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工资不够【创建和谐家园】文?不会吧?”朱萍率先开口道,“我有过两篇SCI,也就一万多吧?”

        颜静道,“我博的时候,发过三篇,也差不多,一万多块,还行吧。”

        张志强则是问道,“你要【创建和谐家园】文吗?发几篇?怎么还会工资不够?”

        “三。”

        王浩伸出手比了个数字。

        办公室里的人顿时都瞪直了眼,朱萍拍了下桌子一跃而起,“三篇?一口气发三篇?你不是开玩笑吧?我工作这么多年,就发过两篇!”

        “刚写好

        王浩弱弱的说了句。

        “多少页?”张志强继续问道。

        “二十多页。”

        “估计要一、两万吧,现好像越来越贵,但是,两万多、三万也够了。”张志强估计了个数字,说完不忘扯着嘴角补充一句,“你是机器吗?这么快完成三篇论文,还都想投国际杂志,还是说,以前的内容?”

        “这就对了。”

        朱萍马上得出结论,“应该是以前的内容吧。王浩,东港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啊!”

        她用这个理由说服了自己。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来西海大学一个多星期,就写出三篇投稿国际杂志的论文,实是有些太惊人了。

        王浩干脆也不解释了。

        这时候,罗大勇忽然说了关键的一句,“学校有补贴吧?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补贴越高。”

        “如果是《科学》、《自然》等排名靠前的杂志,能拿几十万呢;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能拿一、两万;其他也有补贴,最低也有一千块吧。”

        张志强也跟着道,“对,别担心,有补贴。”说完还跟上一句,“我拿过一次,两万多。”

        这句话等同于说‘我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

        朱萍听得直撇嘴。

        她有些看不惯张志强总是显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办公室里,张志强确实很厉害,已经确定能评上副教授。

        王浩则听得心花怒放。

        他本来以为《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发表论文,一篇能有上千的稿收入就很不错了。

        原来,大学还有补贴啊!

        《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也是影响因子大于‘10’的国际顶级期刊。

        一篇能拿两万,三篇就是六万!

        手里的三篇论文也可以试着投稿顶级期刊?最新的一篇倒是有机会,其他两篇还是算了。

        王浩仔细算了下支出和收入的对比,再次感觉前一天的两篇论文就是鸡肋,投稿国际杂志,花几百、上千美元,结果就只能拿到一点点的补贴?

        两篇赔钱货!

        “要不,就干脆发表国内杂志好了?入不入SCI都没关系,花了几百、上千,发表就可以了。”

        王浩仔细思考起来。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以论文的话题做引子,叽叽喳喳的开始讨论起来。

        他们说的是职称评定。

        这方面,张志强最有发言权,“转副教授,学校没有明确规定,但最好是有一篇(国际)高影响力的论文,再有几篇SCI,如果SCI很多,十几篇,几十篇,也没问题。”

        “最好,手里还有项目,国家或省级青年基金项目,能完成就更好了。”

        “其他也有要求,什么教学年限、学历之类,但不是必须的,最重要的还是论文。”

        他说着也吐槽了一句,“看报道,破除‘唯论文主-义’,结果还是论文最重要,我这两年,感觉什么研究都没心思做,整天就写论文了。”

        然后再接上一句,“现才有点时间。”

        意思差不多可以理解为,“终于评上副教授了,不用再继续努力写论文了。”

        前者,才是关键。

        其他人早就习惯了张志强的‘话术操作’,干脆视了他的最后一句,也跟着讨论起来,“是啊,说是说,做是做,不用论文评定,用什么评定?”

        “我上次和社科的一个教授聊,他就说这个问题。我们国内人都有个优点、也是缺点,就是善于钻漏洞,要是没有确定的评价手段,行政都能升教授。”

        “就是太卷了,你看王浩,三篇论文写完了……”

        “我工作到现,一年了,一篇都没有!写英文,就是最大的阻碍!”

        其他人也只是简单的谈一下。

        王浩没有参与到话题中,只是静静的听着,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SCI,还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评定职称,还是其他什么,多几篇专业性的SCI,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亏钱就亏钱吧!

      第十七章女人只是绊脚石!

        下午六点钟,办公室变得冷情了。

        王浩约了周清源一起吃饭,想咨询一下数学论文投稿的问题,收拾下东西就准备走人。

        颜静看到王浩要离开,也跟着站了起来。

        之前听到王浩说起‘投稿’、‘版’之类的事情,她就想着王浩可能是‘没钱’了,学校确实有发表论文的补贴,但只是发表普通的SCI,肯定会亏很多钱。

        有论文,也不可能不发表。

        但是,办公室里有其他人,颜静脸皮薄又不好意思开口问,她就干脆一咬牙跟了出去。

        王浩刚走出了门口到楼道,正巧碰到走出电梯的朱萍,他打了声招呼,“朱姐,走了。”

        “王浩,你先别走!”

        朱萍开口叫住了他,直白的问道,“我听你下午说投稿的事,你最近是不是缺钱的?”她拍着胸脯笑道,“要是用钱,跟姐说,不用找别人。姐工作这么多年,还是有点家底的。”

        王浩顿时非常感动,“朱姐,谢谢,我暂时不缺钱。如果以后真需要,肯定找你。”

        “没问题。”

        朱萍笑着走向办公室,门口看到站着的颜静,疑惑问道,“小颜,你站这儿干什么呢?”

        颜静浑身一个机灵,脸色一红赶紧道,“我也准备走呢。”

        朱萍看了看颜静,再想到刚离开的王浩,眼神闪着几分促狭,大声质问一句,“我还以为,你偷听我们俩说话!”

        颜静赶紧摆手,“不是、不是。”

        她旋即反应过来,朱萍是开玩笑,两人说话那么大声,根本不怕其他人听到。

        顿时,脸色一红,拿起东西走了。

        ……

        王浩出了综合办公楼,就去了学校西侧的餐厅,等了不长时间,就见到了周清源。

        周清源手下带博士生,做指导耽误了一些时间,他来了以后马上问道,“王浩,听你的口气,好像有事?”

        王浩和周清源很熟悉,也没有寒暄就直接说了,“我有三个数学论文要投稿,想让您给点意见。”

        “英文,SCI?”

        周清源带着惊讶问道,他一听就知道是SCI,若是国内小杂志的投稿,根本不用来问他。

        王浩点头。

        哪怕已经确定了答桉,周清源还是非常惊讶,“三篇?写完了?什么内容啊?”

        王浩简单的做了解释。

        三篇都是‘非齐次方程’相关的研究,也同样都是纯数学的基础研究。

        周清源听了几句就确定是真实的,其中一个研究他也过同方向的思考,只是他做的研究很多,一个方程求解的小想法研究了一下,没得到结果也就放弃了。

        现听到王浩说起完成了研究,他就知道肯定是没问题的,仔细听了研究内容以后,就给出了个建议,“如果能投更好的期刊,肯定选更好的。”

        “那篇通用求解最有意义,可以试着投顶刊,其他投国外大学附属的小刊,像是学报类的就可以。”

        周清源仔细分析了一下,继续道,“通用求解,精炼一下内容,投顶刊有机会过。”

        “其他两篇没什么机会,但也能入SCI,找个附属的学刊投一下就好,审稿快、版也低。”

        “那篇通用求解,我建议你投《变分法与偏微分方程》,影响因子不高,但微分方程领域非常有权威性,索引率比较高。”

        周清源所说的‘顶刊’是以‘专业领域权威’来划分,《变分法与偏微分方程》数学基础研究领域,能排进国际期刊前三十,单独微分方程领域能排进前五。

        这已经能算是数学的‘顶刊’了。

        学术领域来说,影响因子并不是杂志好处的唯一判断标准,因为影响因子会受到‘类型’的限制。

        像是医学类、应用类的杂志,影响因子往往比较高。

        混合性质的杂志,像是《自然》、《科学》,没有确定的类型划分,影响因子被运作的也很高,长期霸占国际期刊杂志影响因子前二十。

        单纯针对冷门学科的杂志,影响因子就相对比较低了。

        数学基础,就是冷门的一类。

        只考虑一个问题,就明白了,“除了那些执着于研究基础数学的人,谁会去看一篇特定方程求解方法的论文呢?”

        饭后。

        王浩和周清源一起走出餐厅。

        当快要分开走的时候,周清源忽然开口问道,“王浩啊,投稿要不少钱啊,你要是用钱的地方就找我。”

        王浩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暂时不用,太谢谢您了,您对我的帮助够多了。”

        周清源对王浩点了下头,才转身迈步走开了,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王浩就是他邀请来到西海大学的。

        现看到王浩能完成三篇论文,还都可以够上SCI的档次,就足以说明他的眼光,其他人谈起这件事,也许就会谈他非常有眼光,把数学天才挖到西海大学。

        他一直相信王浩,希望王浩能留下来。

        这三篇论文发表出来,足以说服学校给王浩续约,以王浩的能力水平,过上两年评个副教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2: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