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作者:木兰竹》-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咀嚼他们的内脏,吞噬他们的灵魂。

        然后,带着复仇后的畅快,回归地府,回归轮回吧。

        朱元璋冷漠又残忍地主持完分肉之后,让人将人骨头捞了出来,现场砸碎,和泥土混在了一起,灌入了早就做好的铁人俑中。

        那些跪着的铁人俑,正好是张明鉴等人的模样。

        他们被锁链困在,分列石碑两边跪着,就像是岳飞墓前的秦桧等人一样。

        这个石碑、这个墓地、这些铁人俑不知道能保存多久,不知道会不会被后世的人看到。

        但至少现在,他们跪在了石碑前,承受着万人的唾骂。

        分肉的时候,朱元璋瞅到人群中的常遇春,让人把常遇春和蓝玉叫到跟前,和他一起烧纸填土。

        居然被朱元璋叫来做这些事,本来就精神恍惚的常遇春和蓝玉,精神更加萎靡。

        朱元璋指着石碑道:“咱们都是下民,都应该懂下民难欺的道理。你常遇春投奔我的时候,说你不想当盗贼,想要为了前程弃盗为良。你现在已经做到了你承诺的话。但我希望你能在拥有你想要的前程之后,看得更久远一些。”

        常遇春抿嘴:“都听大帅的。”

        朱元璋看向蓝玉:“我听闻你的妻子很贤惠,但你妻弟怎么是这么一副纨绔恶少的德性?”

        蓝玉:“!!!”大帅是在骂我?!

        常遇春道:“蓝玉是蓝家唯一的命根子,我夫人只是蓝家比蓝玉大不了几岁的出嫁女,如何能管?他也是在我麾下混口饭吃,我才能勉强制得住他。”

        蓝玉:“??!”姐夫是在甩锅?!

        朱元璋叹气:“家中有跋扈恶少的时候,那家的女儿反而多贤惠,毕竟在家中就是被欺负的。我夫人也一样,当年啊,郭家那几个大少爷可没少欺负我和我夫人。”

        常遇春道:“蓝家就剩他一根独苗,我虽然管着他,但是也不敢下狠手,怕出了问题,我夫人无颜面对岳父岳母。大帅,听闻应天要开书院,能不能让蓝玉去读书?行伍不适合他。”

        蓝玉眼睛缓缓睁大,满眼的不敢置信。

        姐夫!你以前不是这么说的!你说我最适合行伍!将来一定能当大将军!

        我不是你最喜欢的妻弟吗!

        常遇春面无表情地扫了蓝玉一眼。

        他原来的确是很喜欢蓝玉的悍勇,但他因为蓝玉的事被李善长当众爆捶之后,他就不喜欢了。

        他的大女儿向他告状,说夫人躲起来为蓝玉的事哭了之后,他就更不喜欢了。

        身为前盗匪,常遇春的道德底线和喜好底线都十分灵活。没有什么比他那一小家子的前程更重要的事,包括蓝玉这个夫人家的独苗苗。

        让蓝玉去读书,他那个虽然贤惠、但对娘家十分懦弱的夫人,应该也不会良心难安。

        朱元璋见常遇春如此识趣,点了点头:“好。你都如此请求了,我来安排。”

        常遇春这么识相,再观察一段时间,或许能把标儿的真实身份告诉他,毕竟两家有婚约在。

        想起这个婚约,朱元璋十分心虚。别说标儿,连夫人他都还没敢告诉呢。

        作者有话说:

        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吊古战场文》李华

        常家女儿很有贤名,儿子虽都被牵连丢爵被诛,但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他们的恶行。末代常家人没有投降,隐居当了明遗民,算是对得起大明了。

        -

      ◉ 17、乾纲独断暴君雏形

        马夫人肚子里揣上陈标的时候, 常遇春刚投奔朱元璋,正处于观察期, 在朱元璋手下当亲兵和先锋。

        征战路上时, 朱元璋听闻夫人终于怀孕,乐得昏了头。

        碰巧常遇春说他夫人也终于怀了第一胎。朱元璋一时口嗨,说自己这第一胎一定是儿子, 常遇春这一胎一定是女儿,到时候就让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他儿子。

        朱元璋真的只是口嗨,只是欺负一下常遇春。

        他和常遇春都盼了许久才盼得夫人怀孕, 眼巴巴等着儿子出来继承香火。他说常遇春夫人的第一胎一定是女儿,不是欺负人是什么?

        哪知道,他一语中的, 他真的一举得子,常遇春真的只得了一个女儿。

        更尴尬的是, 如果常遇春之后又十分努力,成为了他的心腹大将,地位节节攀升。今年终于从先锋荣升元帅,可以独自领军了。

        那这开玩笑的指腹为婚……呃,好像、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啊。

        以常遇春现在的身份地位, 这婚事其实也结的。成亲之后,再说起那个玩笑, 就成了佳话。

        但他的儿子不是一般人。

        朱元璋已经能想象出他儿子得知指腹为婚的事后, 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说出什么样的话。

        爹啊,有病吃药, 我陈家给你治病买药治脑子的钱还是有的。

        呜, 儿子一定会这么说!朱元璋心底的小人抱着脑袋满地打滚。

        常遇春很识相, 没有主动对外人提起过。可当时朱元璋兴奋过头,大嗓门巴拉巴拉,很多人都听到了。

        咳,有点对不起常家的闺女,但孩子们还小对不对?不急,等等吧,再等等吧。

        朱元璋暂时选择逃避。

        这不是逃避,是孩子们还小!不宜早说亲!

        朱元璋把心腹爱将叫到身边后,继续主持祭奠。

        这一场祭祀,不仅是为扬州百姓报仇,也是为他麾下将士敲响警钟。

        常遇春今年终于能独自领兵为帅,朱元璋对他期望很重,希望他能收敛住匪气,成为如徐达、汤和一样纪律严明的好将领。

        朱元璋瞥了一眼常遇春和蓝玉的脸色,心里点点头。他们知道怕,就可以教。

        被俘虏的青军面无血色地填土。

        看了朱元璋用人肉祭祀扬州百姓后,他们心中那股子恶魔当久了的气息好像一下子散了,胆怯重新爬上心头。

        胆怯也是人性的一部分。看着他们满脸惊恐,嘴里念着颠三倒四的不知道从哪听来的驱鬼的词,朱元璋眼神有些黯淡。

        他眼神黯淡的原因,是意识到这群吃人的青军原本也是人,都是被欺辱的下民,是和这尸骨坑中一样的普通老百姓。

        人变成了恶鬼罗刹,真的是乱世的原因吗?

        有什么能彻底解决这件事?儒士们所说的“教化”有用吗?

        如果有用,他们怎么能面不改色地任由母亲妻女的脚变成那个鬼样子?

        朱元璋以前脑子是懵的,和现在的常遇春一样,只知道出人头地,让自己和自家大妹子、孩子过上好日子。

        他看到常遇春,就像是看到以前的自己,所以才对常遇春多加照顾。

        现在他读了不少书。脑子好似清醒了,又好似更懵了。

        他看到了很多问题,却翻遍了史书,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方法只能自己思索吗?可他连头绪都没有,如何思索?

        朱元璋蹲在坑边发呆。

        宋濂和叶铮看着刚才还一副暴君气质的朱元璋,现在突然变成了一个好像是蹲在门槛前晒太阳的朴素中年农民,脸上令人心惊胆战的霸气表情褪去,居然显得有点憨厚,不由心情复杂。

        两人叹了几口气,把袍子下摆系在腰间,袖子打了个结,也在帮着埋土。

        帮不帮这个暴君以后再慢慢考虑,先让扬州百姓入土为安。

        坑填好,朱元璋带着徐达、常遇春当苦力,三人一同抗了一颗粗壮的柏树,种在了坟堆上。

        之后将领们依次上前,在坟堆上种下了更多的柏树。

        宋濂和叶铮也一同亲手种下柏树。

        柏树苍苍,如同护卫一样,笔直地挺立在石碑后面,让可怖的祭祀场面,终于回归了肃穆。

        不过朱元璋把祭祀用的人肉和肉汤放凉后,全洒在了柏树林中,肃穆又重新回归可怖。

        宋濂和叶铮嘴角微微抽搐。

        朱元璋此人,做事随心所欲,毫无章法,更不顾名声,不计后果。怪不得李善长提起朱元璋,四十多岁的人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甚是狼狈。

        待柏树林种好之后,朱元璋亲手写下不可砍伐,但可以进林子来拾取柴火的律令。

        宋濂很疑惑。若要保持墓林肃穆,应该全部禁止才对。

        朱元璋道:“占了这么大块地,若完全禁止老百姓进来,好事都变祸事了。我想林子下埋着的这些人,肯定也不介意分些柴火山物之类给贫苦人。”

        宋濂脸色有点白:“柴火就罢了,山物?!还能有人在这里打猎不成?”

        朱元璋见宋濂这模样,失笑:“人要是饿狠了,佛前的贡品都能偷,到坟堆里抓狐狸、黄鼠狼、甚至老鼠来吃,多正常。好歹也是一顿肉啊。”

        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有心得。

        宋濂叹了口气,虽脸色仍旧有些不好看,但点头道:“说的也是。”

        朱元璋见宋濂这反应,倒是有些惊奇了。

        他还以为宋濂会难以接受,没想到这位宋先生,居然是个挺开明的人。

        一同埋了土,种了树,朱元璋和宋濂、叶铮之间的气氛好了许多。

        陈标马上要来了,徐达把常遇春带去老远的地方住,以免他揭穿朱元璋。

        陈国瑞的住处安排在扬州临时征用的大帅府的后面,有暗门先通向徐达暂住的院落,再去大帅府。

        两位先生的住处有些麻烦。徐达问过朱元璋之后,把两位先生的住处安排到常遇春附近,美其名曰常遇春身上煞气足,能镇得住扬州这还未散去的森森鬼气。

        常遇春欲言又止。其实他自己都还害怕呢。徐将军真是太高看他。

        宋濂和叶铮对这安排并无异议。他们才刚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肯定不会把他们安排在核心机密之处。让常遇春给他们当“护卫”,朱元璋已经足够尊敬他们。

        当晚,朱元璋在大帅府设宴,款待难得主动来投奔他的两位大文人。

        刚祭祀完,不适合吃大鱼大肉。但朱元璋身边的厨子都是陈标在陈府中培养的人,只用素菜和主食也能做出一桌子好菜。

        就是朱元璋捧着大盆子吃面的模样,实在是不雅观了些。

        “抱歉,我本来想装一装,但以后大家要共事,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朱元璋不好意思道,“大半天没吃东西,饿得我前胸贴后背了。”

        宋濂和叶铮看着朱元璋的憨厚表情,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看朱元璋现在,怎会想到朱元璋将来一定是一个暴君?

        有远见的人都能以小见大。

        会杀人的人不一定会成为暴君。

        甚至屠城的人都不一定会成为暴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9: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