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从天后演唱会出道》-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板,一本《读者》,五本《人生》,我也给老家伙们带去看看。”他说的老家伙们是他语文组的老同事们。

        “五本?”老板一愣:“这书这么好?”

        魏老师点点头:“好得很。”

        老板快速给魏老师结了帐,然后来到柜台前,思索片刻,把《人生》的位置往上面放了放。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各家书店同时发生着。

        全国各地的书店,《擦肩》与《人生》的销量很快就把其他八本书甩在后面。

        其实《读者》虽然是数一数二的杂志,但是近些年已经式微,年轻人不再喜爱实体阅读,真正会走进书店买《读者》并且关注征文比赛的就是一些魏老师这样的老书虫。

        而对于这些老书虫而言,《擦肩》那样的文学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人生》这样的作品对他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生》才是《读者》期刊最应该力推的的作品。当《读者》的主编把《擦肩》评分做成第一并大力宣传的时候,他们就在与自己的客户群背道而驰了。

        可是偏偏类似于李思源这样的偶像作者的粉丝,购买力又十分强悍。

        这就造成了,《擦肩》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和《人生》有一战之力,甚至销量还稳压《人生》一头。

        两者的销售数量一直稳定在5:1的状态。

        ……

        这天晚上,魏老师吃完饭,终于有时间再次阅读《人生》。

        《人生》的主人公叫高加林,故事发生在改革时期的陕北高原。

        高加林一家是高家村最贫寒的。虽然家境贫寒,但高加林有文化、有出息。在县城读完高中后,他回村里做了民办教师。

        在农村,这是个极体面的职业,可以一边读书学习,一边赚钱养家。

        但是好景不长,大队村支书高玉楼【创建和谐家园】让他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岗位。一夜之间,高加林从人人敬重的教书先生,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一身份转换太快,让他难以接受。

        做回农民后,高加林只能抡锄头干活,每天沉浸在痛苦里,因为他骨子里渴望离开贫穷落后的农村,到更广阔的城市天地去生活。

        就在这时,美丽善良的姑娘刘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

        巧珍热心的帮助加林适应农村的生活,让加林备受感动,于是他俩很快坠入了爱河,但是加林心中的抱负却一直不能熄灭,他一直都觉得农村容不下他,他不是这个阶级的人,他是更高阶级的人。

        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

        高加林的叔叔高玉德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成了当地劳动局局长。副局长马占胜为了拍局长马屁,将加林安排到了县里做通讯员。

        这份工作不仅体面,而且解决城市户口,是真正的金饭碗。进入新单位后,高加林意气奋发,身心舒畅,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

        在城里的时候,高加林重新遇到了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

        虽然此时的黄亚萍已经和家里开食品公司的张克南在一起,但是她内心还是对加林更加喜爱。

        起初高加林还是一心只为事业,但是当他听到亚萍要随父亲要调去南京,并且希望带着加林过去的时候,加林终于接受了亚萍的爱意,抛弃了巧珍。

        即使他抛弃巧珍让他心如刀割,内心煎熬,明知道他抛弃的是自己人生中那个最爱的人,但他还是选择了能够让自己更上一个阶级的亚萍,同时亚萍也抛弃了克南。

        加林和亚萍凭着自身的才华与长相,很快在县里出了名,

        但老天爷怎会让高加林如此顺风顺水,被黄亚萍抛弃的张克南的母亲由于一时气不过,看到克南伤心的样子,直接去检举揭发了高加林,县里非常重视“走后门”这个事件,于是又把高加林贬回了农村。而黄亚萍也在这时候抛弃了他。

        当加林再次回到农村,巧珍已经嫁为人妇,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用爱让他再次振作了,他彻底失去了那个金子一般的姑娘。

        看完故事之后,魏老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到这时,他才想起书籍扉页的那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高加林对巧珍与亚萍的选择看似是男女之事,但却代表着不同的道路,其实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在那个时代,类似高加林的人不少。

        “好书啊。”魏老师第一次拿起手机谨慎地扣字,他要发个朋友圈。

        “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叫《人生》,难得的精品!”编辑完后,魏老师点击了发布。

        与此同时,微博上,在李思源的评论区有人发言道:“各位姐妹,送我上去!我爸是开书店的,他告诉我说,有一本叫《人生》的书销量也很猛,很多大人都喜欢那本书,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思源哥哥,姐妹们多给哥哥冲冲销量!”

        一时间,这条评论迅速被点赞到了前列。

        “人生,这名字一听就不行!”

        ……

        秦城中学一名叫魏鹏的高中生正拿着手里的《擦肩》反复磋磨,这是今天他和一位姑娘一起买的。

        那位姑娘是他暗恋的对象,姑娘喜欢李思源,所以他就投其所好和姑娘一起去买了这本书。

        就在刚才,他收到了这位姑娘的微信信息:“小鹏鹏,《擦肩》好看吧?快帮我们思源哥哥宣传一下,据说有一本叫《人生》的书都快威胁到我们思源哥哥了。”

      ¡¡¡¡ÎºÅô»Ø¸´£º¡°ºÃàÏ£¡¡±

        然后魏鹏拿起手机编辑了一条朋友圈。

        “《擦肩》太好看了,看的我热泪盈眶,人生也能和擦肩比?《人生》是什么破书啊!”一气呵成,点击发布。

        他喜欢的小姑娘立刻点了赞。

        另一边,魏老师发完朋友圈十几分钟后点进了自己的朋友圈,几位老朋友都表示要买本《人生》来看看,他很满意自己朋友圈的效果。

        手往上滑,魏老师看到了一条新增朋友圈。

        孙子鹏鹏:“《擦肩》太好看了,看的我热泪盈眶,人生也能和擦肩比?《人生》是什么破书啊!”

        这条朋友圈和他的一上一下,跟他妈对话似的!

        当时老魏气的差点没抽过去。

        因为这个魏鹏,是他孙子!

        好家伙,爷爷发朋友圈说《人生》好看,孙子紧接着来了一条:“人生是什么破书?”

        你是欺负我抽不动七匹狼了吗?

        当下老魏气的给自己儿子打电话。

        小魏深夜接到老父亲的电话很慎重:“爸,这么晚打电话发生什么事情了?”

        老魏气呼呼地说道:“你自己去看朋友圈,气死我了,我一个语文老师的孙子,文学素养居然差到了这种地步。”

        “把孩子教成这样,你也是个废物点心!”

        说完之后老魏就挂了电话。

        电话那边的小魏急忙打开微信朋友圈。

        只一眼,小魏就抽出了腰间的七匹狼。

        “魏鹏,你给我滚出来!”

        魏鹏这会正趁热打铁在和自己喜爱的小姑娘聊天,听到老爸的怒吼顿时一个机灵。

        “咋了爸!”魏鹏急忙冲出卧室。

        小魏一手拿手机,一手拿皮带。

        小魏把手机往桌上一扔:“你自己看,小兔崽子,和你爷爷叫板?”

        “还他妈人生是什么破书,明天你给老子买一本《人生》回来,你给老子当课文一样背!”

        魏鹏:“???”

      第五十九章 肖敏:他终究还是恨我的!

        魏鹏的悲痛是他个人的经历,也是整个市场的缩影。

        在《读者》征文复赛正式开启之后的。全国各大商店销售最好的两本书几乎是一致的:《擦肩》和《人生》。

        其中《擦肩》的购买者以中学生为主,《人生》的购买者以四十岁以上的老书虫为主。

        原本二者的销售比例在5:1左右,但随着《人生》口碑的发酵以及老书虫们呼朋引伴地购买,这个比例逐渐缩减到了4:1。

        而两本书的首印数额分别是15万和3万。

        这就造成了,《人生》反而是各大书店最先断货的作品。

        从5月30号到6月4号,短短五天之内,3万册《人生》几乎销售殆尽,而《擦肩》的销售量也到了12万册。

        各大书店纷纷要求加货。

        这天上午,《读者》编辑部里,各位编辑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靳伟在办公室里来回溜达,偶尔给新上任的编辑讲一讲自己的行业心得。

        “好消息,好消息!”这时一位年轻的干事冲了进来。

        “主编,征文的十本书里已经有书开始售罄,各大书店要求咱们加货啦。”年轻的干事兴奋地说道。

        听到这话,编辑们一阵欢呼,这一次的征文,首印最少的书也有3万册,居然这么快就卖光了。

        这效果比想象的好很多啊。

        “哦?”靳伟一听这话也来了精神:“是哪一本书要求加印?是不是李思源的《擦肩》?”

        “不是。”干事摇了摇头。

        人们一下子来了精神,尤其是老编辑蒋中文,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是不是路远的《人生》?”蒋中文站起身问道。

        “对的,是《人生》,3万册已经卖完了!”干事点头称是。

        “啊哈!我就知道。”蒋中文兴奋地一拍手掌,开心的像个孩子似的。

        主编靳伟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毕竟他最看好的作品是《擦肩》。

        干事紧接着说道:“《擦肩》销量12万,也要求加印,还有方蒙老师的《生死时刻》,销量快要破2万了。”

        听到这话靳伟乐了,3万和12万能比吗?还是我这个主编更懂市场。

        “去,通知出版社,刚才提到的三本书准备加印,看来这次比赛的前三甲基本上是确定了,就是不知道冠军是谁。”靳伟大手一挥,心情倍儿好。

        “加印多少?”干事问道。

        “等我想想啊。”说着靳伟拉过来一台电脑,然后分别搜索了《擦肩》三本书。

        搜索《擦肩》,出来一堆网页,有贴吧的,有微博的,点进去都是李思源的粉丝在位《擦肩》这本书摇旗呐喊。

        “哥哥的新书太好了,我一定要再买一本收藏。”

        “感人的故事啊!”

        而且还有一些青年偶像作家为这本书做宣传。

        搜索《生死时刻》,讨论度相对较少一些,主要是一些老作家们帮忙宣传了一下。

        搜索《人生》,讨论度更少,因为这本书的读者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书虫,少有在网上发言的,偶有几个分享贴,在茫茫互联网上也没有激起多少水花。

        “《擦肩》再次加印15万本,其余两本书各自加印5万。”靳伟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数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