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5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义府啃着螃蟹腿说道:“多好吃的螃蟹呀。”

      李泰冷笑当初说打死不吃螃蟹的人吃李义府,现在说着螃蟹好吃的也是李义府。

      李义府说道:“对了,蜀王殿下来了。”

      扭头看去,村口的方向李恪已经走来,李泰走上前问道:“皇兄?你怎么来了。”

      李恪站起身说道:“我说了要做李正的护卫就要好好做。”

      李泰知道李恪这人有些执拗,也不想多劝他什么。

      指了指远处的一棵大树,李泰说道:“李正就在那里乘凉睡午觉。”

      李恪走向树荫对正在睡午觉的李正说道:“阿史那已经称臣,他愿意放弃可汗之位,奉父皇为天可汗。”

      “好事呀。”

      李正换了一个睡姿依旧没睁开。

      李恪说道:“你不觉得他服软的太快了吗?”

      “可能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你早就算准了阿史那不会做太多的反抗对不对?他早晚会服从大唐只是时间问题。”

      李正拱手说道:“过奖了过奖了。”

      李恪抱着横刀想了一会儿说道:“执失思力已经称呼臣了,阿史那会不会称臣已经不重要,你不是不过问你只是懒得管了,李正,我说得对吧。”

      李正一脸欣慰地点头,“蜀王殿下,你终于悟了。”

      “看来外面对你的名声果然是真的。”

      李正来了精神说道:“我外面的名声怎么样了?”

      李恪板着脸说道:“你自己去问问不就知道了,不过还有一件事阿史那有一个请求,他想要中原的书籍。”

      李正感叹道:“突厥不可怕,就怕突厥又文化呀,这不能给。”

      “阿史那只有这么一个要求,他都称臣了,这都不满足他吗?”

      看了一眼李恪的神色,也不知道这个家伙真的实诚还是假的实诚。

      李正说道:“历朝历代以来草原上的那些蛮夷屡次入侵中原,但是中原总是可以打回去,你觉得是为什么?”

      “因为……”

      李正指了指脑子。

      李恪明悟地说道:“你的意思是突厥人脑子不好?”

      突然不想和这个家伙聊天了,费劲。

      “真的不能给阿史那书籍吗?”

      “给他一堆佛经敷衍一下得了。”

      “明白了,我这就嘱咐宫里的人。”

      李恪说完便离开。

      李正坐起身,真想好好数落这个家伙一顿,看他一步步走着的模样,又只好收住了口。

      “算了,不和老实人计较。”

      皇宫,李恪把李正的方法说了遍,把书籍改换成佛经。

      房玄龄等人听了有些不解,连书籍都不给只给一些佛经?这会不会太缺德了。

      李恪:“李正说了,突厥不可怕,就怕突厥有文化。”

      杜如晦也想了想说道:“好像确实这么一个道理,就这么办吧,反正这个阿史那也没指明要什么书,佛经也是书。”

      房玄龄长叹一口气,“以后突厥人只会信佛念经?再也没有战斗力?这是软刀子割肉,好毒的一招。”

      杜如晦冷笑说道:“让突厥人读书,老夫倒是相信他们会把这些书卷当作柴烧了。”

      几日后,阿史那带着一堆书籍满载着离开长安,等他离开几里外闲着没事打开一卷书的时候表情凝固。

      再打开一卷,再看一卷,表情越加难看。

      这哪里是什么书籍!

      阿史那朝着长安像是发了疯一般的叫骂着。

      “长安的人全是骗子!全是【创建和谐家园】!”

      朝会上,李世民看着满朝臣子,天可汗这个名号让他自信心爆棚。

      魏征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李正促成了三方会盟,如今突厥和薛延陀都已经臣服,为何迟迟不见陛下封赏。”

      第七十四章 不能便宜这小子

      此话一出,朝堂里立刻安静下来。

      也对呀,说来当初平定阴山战事的也是李正,这次促成谈判虽说明面上没有李正。

      但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少不了李正的功劳。

      而且李正还传授出烹制蟹虫之法,让一直以来人们厌恶的螃蟹成了一道佳肴

      为什么不给李正封赏?

      李世民心里计较着,朕国库都快跑耗子了,就他李正最富!

      Ã¿Äê¸øãþÑôÁ½Íò¹áÇ®»¹ÉÙÂð£¿

      还给他封赏?

      看着满朝臣子,李世民心中郁郁寡欢,难道就没有一个朝臣为朕考虑过吗?

      朕过的是什么日子,天天节俭度日,连吃顿肉都要小心翼翼。

      朕容易吗?

      他李正过的是什么日子,整日大鱼大肉!

      见李世民沉默又板着脸。

      程咬金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讲。”

      见程咬金走出来了,底下的群臣立刻屏息静气,谁都知道程咬金和魏征老头不对付,看来有好戏看了。

      李世民沉着脸说道:“讲。”

      程咬金转身看向站在朝班的魏征说道:“魏征老儿,你凭什么说陛下不给李正封赏。”

      魏征说道:“那为何迟迟不见诏书下来。”

      程咬金抬着下巴冷笑,先是朝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坊间都传陛下亲民爱民,乃是当世明君,陛下怎么可能不给李正封赏,就算是封赏迟迟不下……”

      迟迟不下……

      程咬金转而又说道:“陛下迟迟不下封赏是因为陛下还没怎么想好,要怎么封赏!”

      李世民:“……”

      程咬金再次躬身说道:“陛下,臣说得对不对。”

      “李正的封赏,朕确实要好好想想。”

      李世民只好顺着程咬金的话往下说。

      三省六部宣读各自的奏报,李世民也草草退朝了。

      两天过去了,李世民依旧迟迟不给李正封赏。

      这一来朝中的人官吏也急了。

      “陛下这是怎么了?”

      “为何迟迟不给李正封赏。”

      “莫非李正是什么地方得罪陛下了?”

      “怎么会!李正为朝中做了这么多事情,怎么可能得罪陛下。”

      “想来陛下也应该封赏不及才对。”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看着越来越多的官吏递来奏章情愿自己封赏李正。

      奏章说着不封赏有失偏颇。

      不封赏还会让想要立功的臣子失望。

      即为当世明君就应该封赏功臣。

      李正与国有功,可堪封疆拓土当封赏。

      李世民有气无力地支撑自己的身体,一份又一份地看完。

      以前觉得做个明君很有成就感,很自豪很骄傲。

      现在想来为什么做个明君这么累。

      明明是自己应该高兴才对。

      李世民把这些奏章全部放在一边,心情烦闷准备闭目养神。

      “陛下,太子来了。”

      “他来做什么?”李世民没什么好脸也只好点头示意让他进来。

      李承乾来到甘露殿正了正衣衫说道:“父皇。”

      李世民黑着脸说道:“讲。”

      李承乾躬身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应当给李正封赏。”

      李世民双目盯着李承乾问道:“是吗?你为什么这么觉得。”

      “儿臣认为赏罚分明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李正确实有功。”

      李世民沉着脸说道:“所以你就觉得李正应该封赏?”

      李承乾正襟说道:“不少朝臣也是这么认为了。”

      啪!

      李世民突然拍案而起,吓得李承乾一哆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2: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