐得摩的,不过是跑上楼的。没办法,这天气随便动一下就得出汗。”苏远山咬了口西瓜,急切地问道:“上头怎么说?”
父亲这些天一直在首都忙碌,再加上打电话也不方便,直到上飞机才通知了一下,不过听父亲的语气,苏远山知道肯定是好消息。
苏星河擦完苏远山额头的汗,又把毛巾往他背后塞,笑道:“你平时沉稳得像个老头子,今天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
“我知道你最想知道什么。”苏星河望着儿子,在心中不住地感叹,儿子给自己准备的一篇发言稿,非但让当时参加验收评估会议的机工部领导沉思良久,随后更是直接被送进内参。自己这些人等了那么久,就是在等消息。
“除了EDA出口的日期讨论了很久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圆满。部里批准电科与远芯尝试一种新的科研合作模式,只是成果有所保留。”
“怎么个保留法?”
“按照项目的投资比例来算成果,但无论怎么样,远芯都拥有成果的使用权。”
苏远山眉头皱了一下——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的想法很简单,远芯出钱,各大高校出人共同研发,出的成果远芯直接拿钱回收。总的来说就是科研人员拿名誉,拿高额奖金。然后远芯独享成果赚更多的钱。
不过苏远山很快便释然,如今国内还在时不时的讨论姓什么呢,能让远芯享受与高校合作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按照投资比例算成果,这意味着上面会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这也能减少远芯的资金投入压力。远芯现在穷得跟鬼一样,算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苏星河又道:“明年成立的电子工程学院,我大概会是系主任。”
“这个……还行,副院长的话杂务太多,系主任正好顶在科研一线。看来博导和教授今年也跑不掉了。”
“还有,周校长提了个申请也批准了,远芯今后将会成为电科的实习基地。”苏星河呵呵笑道:“这个消息不错吧?”
苏远山眼睛一亮!这岂止不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虽然今后会取消分配,实习单位也不需要什么介绍信,而是自己找。但现在的实习,都是由学校填介绍信的委派实习的——都是对应的公家单位。
远芯拿到实习基地,这意味着远芯将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以及人才梯队。
“还有……发言稿进了内参,我们没有等到消息。但根据部里领导的口风,据说上面还是很认同我们的看法。所以你一直念念不忘的908可能会加快了——而且我们听说华晶那边也在到处托人,还专门成立了个小组蹲在首都。”
听到这里,苏远山轻轻呼了口气。
他并不是非得要拉华晶一把,而是华晶中央研究所那几百号人算是目前国内芯片生产相关的最顶尖人才,如果迟迟不能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对于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都是损失。
作者(瓦夜读书)P.S 喜欢小说的欢迎访问:WAYEBOOK.COM
“最后,教材已经交给部里的出版社出版,根据和教育部沟通的情况来看。远芯EDA大概成为课程软件是没问题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可能卖给高校的价格有点低。”
苏远山大笑:“哈哈哈!没事,我还以为要免费送呢,有得赚那真是意外之喜。”
*
到了月底,随着校招的新员工陆续进入远芯时,江阴那边也同时传来好消息。
众芯电子——也就是才成立寻呼机生产厂——已经在王朝新的闪电操作下完成主体转变,一开始的寻呼机生产厂变成了众芯电子的下属企业,新注册的众芯电子则成为主体公司,并开始积极拓展芯片设计及各种元器件的销售业务。
不得不说,王朝新这一波操作玩得很溜,就连苏远山都要学习。
这样一来,众芯电子虽然还是远芯控股51%的企业,但因为有了“崽儿”,又独立拓展了业务,就不再是之前只单独作为远芯一个生产厂的存在,而是成为一个相对能独立发展的企业。
苏远山很乐意看到这种有想法,并能够自己发展的企业诞生。
月底,小舅返回省城,并一口气带回了三千台中文寻呼机。
☆、第二十六章 那就赌一把
“三伏天,像火烧,下了班大杂院里真热闹……”
电视里传来刘欢老师尚且年轻的嗓音,苏远山和父亲坐在沙发上一人手里拿着个传呼在摆弄。小舅拿起电话打通人工台,随便留了个言后,苏远山手里的寻呼机便响起了由蜂鸣器发出的致爱丽丝的音调。
小舅挂掉电话,一脸得瑟:“怎么样?目前出厂价是一千四,料钱成本将近五百。主要是芯片成本还没压下来,华晶那帮人穷疯了,说关系归关系,但量没上去就这么贵。”
“还行,主要是抱回来这三千台实在是大手笔,算是雪中送炭了。”苏远山放下传呼,传呼的外形设计他没有多参言,只是建议时尚一点,只可惜负责磨具的老师傅可能对时尚有什么误解——很传神地在传呼机的背面浮雕了一朵花。不过这样一来外形凹凸有致,摸着确实挺有手感,而且整个寻呼机边沿也不硌手,算是目前国内的一流水准。
小舅挨着苏远山坐下,依旧很得意地搂着外甥的肩膀:“怎么样?小舅搞钱水平一流吧?”
苏远山呵呵笑道:“一流一流——王朝新没意见吗?”
“没有,他知道远芯的情况。只是有点感慨,说当今世界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实在是太值钱了。”
苏远山暗暗点头,王朝新还真是个猛人,能迅速厘清远芯这种有能力完成EDA开发,又有芯片设计能力的公司会有多强的后劲。不会产生自己被远芯“蛇吞象”的错觉。
不一会饭菜上桌,吃饭时母亲难免又提醒苏远山不要忘了竞赛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小舅便开着他那破皇冠去公司接上财务唐姐去注册全资子公司,苏远山则和父亲一起到了办公室。
因为联合科研组的成员都是电科电子和计算机系的教授以及手下的硕士博士,因此项目属于电科所有,且由学校调拨资金。鉴于之前被借到远芯的研究生都是领工资的,这边一干导师也不好意思让自己学生跟着白干,多少也意思了一点,虽比不上在远芯,比起以前打白工那是好了太多。
从联合研究组成立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一直都在讨论单片机结构,每个教授都根据自己熟悉的架构提出改进方案,以至于光扯皮就扯了一个月。这种情况直到秦为民回来接替苏星河的工作,整理并提出一个总线基于冯·诺依曼、单指令流水线的新架构才最终尘埃落定——秦为民只用了十来天便整理并拿出了可行的设计方案和数条RISC标准的指令。而目前一干大佬正在没日没夜地考虑指令集所必须的指令。
“老师。”
见到苏星河和苏远山进门,唐文杰率先打招呼,紧接着秦为民也从电脑上抬起头来。
苏星河笑着回应学生,又冲秦为民点点头:“嗯,你们继续,为民你出来一下。”
早上九点的省城还没有开始热,但太阳已经高挂天空,三人在树荫下边走边聊。
“为民,你是怎么打算的?”
作为大徒弟,苏星河对秦为民额外看重,秦为民也对苏星河异常尊重——上次在华晶碰到贾基丙,如果没有苏远山,秦为民也肯定会当场发火。
是以三人聊天很是随意。
秦为民想都没想便道:“没什么打算,先跟着老师干呗,您让我去哪就去哪。博士毕业后我就进远芯。”说着秦为民开了个玩笑:“反正我就赖着您了。”
苏星河哈哈大笑,用力拍了一下秦为民的肩膀:“你小子别嘴里说得爽快,到时候心里不服。”
作者P.S 免费的阅读网站欢迎棒场:瓦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