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金推》-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标震怒:“干什么!”

        朱元璋道:“儿啊,你就穿了一件无袖小罩衫,东【创建和谐家园】哪的?”

        抖抖,再抖抖。

        陈标飞起一脚,踹朱元璋的下巴上:“放我下来,说正事呢!”

        朱元璋一边揉下巴,一边看陈标拿出来的纸:“这是……地契?!标儿,你要干什么!”

        陈标道:“陈家圈占了应天附近许多地,虽然咱们给佃户的待遇很好……罢了,等你回应天,就把地契给大帅,让大帅把咱们的地分出去。唯一的要求是,优先分给本就承包了咱们地的佃户。”

        朱元璋大惊失色:“标儿!你在开什么玩笑!你的地你自己拿着,怎么能分出去?”

        陈标无语:“爹,你看了这么久的天书,觉悟就这?既然要分地,咱们陈家多占的地也要吐出去。大帅现在那里就缺一个表率,我们陈家靠着大帅赚了这么多钱,井田制也是从咱俩手中拿出去的,我们不起领头作用,谁来领这个头?”

        朱元璋使劲摇头,倔强道:“不行!别人是别人,咱们是咱们!”

        陈标掐了他爹的手背一下,道:“把多余的田给出去,咱们陈家还是富商。我们又不靠种田赚钱。爹,你听我的,我什么时候错过?现在是朱大帅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也是咱们陈家最能博得朱大帅好感的时候。送一些田地出去,换个爵位,多划算?”

        朱元璋被掐了还是使劲摇头。

        换个屁的爵位!还有什么爵位比皇帝和太子更大?!

        朱元璋快着急死了。他要怎么和陈标解释呢!

        陈标继续道:“再说了,华夏的田地咱们不要,海外有的是田地。爹你喜欢地,我给你在新大陆跑马圈地,或者给你在欧洲买庄园,你想要多少要多少。华夏的地,还是分给普通老百姓吧。”

        陈标摸了摸脑袋:“天书是我带到这个世间。我原本准备等我快死的时候再刊印。现在它意外提前出世,连井田制都提前出现,马夫人都变成了秀英夫人,带领女子们争夺活下去的权力了,我这个神仙童子不做点什么,总觉得不太好。”

        陈标在心里补充,朱元璋搞土地承包制度,马皇后搞妇女解放运动。若他什么都不做,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穿越者的人设。

        他真的很纳闷。真的是自己穿越了吗?他怎么感觉朱元璋和马秀英更像穿越者?

        虽然自己年纪还小吧,朱元璋又出了名的残暴,他苟着很正确。可看到现在这情形,陈标总觉得有些不太自在。

        “好了,我才是陈家家主,就这么说定了。”陈标拍板,“你要是不给,我就亲自跑去和朱大帅说。你还能把我关在家里不成?唉,其实朱大帅这时候拿出自家的田才最有用。不过以朱大帅的性格,分别人家的田可以,分自家的田不行。所以还是我们陈家顶上吧。”

        朱元璋眼泪都要疼出来了。

        陈家的田就是自家的田啊!

        陈标还在那里叭叭叭:“你还要和大帅说,让大帅推辞几下,然后陈家坚持要奉上田地,说自家是商人,不靠这个过活。然后大帅收走咱们的田地,再按照功劳给咱们分配肥沃的田地。这样大帅手下的将领肯定就会纷纷奉上田地,好求早分田。具体怎么操作,爹你自己想,别什么都指望我。”

        朱元璋忍着心疼听完陈标之后的话,明白了陈标这样做的含义。

        他地盘不稳,不可能强制征收下属们已经强占的土地。

        陈家先这么做,忠于他的人就会献地,他犒奖这些人,就能带动其他下属主动献地。当主动献地的下属占绝大多数的时候,少数不主动的下属就可以让他们“主动”了。

        当朱元璋的下属们都“主动献地”,其他士绅豪强便不得不“主动献地”了。

        动刀都要从自己内部开始,才能取信于人。

        朱元璋看着那一叠地契,又看着陈标不在乎的表情,脑袋一阵阵发昏。

        在他脑袋发昏的时候,天书的内容却从脑海中浮现出来。

        他曾经似懂非懂的字句,此刻逐渐清晰。

        怪不得他儿子说,这本书要待后世才能用于实际。

        在那之前,就算帝王看到这本书,也只会嗤笑一句,将其当做类似“大同世界”“桃花源”之类的书生们的幻想,不会心生警惕。

        谁有了权势之后,不想当那个占有很多资源的人上人呢?

        朱元璋自言自语道:“真的会有人在掌握了人间最顶尖的权势之后,还能严格执行天书中的内容吗?”

        陈标以为朱元璋在问他:“啊?有啊,我不都跟你说了几百年后,生产力和思想都得到解放后,一定会有人这样做,华夏大地终将走向这个方向。”

        朱元璋问道:“标儿,你会成为这样的人吗?”

        陈标斩钉截铁:“不会!我才没那么高尚!我就是一奸商!”

        陈标看向他爹:“你也不行。所以咱俩能保证这本书流传下去就算对得起良心了。”

        朱元璋突然心里非常非常不服气。。

        凭什么现在的人就比不过未来的人?未来的人比我和标儿加起来还厉害?对了,还要加上我家秀英妹子!

      ¡¡¡¡±ÈÎÒÃÇØí¶¼À÷º¦£¿£¡

        我不信!!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我陈国瑞都把自家田地拿出来了,希望你们不要不识好歹!

        ……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朱元璋有再多的计划,也要等扬州分田之事结束。

        待分田之事刚结束,朱元璋就要回到应天坐镇,徐达和常遇春也要率兵继续争夺地盘。

        陈标却主动要求,不准备回应天。他要在扬州大展拳脚,在朱元璋最没安全感的时候,让陈家立下更多功劳。

        应天中,秀英夫人之名已经远播。

      ¡¡¡¡ÔÚÖìÔªè°÷âÏÂ÷â϶à³öÁËÁ½¸öÅ®½«¡£ÕâÁ½¸öÅ®½«×î³õÊÇ»¤ËÍÅ®×ÓÔËÁ¸¶Ó£¬Íù·µÓë¸÷¸öÕ½ÇøÖ®¼ä¡£

        在打过几次遭遇战之后,朱元璋用一些将领换下这些女将,让女将们去攻城了。

        被换下的将领中中,有一人名字叫又喝酒误事的汤和。

        这个时代普遍认为女子不如男,特别是战场上。

        结果刚加入朱元璋麾下的两位女将居然领兵出征了,汤和这个跟着朱元璋一路走来的老心腹居然被丢去护送运粮。

        汤和:我真的,哭死……

        陈标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笑得在床上滚来滚去。

        不知道这次打击,能不能让汤叔叔戒酒,可笑死我了!

        朱元璋这两位女将军祖上不是无名之辈。

        当年南宋且战且退,最后的战场就是福建。直到至元年间(公元1300年左右),福建莆田、清流一带仍旧有轰轰烈烈地抗原起义军。

        许夫人名陈淑桢,许夫人的父亲和丈夫都为南宋战死。公元1279年南宋覆灭后,许夫人继续高举抗元旗帜,招募义军,于公元1282年战死。

        之后许家族人被元朝围剿,多数遁入山林中躲避。响应马秀英的那位黑壮女子,便是许家后人,为承先祖遗志,改名许淑桢。

        另外一位女将军则自称清流著名抗元英雄“火星女将军”的族人。

        火星女将军与陈淑珍一样,先和丈夫一同抗元,在丈夫死后继续高举抗元大旗,壮烈战死。因家人都被屠戮,导致姓名和生平都不祥,只有一称号流传在世。

        这位女将军与许淑桢结拜后,因仰慕许夫人,改姓陈,自名“陈火星”。她是不是火星女将军真正的后裔有待商榷,但她继承了火星女将军的名号,也继承了那位火星女将军的事业和为将才华。

        两位女将军指挥才能一流,且极具个人魅力,否则也不能成为山寨主。

        汤和被“赶”去当运粮官反省的时候,居然生不出嫉妒和不满之心,只能抱着装满了醋的酒坛子哭唧唧。

        汤和跪在朱元璋面前指天发誓:“我这次一定戒酒!”

        朱元璋全程冷漠脸:“哦。”

        汤和见朱元璋不为所动,讪讪爬起来:“大帅啊,你还真让标儿一个人留在扬州?他怎么说服你的?”

        朱元璋还未说话,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征,现在居然还跑来看汤和笑话的徐达道:“标儿拿出了他身为陈家家主的架势,逼迫老大同意。哈哈哈,你没看到那一幕,简直乐死我了。”

        朱元璋冷漠道:“你不是被乐死了吗?怎么还不去死?”

        徐达赶紧捏了一下嘴唇,示意自己闭嘴。

        朱元璋道:“我命令朱文正和李文忠为扬州守将,宋濂和叶铮为屯田官,李贞也在扬州,他们都会听标儿指挥。比起已经铁桶一般的扬州,应天更危险。”

        朱元璋回应天后,立刻下令,因扬州之事的触动,不忍夺别人香火,让义子们纷纷改回原本姓氏。若不明自己姓氏的,可暂时跟自己姓朱。他会帮义子们寻找原本祖籍。

        这一举措的理由太冠冕堂皇,再加上现在人人都在吵井田制,所以没有掀起任何小水花,义子们都纷纷改名。

        比如朱文忠就改成了李文忠,陈英没当多久朱文英又改回了陈英,就朱文正还是朱文正。据说是陈国瑞亲口提议,这侄子姓朱挺好的,他们陈家子嗣兴盛,不差这一个。

        懂的人都懂朱文正没改姓的原因。不懂的人……好了,朱文正是陈家对朱元璋表达忠心的“质子”一事实锤。

        朱元璋顿了顿,道:“夫人现在事务繁忙,每日都会出门。虽然做了伪装,但仍旧很容易被标儿撞破身份。”

        汤和讪讪道:“大嫂啊……大嫂真是太厉害了。”

        徐达松开捏着嘴唇的手指,道:“不只是大嫂厉害,大嫂一号召,军中弟兄们的媳妇们都变得好厉害。汤和,你媳妇不也很厉害?”

        汤和嘴欠道:“那是,比你这个没媳妇的人厉害。”

        徐达:“呵呵。是啊,比你这个又喝酒误事的人厉害。”

        汤和不说话了。兄弟就是哪里受伤,就用刀子戳哪里是吧?

        徐达又道:“其实可能她们之前就这么厉害,只是没机会展示自己。”

        朱元璋轻轻点了一下头:“的确如此。让夫人全力施展拳脚试试。”

        在朱元璋的全力支持下,马秀英更大胆了一些。

        她召集懂文字的女子走出了应天城,手持井田制的政策,在来往商道必经之路上建起免费茶棚,宣讲政策,并发【创建和谐家园】。

        这是陈标给马秀英出的主意。

        来往商人是这个世道传递消息的最主要渠道。无论他们是否同意这个政策,只要他们知道了,井田制的相关内容就会跟着商人们的脚步,传递向华夏每一个需要商人的角落。

        陈标认为,朱元璋麾下不缺将领,甚至文官也不是现在所急缺的,可以临时培养。

        朱元璋领地缺少的是能种地、能交税、能充当兵源的百姓。

        只要流民和其他领地生活过不下去的贫苦百姓知道朱元璋的“井田制”能给他们分田,他们就会涌入朱元璋的领地。

        特别是女性。

        这个时代青壮男人只要从军就能混口饭吃,但死亡率超高,经常一个村庄只剩下老弱妇孺。

        老弱妇孺都要耕地,都要为占领那个地方的军阀老爷们交税。但她们都算“非法耕种”,别人想夺走她们的田,随时都可以夺走。

        反正都要种田交税,为什么不去朱元璋的领地,至少那田地是自己的?

        乱世之中,女性地位低贱,不被当做人看,却是重要的“资源”。

        若一个地方女性多,就会吸引更多的青壮年,也会有更多的人口增长。

        朱元璋原本没发现这件事。

        分别领兵出征的常遇春和徐达来信,说途中许多山匪水匪和零散兵勇听见他们是朱家的兵,纳头就拜,非要投奔。原因竟是天下贫苦女子纷纷往应天来,给朱元璋当兵就能娶到媳妇。

        纳头就拜的抱着常遇春和徐达的马腿嚎:“秀英夫人说了,朱元璋的领地什么不多,种田织布都是一把好手的女人多!朱元璋的兵只要人老实,没恶习,能善待这些好女人,媳妇她包介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3: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