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到孔颖达,李正行礼说道:“学生见过孔颖达老夫子。”

      孔颖达微微点头,看着这里的一切说道:“你就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

      “是的。”李正点头。

      孔颖达让身边的书童递来包袱说道:“这些都是国子监抄录的书卷,你拿着吧,给孩子们看书。”

      “多谢夫子。”李正点头。

      孔颖达说道:“之前你说的问题老朽想了很多遍,你的地圆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要论证这个道理,老朽总觉得还缺少很重要的一环,若人真的站在球上人不是会掉下去吗?”

      知道孔颖达问的是什么,李正说道:“从前有个孩子坐在一颗苹果树下,一颗熟透的苹果挂不住吱呀掉落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

      “之后呢?”孔颖达问道。

      李正说道:“之后他悟了。”

      孔颖达不解地看着李正好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接话。

      “你的意思是老夫也要用苹果砸脑袋吗?”

      “那倒不用。”李正摆手说道:“其实这件事里面有个问题,苹果会往下落呢,它为什么不往上飞呢。”

      孔颖达坐下思索着:“这和水往低处流是不是一样?”

      “很接近了。”李正点头。

      孔颖达想着一会儿看天看地。

      让孔颖达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这样苦恼会不会不太好,李正对他说道:“其实这是一个……”

      “你别说话。”孔颖达打断李正的话,闭目思考着,“容老夫自己想想,万物有应必有果,水往下流,果子往下掉,一定有什么决定他们必须往下。”

      听着孔颖达的低语,他思考的方向确实没错。

      其实古人的智慧很厉害,他们可以用阴阳,五行,易经来推导出万物。

      从一定程度上这些先辈们的造诣已经很接近了现代物理学了。

      若是这个世上从来没有战乱,从来没有杀戮说不定这个世界又是另外一幅模样。

      感慨完,大牛已经带着学生们回来了。

      如今的学子增加到了二十个。

      身为班长的大牛很有组织能力,把收上来的作业放到李正的面前。

      虽然年龄参差不齐,但是这些孩子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在读书这方面,大唐实在是太落后了。

      村民中几乎没人是认识字的,就只有老村长,也不过零星认识几个字。

      “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大牛先开口问道。

      李正想了一会儿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第五十五章 猪肉

      李正开口讲述着一寓言故事:从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完集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农夫看到蛇冻僵了,非常可怜,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用体温让它苏醒过来……之后蛇受到了惊吓,便本能地咬了农夫,毒死了农夫。

      农夫临死之前非常后悔伤心地说:我想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听完这个故事后学堂里一片安静。

      “今天的课就这么结束了,你们回去之后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交给我。”李正嘱咐道。

      “老师,我们明白了。”学子说完便一哄而出。

      孔颖达也在细细地思索着这个故事。

      李正的课结束得很快,一个故事很快就讲完了。

      再细细想想这个故事,确实很让人回味,一个善心的农夫救了一条毒蛇,却被毒蛇给咬了一口。

      毒蛇出于本能,农夫出于善意。

      可就是一个简单的善意让农夫丧失性命。

      咬人是蛇的本性,到底是蛇坏还是农夫蠢。

      这个故事的深意确实耐人寻味。

      李正陪着孔颖达走出书院。

      孔颖达停下脚步对李正说道:“老朽知道你不愿意进入朝中,也不愿意去长安,若是你将来遇到什么事情,老夫还可以帮上一些忙。”

      “谢谢孔老夫子。”李正稍稍行礼。

      孔颖达微笑说道:“就算你无意和任何人争高低,争先后,可是你要记住,永远会有人不甘心。”

      李正点头:“我知道了。”

      孔颖达拍着李正的肩膀,“老夫这一趟也是收获不错,看你给孩子们上课只是讲个一个故事,故事虽然不错,你不教他们识文断字吗?不教他们数术吗?”

      李正无奈地说道:“孔老夫子,你知道我一开始教孩子的时候只有几个孩子来课堂吗?”

      “几个?”

      “只有八个,年纪小的孩子还好,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坐下半个时辰就要去做农活了,没太多时间来读书,现在他们能来已经很难得了。”

      李正指着远处干农活的几个孩子,“他们才十二岁,就要帮着家里扛着负担。对他们来说读书做官是一种妄想,若是不能有所作为,他们读书有何用?”

      “我能尽可能教他们知识,希望他们以后走到别的地方不要被骗,不要轻易被人利用。”

      “所以你讲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老夫倒不见得他们能听懂。”

      “有些东西随着人长大潜移默化就会明白。”

      “老夫有时候就感觉你不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李正笑而不语。

      “老夫先告辞了。”

      “孔老夫子慢走。”李正看着孔颖达的背影说道。

      就算你无意和任何人争高低,争先后,可是你要记住,永远会有人不甘心。

      这句话听着怎么这么像一句警告呢,果然还是太招摇的缘故。

      应该苟一点为好。

      孔颖达走向泾阳村外见到原本是荒地的地方,一片郁郁葱葱。

      看着这些作物,孔颖达问正在劳作的村民说道:“还真是在荒地里种出了东西,这些东西真的是粮食吗?”

      村民看穿着讲究的孔颖达也不好靠近,便说道:“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是县子让我们做我们就种了,这一种还真能在荒地里种出东西出来。”

      孔颖达多看一眼,这种作物自己见所未见。

      像是一根根竹子,可细一看上面又没有果实。

      这些竹节的叶子倒是比竹叶宽大不少。

      孔颖达摘下一片叶打算拿回去到了长安用古籍对照一番。

      回到长安,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就从国子监开始传出来。

      长安不少人都在议论着这个故事。

      有人说咬了农夫是蛇的天性。

      也有人说农夫太蠢不该救蛇。

      宫里,李世民也在自己琢磨着这个农夫与蛇的关系,天性的恶与善良的蠢,这两个虽说在故事里,但是映照在当下,又有多少人是蛇,有多少人是农夫。

      越看这个故事越有滋味。

      “陛下该用膳了。”太监端来的饭食。

      李世民把手中的奏章放在一边说道:“那用膳吧。”

      有了程咬金家的烈酒之后,李世民已经很少喝三勒浆了。

      看自己桌案上摆上的一盆盆菜,看到有半只鸡,李世民想到最近朝中为了节省用度,皇子和公主们都有些时日没好好吃过一顿肉食了吧。

      想着这些李世民对送菜来的太监说道:“传话下去,各个宫的公主和皇子都送半只鸡过去。”

      ¡°ßö¡£¡±

      说完这些之后李世民的心情就舒坦多了。

      李世民用完了膳,好一会儿太监端着半只鸡又回来了。

      “怎么了?”

      太监回话说道:“魏王殿下说他不用了,给宫里其他年幼的皇子都吃一些。”

      李世民瞧着这半只鸡说道:“青雀难得有这份心,肯让食给年幼的弟弟妹妹也是好,送到立政殿吧。”

      ¡°ßö¡£¡±Ì«¼à¹ªÉíÍËÏ¡£

      李世民刚刚拿起笔想要批阅奏章,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青雀平时最爱吃肉了。

      也知道在大理寺的时候,他要求顿顿吃肉。

      要说他也是自己的儿子,心中有些愧疚让自己的儿子这么长时间吃不上一顿肉。

      奈何如今朝中用度紧张,也宫殿都已经有些年头没修了,一直不敢修。

      朝中这么多事情要应付,这两年连年的灾害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

      今年各地的情况都不错,应该是个丰收年到时候给皇子公主们增加用度。

      李世民心里打定主意,也苦了这些孩子了。

      魏王府邸

      李泰关上自己的房门,兴奋地来到桌案前打开锅盖肉香味立刻扑面而来。

      猪肉炖汤,还放了一些野菜去腻。

      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煮烂的猪肉入口即化。

      “果然还是猪肉香啊。”李泰感叹。

      坊间都说猪肉是贱肉,很多人都不吃。

      李泰也只敢偷偷摸摸地吃,再配上一口烈酒人生快意不过如此了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4: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