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印象中是这样。”

        “有吗?”王浩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和苏映雪一起的时候,他似乎是表现得有些古板,相比来说,和顾悠悠、李倩,或者办公室里的人,他就感觉要随意很多。

        大概还是因为苏映雪吧!

        这个女人不是那种冰山美人,笑起来也很开朗、甜美,但就是让人亲近不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公事公办’,总是一本正经的认真而专注。

        王浩摇头走了。

        苏映雪用毛巾擦着汗,一边抬头看向王浩的背影,眼神里闪烁着好奇和思考,她要挖角王浩并不是试探性质的,而是真的认为王浩是个人才。

        作为创维集团最大股东的女儿,苏映雪是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所以才会来到偏僻的西海,担任创微科技公司的经理,创微科技创微集团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主业务就是做科技研发,为其他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创微科技并不是单独做研发,而是和一些高校展开合作,持续不断的投入也就会有一定的产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维集团的主业务是制造业,而制造业想要继续发展,需要的是高端技术。

        那么人才,也是很重要的。

        苏映雪对王浩非常的好奇,她找到了王浩的资料,还让人评估了一下王浩的博士论文,以及其他一些研究论文。

        其他人对于王浩的评价很高,“东港那件事不知道。但他博士期间就非常优秀,几篇论文都有内容,不是拼凑出来的。”

        “这大概也是他能留校东港的原因。”

        年薪四十万,是公司专业的HR对王浩的‘估价’,苏映雪对王浩的评价更高,就直接开价五十万,她认为王浩没理由拒绝,而把王浩挖到创微集团工作,就等于是‘自己人’。

        到时候,想了解还不容易吗?

        可惜王浩拒绝了。

        连续两次都是拒绝,苏映雪反倒觉得更有意思了,她感觉自己对这个男人……

        有点上心了。

        另一边,王浩看看时间就去了学校科技处。

        门口,就见到了李明。

        李明,科技处主任,实际上,职位是‘副主任’,他上面还有个主任朱建荣。

        “王浩?有事吗?”李明疑惑问道。

        王浩直接说明了来意,“我想问一下,学校对论文补贴的事情。”

        “论文补贴,你【创建和谐家园】文了?”

        王浩点头。

        李明让王浩进了办公室,随后说道,“科技补贴是朱主任负责的,他现不,我就和你说说。”

        “你发了论文,想要补贴,想要把论文名称、链接以及介绍等,挂课题下。”

        “然后做申请,我们受到申请会审核,审批通过以后,补贴就会和下个月工资一起发放。”

        他简单的介绍完流程,随口问道,“你发的什么论文?哪里发表的?对了,拿补贴的前提是,发表的必须是专业的SCI。”

        话音很是随意。

        王浩的回答也很随意,“期刊名称是《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我昨天看了一下,影响因子12.9,应该算顶刊吧?”

        他说完补充了一句,“三篇。”

        “什么?”

        李明听得浑身一颤,勐然张大了嘴,“你说什么?顶刊?三篇?你不是开玩笑吧?”

        “啊……”

        王浩没想到李明反应这么大,他干脆走过去打开电脑,找到了《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的。

        随后指着最新更新的信息,“就是这三篇。李主任,你先帮我记录一下吧,我马上就打申请。”

        李明盯着屏幕看愣了,好半天才道,“……好。”

        王浩又问了几句就离开了。

        李明呆呆愣愣的看着屏幕,还连续点击刷新了好几次,再查一下《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期刊资料,终于确定刚才听到的是事实。

        王浩,发表论文了。

        顶刊!

        三篇!

        李明回过神深吸一口气,马上拿起电话拨了过去,“朱主任,大消息!大消息!”

        “三篇顶刊,数学计算机论文,三篇!”

        “一下发表了,三篇!”

        “王浩!”

        “就是那个签一年临时合同的王浩!”

        “……”

      第二十一章谢谢领导的肯定!

        王浩、李明口中所说的顶刊,并非实际意义的顶刊,而是指‘学科核心期刊’。

        国际学术杂志有两种排名方式。

        一种就是粗暴的以‘影响因子’的数值来排名,《自然》、《科学》以及《细胞》三大期刊,长期占据‘影响因子’的前几位,它们就被认为是‘实际意义的顶刊’。

        这种排名方式非常不准确,并非发表顶刊的论文,就要比其他论文强,因为大部分顶刊的论文,都属于‘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论文。

        很难说,社科’或‘自然科学’论文,会比专业理学、工程类论文有意义。

        不同类型,法比较。

        还有一种排名方式就是以学科来划分,专业的学科类期刊,能够进入学科划分行列,而能排进学科前几十位,往往都会被认为是‘学科核心期刊’。

        这种划分方式更加专业、更加有意义。

        比如,基础数学类的研究论文,对比其他类型数量非常稀少,专业的数学杂志,影响因子一般也不高。

        去年排名第一的专业数学杂志,影响因子也只有‘17’,第二名则直接下滑到‘6’,大部分数学类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只都‘1’到‘3’之间。

        当然了。

        哪怕是以学科分类来划分,也没办法做到准确,比如,数学类公认四大顶级期刊,因为刊登论文数量较少,影响因子就会小很多,数学学科类排名,一直都十名开外。

        《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属于数学计算机类别,归属信息、计算机类别榜单,去年的影响因子为‘11’,排名学科类前十。

        那当然属于‘学科核心期刊’。

        往往能‘学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都可以称得上‘非常优秀’,发表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

        西海大学拥有两千以上的教职工,其中教授、副教授超过七百人,去年发表SCI论文数量两千三百多篇,其中‘学科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只有五百多篇。

        五百多篇‘学科核心期刊’论文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占比最高,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应用类、工程类其次,有一百多篇。

        数学、物理等理学基础类研究论文数量最少,只有可怜的十几篇,还是发表学科排名缀末尾的期刊上。

        王浩的‘傅里叶变换’相关论文,是属于数学计算机论文,可以归属应用类、工程类行列中。

        西海大学拥有两千多人的教职工团队,教授、副教授职称人数超过七百人,一年的工程类‘学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只有一百多篇,而王浩一口气就贡献了三篇。

        可想而知……

        李明确定了消息的时候,会有多么震惊、多么激动了。

        当李明打电话给朱建荣,朱建荣听到消息还以为李明是疯了,连续反复的问了好几遍,才确定消息是真的。

        朱建荣马上去了学校科技处。

        然后,他就和李明一起刷网页,仔细看《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发布的新一期信息。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拓展、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算法(1)、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算法(2

        “还真是三篇啊!”

        “只有一个作者,王浩,单位是西海大学,没错!”

        “应该是真的!”

        “这是个人才……不,是天才啊!”

        李明很有力的点头,有些得意的说道,“我早就知道,王浩是个天才。我面试的。他申请课题的时候,我就直接给过了,他肯定行!”

        朱建荣点头,“不过,这个消息先别传出去,现还不知道论文具体内容,网上订购也下载不了。”

        “再等等,确定了再说!”

        ……

        朱建荣和李明商议的很好,说是先捂住消息别说出去,但是,有‘不必须保密’的大消息时,分享的欲望根本是控制不住的。

        只过了十几分钟,周清源就知道了消息。

        是李明说的。

        李明认为周清源推荐王浩来西海大学,还以为周清源早就知道了,就和他一起分享讨论了一下。

        朱建荣也一样。他认为把‘大消息’分享给同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大家不说出去就好。

        然后,理学院副院长应伟就知道了。

        再然后……

        王浩确定了能拿到学校的奖金,心情自然变得非常舒畅,他把几个论文都挂‘偏微分方程’研究的课题下,研究了一下上传、申请等操作问题,就正常去教室讲课了。

        课程结束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他到餐厅打包了个盒饭,就回了办公室打算把申请也提交上去。

        时间是月初,马上发工资了。

        王浩希望能尽快拿到论文补贴,错过了发工资时间,就要等到下个月才行了。

        中午,办公室里很热闹。

        颜静说了实验研究遇到的问题,实验室设备老化测定数值不精准,而想申请购置新设备很困难。

        好几个人安慰他,也帮着想办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