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次会议的议题令所有军官都感到一振:“选择富贵军第一次作战的目标”。太平军离这里最近的据点是扬州,林凤祥走后驻有两万多一点的军队,守将叫曾立昌,这个名字李富贵没有听过,军队虽然多了一点不过据情报说里面不少是刚入伍的新兵,精锐部队应该都让林凤翔带走了,再加上扬州紧扼大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后决定以扬州为作战目标。

        接下来就是征集船只、士兵动员、准备物资,一切就绪后又从军校中抽了一些人来保障后勤,第一军团终于开始向南开拔。一路上军队的表现还不错,对老百姓的态度可以算是非常友善,而老百姓也对这支穿着绿军装的奇怪军队由开始的惧怕转变为好奇。经过一路的宣传终于到了计划中大本营的所在地——界牌,之所以选这里作基地只是因为李富贵在地图上发现这个地名很气派,在李富贵的印象里好像有个地方叫界牌关的,大概这个界牌也是地形险要吧。到了才发现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驻扎下来之后立即就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具体的作战计划。闹哄哄地讨论了半天,最后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当与敌接战后利用部队的高机动性后撤,第二步兵团一分为二与本阵脱离,三支部队成品字形撤退,敌军应该会追击中路的大部队,大部队撤退到陈岗后列队防御,然后左右两支伏兵杀出,歼灭敌人。如果敌军不追击大部队就由小部队带着敌军绕圈子,然后大部队以逸待劳,击溃敌军。李富贵给这个作战计划起名叫做‘双尾蝎’,他对于自己想出的这个计划非常满意,看来自己还真有些谋略的天赋。

        计划定好后李富贵还想了个骄敌之计,要陆归延帮他写一篇酸酸的战书送到扬州城去,好让太平军轻视自己。

        在界牌修整了两天之后,李富贵命人把战书送到扬州去,自己则带领队伍缓缓向扬州进发,一路上非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地形,并派出斥候探索行军路线两侧十几里范围的地形,李富贵亲手把这些信息绘制在地图上,而李富贵手头上的地图倒是做绘图纸的好材料,因为上面只有城市和河流,在李富贵看来这样的地图什么用都没有,只是自己在上面标注地形能有个参照。

      第三十二章

        曾立昌这天接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上面写的东西自己完全弄不懂,落款是个清妖的道台,后来找了个老夫子才把这封信弄明白,原来是一篇骈四俪六的战表,这个老夫子对这篇文章的文采是赞不绝口,可曾立昌就不明白既然是写给自己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搞得自己根本看不懂?经过老夫子的解释这封信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是指责曾立昌不该造反,其中大量引用了圣人的话,同时从多个方面来诠释这些话,这个老夫子看到这里就已经对李富贵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位大人怕不是状元出身吧。其次是描述这次出兵的兵戎之盛,这一段写得气势宏大,把这个老夫子读的是热血沸腾。最后苦言相劝曾立昌投降,语气情真意切,读之几乎可以使人落泪,解说到最后这位老夫子已经抛开信件自由发挥起来,仿佛是他自己在劝说这个长毛投降一般。

        曾立昌实在弄不懂这个李富贵是个什么样的人,大概是读书读傻了吧,自己吃的就是造反这碗饭,弄这么一封让人看不懂的信来算是怎么回事。等到探子把得到的情报送上来后,在座所有的将领全都哄堂大笑,听他吹得那么玄乎好像吹口气就能把天京拿下来似的,原来只有几千人。不要说这几千人,琦善带着几万人在扬州外设下江北大营自己也没怕过。最后商量了一下明天由副将楚大乘带领一万多人出城去把他歼灭,林丞相走了以后自己还没与清妖开过仗,几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给自己祭旗,自己则守城监视江北大营。

        这一天是李富贵平生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日子,从一早上起来手心就不停地在冒汗,直到骑上马看到看到那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军队后才稍微放松了一点,把军队这样排起来还是挺壮观的。等到看到前方出现敌军的阵列李富贵的心跳立刻又开始加快。

        楚大乘看到这些清军的穿戴不觉一愣,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清军,不过接下来的战斗就平平无奇了,才打了几炮这些清军就开始溃逃,命令炮兵撤回城去自己就带着队伍追了下去。可是这些清军跑得比兔子还快,不一会就跑得没影了,这仗赢得可真窝囊,不行,还要向前追击一段,根据情报这附近只有这支奇怪的清军和琦善的江北大营,没什么好怕的。

        而李富贵这时正被乱军裹着向北跑,脑子里昏沉沉的,有一发炮弹落点离他很近,基本上李富贵现在仍处在惊慌失措的状态中。好不容易慢慢地恢复了镇静,可眼前的景象又把他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显然这些初上战场的新兵和自己一样被吓坏了,他们还没有丢弃手中的军械只是因为敌人还没有追上来,最糟糕的是这支军队从上到下的军官也都是新兵。向周围看了看没有发现二团的旗号,应该是已经分了出去,至于他们的方向对不对就很难说了,就算方向对了又怎么样,大部队都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李富贵试着下达放慢行军速度的命令,可是根本不管用,现在的命令已经根本无法顺利地传达下去。

        李富贵突然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成功地把一群绵羊训练成了羚羊,却没有把他们训练成狼。而诱敌深入、分进合击都是非常高超的战术,需要将士具有非常高的军事素养,自己手下这些人如果直接让他们冲锋可能他们还能应付,可败中取胜对他们来说就太难了,肥水之战中符坚不就是这么被打败的吗,自己肯定是中了三国演义的毒,总想着什么奇谋妙计,可听说皇太极也很喜欢看三国演义,怎么他不犯这样的错误。悔恨这时如同毒蛇般吞噬着李富贵的心,本来正面攻击凭借自己的火力优势很有可能打赢的,对方也是新军,可是现在自己败得莫名其妙,还把一个团丢在外面,如果自己就这样一路逃走的话,二团很有可能被吃掉。可是现在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刚刚从惊慌中恢复过来的李富贵又深深地陷入到自责当中。

        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突然林雨长拉住了李富贵马头:“老大,醒醒,这样不行啊。”

        李富贵又一次清醒了过来,这次他发现在乱军的外面骑兵已经在整理队形了,一线曙光出现在他面前,拉住林雨长大喊道:“你快带骑兵到前面拦住队伍,用鞭子抽,用枪打随你,一定要让队伍停住。”

        过了一会这支队伍终于乱糟糟的停了下来,可能他们也意识到这样狂奔有点莫名其妙。在重整队伍之后,李富贵先命令派出斥候寻找二团的下落,然后清点队伍,让李富贵吃惊的是居然一个都没跑丢,看来平时的行军训练也不算完全白费,最令李富贵高兴的是炮兵也跟上了队伍,虽然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李富贵就考虑到炮兵的机动性不足所以这次给炮兵团配备了骡马,不过在这种行军速度下没被甩掉还要说是万幸。看到所有人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李富贵下令全军找一个坡地整装待命。

        在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等待之后,终于二团的下落还没找先到,却等来了太平军,为了鼓舞士气李富贵决定把迫击炮布置在前沿来一次齐射,同时命令林雨长带领骑兵在炮兵齐射后冲击一次杀杀太平军的威风。

        当楚大乘猛的看到那只奇怪的清军整齐地列队在前方等着自己,第一反应是:糟糕,中埋伏了。也难怪他会这么想,这仗打得真的很奇怪,处处都透着邪门,可哪有诱敌的跑那么快的,何况刚才他们逃跑的那架势如果说是诱敌那也太像了吧。可要不是诱敌那自己面前摆着的这支军队又怎么解释,怎么刚刚还跑得跟兔子一样突然就又可以列队迎敌了。出于谨慎的想法楚大乘立刻也摆出了防御的架势,同时向四面派出探子进行侦察。

        双方就这么遥遥相对了半个多小时,都弄不清楚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最终当楚大乘弄明白方圆十里内没有什么敌方部队时,心里不觉大骂自己:怎么会被几千个清妖吓倒了,这怎么可能是埋伏,一定是他们跑不动了才停下来的。现在的楚大乘已经没有耐心再去仔细推敲自己的结论是否合理,立即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第三十三章

        李富贵看着推进过来的敌军阵型,心里在想: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这次跟他们拚了。这样想过后倒真的平静了许多,当太平军一进入迫击炮的射程,就用力把手向下一挥命令炮兵齐射,希望大炮能给自己这些新兵们壮壮胆。一百门火炮同时开口的威力确实惊人,太平军攻势遭到这不曾预料的打击后立刻停了下来,似乎搞不清是该继续冲锋还该掉头撤退,楚大乘这时候也在犹豫当中,这顿炮火的猛烈远出乎他的意料,几千人的清军怎么会有这么猛的火力?看来自己低估了对方,是不是应该把兵力收回来调整一下再进攻?就在他还在前思后想的时候,骑兵团的冲锋帮助那些士兵先作出了选择,见识到了骑兵的猛烈火力,举棋不定的战线一下就被冲垮。可是李富贵这一方也没能抓住这次机会追击,因为原计划只是杀一下太平军的锐气,所以在冲锋前李富贵严令禁止林雨长追击敌人。

        随着骑兵团的后撤,双方战线脱离了接触,楚大乘才得以把部队重新整顿好。现在他已经知道对方不好啃,但是就这么放手又实在是不甘心。自己人多可以试试包围对方,叫来手下两个师帅,命令他们向左右两方迂回,命令中军做好准备,敌军如果一乱就立刻发动进攻。与此同时李富贵正通过望远镜死死地盯着太平军的阵地,太平军分兵的举动李富贵是看得清清楚楚,而对方想包围自己的意图也很明显。他立即找来林雨长:“看到敌人分出来的那支军队吗?你去把他们赶走。”

        “那另外一只呢?”

        “等你回来再说吧。不要恋战,知道吗?”现在的李富贵似乎只信任林雨长一个人。

        而林雨长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很快左翼的太平军就被他击溃。而楚大乘发现自己的意图被敌方看破,而且自己的包抄部队的力量显然太薄弱,所以急令另一支部队也撤回来。

        接下来的时间双方都极度谨慎的变换阵型,都希望能发现对方的破绽,战斗的规模非常小。李富贵一直在等着二团的消息,希望在兵力会合后再发动总攻;而楚大乘则是越打越吃惊,对方的战斗力之强简直不可想象,同时还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这支军队除了炮兵之外,只有这不到一千的骑兵有战斗力,随着战斗的进行他也越来越肯定这个念头,因为这么长时间李富贵从没有出动过步兵,这时候的楚大乘一直在想着如何把这支骑兵引诱出来歼灭,只要歼灭了这支骑兵,再拖到天黑,胜利一定会属于自己。

        就在战局没有进展的时候,李富贵看到三骑快马飞速向自己的阵地奔来,瞬时间希望在胸中升起,嘴里喃喃自语:“一定是二团,一定是二团。”

        果然,斥候带来的消息好的令李富贵不敢相信:二团已经自己集结到了一起,目前位置恰好在敌阵的后方,等待战役全面打响后即可投入战斗。听到这些李富贵真想吻陆树城这个大胡子,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有治军的能力,今天真是自己的幸运日啊。命令全军推进,这次步兵们的表现看起来就中规中矩了,看来他们应当已经适应了战场的气氛,而且太平军的表现也让他们明白了谁才是强者。

        双方的战线一接触,高下立刻就分出来了,太平军人虽然多可是完全没有炮火支援,步枪的数量也不多而且没有被集中使用,面对富贵军不断射出的排枪很快就处于下风。而且士兵由于一上午的跑步、战斗,体力消耗非常大,楚大乘两次组织冲锋想进行肉搏都被打退。

        最后当太平军听到身后传来密集的排枪声后士气彻底丧失,对阵立刻转变成溃逃,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李富贵的头又有点晕,不过幸好这时候部队已经不再需要他再下达什么命令了,不觉想起拿破仑的一句名言:除了坏消息,不要叫醒我。自己现在大概也可以去睡个午觉了吧?不过按计划还有一件事要做,“传令给特种作战小组,执行乙计划。”

        就在这场战役结束后不久,扬州北城门仍然是一幅和平景象,早上的大军出征并没有给这里带来太多紧张的气氛。这时一辆装满草料的大车缓缓向城门驶来,到了城门口守门的太平军走上前去盘查,车把式急忙收紧缰绳嘴里喊着“吁,吁”,可是这时候马却反常的暴躁起来,向前冲了十几步才停了下来。车把式边上的人应当是货主,跳下车来向围过来的太平军直点头哈腰,负责看守城门的太平军还没来得及问话,突然又听到大车下“喀巴”一声,车把式急忙从车上跳了下来骂道:“真倒霉车轴怎么会断了。”说着俯下身子向车底下张望,就在那些太平军也围拢过来的时候,这两个人却突然拔腿向城外跑去,没跑多远就一头扎进了护城河。突然发生的意外让这些守门太平军面面相觑,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就在他们身边响起。巍峨的城楼在这声巨响后缓缓坍塌,钱武和风君宝从水中探出头来互相吐了吐舌头“乖乖,这车炸药这么厉害啊,要是我们刚才慢一步那现在渣滓都剩不下了。”朝城墙上望了望,还能站起来的太平军显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正在从城墙上探头向下望,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两个人泅过护城河拔腿向来的方向跑去。

      第三十四章

        曾立昌坐在那里简直是心如刀割,听到北门被炸毁的消息他才渐渐感到今天的事情好像不那么简单。隐隐觉得好像自己掉入了一个圈套。而就在刚才传来兵败的消息,楚大乘战死,出击的军队到现在为止只逃回来几百人。逃回来的人说他们中了清妖的埋伏,本来和清妖激战了一上午,然后突然之间就被包围了,这些人是奋力杀出重围才跑回来的。

        曾立昌现在只觉得进退两难,根据败兵所说这支清军装备非常之好,人数更是多得数不过来。这一点曾立昌倒是深信不疑,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消灭上万太平军,这支清军数量决不会少。而且根据这几天的情报江北大营的清军没有什么奇怪的举动,也就是说自己很快将会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现在自己可是坐拥残兵,困守危城,太平军以往都是流动作战,不与优势敌军硬碰,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自己应该立即撤出扬州。可是扬州是天京的门户,可以说极为重要,自己这样损兵折将的逃回去,东王能饶了自己吗?

        就在曾立昌在保全部下还是保全自己之间犹豫的时候,李富贵带着他的部队又一次大模大样地来到了扬州城外。早上那种惴惴不安的感觉已经一丝都不剩了,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自信。士兵们的士气仍然高涨,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早上自己夹着尾巴逃跑似的慌张,顾不上激战一天的疲劳,富贵军一到城外就立即开始构筑阵地,同时开始向那些正在修复城墙的太平军打炮。这种炮击甚至直到天黑以后仍在继续,李富贵在把所有阵地视察了一遍后通知所有中高级军官开会。

        开会前,李富贵又把今天的遭遇想了一遍,为什么自己来指挥这么一场落后的战役却犯了一大堆错误?显然自己今天使用了超越时代的战法,在无线电普及之前很少有将领随意分兵,并不是他们不会这么做,而是这么做的风险实在太大,连拿破仑这样的天才在滑铁卢会战中的一个失败原因就是他分兵去追击敌人却无法及时地调回来,对啊,好像没听说拿破仑用过诱敌深入这一类的计谋啊,难道是因为他不会吗?看来在自己真正成为一员智将之前,计谋还是少用为好,多学学欧洲的打法起码不会吃大亏。自己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不过现在李富贵发现好像那些领先时代半步的人总是过得不错,混得好的称王称霸,混得不好的也能落个荣华富贵,而那些领先时代整整一步的人却大部分过得不怎么样,好一点的贫困潦倒终生不被人理解,差一点的很可能被烧死。看来自己在以后一定要注意超越时代的程度,步子不能太大。想通了这个道理李富贵感觉身上一阵轻松,起身朝会场走去。

        会场的气氛非常热烈,毕竟今天打了一场大胜仗:毙敌三千人,俘获将近五千人,不要说对这些战场初哥,这个战果应该可以任何一个将军满意了。可是李富贵走进帐篷的时候却是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地在中心位置坐下,渐渐地人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异样的气氛,喧嚣声慢慢小了下去。

        看到大家安静下来李富贵环视了会场一眼:“今天我们打了个大胜仗,但是孙子说过一句话:‘用错误的方法打了胜仗比打了败仗还糟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他妈的,别在那里挠头,不是你们家的孙子,是春秋的军事家孙武,你不会连春秋都不知道吧,就是关老爷最爱读的那本书。算了,别管是谁说的了,这句话你们懂不懂?”

        看到下面一片大眼瞪小眼,李富贵开始解释了:“用错误的方法打了败仗,我们就会立即改正,下次我们就不会再犯错,可是如果我们打了胜仗,错误就会变成一条经验,以后我们就总会犯这种错误,明白了没有。”

        “嗯……可用错误的方法为什么还能打胜仗呢?”提问的是一团长林栋。

        瞟了他一眼,李富贵心想:今天就你的部队乱得最厉害,居然这时候你还敢说话。没好气地回答:“运气好。今天我们的运气就非常好,所以虽然我们用了错误的战术可还是取得了胜利。谁知道我们那里错了?”

        “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分兵?”

        “算一条,还有没有?”李富贵把语气放缓一些算是鼓励。

        “我们今天撤退的时候,大家都慌了神,只想到往后跑。”

        “对,分兵和后撤都是我决定的,主要责任应该由我来付,不过在我负责之前可不可以告诉我今天你们究竟在怕些什么?难道那些太平军值得你们害怕吗?”

        看到下面再次鸦雀无声,李富贵只好接着说:“我作为指挥官对战局作出了错误判断,我高估了敌人也高估了你们,如果不是运气好今天我们很可能全军覆没。拯救我们全军的是林团长,这次战役的首功应该归他,二团长的表现则最出色,他成功的约束下属到达预定地点,最后成为扭转胜负的关键,至于你们这次的表现全都不合格,这次是我们第一次上战场,这次犯的错误就暂时寄下,如果下次再犯,是我犯就撤我的职,你们犯的话就给我下连队当小兵。有没有意见?”

        “没有。”轰然答道。

        “那大家再说说今天有没有得到一些经验。”

        这次发言要踊跃许多,基本上都是火力的重要性,显然今天的炮击并不仅仅震撼了太平军。

        “那好,会后就由你们自己组织士兵们讨论如何更好的利用我们的火力优势。”今天的会议虽然只涉及到一些皮毛的东西,但毕竟自己这群手下开始慢慢了解现代战争了。

        接下来讨论攻城计划,虽然刚刚检讨了自己可这次又是由李富贵作决定,把所有的攻城计划放在一边,先用迫击炮轰上几天看看再说。为了给太平军来个下马威,决定当天晚上连续轰击一个晚上。

      第三十五章

        也就在这天晚上密集的炮击使得曾立昌下了撤退的决心,他冒着炮火亲自上城墙查看,以他的判断按这样的火炮数量城外的清军不会少于五万,如果一旦合围自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所有的罪责都由自己来承担吧,现在先保住部下的命,将来收复扬州还要靠他们呢。下定决心后全城立刻就行动起来,收拾了必须带走的物资全军在深夜悄悄的从扬州撤了出来。

        李富贵是在床上听到太平军撤退的消息的,那些兴高采烈的将领把他从睡梦中拉起来,急不可待地报告了这个好消息。李富贵一边用还有点昏昏沉沉的脑子思考目前的形势,一边庆幸自己没相信什么拿破仑的狗屁名言,那话说起来虽然很酷,可要是真这么办今天可就要贻误战机了。李富贵起来的同时也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在派出几个连队确定城中已没有太平军之后,李富贵下令除了入城的连队全军追击的命令。

        扬州离南京很近,又不知道太平军走了多长时间,所以这次追击李富贵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不过是趁着士气正高,追上去看看有没有便宜罢了。第一次打追击战,因此李富贵非常谨慎,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同时要求军队放慢行军速度,不过如果在第三者看来他的行军速度也算是够快的了。

        几乎同时太平军和富贵军互相发现了对方,同前一天一样双方都表现得很谨慎,对李富贵来说这里毕竟是敌占区,不摸清对手就贸然开战十分危险,对曾立昌来说虽然报告追来的敌人只有几千人,但对方背后会不会突然有大军杀过来呢?两支军队都停了下来开始利用侦察兵来观察对方。十分的巧合,侦察的结果都让双方的统帅满意,李富贵确定了这支军队就是昨晚上从扬州城夹着尾巴逃出来的那支,人数也没有什么变化。而曾立昌则发现附近只有这支几千人的清军后就如同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昨天他几乎是带着必死的决心向天京撤退的,可今天一小支清军追上了自己,如果自己能吃掉他们就证明自己的避实就虚的战略没有错,这个战果虽然还不能使自己免于责罚,但命是肯定能保住的。

        于是双方统帅都怀着必胜的信心投入战役的准备当中。这次李富贵准备用一个简单点的战术“斜线战术”,这个战术对士兵的要求显然更低一些,李富贵把三个步兵团按行列排好,却把骑兵团和炮兵团都放在自己的右翼,同时李富贵也亲自到右翼指挥战斗。他给这个计划起的名字是‘死神之镰刀’,骑兵率先突击与步兵阵线形成直角成为计划中的刀锋,三个步兵团依次推进加强刀锋的力量,当骑兵突破敌阵后再像折刀一样地收回来砍下敌军的帅旗。李富贵发现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出这样出色的战术,又能起出这么贴切的名字,不觉有点飘飘然了,回想起游戏中那个使用折迭镰刀的收割者的强悍作风,仿佛是自己手持镰刀威风凛凛地站在战场上。

        而这次作战的另一方,曾立昌由于害怕自己的兵力优势把敌人吓跑,所以在把主力部在两翼,希望能在战斗中包围对方,排好战斗阵型后就立即就向富贵军推进过来。

        虽然时间紧急可李富贵还是向他手下的军官再三强调了作战的顺序,先由炮兵对敌方的左翼进行密集的炮击,再由林雨长率领骑兵冲击,李富贵私下里给林雨长的命令是要贯穿敌方的左翼再掉头冲击敌军中央,在骑兵冲出的同时右翼步兵就向前推进,在骑兵之后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处于中央和左翼的部队在收到命令后才能前进。李富贵是想利用强大的火力先打垮对方的左翼,然后在插到敌后把对方包圆。

        看到硝烟中双方士兵排着整齐的战阵互相接近,李富贵却发现这个场景自己似乎很熟悉,说句实在话这还真没有一些电影里的壮观,有一些细节还不能让人十分满意,比如说那些太平军的旗号和衣甲看起来都比较粗糙,战马也太过矮小,不过总的来说场景的布置还是不错的。环视整个战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变得非常慢,同时也变得很不真实,自己真的来到古代的战场上了吗?自己真的不是在看电影吗?如果是电影的话那拍得也算还好啦,尤其是群众演员,他们表现得多认真啊,要是我们国家的导演能拍出这种场面,自己也不会老是去看日本人拍的古代战争片。该死,自己究竟又在想些什么,李富贵摇了摇头把那些胡思乱想都赶了出去。不过既然想到电影了,那也不妨欣赏一下面前的景象。嗯,敌人已经快进入炮火射程了,再等等,等到距离适合骑兵冲锋再开炮。

        看到太平军向自己开炮时,李富贵愣了一下,然后差点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还真是一根筋,光在算自己什么时候开炮合适,怎么会忘了对手也有大炮,人家才不会管你的什么冲锋距离呢。李富贵气急败坏地大喊:“开炮,开炮。”

        看到富贵军的第一次齐射,让曾立昌感到震撼,自己还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多火炮同时开火,向左面望去自己的阵地上已经倒下了一片片士兵,这种血肉横飞的场面虽然不是没见过,可看到自己人被如此迅速地屠杀让曾立昌感到胃部开始抽搐。而紧接着来到的第二次齐射就让曾立昌感到恐惧了,敌人究竟有多少大炮,怎么大炮也用轮射吗(迫击炮的射速太快,使得曾立昌不能相信那是同一批火炮的两次齐射)?,这样打下去自己恐怕会输。自己的炮兵明显不能压制对方,现在也只有冲锋一条路可走了。

        与此同时李富贵已经把让敌人先开火的不快给忘掉了,这一次火炮的集中使用真是威力无穷,敌人阵地上冒起的大片黑烟让他觉得非常壮观,刚才他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里面的血腥场面让他很不舒服,还是纵观全局来得痛快。看到太平军突然加速向自己冲过来,隆隆的炮声已经掩盖不住对面传来的呐喊声了,“雨长,看你的了。”

        “太好了”,林雨长一把抽出马刀大喊一声“骑兵团跟我冲。”

      第三十六章

        由骑兵组成的尖刀向着太平军左翼的正面直刺过去,逐渐加快着速度,闪亮的马刀反射着上午的阳光。很快太平军也发现了这个威胁,不时有炮弹落在这些骑士的周围。

        李富贵看到双方即将接触“命令炮兵调整距离对敌军左翼作最后一次齐射,二团开始向前推进,一团、三团准备。”

        在一片黑烟升起之后,尖刀终于刺进了太平军宽厚的阵型。太平军的队形由于冲锋已经被拉开了,相较而言反而是富贵军的骑兵排得更密集。虽然马刀在空中闪闪发光,但步兵们很快发现这些骑兵手中拿的短枪才是真正的死亡天使,这一小股骑兵似乎完全无视被包围的危险,就这么直直的往步兵群里冲,随着他们的推进太平军成片成片地倒下,所过之处竟然完全无法抵挡,而且很快就有士兵丢下兵器掉头逃走,这时的骑兵团确实如同一把利刃,在敌人的身体里越刺越深。

        曾立昌看到富贵军使用骑兵突击自己的左翼时,立刻明白了李富贵的企图,到现在为止炮弹全都落在自己的左翼,很明显敌人把主力放在这一边希望由点及面地把自己击溃。虽然看穿了对手的意图,可这时候的曾立昌却拿不出人来支援左翼,因为他的中军本身就太薄弱了。只好命令右翼加强攻击,希望是自己先击破敌人的薄弱环节。

        但是时间却完全站在李富贵这边,太平军的右翼还没有跟富贵军接触上,林雨长就已经刺穿了敌阵。骑兵团在后面漫步绕了一圈,给左轮枪重新装上弹药,这时候林雨长并没有按原定计划绕到敌人中军背后发起进攻,而是折回头来继续打击太平军的左翼。因为在刚刚的冲击中,虽然松散的阵型使得林雨长没费太大的力气就穿透了敌阵,但他还是感到敌人的左翼的人数比自己预想的要多很多,现在很可能仍保有一定的战力,所以他决定两面夹击先把这里的敌人打垮再说,这时的骑兵团,就如同一把放血的倒刺。

        虽然李富贵把自己的阵型排成了阶梯状的三节,但由于战局的变化太平军的阵型也变成了一条斜线。最终两军剧烈碰撞在了一起,李富贵这一次对士兵的表现很满意,这些人终于表现出了镇定,虽然不时有对面打过来的子弹、炮弹削掉了一些人的脑袋,或者打断了手脚,但其余的人仍然按照节奏上膛、瞄准、放。

        这个时候整个战场已经完全展现在李富贵面前了,别看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人,可这场面却是着实壮观。一边在发了疯的往上冲,另一边就不停地用子弹、手榴弹、刺刀去招呼,李富贵这时已经确定自己完全控制了局面,处于自己正面的太平军已经开始溃逃,敌人的中军似乎也无力再战了,战场那端的情况虽然看得不是太清楚,但三团刚刚送来战报说已经压制住了敌人的进攻。很快就是收割的时候了,这时李富贵带着轻松的心情扫视着战场:“嗯,可惜没有摄像机。”

        与此同时,备受煎熬的曾立昌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对的这支军队完全有实力在昨天全歼楚大乘,而昨天晚上他们也有能力打出那么密集的炮火,自己的侦察人员并没有弄错,这附近的确没有其他清兵,所有一切都是这支清军干的。想到这些曾立昌对今天的战局已经彻底绝望了,叫过手下一个师帅,“你带上一队人,拿上我的令箭,回去禀报东王,向东王说清楚昨天大败楚大乘,攻克扬州的是一支穿绿衣服的奇怪清军,他们只有五六千人,但是火力极强,极具战斗力。以后碰上了一定要小心,免得再吃轻敌的亏。另外告诉东王,说我对不起天朝。都记住了,那就快去吧。”

        打发走信使,曾立昌拔出自己的佩刀,向身边扫视了一眼眼后大吼道:“誓死杀敌,跟我冲。”

        李富贵在战役结束后收拢了部队,没有去追击逃散的太平军,毕竟这里离南京已经不远了,自己在这可不能太过嚣张。命令骑兵警戒,步兵打扫战场,随时准备撤退。战场的硝烟正在慢慢散去,李富贵找了个高地望着这片土地出神,自己在两天里打了两场大胜仗,还拿下了一座极具战略意义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打得如同教科书一般的经典,看来在古代打仗也不是很难嘛。一个亲兵的报告打断了李富贵的沉思,抓住了太平军的一个高级将领,如果没弄错的话应该是指挥官。这个消息让李富贵很高兴,命令把人立刻带过来。

        看到部下捆着满身是伤的曾立昌走过来,李富贵急忙起身一边说着“委屈将军了”一边伸手去松绑,没想到刚才还神情委顿的曾立昌突然怒目圆睁大喝一声“清妖”,然后把一口鲜血猛的喷在李富贵脸上,仰天倒了下去。就在李富贵愣在那里的时候一个亲兵跑上去察看了一下,然后说道:“禀报大人,咬舌头自尽了。”李富贵一边擦脸一边想:真倒霉,幸好这时候还没有艾滋,没想到咬舌头还真是死这么快,以后再也不能信什么古典名著了,说什么主公亲自松绑,敌将纳头便拜。

        这家伙死了倒也一了百了,可自己手上还有好几千俘虏该怎么办呢?杀了?这些人说白了也就是【创建和谐家园】,虽然跟错了首领可它们本身却没有什么错啊。杀了的话,实在有点下不了手,真要杀的话杀清兵自己倒更心安。放了?不说他们还会跑到太平军那边去,向上边自己就没法交待。收编?对这一点李富贵可一点把握都没有,自己虽然实行了一些争取民心的措施不过比起太平天国宣扬的那些还差得远,恐怕不一定能吸引多少太平军,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宗教问题,李富贵知道什么事情如果和宗教、民族一掺和就会变得复杂无比,当年中央为了对付那个什么功费了多大劲,居然还有人偷偷往李富贵自行车上贴小标语,对于这样的事情那是避之唯恐不及,自己还怎么能主动去招惹呢?

      第三十七章

        沉思中的李富贵突然笑了起来“这样的主意我都想得出来,我还真是佩服自己啊。”掉过头对传令兵下命令:“整队,我们回扬州,把这些俘虏和昨天抓的关在一起。”当天李富贵写了两封信请彼德和张文革到军营来有事和他们商量。

        回到扬州才知道就这半天扬州城已经被琦善给占去了,在城里留守的那几个连队一来是人数太少,二来对方也是清军而且官阶都很大,所以没有与江北大营过来的军队发生争执,只是退到西门等待李富贵回来。李富贵立刻让人把这几个连长捆进来骂道:“【创建和谐家园】,我不管什么友军不友军,官大官小,我只知道你们把自己的阵地丢了,现在就回去,自己关自己的禁闭,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我毙了你们。”其实李富贵倒并不是真的把扬州看得很重,而且如果把他自己换到那种情况下也不会和清军硬碰,只不过他要给士兵树立这样一种信念:除了自己军队的指挥官天王老子也不鸟他,这样这支军队才能称得上是自己的。

        琦善占了扬州那就给他好了,反正自己并不想在这个地方与太平军硬碰,这次打扬州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在十九世纪也有点击经济啊,乱世靠什么呀?靠的就是知名度啊!知名度上去了,下家儿跟着就来了。不过这事难道就这么算了?李富贵看着门口端着盘子的阿三想着:起码也要演一出戏给他看看吧。

        琦善接到李富贵的拜帖的时候还没从收复扬州的兴奋中完全恢复过来,“李富贵,这家伙很奇怪啊。”刚刚他才收到李富贵又一次大胜太平军的消息,“他究竟是不是人哪?就凭五千兵力就能把扬州攻克,两次大败太平军。这是何等的武功啊。”

        带着满心好奇琦善吩咐请李富贵进来,李富贵也是带着好奇走进大帐(这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历史书中的人物),两个人立即就开始非常热烈地寒暄:“钦差大人武勋盖世,收复扬州,真是可喜可贺啊。”

        “哪里哪里,李大人年少有为,初出茅庐就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钦差大人过誉了,李某能侥幸取胜完全是仰仗大人的威名。”

        “李大人太谦了,这次老夫接管扬州也未与大人打招呼,实在抱歉得很哪。”

        “大人说哪里话来,李某这次因求战心切开战之前未与大人联络实在是莽撞,又因追敌的需要根本没有什么兵力来占领扬州,大人运筹帷幄,轻取扬州,下官感谢还来不及呢。”

        寒暄的同时两个人也在互相打量着对方,李富贵这边的看法是:这个琦善还真是长了一副奸臣样,跟个竹竿子似的,面相那就更完美了,只差在额头上写下‘坏人’两个字了。琦善则在想:很普通嘛,这样的小子连毛都没长齐呢,怎么打仗会这么厉害?

        寒暄过后话题很快又转到战局上来,李富贵又把琦善恭维了一番然后说道:“有钦差大人坐镇扬州,李某也就可以放心南下去支援巡抚大人了。”

        听到这话琦善一愣,赶忙问道:“不知李大人为何要急着南下?”心里同时在想:你走了,那我怎么办,要是太平军再回来那扬州究竟要不要守,自己以前之所以建江北大营不就是因为待在军营里跑得比城里快吗,呆在扬州城里万一被围住了那不就完了?

        “下官这次南下是奉了抚台杨大人的命令,既然在扬州已经取得胜利,自然应当继续向南去接应抚台大人。”

        “这个……”琦善倒也没什么话好说,毕竟李富贵并不归他指挥。

        “而且军团司令冯将军也认为目前我军南下更为有利。”

        “哦,不知这冯将军是什么人呢?”

        明明告诉你是军团司令,还问。“冯将军是我从海外重金请来指挥这支军队的,目前军中由他说了算,在军营里李某也要听他命令呢。”

        “原来如此,”我就说看你也不像是那么有本事的,原来是个洋人在指挥,这就难怪了,洋人自然是厉害的。“那为何不请这位冯将军过来一叙呢?”

        “还请大人见量,这洋人不懂天朝礼数,恐怕冲撞了大人。”

        “不怕,不怕,老弟大概还不知道,我早在十几年前就同洋人打过交道了,那时先帝还称赞我‘片言片纸,连胜十万之师’,这洋人确实缺少教养,不过也并非无法应付。”琦善这时候大概已经忘了他在广州和英国人签了条约以后道光要杀他的事情了。“我所担心的倒是洋人身上带的那股煞气,不过今天倒是不妨,李大人请看,我的佛龛上面贴的‘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可是我前不久派人重金从上清宫张真人那里请来的。”

        李富贵抬头看了一眼那张黄纸愣了一下,不过马上也就想开了,在科技昌明的二十一世纪还有些大员相信算命先生,对8呀6呀迷信的不得了,那琦善作为一个腐朽王朝的反面代表信一信姜太公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不过琦善会怕见洋人倒的确出乎李富贵的意料,作为一个大投降派见洋人那不是应该跟见他爹一样吗,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说道:“原来如此,钦差大人阅历广博,下官真是佩服,那就请冯将军马上过来好了。”

      第三十八章

        过了一会,阿三根本不等通报就大摇大摆地闯了进来,李富贵急忙起身准备介绍,没想到琦善居然抢在李富贵前面开口:“这位一定就是冯将军了,真是久仰大名,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将军真是风采照人那。”李富贵只好接口说:“这位就是阿珊·冯将军(为什么姓冯?我没让他姓莱因哈特就算客气的了。)”然后又装模作样地把琦善的话翻译给阿三听。这时李富贵发现要把一些完全无意义的音节很流利地随口说出还真不太容易,这一点阿三就不存在问题,他说起自己的家乡土话那真是流利异常。

        “嗯,冯将军说,这个嘛,他对钦差大人不经同意就自己接管扬州很不满意。”

        “这个啊……”琦善显然对这个洋人说话如此直接没有准备,哼哼哈哈地居然脸也有点红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0: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