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说你这人死要钱到什么地步了?”
“不想学算了。”
李泰痛定思痛一咬牙说道:“学!打欠条。”
李正从怀中掏出笔和一根竹简递给李泰。
李泰接过看了看李正的神情,“你是不是随身都带着?”
“因为有人可能随时会我欠我钱,到现在为止魏王殿下一共欠我三百三十二贯零五钱。”
李泰在竹简上写下欠条又问道:“李正,你眼里只有钱吗?”
“当然不是了,不能只是让我一个人挣钱,我还要带着村民奔小康。”
虽然不知道李正的奔小康是什么意思,不过已经习惯了李正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话。
李泰接着问道:“欠条也写了,那你和我说说,你平时是怎么教这些孩子的。”
李正收下欠条还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小心翼翼收好。
“其实也不是很难,我只是让他们保持好纪律,还要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听指挥的能力。”
听完李正说的,李泰又琢磨了好一会儿,“听指挥?是像军中那样的吗?”
“其实也差不多,我立了一个班长可以指挥全班,这个班长要能凝聚整个班级。”
“再分配四个组长,听从班长的安排来指挥下面的孩子,这样下来整个班级就不会像是一盘散沙。”
“我经常布置作业让他们合作协作去完成,配合协作这种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李泰算是有些明白了,李正的教书方式和以往大唐的教书方式确实不一样。
像国子监那样一般都先教孩子讲解一些儒家经典或者一些先贤的诗篇。
李泰回忆着自己也去看过李正教孩子的模样。
似乎李正从来没有给这些孩子们讲过儒家的一些东西,就连礼仪李正也是很少教他们。
若是被人知道怕是要被人数落有违为师之道。
纪律,凝聚力!
暗暗记下这两个词,李泰再看如今忙碌的工地问着:“这么多人来干活,你的房子应该很快就可以建好了,工钱怎么办?招收这么多劳力,你要付的工钱可不少,你的钱够吗?”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淡定地说道:“不着急,山人自有妙计。”
第九十九章 一天七千贯
李泰问道:“就靠你那些绿豆汤?你还想把绿豆汤卖到天价不成。”
绿豆汤当然卖不到天价,就算是一碗冰镇的绿豆汤也不见得有人用天价来买。
一天时间泾阳就招收了七千多人,几乎把整个长安地界的劳力要抽空了。
李正来到泾阳的后方,一车一车的硝石拉到了村子里,硝石又叫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
长安周边林地较少,硝石的开采很容易。
在硝石还没被利用之前,这东西还是挺多的。
在这个年代要用到硝石的,估计也就是那些炼丹的道士了。
把硝石敲碎全部倒入一个个水桶之中。
看着水中凝结出来的一些薄冰。
村民们光是看着硝石可以让水成冰就像是妖术一般的不可思议。
可这种事情就偏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就连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做到。
村民问着李大熊,“这些也是你儿子在书里面学到的?”
李大熊怀疑人生一般地点头,“可能是吧。”
其实李大熊也很怀疑,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本事。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这大半年来那小子的长进太大了。
读书能学到本事倒是没错。
可读书还能学到这个?着实让人怀疑。
李大熊看着蓝天,低语道:“孩子他娘,莫非是你在天有灵显灵了?”
Ëï˼åãæ»îÁËÒ»Ì죬²»ÉÙÖÐÊîµÄÈ˶¼ÌÉÔÚÁËÒ½¹ÝÀï¡£
æÍêÖ®ºóËï˼åãºÈÁËÒ»¿ÚÂ̶¹ÌÀ¡£
不得不说在夏日里可以喝一口冰镇的绿豆汤属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见有村民带着一包包冰出去,孙思邈问道:“拿着冰出去做什么?”
村民停下脚步解释道:“孙神医,县侯说了拿着这些冰去卖钱,三十文一斤,卖出去的钱和县侯五五分账。”
“五五分账?”
“其实这都是县侯教我们制出来的冰,咱们只要挣点跑腿的钱就好。”
Ëï˼åãµãÍ·ÓÖ¶ÔÀîÕýµÄΪÈ˿϶¨Á˼¸·Ö¡£
自己有挣钱的方法,还不忘照顾乡里。
确实是一个好孩子。
孙思邈感叹道:“这样的孩子不做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实在是太可惜了。”
村民又说道:“正儿确实是个好孩子从小就懂事,就是他说这个冰不能吃。”
孙思邈回到李正家中,见到正在数着钱的李正问道:“你是怎么把冰制出来的?”
李正一文接着一文的数着说道:“秘方。”
孤疑地看着李正,孙思邈又说道:“贫道听说,你让村【创建和谐家园】了很多硝石?”
李正点头,“硝石确实是其中一味秘方。”
孙思邈说道:“医经上有记载,硝石,辛、苦、大温、无毒,甚至可以入药,贫道还是第一次听说硝石可以制冰。”
硝石确实无毒,可吃多了也容易闹肚子。
收拾好银钱,李正把账本也收好对孙思邈说道:“孙神医,其实在下村子里的孩子也挺好,你要不收大牛为徒弟吧。”
“你若答应做贫道的【创建和谐家园】,大牛也收之倒也无妨。”
¿´À´Ëï˼åãÊÇÌúÁËÐÄÒªÊÕ×Ô¼ºÎªµÜ×Ó¡£
李正又说道:“孙神医强扭的瓜不甜。”
Ëï˼åãã°âê×Å˵µÀ£º¡°ÄãËäÈ»¹ÏÁ˵㣬µ«Ä㻹ÄêÇá¿ÉÒÔÂýÂýѧ¡£¡±
老人家年纪大了就是执拗。
酷暑难耐,长安城的街道上连路人都少了很多。
ãþÑôµÄ´åÃñ´ø×űù½øÈ볤°²¡£
打破了原本长安的静谧。
立刻就有长安的百姓来哄抢着买冰。
三十文一斤的冰,在这个时节属实难得。
平日里来说冰的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一贯钱能够买到一块冰就非常难得了。
现如今三十文就能买一斤!?
什么时候冰这个东西这么廉价了。
要度过这个酷暑,没有冰可不行。
长安不少有钱人甚至去一些山林里避暑。
可也吃不上一口冰。
程咬金坐在家中,也是满头的大汗,披着一件单衣听自己儿子说着话。
“三十文一斤的冰?有这等好事?”程咬金被热得有些不耐烦。
程处默把一包裹冰放到程咬金面前说道:“老货,你赶紧泡酒喝一口凉快凉快,要是化了钱就白花了。”
程咬金抓起一把冰就放入自己的口中嚼着。
嘎嘣……嘎嘣……嘎嘣……
“还真是冰!”
说完程咬金又拿起一把放入口中说道:“三十文一斤是吧,先去买个八百斤。”
李世民汗如雨下地批阅着奏章,一旁拿扇子扇风的太监已经换了好几拨。
立政殿的宫女说道:“陛下,皇后说藏冰已经不多了,是不是应该省一点。”
李世民迟疑了一会儿说道:“那就省一点吧。”
宫女又说道:“现在长安就有卖冰的,皇后说是不是要买点。”
坊间当然也有人藏冰,不过这个时节冰太贵了。
李世民又说道:“怕是价钱不低。”
太监来报说道:“陛下,程大将军送了一百斤冰过来,说是给陛下解暑。”
李世民擦着额头说道:“是吗?那就送到立政殿。”
又有太监来报说道:“陛下,翼国公也送来一百斤冰。”
李世民疑惑了,一个程咬金也就算了。
都知道程家是开烈酒作坊的挣了不少。
秦琼的日子本就不富裕,他哪里来的一百斤冰。
莫非他秦琼也有藏冰?
ãþÑ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