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乾隆皇帝二月河》-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

      “哪个部的?”

      “回皇上,户部。”

      “你敢诽谤朕躬?!”

      “奴奴奴才不敢……奴才其实心里最敬皇皇皇上……”

      ①震卦:按《易经》震卦有男女欢爱求子之意。

      “你方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说嘛!”

      “是……”肖道清已完全恢复了神智,偷偷瞟了乾隆一眼,咽着唾沫说道:“奴才混帐!奴才说,皇上刚从山东回来,乏透了的人。勤政之余,不也得和娘娘嫔妃们……那个那个震卦一回?”他“啪”地又打自己一耳光。众人心里怦怦急跳。傅恒差点笑出来,忙咳嗽几声掩住。

      乾隆怔了一下,缓缓把目光转向吕成德:“那——这席酒是你请的了?”

      “不是奴才的东,但奴才负责。是奴才硬拉着别人作东。奴才犯过有罪,求主子惩处!”

      “你为什么要请卢焯?是想着他将来起复,给自己留个后路吧!”乾隆犀利的目光盯住了他,“——朕想起来了,你叫吕成德。在庄亲王的筵会上,提着怡亲王耳朵灌罚酒的是你吧?”

      吕成德打了个酒呃,磕头回话,说道:“奴才不成器,呃!上回请卢焯,奴才有这个心,这回没有。刑部王恭说,卢焯已经定了斩立决的罪。过几天就要行刑了。他昔日在京,和奴才过从甚密。不能不来给他送送行……”

      “朕不罪你们。”乾隆摆手说道:“有情也有理嘛,朕不以文字言语罪人。但你们也有错。”他看一眼脸色变得异常苍白的卢焯,继续说道:“送卢焯上法场,不该在法司监狱。这么热闹,成什么体统?肖道清所言,也是实情实理,知道朕‘乏透了’,而且‘勤政’,也算尚有人心,但说‘震卦’,男女之事谁能没有?也不算错。然而在此场合说此话,不算恭敬吧。于君于父应栗栗然,惕惕然如对天地,不该如此吧。朕说的你们服不服?”

      众人个个心里揣着个兔子,都道今日惹了大祸,不死也得扒层皮。听了乾隆一番“有情有理”的话,人人都如蒙大赦,一齐叩下头去颂圣。什么皇恩浩荡、臣罪当诛;雨露恩重、天高地厚。乾隆轻轻挥手,说道:“去吧!各人写个谢罪折子,转到都察院,叫孙嘉淦给你们记过!”

      众人仓皇退出了狱神庙,屋里只剩了乾隆、傅恒、鄂善和卢焯。一坐两站一跪,气氛立时变得异常紧张。不知过了多久,乾隆微微叹息一声,问道:“卢焯,你都知道了?”

      “臣已知罪,臣来京之前,已经料知难逃圣主诛戮。”卢焯说着,已是泪如雨下。“得到先帝、皇上两代圣君栽培,臣都辜负了,臣枉为人子人臣。生,羞见世人父母;死,羞见先帝和祖父祖母。百思悔肠,不知该如何发落自己生魂!”乾隆被他说得伤情,眼圈一红就要落泪,咳嗽一声掩住了。语气沉重得带着颤音:“你的案子刑部和大理寺会勘了五次,三上奏折,朕都没有批。这一次六部会奏,确是有理有据案定如铁,朕只能依律允行。刑部拟的,你已知道是斩立决。朕不愿你显戮,已下旨着令你自尽。你可有怨尤?”卢焯脸色惨白,像刮过的骨头一样泛着青色,叩头道:“臣犯的是贪贿之罪,没有什么可恕的,显戮可以儆戒百官,也可以使百姓知朝廷爱养元元的圣德至意。杀头、自尽都是一死,臣愿当众向天下谢罪……”说到这里,他已哽得不能成声,只是稽颡叩头。

      乾隆的脸色也变得异常苍白,喟然说道:“朕有惜你处啊!先帝爷在时对朕说过,江西有个卢焯,在县里修堰治水很见成效。国家水利自靳辅、陈潢之后人才奇缺,要朕留心使用。你治尖山坝成功,是证先帝目力准确。况你从前操守也好。朕疏于教诲,只褒扬未加训诫,终于有今日遗恨,记得鄂善修治砖河、潞河,几次不成,请你指点。也是我们现在这四个人小酌薄酒,剪烛谈政……”两行眼泪已无声滚在乾隆颊上:“那是恍若昨日,谁知你竟……”他没说完,卢焯哪里还撑得住,号陶大哭道:“主子,主子……您别说了,我的心都要碎了……”

      “熏英,你真叫人没话说……”傅恒早已黯然落泪,“你是怎么弄的?怎么会犯这个病,为一个女人……”卢焯长长叹了一口气,拭泪说道,“六爷,都怪我财迷心窍,这时候有什么辩处?那个女人怀了我的儿子……我们卢家五代单传,我们老爷子说‘倾家荡产也要赎她身子。’可我没有产业。老爷子在先帝爷手里罢官,还亏空欠了两万两债务。姓杨的送来银票,正好够用,我就动了心。想不过是分家案子,过后无话,这件事就了结了。遭了刘吴龙的弹劾,奴才又惧又羞、乱了方寸,赶紧用八百里加紧补了题参杨景震的折子,又犯了欺君之罪……这会子真无话可说,只求速死,只求速死了……”

      乾隆泪流满面,再也不忍听这撕心裂肺的哽咽哭声,强撑着站起身来,说道:“这是你咎由自取。朕来看你,尽一尽昔日旧交情分。鄂善可以留下,卢焯在江浙治水福建修坝,都有些章法,参照他从前写的《治水疏》,你们再谈谈。”说罢拔脚便走。

      傅恒赶忙跟出来,发觉外面的雨还在下着。落在脸上,凉丝丝的十分受用。乾隆似乎还浸沉在方才的气氛中,踽踽散着步,他不要乘舆轿子,众人只好都跟着。一串黄色的西瓜灯在微风细雨中缓缓行进,像一条火龙在街上游动。这一带都是部署衙门,顺天府又封了道儿,没有看热闹的,倒也安适清净。

      “傅恒,”乾隆边走边问,“你在外任当过钦差,带过兵,又回来作军机大臣。你有没有贪贿的事?”“没有。”傅恒立刻坦然回答,“但带兵要军饷不能没有虚冒多领。这是因为部里不肯如实发给,总打折扣。多少要说点假话才能够用。有多余的也分给当兵的了。这是带兵将领的良心和本钱。其余我一介不取,不是我不想,是我不敢。主子栽培我不容易,祖宗的脸面要紧,皇上和娘娘的心不能伤。再者,我和卢焯不同,我有十来处庄子,都是先帝圣祖和皇上累年赐的,进项足够一家开销的,犯不着为银子触犯刑典。”乾隆听着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这不够。要是平常人,算是上人;要为一代贤臣,又是下人。你这个‘不敢’二字就是明证。还是要在诚意正心上克己复礼。”傅恒忙道:“是!奴才记住了,奴才学张廷玉!”

      乾隆仰天,用脸接着带凉意的雨点,说道:“张廷玉自有他过人之处。近年老了,太看重了名——身后的‘名’。今天见朕、他又说起入贤良祠,说朕答应赐诗的事。朕说‘你这是第几遍了?答应了你的,准定给你,放心!’但朕心里不取他。他这几十年办差,实在是勤谨。可是误了他读书、根性上的毛病,到老了就掩不住了。”他说着又转了话题,陡然问道:“你看卢焯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可恕之处?”

      “……有的。”傅恒语气中带着迟疑,“一是银子毕竟没敢悍然私吞,还留着观风色:二是事发之后有畏罪之心,三是此人素日政绩好,没有民愤。如今的官,贪贿的手法也愈来愈高明,有几个直接拿钱的?送地的,送古玩名画的,送宅院的,还有送产业的,比如苏杭一带织造绸缎主们、江西景德镇大瓷窑主们行贿,送的是‘份子钱’。不张不扬、没凭没据,那些分店、分号就成了‘父母官’的产业了。杨景震不聪明,卢焯更笨,就落入网中……”他叹息一声,言下不胜感慨。

      乾隆也是叹息,说道:“朕是很惜这个卢焯。如今选上来的进士,叫他写八股文,一个个花团锦簇,叫他说治民之道,有的也能说一套。给他一个铜矿,他就不及钱度;给他一条河,让他治,他就望洋兴叹。懂得经济之道的太少了,朕有点舍不得。”傅恒笑道:“主上想饶他还不容易?驳了部议就是了。”乾隆道:“六部没有错误,驳不动。朕想,吏治还要整顿,愈是天下富裕,这一条愈是要紧,不杀他,别人引例叫饶,朕饶是不饶?”

      这一来傅恒也语塞,良久才道:“皇上这话奴才心领神受,也实在感动。像这样忧天下之忧的圣君,奴才能够青蝇附骥,不知哪一代修来的福。”他顺水推舟地灌了米汤:“有句话请皇上斟酌,如若委实舍不得卢焯,皇上可以代他担点责任,这样不伤大局,卢焯的命也就保住了。”

      “噢!”乾隆一下子站住了脚,他脸背着灯影,看不清是个什么神气,许久才道:“可以代他担点干系。朕有训诫不严之责也是实情。对了,还可叫六部郎官以上官员上条陈,议一议朕即位以来的政务阙失,不但卢焯可以保下来,也借此告诫天下:朕肃贪倡廉的至意——你这个主意出得好!”

      这个主意当然不坏。但傅恒却知,这其实是一道罪己诏。有朝一日对景儿,乾隆想起来,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是件万难承当的事。遂笑着娓娓说道:“奴才这会子又觉得自己是否太荒唐了!其实死一个卢焯,于国家并没有什么伤损,还可借此整饬吏治。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主意,只求主上圣心默察而已。”

      “不荒唐。”乾隆顺着自己思路说道:“讷亲已经动身两天了,朕也下诏命钱度带勒敏来京。核实了金川败绩,庆复、张广泗断不可留!那是两个官居极品的大员,于天下震动比卢焯要大得多。只要百姓知道朕不吝于诛杀有罪官员,只要朝臣知道朕执法如山不庇护于心臂亲臣,也就够了!”傅恒忙躬身称是,但不知怎的,他心中却掠过一丝寒意。

      他们边走边说,不觉已到西华门外,此时刚刚起更,八盏明黄宫灯煌煌耀眼。粉未一样的细雨在微风中丝丝飘荡,高大的西华门翘翅飞檐,矗在夜空之中,似乎要凌空拔起的模样。和西华门遥遥相对的,是张廷玉的府邸,门前只挂了两盏米黄西瓜灯,灯下人影幢幢,隐约看去都是等待接见的外地官员。傅恒想起乾隆议论张廷玉的话,想说一句“张廷玉也不容易”,又咽了回去,见乾隆若有所思地站住了脚,便问:“主子,这会子在想什么——也许奴才不该问。”

      “朕在想山东平阴的事。”乾隆像是在咀嚼着什么,缓缓地说道:“朕已经告诉过你的,朕很疑那个女扮男装的冲虚道士,就是‘一枝花’,朕拿她本来是很容易的,怎么就没有下这个旨意呢?”

      这个话傅恒不敢答,乾隆拈花惹草的风流性子他太了解了。但和皇帝说话又不能沉默,憋了一阵子,竟憋出一句:“因为她是‘一枝花’!”乾隆摇头道:“花有毒也还要除掉的。‘一枝花’雍正初年已经出名,朕十二岁时就听过她的案由。所以不能肯定,她没这么年轻,难道世上真有驻颜易容术?”傅恒笑道:“是个狐狸精也未可知。”他觉得这句话太轻薄,忙又敛容问道:“主子后来又见着她了么?”

      “见了。”乾隆无声地透了一口气,“第二天开禁边境,朕离开平阴,在西城门口又和她打了个照面……都没有说话。离有一丈来远近吧,我们对面站了一会儿,她向朕打了个稽首就骑驴走了……朕一直看到她背影没了才上马。”

      见乾隆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傅恒不禁一笑,说道:“如若有缘,将来还会见的。主子想见她还不容易?”

      “朕不愿与她有这个缘分。”乾隆眼神里多少有点迷惘,徐徐说道:“你跪安吧!”

      傅恒回到自家府邸,掏出怀表看时,刚指八点半,还不到亥时。见小王一溜小跑迎了出来,他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哪位大人来过?少爷睡了没有?”小王紧跟着往里走,回答道:“今晚在这等着候见的人不少,太太吩咐了,说老爷今早天不明就进去了,晚上要见驾,请大人们明儿再来,便又都走了。还来了两个洋人,是荷兰国的洋和尚,叽哩咕噜说了一大串,那通译官也是个活宝,结结巴巴地翻译过来,说久慕老爷是个中国英雄,想巴结巴结,奴才请示太太,也照前头的话打发了。他们还想见太太,太太笑得前仰后合,说下辈子她托生个男的再见……听里头人说,少爷刚刚睡着,怕惊着了,我不许打更的敲梆子……”傅恒站了一会,说道:“该打更还得打更,甭那么娇贵,惯得纸糊的人儿一样,将来出兵放马,大炮声他听不听?现在就办!”说罢进了二门。

      “呀,老爷今儿回来得早!”棠儿正和彩卉在灯底下伸交子①,一根绳圈儿翻得花样百出。见傅恒回来,忙将交子套在彩卉指上,站起身道:“我还以为又要等到半夜了呢!——快,给老爷端参汤,把冠服除了——轻点,别惊醒了康儿!”傅恒这才看了看熟睡的儿子,说道:“别太娇了,娇子如杀子!这屋里还有蚊子?还要盖上纱罩!”棠儿笑道:“成者王侯败者贼!你如今紫袍玉带,说得嘴响。你说我娇他,我还说你不像个阿玛呢!自康儿下地,你抱过几回,亲过几次?”

      傅恒看看儿子福康安,粉嘟嘟的脸,带着用碎布拼成的兜肚儿,嫩藕似的小胳膊小腿半伸半蜷,灯光下隐隐约约地笼在纱罩里,年画儿上的小哪吒似的,也实是可爱,一边揭开纱罩,笑道:“这是我的种,我不亲谁亲?我怎么瞧都很像我……”说着便俯身用嘴去亲。小家伙大约被他的八字髭须刺痒了,一翻身“啪”地打了傅恒一个耳光,一咕碌坐了起来,小黑豆眼迷迷怔怔看了看傅恒,咧嘴儿要哭,一闪眼又伸着小手指指桌子,说“要,那个!”棠儿忙转身向桌旁走去,又见彩卉还伸着交绳侍立在旁,说道:“你去吧——记住这个交样儿,明儿查查交谱。”

      傅恒见桌上亮晶晶一片,待棠儿拿过来一看,竟是一块镀金怀表!不禁吃了一惊,说道:“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他玩——谁送来的?”“是个叫吉利的洋和尚送的。我叫老王去退,吉利说这东西在他们国里不是什么金贵东西,还说你是大英雄,还说什么尾大。我说我代大英雄收着,可不一定给你办事儿。我还说黄鼠狼才‘尾大’呢,这个词儿免了吧!”说得傅恒也笑了,一边逗儿子一边说道:“他是想传教啊,这我可做不了主。我已经见过他,叫他见主子,他又不肯跪拜。这怎么行?别说是他,就是他们国王来了,见到主子也得三跪九叩!这是臣子应尽之礼嘛,我就想不通他们的心思!——内当家的,说正经的,儿子不能太娇,家里文教头武教头都有,该认的字认不下,该学的架势学不来,要罚跪,不能任性!”他指着表,“我知道,这物件在他们国也不便宜,我们不能受。明儿缴官,这不是小孩子玩的。”小福康安已能听懂大人的话,嘴一撇举起手中的怀表便掼了出去,嘟着小嘴说道:“阿玛不亲我,我不要了!”那表跌在地上,玻璃面儿立时摔得稀碎!

      ①交子:即用绳作开支的游戏,也用来占卜。

      “你混帐!”傅恒忙不迭捡起来,脸上已勃然变色,“没【创建和谐家园】的,老子揍你!”心疼地看表,见仍在咔咔走字儿,才略转过颜色。福康安哇的一声放嗓儿大哭起来,外头丫头老婆子立时唿地拥进一群。棠儿白了丈夫一眼,抱起儿子拍哄着,“噢……噢……好儿子不哭,不哭……是阿玛不好……赶明个我再给你个更好的……”哄得福康安乜了眼,才交给一个老妈子,又叮咛“后半夜凉,当心着肚子!醒了渴,别一味喂奶,拿冰糖银耳汤喂喂,天热,败败火……”老婆子答应了,蹑着脚抱着福康安出去了。傅恒又好气又好笑;用剪子裁开几封信就灯底下看起来。棠儿装作生气,躺在床上侧身向里,许久不听丈夫动静,一翻身起来噗地吹熄了灯,说道:“不是要官做就是想肥缺,这信有什么看头?要看,到外头书房看去!要有给你说房中秘术巴结你的,可拉住彩卉她们去出出火!”

      “你看你这人,这话叫外头人听见了多不好!”傅恒无可奈何地起身脱衣,因嫌热,将靠纱屉子案上放的一盆冰放在炕头案上,这才偎着棠儿躺下,小声笑道:“你这人糊涂,孩子有出息,像咱们这人家,将来不又是个福中堂?这个福算什么,老来福才是福,不是你的话?再说表,皇上赐了两三块还没用哩,家里有,干嘛还要贪?要真看中了,明儿你去见姐姐,当面把这些表送上去,再说想要一块,她能不赏你?名声儿要紧,公出公入的,又是赏你,那不是体面光鲜……”见棠儿不理,傅恒从后搂紧了她,一边抚摸,一笑说道:“你怎么没听过‘伟大’这个词儿,咱们中国人讲人身材高大魁梧,那叫躯干伟大,外国人说到政治上去了。你看看……我这人身材伟大不伟大……嗯……”棠儿翻转身,用指头顶了一下傅恒的头,狠狠说道:“你这人,死蛤膜也捏出尿来!我又有了,你再把胎给我弄掉!慢着些儿有味儿……”

      一时二人事毕,心满意足地并肩躺着。棠儿见傅恒头枕手臂闭目沉思,抚着他结实光滑的前胸,问道:“还不如意?这会子又在想什么,是皇上想着‘一枝花’,又勾得你想娟娟那个贼妮子了?”

      “没想娟娟,你一说,倒想起来了。”傅恒抽出一只手爱抚着她的秀发,“讷亲走了,那么好的差使,我没捞到手,心里不是味儿。”棠儿也拉着他辫梢儿把玩,她知道这是他耿耿于心的一件难受事儿,撒娇儿似地说,“什么稀罕!平安才是福,我才不想你再出兵放马呢!当个太平宰相比什么都强!”见傅恒不吱声,又道:“还说不想,上回悄悄在西园于揪树底下那个坟跟前奠酒,祭谁的呢,嗯,还有——峭峭雾漫峰,纷纷桃花英。唯余旧溪水,记汝当时影——总不会是我吧?”她忽然从心里泛上一股苦水,咚地打了傅恒一拳,翻转身独自啜泣起来。男人只要爱,女人这一招永远是灵丹妙药。傅恒只好打起精神抚慰她,遍体摩挲着,温语说道:“……今天一整日都跟着皇上,看折子、见人,又去祈年殿进香,又折到狱神庙去见卢焯……皇上一有空就说‘一技花’,说一定要生擒,他要亲审……又说平阴一见,他感慨很多……”

      棠儿心里刚暖和过来,听说乾隆眷恋“一枝花”,更不是滋味,暗地里撇着小嘴直想坠泪,却只好忍着,哼了一声道:“男人们没一个不是这样的,怪不得——”她几乎脱口说出乾隆曾跟她讲“一个女人打倒一庙和尚”的话,忙改口道:“——姐姐窝屈得一身病呢!”傅恒只顺着自己思路,继续说道:“皇上不是那个意思。他说,他要拿那个洪三为的是除霸,‘一枝花’杀了他不也是除霸,这里头的本性区分不大;他要开仓赈济,放灾民出境不惜连贼匪都放了,冲虚在灾民里头舍药治病;他惩治贪官,捉住便杀,明正典刑,‘一枝花’他们也杀贪官,心术手段也相去不远。”棠儿听是这个,“嗤”地一笑说道:“那才不一样呢!皇上是朝廷,朝廷是社稷,管着千千万万蚁民!皇上杀掉了山西巡抚,还有学政,她呢?本事再大,连个府台也没听说能杀掉!”

      “皇上是训诲我,并没说‘一样’。”傅恒倦上来,打了个呵欠,说道,“强盗行仁政,就会夺得天下。夏桀商纣是‘皇上’,行暴政就要发生革命。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何况咱们是满洲人,一二百万人管着几亿【创建和谐家园】,好比小孩子端着一大锅热汤,一不留神也是不成的!”

      傅恒说得激动,却不听棠儿再吱声,她已是呼吸均匀、酣睡人梦了,不由得好笑。但他自己又双目如电,知道走了困,便索性轻轻挪身下炕,来到外间。外问当值的丫头是彩卉,见他抱着一叠子信出来,忙迎过来给他倒漱口水,收拾桌子,小声道:“爷又要批阅公事信了,还不劳乏?”傅恒顺手在她胸前摸了一把,隔着薄衣捏捏【创建和谐家园】,小声笑道:“不乏。我先把信看完,回几封短信。一会儿再照顾你——去弄碗银耳汤来!”彩卉红了脸,轻轻扳下傅恒那只不很规矩的手,悄悄退了出去。

      这一夜傅恒直到四更天才再睡,先拆看了几处府县的报灾信,在信上加了批语发回省里;又见几个讦告【创建和谐家园】行贿的,还有一份禀报人命官司错审,舆论纷纷请求重审的,都归拢在一处写了节略预备明日上奏。因见还有两封信说钱度在铜矿滥杀无辜的,批到刑部“派员核查,诬告反坐,情实再奏”。见有兵部请求发下铸炮铜材的部文,却又直批钱度,叫他速运铜材到京。未了,傅恒又写了任命岳钟麒为川陕总督的票拟,这才搁笔,揉着发酸的腕子,笑着对侍立在旁的彩卉道:

      “来吧……”

      ww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29 缴贡物棠儿入宫阙 探雪芹敦氏逢故人

      隔了一日,棠儿便带着表进宫上缴皇后,她是三天两头进去给太后和皇后请安的人。傅恒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天子第一信臣,她自然水涨船高,几乎没言声,左掖门的侍卫、太监便含笑躬身放行。一路进来,遇见所有的人莫不避道行礼,棠儿自是得意。待到隆宗门外,晋见朝谒的官员渐多,门外还站着几个王爷,三三五五窃窃私议着什么。棠儿低下了头从人群中穿过时,她感觉到四周的目光在注视她,心里卜卜直跳,直到进入养心殿西内巷,才舒了一口气,鼻尖上已冒出细汗来。

      “是棠儿来了!”皇后见棠儿进来行礼,瞟了一眼自鸣钟,诧异地问道:“这才辰时,你从不这时候进来的,有什么要紧事么?”说着便命赐座。睐妮子现今已是皇后跟前得用的侍选宫人,穿得一身光鲜,见是恩人主妇来了,便忙不迭地搬来瓷墩,用衣袖拂了又拂,待棠儿坐了,又插烛般拜了下去。棠儿心里喜滋滋地说道:“你如今身份不同,千万不要给我行这大礼……和你一样,我也是娘娘的奴才……你进来不容易,也是你的造化,好生服侍娘娘,你的大造化还在后头呢!零零碎碎的缺什么,只管去见我。娘娘事多身弱,不要烦她。”皇后想起她从前凄惶,见此情景也觉酸心,遂道:“她已经改名睐娘,你看她换了妆束,连说话声气都变了!”

      睐娘忙拭泪转笑,嘤嘤说道:“六奶奶放心,我如今真是梦想不到的心满意足。娘娘就是观音菩萨,您荐我来当了捧瓶儿的侍女。这个大恩今世是报不了了,一世接一世的,我总要还这个情!我进宫后,魏家的还说恶话,说麻衣雀没有占梅枝儿占到底的,叫我回去谢罪。我给顶了回去。说娘娘已经大安,你们这话该割舌剜眼!他们意思我早晚还得出宫,我说我出宫也不希罕你那点子‘家业’。这么好的主子,我累死累活侍候心甘情愿,主子一百年后归西成佛,我也要学太皇太后跟前的妙香①,随了主子侍奉莲驾!”说得慷慨,她眼中已涌出泪花。棠儿道:“魏家的算什么?老鸹!”“他们狗眼看人低,”睐娘又笑道,“没想到我能到主子跟前。”棠儿笑着对富察氏道:“娘娘气色真的一夭比一天强了。原来额鬓上还带点青黯,如今一点也看不出了,体态也胖了点,怎么一场大病过去,连过去的小病也都没了?”

      “这个我也不明白。”富察氏掠了一下鬓,果然显得容光焕发,絮絮叨叨说道:“雍正十二年我还在雍和宫当福晋,贾士芳给我推过造命,说再过九年我有一劫,什么荧惑星犯太岁,不克而归,若无贵人相助,即到绝死之地,还说什么涧桥虽短,独木难过。后来让尹继善带了我的八字去见灵隐寺的百岁方丈了空,了空说的和前头说的也差不多,又说唯善事可结善缘,叫我年年放生,月月持斋,日日诵经,果然就冒出个纪昀,就过了这座独木桥!皇上又为我大赦天下,我心里舒展,吃饭就好,可不就好起来了!”

      棠儿见娘娘一阵话说得高兴,这才从袖子里取出那包怀表,款款向富察氏奏说了原委,把包儿递给睐娘,又道:“康儿这孽障不懂事,碰坏了一块表蒙子,也缴回来,换一块玻璃,还是好好的。”睐娘接过来解开包儿,只见金灿灿、银闪闪的亮得晃眼,忙捧到皇后这边,笑嘻嘻道:“听奴才的妈说见过这物件,奴才可是头一回见呢!真真精巧,真真是个爱巴物儿!”

      “往我这里缴东西,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皇后看了看就推到一边,“老六就是军机大臣,叫他交内务府四值库就是了。”棠儿见姐姐高兴,说道:“他心细,要交内务府,嫌太刺眼,怕有人说‘六爷一下子收了那么多宝,’传到外头不定走样儿成什么谣言呢!这十三块表,我想要一块他还不肯给呢!想想还是交到姐姐这里,您想赏人,想留用,都算入了大官中了。”富察氏说得嘴渴,刚一转臂,睐娘忙进前两步,将残茶泼了,从银瓶里又倾一杯双手捧过来,说道:“这是刚沏的,温凉正好。主子脾胃弱,天又热,放温了的茶不好,多少兑了点枸杞和枣汁子,能升胃气……”她自己先喝一口才捧给皇后,又给棠儿换茶。

      ①妙香:雍正皇帝之母德贵妃的侍女。

      皇后呷一口噙了一刻才咽,说道:“难为你经心。这么肯在我跟前用心侍候,往后你就长值在我身边,和彩云、墨翠他们一样的月例。”棠儿忙恭喜道:“这就又升了一步,你可防着旁人红眼儿!”皇后道:“棠儿既喜欢这东西,自己捡一块,算我赏你的。睐娘把那块坏了蒙子的捡出来,四值库里专有修表匠,配块玻璃你使——彩云、墨翠她们也都有,不如这个小巧,也算折平了。”喜得棠儿和睐娘福身跪地谢恩。皇后道:“我从不稀罕这些,皇上也不稀罕,其实都是镀金、镀银,里头是铁嘛!称起来能值多少?只是作工精良,万岁爷也是首肯的。他说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万物皆备,什么也指望不到洋人。洋货里除了钟表,没一样可取的。我说还有金鸡纳霜呢!万岁爷就大声笑了。”她是极少风趣的人,轻易不苟言笑,今儿精神特好,实在罕见。见她喜欢,棠儿、睐娘也都放胆一笑,纱屉子内外的当值宫女也都微笑。正高兴间,贵妃那拉氏踩着“花盆底”,摆着腰进来,一边向皇后蹲身行礼,起身笑道:“娘娘今儿欢喜!身子看去是越瞧越好了!”

      “给贵主儿请安!”棠儿见她进来,已经站起身,又行礼道:“贵主儿好气色,看去又年轻十岁,插上这朵花,鲜灵灵的,跟仇十洲画的那个什么画儿一样呢!”话没说完,见乾隆轻摇竹扇款步而入,便闭住了口。内外太监宫女、那拉氏见他进来都已跪下。棠儿便也跟着跪了,只有皇后款款站起身来。

      乾隆不经意地环视众人一眼,和棠儿目光一触即避开了。随随便便坐下去笑道:“说得高高兴兴的,见朕来又都不言声了——这是谁送来的?”他指着那包怀表问道。皇后将棠儿的话转述了,又笑道:“我赏了棠儿一块,还有睐娘。那拉氏既来了,自然也要赏一块。”那拉氏却不愿和棠儿、睐娘一例,笑道:“主子忘了,上回在慈宁宫,老佛爷赏了一大一小两块呢!”乾隆道:“老佛爷是老佛爷,娘娘是娘娘。皇后己经说话,还能收回么!”那拉氏脸一红,说道:“是奴婢想左了。”便忙接表谢恩。

      “你们都起来吧。”乾隆显得很轻松,用扇子轻挥一下,说道:“皇后身子是越看越见好。朕准备去承德,特地来问问,你想去不想。想去呢,三五天择日就走,得叫秦媚媚他们准备一下行装。”说着便啜茶。皇后说道:“不知怎的,今年我想走走。也想请皇上的恩典,能迟几日不能?六月十九是观音圣诞,您知道我许过大愿,要救一条人命,放三千生灵,广济寺已经预备下了,救命的事还没请旨,也不知道该救谁,也请皇上拿主意帮我。这事办完,心无挂碍去承德,因为我还准备了点体己,想在承德避暑山庄里修个喇嘛庙,开光破土,我不去显得不虔诚。”

      乾隆听到“不知道该救谁”已是笑不可遏,此时更大笑,说道:“你和太后老佛爷一定商量好了的!那拉氏,方才太后那里是不是这一说?明天杀卢焯,你好救他么?”几个女人早就知道这个案子,皇后和棠儿还见过卢焯,听乾隆一说,都从心底打了个颤。皇后默然良久,说道:“我没想过救卢焯,那是关乎国家景运的大事,女人不能过问。我想着今年秋决的犯人,必有一等无奈犯罪的可怜没造化的,或者为亲人报仇犯罪的,我来讲情,皇上免勾,就是我救了他。”乾隆听着心里感动得一沉,说道:“这两种人其实无可杀之心,但只国法无情。朕从来勾决他们下笔时极为踌蹰。你这是仁慈之心嘛,朕当然要成全。不过,朕还是把一个卢焯交给你救。”说话间他已想好,立刻给富察氏一个顺水人情,“卢焯犯了死罪,也有可恕之情,你来救他。明日午初他上法场你上乾清宫,当众说!”

      “上乾清宫?”皇后吃了一惊,继而又有些兴奋,目光流动一下又黯淡下来,摇头道:“……我不敢……那不和戏本儿里唱的,鼓儿词里说的一样了……您是圣君,他又该杀,我说什么好呢……”乾隆笑道:“朕来教你,他们那些大臣,都是你的奴才。你进殿他们都得老实跪下,怕他们什么?圣君也得贤后来配!你就说——卢焯能治水,能造堰,别人做不来,治水能防水患,修堰又可灌田。黄河漕运几年一折腾,自有史以来平均四年天下一旱,救卢焯不单为卢焯,为救受水旱之苦的人家,看他谁驳得了?”皇后心里激动,深情地望丈夫一眼,说道:“妾自然遵旨。可这毕竟带着干政味道,尤不愿天下人说皇上听妇人之言轻赦罪人。这么着,索性跟太后说了,她老人家下懿旨刀下留人,我再去乾清宫说情,而且言明下不为例,皇上算是尽了孝道。这么着似乎更好。”

      乾隆笑道:“就依你!——既然有这心愿,就推到六月二十之后再成行。这次咱们一道儿奉着母后去秋猎。七月、八月,过了九月再回来。”又对棠儿道:“讷亲走了,傅恒要留北京,你就没这便宜了。”棠儿不知怎的,心里泛上一股醋味,说道:“奴婢听男人说了,往后年年要去承德秋猎。奴婢是不会想事儿的人,畅春园西边好大好大一片御苑,里边放养的樟、狍、鹿、麋、虎、豹、狼、熊很多,何必到木兰承德那些地方?说避暑吧,园子里也不算热,皇家宫苑还热着了?又何必跑远路,受那马轿劳顿的?”

      乾隆敛住了笑容,缓缓起身踱步,说道:“你说的也不错,今儿朕就接了一个本子,是都察院监察御史丛洞写的,和你说的一样,还给朕扣了一条‘狩猎娱乐’朕已下旨,说他是妇人之见,目光短浅,已经驳下去了。”棠儿和那拉氏都听得发怔,秋后狩猎,不为了玩儿为什么?棠儿见乾隆并无不快之色,陪笑道:“傅恒也常说‘妇人之见’。我本就是妇人,也不算什么大错儿。但天下有这妇人之见的男人也多的是,总得说个道理儿才是呀!这么说那丛洞又触了霉头了。”乾隆笑道:“他是言官,朕怎么能因言惩处?驳他,也正为让臣工天下都知道这秋猎的道理。”他掏出怀表看了看,说道:“咱们大清自顺治爷开国,已近百年。太平日子久了,八旗旗务都荒了,将怕带兵,兵怕炮响,都成了老爷兵!金川战事失利,和士卒不勇也有干系。满洲人入关不足十三万兵,打得李自成一百万铁骑丢盔卸甲;圣祖爷平三藩,十一省反朝廷,黑水逆波流遍天下,几年就平了。到先帝和朕手里,一个改土归流,一个大小金川,损我上将四五人!所以秋猎不过是借田猎讲武,调来各处军队练练把式。不要弄到皇帝手无缚鸡之力,三军战阵不成行伍,出了乱子临上轿现缠脚,那就迟了。三代以下圣君,没一个不讲究田猎的。你们不读史,怎么知道这一层?皇后就从来不说这个话。还有一宗,到关外秋猎,蒙古各王爷自然也来朝觐,借此大家见见面,中央与各藩恩情联络,也就不生疏了。所以年年要秋狩。你们女人也懂得,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嘛!就是你方才讲的,如果玩儿,朕就在宫里,难道玩不出新鲜花样儿么?”棠儿乍然间想起,和乾隆【创建和谐家园】时乾隆也说过“新鲜花样儿”的话,不由腾地红了脸,想啐,没敢。

      第二日是行刑日,卢焯独自饱吃一餐辞世酒席,便由刑部的牛车绑押到西莱市口。时方天热,盛夏伏天极少杀人的,卢焯又是有名的封疆大吏,立时轰动了北京城,四面八方的人拥来,不到辰时就把法场围了个密不透风。因为恩赦卢焯的机密没有泄露,监斩官刘统勋办得十分认真,亲自安排顺天府衙役维持法场,指定收尸家属位置,又怕进京保卢焯的福建人闹事,对黄天霸一干人又秘密布置监视。因卢焯在官场里的朋友故交不少,又专用芦席搭了棚子,由人随意设酒祭奠……忙得脚不沾地。

      一时报说“卢焯押到”,气氛立时紧张起来。刘统勋在棚里正和几个部郎寒暄,话没说圆便赶出来。只见几十个衙役手拉手给刑车开道,挤得前仰后合,便命随从戈什哈:“给我用鞭子虚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才把卢焯带到刑桩跟前。嘈杂不安的人群立时停止了骚动。在场中零零星星的咳嗽声里,刘统勋架着步子走到卢焯跟前,对闭目不语的卢焯一揖,说道:

      “卢公,是我来为你送行的。”

      “是延清,我明白。”

      “没有绑疼吧?”

      “没有。”

      “这是旨意,我没有办法。”

      “我明白,明白。”

      “还有什么话要说?”

      “没有。”

      刘统勋又一揖,说道:“时辰还早,席棚里还有你不少故交送行,请先过去一叙。呆会儿统勋也有一杯水酒相送——给他松绑!——要不要搀扶?”见卢焯摇头,便摆手命人押送卢焯进棚。自己大步登上监斩台,环视一眼又开始骚动的人群,将手中警堂木“啪”地猛敲一声,喝道:“现在宣布圣旨和卢焯案由。在法场犯规者,一律由顺天府当场擒拿!”在一片寂静中,刘统勋展旨高声朗诵: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朕治天下以至公,待臣下以至诚,不意大臣中竟尚有如卢焯者,心地卑污,贪墨舞法,受贿累万,敲剥民财以饱私囊,思之情殊可恨!亦朕之诚不能感恪众人耳,易胜愧愤。前萨哈谅、喀尔钦之事天下周知,而卢焯不知殷鉴,悍然自触刑律。彼既毫不以朕躬及民生为念,朕亦何惜三尺王纲?旨下之日,即着将卢焯人犯一名绑赴刑场,立决正法,由刘统勋监视行刑。钦此!

      接着又读案由。此时万头攒动,一片扰攘议论,嗡嗡之声,啧啧惊叹之声响成一片。刘统勋勉强读完,便下监斩台,却见敦敏、敦诚二人挤得发辫都湿淋淋的进来,遂笑道:“你们几时回京来的?杀卢焯有什么看头,这么热天儿,还不如去寻那个什么芹的会你们的诗。”

      “卢焯一向是红极了的官儿,我们也相识的,落到这一步,当得来瞧瞧。你是个把杀人当作家常饭的人,亏你还笑得出!有朝一日我也轮上了,你也笑?”敦诚和刘统勋很熟,连说带笑道,“——还叫你说对了,我和哥子就是要看雪芹去的,我们刚从山海关回来。”刘统勋一边走一边道:“时辰也就到了,给卢焯递杯酒去——”话没说完,便听炮响,一个戈什哈追来禀道:“时辰到了,请大人下令!”刘统勋说了句“稍候,到三刻不迟——你们那本子《红楼梦》我看着打瞌睡儿,坊里买的《济公传》还有点意思。皇上正要纪昀收集图书,你们瞧好了,还不如先给纪昀送去看看。你们夸说《红楼梦》里的词写得好,我瞧着像风花雪月的,也不见出奇。”说得敦氏兄弟都咧着嘴儿笑,因见走近棚边,才都敛住了。

      三个人还没进棚子,人群突然海潮般涌动起来,守监斩台的黄天霸小跑追上来,激动得话音颤抖,急急说道:“延清老大人!内廷蔡公公来了——”便见一个太监满脸油汗,高声喊:“太后有懿旨,娘娘有懿旨!命刘统勋刀下留人!”法场周围看热闹的人,这时聚集了将近万人,自大清开国以来,此地杀人无数,也时有临刑时命令刀下留人的,但出自太后、娘娘懿旨下令的,还是闻所未闻,连棚里正吃敬酒的当事人卢焯也惊呆在地,手中的杯“当”地落在地上。

      人们突然像喝醉了酒,个个兴奋得红光满面,仿佛怕刘统勋没有听见似的,大叫:“刀下留人!刀下留人!”有的喊:“皇上万岁,万万岁!”有的叫:“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有的说:“阿弥陀佛!”有的暗念“南无观音菩萨。”……如鼎沸之水响成一片。人们有的双手合十,有的双膝跪地,扯着嗓门高声诵圣。刘统勋也变得晕晕乎乎的。向太监请了慈安,才清醒过来,说道:“公公请回步,上复太后老佛爷,主子娘娘,统勋谨遵懿旨!统勋就地待命,听候朝廷后命!”又命人通知卢焯,自己便不再进棚,竟自兀立在棚外大槐树下鹄立待命。敦敏、敦诚两个都是极爱热闹不安分的人,里里外外挤着看,一会儿看紫禁城方向,一会儿又看刘统勋,听说卢焯晕倒,又挤进棚里——此时棚里的官员也愈来愈多,挤得桌椅倒地,酒香肉香和臭汗味儿混成一片,见此时东大街已清出个人胡同,连九门提督衙门都出空了,由御林军亲自维持秩序。突然又一阵哗噪,东边一队快马远远飞驰过来,傅恒在养心殿的太监护从下,一直来到监斩台前,傅恒从容下马,南面而立,徐徐说道:“有旨,刘统勋跪听!”

      “奴才刘统勋!”刘统勋快步晃着微微罗圈的腿过来,疾速打马蹄袖跪下,“——恭聆圣谕!’傅恒含笑看他一眼,说道:“皇上说——皇后娘娘今日辰牌四刻奉太后懿旨,临乾清宫面圣请旨:卢焯罪过虽为国法所不容,然其在任时,多为营运水利,治水造堰尚属有用之材。皇后愿亲保卢焯免刑,冀其将来戴罪立功。朕思皇后之言,亦拳拳于黎元众生之至意,朕以孝治天下,尤不欲拂太后圣德仁心,因用特赦,免除卢焯【创建和谐家园】,发回大理寺囚禁,以待后命。惟国法自有常例,常例不可轻破。谨告臣工百姓,着永不为例。其卢焯本人亦当感愧知悔,洗心革面,不辜负朕法外特施之恩!钦此!”刘统勋立即叩头高呼:“万岁,万万岁!——奴才当即遵旨照行!”此时,卢家来收尸的家属早已燃起万响鞭炮。爆竹声里又将带来的纸人纸马灵幡挽幔一火焚之,越发显得热闹不堪。刘统勋知道还有训戒卢焯的话,便带人拥了傅恒进棚。棚里的官员早已喜滋滋退出外面垂手侍立,看着他们进去了。

      卢焯的一场钦命官司烈焰腾腾地打了一年有余,惊涛骇浪几翻几覆,最后是这么个落局。敦敏、敦诚似乎意外,又不觉得很意外。人散上马,兄弟二人继续出京,马上还在议论说笑。敦诚眼尖,用鞭子指着西直门口说道:“二哥,那个妇人,背影儿怎么瞧像是原先张屠户家的玉儿,勒敏一直寻她呢!”敦诚看了看,果然像。于是二人一齐加鞭,顷刻间便赶到西直门下马,见那女人背上还背着个打瞌睡儿的孩子,敦诚便大着胆子喊了声:“玉儿!”

      “是敦家二位爷!”玉儿正张望什么,回头见是敦敏、敦诚,躲避着二人目光,不好意思地说道:“你们也来瞧热闹的么?”

      敦敏看了看她,蹙起了眉头,吁了一口气,才问:

      “这是你的儿子?他姓什么?”

      “也姓张……叫宝儿。”

      “你爹呢?”

      “去年就殁了……”

      “你男人什么营生?”敦诚问道:“日子还过得?”

      “种地的……”玉儿不知怎的红了眼圈,脚尖儿踮着地,也不看二人,“他人还是实诚的,守着十几亩地,也还将就过。就是婆子脾气不好……这都是命……”

      三个人一时语塞,都不知说什么好了。敦敏又问道:“你们迁哪里去了,上回在雪芹那儿还说起你的猪肝,勒敏回来也问,我们都不知道。”玉儿脸色白得没一点血色,低下头去,不情愿地说道:“我们搬到了张家湾,轻易不进城的……这是来抓药,孩子外婆也快了……”敦诚说道:“不是我怪你爹,他是读书读出毛病了——说这些也没用了,告诉你,勒敏现在遭了官司!”玉儿一下子抬起头来,她额上眼角已有了鱼鳞细纹,一刹间,还依稀能见昔日绰约风采,问道:“他——官司要紧么?如今在哪里?”敦敏嗔道:“你咋乎吓她么?——不要紧,他在云南钱度那里,过些时就回京了。他的官司准赢,你放心!”

      “瞧这光景你也艰难。”敦诚看了看她补得整整齐齐的大襟褂子,叹息一声,“这点银子给孩子买点吃的吧!着实有难处,叫你男人进城到我府里去,好歹我们大家相处一场。我们心里一直把你当大、大——姐看呢!”说着掏出三两一块银子塞到她手里,便见远处一个瘦高汉子肩上搭着褡子,手里提着药包儿走过来,二人不想和这个姓张的周旋,便上马一径出城。一路上两个人都没再说话。

      曹雪芹的新居就在白家幢,今日这里很是热闹。不但有畸笏史,脂砚斋也在,敦敏、敦诚在门口下马,——进四合院便听刘啸林在大声说故事。芳卿在厨下烟熏火燎地炒莱,见小儿子趴在东厢窗户上,便喊道:“东篱!你哥哥在里头念书,你到大榆树底下玩去——别磕着脑门子了!”一转眼见了他们,忙拍着围裙出来朝上屋喊道:“芹圃!敦二爷、三爷来了!——你们里头坐,我给你们弄菜。”敦敏笑道:“嫂子如今炒的菜越闻越香。”敦诚道:“上回看诗,诗也写得好极了,跟着曹雪芹的人嘛!”说着、曹雪芹已迎出来。他经敦敏、敦诚说合,重入宗学当教习。原来一干和他过不去的长吏教习,已纷纷调往外任当官发财了。人事处得好,又有额定月例进项,傅恒府、怡亲王府、庄亲王府也常有小小照应。搬到敦家送的院子里,住房也好了许多,心情自然舒展。敦诚见他剃了的头刮得黢青,穿着月白市布袍子,半旧千层底鞋子,更显得渊薄岳峙神采照人,不禁喝彩:“把胡子也刮掉,再瘦点,白点,可以与潘岳比美了!”说着进来,一群人一哄而起,一边说笑着就灌罚酒。敦诚躲着酒,说道:“刘老先生接着说你的故事,我们都是空肚子,得垫垫菜——我们毕竟认罚还不成?”

      “我在跟他们讲林四娘。你们来迟,只好将前头的再略述一下。”刘啸林盘膝坐在炕上窗户边,一手把杯,一手支着窗台,缓缓说道:“说的是康熙二年,福建人陈绿崖任青州道台的事。当时战乱刚过,衙署荒芜,野藤黄蒿满院。一日独坐独酌至昏夜,忽然来一艳丽宫装女子,蛮髻朱衣,绣臂凤翘,腰佩双剑。陈以为她是剑侠,一揖请坐,那女子自己绍介,她叫林四娘。是青州恒王宫嫔,不幸早死,殡于宫中,这个道台衙门就是原址。不数年国破,王宫夷为瓦砾。夜台寂寞,风凄月凉,慕陈公风雅特来相陪。绿崖细查她并无恶意,且又谈词不俗,就席间说些风话,拽袖拂手的,四娘也不甚抗拒,于是一人一鬼就好上了。忽有一日,四娘黯然有离别之色,说:‘妾与君尘缘已尽,这就要去终南山,特来一别,这卷诗是我们倡和之作,留给你作个心念。’说完奄然而灭。”敦诚见他吃酒,以为好听的还在后头,半日不听他接着讲,遂问道:“难道没了?”刘啸林笑道:“林四娘已经‘奄然而灭’,哪里还有故事?”

      众人不禁一笑,敦敏老实,也说“这是寻常鬼狐故事。一点也不出奇。我们家一个包衣奴才在杭州贩瓷器发了财,带几百两银子进京营运,住在红果园,也是遇见个女子昏夜来就,晚来早去的。这包衣胆大好色,终日里设酒筵宴请她。有一日女子来说‘咱们缘分已尽了。我是这地块的狐仙,如今举家要迁走了……’两人哭了一场,那狐仙也就在蒿莱中隐没了——那包衣银子也没了,人也没了,来求我们老太爷。老太爷赏了他两个元宝,他去钱号兑制钱,不防进让就和那女人撞了个满怀,她也是来兑钱的!”众人听了不禁哄堂大笑,畸笏叟笑得吭吭地咳,说道:“敏爷闷葫芦儿,偏能捣鬼!别是陈绿崖也没钱了吧?”

      “亵渎亵渎!”喇啸林在哄笑中连连摆手。“我还没说尽呢!我给你们背一首林四娘的诗你们听听!”众人听他这一说,立刻肃静下来,听他咏道:

      静锁深官忆往年,楼台萧鼓遍烽烟。

      红颜力薄难为厉,黑海心悲只学禅。

      细读莲花千百偈,闲看贝叶两三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3: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