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回答出乎意料。
李明听罢顿时有些惊讶,“你还真想做那个研究啊?数学基础的研究,难度太高了吧?我还是建议你,先完结,也可以重新申请课题。”
王浩摇头道,“不管是国家级项目,还是省级项目,申请到审批、公示,最少也要七月份结束吧?”
“还有两个月呢,我估计到时候,研究也差不多了。”
李明盯着王浩看了好半天,最终苦笑着点头,“好吧,你想好了就行”,他是不太相信王浩能两个月,就完成‘偏微分方程’相关的研究。
数学基础的研究,难度实是太高了。
这类研究一般是有名气的数学教授来做,归属国家级科研基金的数学项目,经支持也能超过二十万,项目资助时长超过三年,已经属于最顶尖的纯数学科研项目了。
王浩和李明谈了一会儿,重新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大数相乘算法’的研究难度很高,但完成研究以后的核心内容并不多。
一个上午的时间,论文的核心内容就已经完成了。
王浩看着十几页的内容,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就见张志强带着欣喜冲进来。
“王浩!王浩!通过了!通过了!”
“什么通过了?”
“Cauchy非负矩阵分解表达啊!”张志强兴奋的道,“我收到《医学图像分析》的邮件了,说会下一期会发表。”
王浩点头问道,“版多少?”
“一千七?”张志强有点发蒙,好说完补充了单位,“美元。”
“好贵!”
王浩不由得咧咧嘴,说道,“我出一半儿吧?《医学图像分析》是核心期刊吧?能拿到学校补贴?”
“最少两万!”
张志强很有信心的做出断言,随后摆手道,“不用,补贴是你应得的,我都说了,版我出。”
“好吧。”
王浩还是点头认可了,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要不这样,改一下,你当通讯作者好了?二作,没什么意思。”
“真的吗?”
张志强顿时满脸惊喜。
一片论文最重要的就是一作和通讯作者,二作被认为是‘贡献小的附带研究者’,‘三作、四作’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挂名’,根本不会有人意。
王浩并不意一篇核心论文,他意的刚完成的研究,错开话题问了起来,“如果有一篇最顶尖的数学计算机成果,论文投稿到哪里比较好?”
“最顶尖的数学计算机成果?”
话题转折实是太快,张志强稍稍有些迷惑,随后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你又有成果了?还是数学计算机最顶尖的成果?”
“啊……”
“不是。”王浩摆手道,“没有,就是问问。”
“我就说不可能!”
张志强轻呼了一口气,说了起来,“如果是最顶尖的成果,不管是数学、计算机,还是什么其他的,最好投稿给对口的国际学术会议。”
“如果是投稿给期刊,不一定能发表出来。”
“就比如那些数学猜想,你完成了证明,学术期刊也不敢收啊?他们看到这种论文,直接就放进垃圾箱了。”
“就算有期刊敢收,诱惑太大了,就不怕审稿人把你的证明归为己有?这个不好说……”
王浩听罢认真的点头,“有道理。”
顶尖的学术成果诱惑确实太大了,确实应该去专业的学术会议上发表。
不过……学术会议?岂不是可以当众做报?做讲解?台下还都是专业的顶尖人士?
这个可以有啊!
第三十五章没有人比我更懂方程求解
决定把论文投稿给专业会议后,王浩马上开始查国际学术会议相关内容。
很快。
他就锁定了一个会议--STACS。
STACS,全称为Symp-oical-Aspeputer-Sce,是每年会徳国和珐国轮流举行的计算机科学理论研讨会,也是世界计算机算法与理论领域的一流会议。
‘大数相乘算法’,属于计算机算法领域内容,专业上是直接对口的。
STACS会议下个月就要举行,而下周就是STACS收取学术论文的截稿日期。
王浩可不想投稿被拖个半年,STACS恰好符合他的要求。
如果论文不能通过STACS的初审,也可以考虑再投其他会议。他研究了一下STACS规则,再仔细编辑了一下论文就投稿了。
投稿完成,剩下的就是等待。
王浩有很多事情要做,‘任务一’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他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完成了‘大数相乘算法’的论文、投稿,闲下来马上就准备开启新的内容。
周六上午。
出去早锻炼,吃了早饭逛了一圈,再回到家里就打开了系统,查看了一下任务情况。
【任务一】
【研发项目名称:特定偏微分方程的共性解法(难度:B。)】
【灵感值:102。】
(提示:可使用100点灵感值,辅助获取研发相关灵感、知识的相互关联。)
“是不是要用灵感值呢?”
王浩还是犹豫了一下,B级难度的研发任务,没一点灵感值就等于是一个教学币。
他扫了一眼教学币数值--
【教学币:228。】
“还是很少啊!”
系统说明获得下一能力,需要教学币一万点,以目前的积攒速度来看,一个月时间‘省吃俭用’,有的研究完全靠脑子,也只是省下了两百多个教学币。
一万个,要多久?
五十个月?
“好像也还可以。”王浩仔细计算着,一狠心还是决定使用灵感值。
反正距离一万教学币遥遥期。
他已经试过靠自己去思考,就发现脑中的灵感、知识有很多,梳理成特定的研发路不容易。
“使用!”
发布指令的瞬间,脑海里有关偏微分方程的知识和灵感,快速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方向,有了。
王浩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脸色有点发黑的倾向,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个研究,灵感获取速度一直都很低,而且灵感值达到一百点后,依旧找不到确定的方向了。
脑子里的知识、灵感,形成的清晰脉络,可以简单总结为两条,一条是,十三类偏微分方程的求解研究。
另一条,特定条件下,证明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则性。
后者,是个很不错的方向,只要完成了证明,论文肯定能投个核心期刊。
前者则是导致一直以来研究没有方向的根本原因。
十三类偏微分方程的求解研究?
十三类?
每一类都可以说是一个小研究,十三类归一起也怪不得一片混乱了!
王浩都感觉有些头疼了。
虽然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而且是很多的研究方向是好消息,但十三个和偏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的研究,数量也实是太多了,只是记录下来都是个艰巨的任务。
这可不是解一道高中数学题,每一个方向都代表‘一类偏微分方程求解问题’,而偏微分方程都是十分复杂的。
“十三类……”
“有的是近似解法,有的是精确解,有的是快速求解方法,还有的是研究半穷区域上的空间渐近性质。”
“有点麻烦啊!”
王浩一直都觉得自己爱上了研究,而现面对如此多的方向,他也忍不住用力的抓头发。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努力才会有回报!
只要每天都努力,老板就能开上更好的车……咳咳。
最后一句略过。
“等完成了这个估计,也可以对外说……没有人比我更懂偏微分方程求解?”
王浩苦中作乐着重新坚定起来,整理了下东西就直奔学校而去,他想到了一个做研究的好地方--
理学院实验楼的校图书馆。
那里的环境非常不错,有学习、做研究的氛围,有一大堆专业书籍做参考,还能省电蹭空调。
……
上午,王浩就一直呆小图书馆里。
中午去食堂吃了个午餐,回来就继续努力奋战,不断的把脑子里的内容输出记录下来。
下午二点。
王浩感到一阵阵的疲惫,就干脆趴桌上睡了一小会儿,他是听到旁边有动静才醒过来的。
郑尧军找了一本书放对面桌上。
王浩被动静吵醒了,他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睡了大概有半个小时,胳膊被压得有点发麻,赶紧用力甩了几下。
“不好意思,没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