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书眼》-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书棺匠师,表面上看只是制作书棺的人,但是情况却不止这么简单。

      书棺是战乱时期用来保护图书典籍的设备,书棺匠师承担着保护书籍的历史使命。

      他们不仅是匠师,而且还是华夏亿万图书最后的守护者!

      正是这种职业的存在,才让战争频繁的华夏有大量的典籍被保存了下来。

      在华夏的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书棺匠师,都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他们要造出最好的书棺,保存下人类历史的文明,把最好的书籍留给后人,留给子孙后代。

      这就是书棺匠师的职业精神!

      《书墓笔记》的主角就是这样的书棺匠师,他为了保护马家的书籍,不惜与当时的皇帝做对,舍命制作书棺,埋到八座书墓里。

      在此之前,刘星在阅读《书墓笔记》时,完全不理解主角的这些行为,没有代入感,于是始终无法达不到“人书合一”的境界,距离入神总是差一点点。

      而这最后的一点点,刘星今天在鲁家找到了!

      ;

      

      书中已有黄金屋,扫码更有大惊喜。

      马上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

      添加关注,轻松拿下!

      第059章 书棺的位置

      十天之后。

      御风山树林中,刘星手里捧着《书墓笔记》,盘坐在一棵老树下。

      虽然他的脸上十分平静,但是脑海里却正发生着一场信息风暴,《书墓笔记》一幅幅画面交织在一起,以无法直视地速度变幻着。

      自从和鲁玉馨那次见面后,刘星便藏到深山之中,为入神做准备。

      过去十天,刘星不停回想当天在鲁英芹故居看到、听到、想到的种种有关书棺匠师的事迹,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参悟。

      渐渐地,书棺匠师的形象一点一点清晰起来。从陌生人变成熟人,再变成朋友,然后变成知己,最终变成了自己。

      书棺匠师和自己一样,都是爱书之人。

      慢慢地,刘星的意识和书中角色找到了契合点,当这种契合点不断在意识里发酵时,小说匹配度随之发生起微妙变化:

      “99.92%……99.95%……99.97%……”

      一串串文字从眼前飞速闪过,刘星全然忘记了自己,进入无我的状态,意识一点点融入书中。

      “书在人在,书亡人亡!”

      当《书墓笔记》主角说的这一句话从眼前掠过时,一股浩然正气从刘星心底泛起,强烈共鸣感瞬间全身,脑海的信息组合陡然加速,狂暴的信息流犹如浩瀚星辰一样,剧烈颤抖起来。

      “99.99%!”

      “99.999%!”

      “99.9999%!”

      ……

      忽然,所有信息急剧收缩,聚到一起,飞速组合,共同形成一个奇异的《书墓笔记》信息空间。

      信息空间迅速膨胀,犹如炸弹一样,在脑海中彻底释放,瞬间淹没了整个脑海。

      刘星意识一沉,便坠入空间之中,开始了在《书墓笔记》世界中旅行……

      一幅幅《书墓笔记》的情节画卷在刘星脑海里缓缓展开,隐藏在书中的秘密一览无遗地闪现出来。

      当脑海中这一部《书墓笔记》影像播放了近5个小时后,刘星终于看到了他想看到的画面。

      只见《书墓笔记》的主角离开御风山,往北走了约四公里,来到一条正在施工的大运河里。在施工队的帮助下,主角在河底挖了一个10米深的墓穴,然后把一个书棺放埋到墓穴中。书棺埋好后,不到半个月,大运河顺利完工,并成功引流。

      当滔滔河水从大运河中流淌而过时,埋在河底约十米深的书棺便被遗忘在历史长河里……

      “呼——”

      刘星轻轻松口气,意识从《书墓笔记》的世界拉回现实世界,定了定神,“原来第二座书墓就埋藏大运河的河底!大运河,正是现在的小说街!”

      小说街的地段原本是一条人工运河,直到50多年前,天海市市区扩张后,这条人工运河被填上了,改建成了小说街。

      《书墓笔记》的主角记忆现在已经移植到刘星脑海中,只要将大运河的地形和小说街的地形对比一下,便可以知道书棺埋藏的具【创建和谐家园】置。

      想到这里,刘星立即起身,匆匆离开御风山,决定开始寻找书棺。

      在下山的过程中,他觉得有点奇怪,今天成功入神《书墓笔记》后,自己却没有晕倒,也没有神经错乱。

      仔细一想,或许是《书墓笔记》的信息量比较少,在自己脑力的承受范围内,入神后意识于是还能保持清醒。

      回到家后,刘星用电脑查看了小说街的卫星地图,然后和脑海中《书墓笔记》的大运河地图反复进行比较。

      第二天,刘星带着地图,又在小说街进行实地考查。为了更准确地对书棺的位置进行定位,他东走西逛,几乎把小说街的各个角落都跑了一遍。

      直到傍晚时分,终于是折腾完了。

      经过一天的查访,刘星初步确定了书棺所在范围:从小说街1号到82号的地段,全部都在目标范围内,其中,还包括小说街的南湖公园、公园对面的别墅区、天海第一中学、沃尔牛商场等等。

      由于地形从大运河变成了小说街,变化比较大,刘星很难将目标范围进一步缩小,只能大致知道书棺就埋在这一片区域之中。

      确定完书棺埋藏的大致区域,接下来自然想办法把书棺挖出来。只是这些地点要么是商店,要么是住宅,要么是学校,都不是能够随随便便挖坑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书棺被埋在大运河河底十米,现在又被填成小说街,书棺埋在地底的深度应该超过20米了。

      这么深的坑,刘星想自己一个人挖的话,工程量大得惊人。

      “必须想点办法。”

      琢磨了一下,刘星决定去找胡安教授问一问,这个老教授参加考古工作几十年,挖书墓是他的强项,他应该有特殊的挖掘技巧吧?

      于是,刘星当晚立即前往天海大学,到达后,却得知胡安教授正在和一群专家召开秘密研讨会,会议的内容和书棺的位置有关。

      在研究了近一个月的《书墓笔记》后,专家组对书墓的位置似乎也有了答案。

      研讨会在考古研究院举行,这个会议是封闭的,有十名警察守卫在研究院大楼前,禁止闲人进入。

      不过,刘星可不是一般的闲人。

      晚上十点,考古研究院大楼前方的广场上。

      嗖!

      忽然,草丛里一道黑影闪出,急速穿过广场,片刻之间,掠过三十几米,跃过栏杆,没入一楼的走廊里。

      恢复平静,只有边上的青草在轻轻摇曳着。

      “嗯?”

      这时,守在广场上的一名警察转过头,朝四周看了看,问另一名警察:“刚刚好像有一道黑影从广场上闪过,你看见没有?”

      “黑影?”笑了笑,说道,“你眼花了吧,哪有什么黑影?再说,这广场有三十几米宽,要是有人跑过去,我们怎么可能看不见?”

      “说得也是。”

      两名警察对话间,刘星已经来到考古院大楼的第三层,蹑手蹑脚地走到1号研究室门口。

      此时,研究室里正开着封闭式研讨会。

      “专家组的研讨会搞得这么神秘,守卫这么森严,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星暗暗琢磨着,耳朵附在门上,开始【创建和谐家园】起来……

      ;

      

      书中已有黄金屋,扫码更有大惊喜。

      马上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

      添加关注,轻松拿下!

      第060章 螳螂捕蝉

      深夜,刘星躲在考古研究室外,偷偷聆听着专家组们的秘密研讨会。

      透过门缝朝室内瞄了瞄,发现专家组共有四十多人,除了王泰然、胡安教授、赵聪博士等人外,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其中有几名是来自御风小说学院的知名教授。

      令刘星意外的是,鉴书大厦的吴国坤主任和天海市公安局局长也来了。

      过去一个月里,专家组对38种《书墓笔记》书页排序方案进行筛选,已经排除掉了其中33种,只剩余5种。

      于是,专家组认为第二座书墓埋藏的地点可能有5个,分别是:花都的花山,宁州市的鱼乡镇,西峰市的多亚斯格沙漠,平阳市的观月山脉和天海市的小说街。

      今天,专家组准备对5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以进一步确定书墓的埋藏地点。

      “我认为花都的花山可能性最高。”吴国坤主任说道,“花山地形多变,草木茂盛,埋葬书墓最不容易被发现。”

      胡安教授说道:“要论地形多变,平阳市的观月山脉更复杂,更难寻。”

      “我觉得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就是最有可能的地方。”赵聪博士说出自己的看法,“从古至今,很少有书墓是埋在沙漠里的,因此,第二座书墓极可能逆其道而行之,就埋在西峰市的多亚斯格沙漠之中。”

      沉默片刻,王泰然开口道:“我倒觉得天海市小说街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书墓笔记》第38版的剧情我仔细看过,情节非常流畅,几乎无可挑剔。”

      吴国坤主任有不同的意见:“王老,小说街可能性应该是最小的。小说街以前是一条大运河,旁边都是公路,哪有地方埋葬书墓?难不成埋在大运河的河底?”

      王泰然提醒:“并非不可能。御风山的书墓就是埋在湖底。”

      专家组各抒己见,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信息有限,大家的意见始终难以统一。

      对于书墓的埋藏地点,四十多名专家被分成五个阵营,5个地点都有相应的支持者。

      讨论了几个小时,专家们都无法说服对方。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五个地点都有可能埋藏第二座书墓。”吴国坤主任提议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启动一个‘淘书计划’,五个地点一起找?”

      众专家交换了一下意见,多数表示赞成。

      王泰然补充道:“五个地点的总面积相加起来,超过10平方公里,工作量非常大。淘书计划要实行的话,恐怕需要借助民众的力量。我认为可以考虑成立淘书队,让民众自愿报名,并由读书联盟统一管理。”

      胡安教授赞同道:“王老的想法不错,淘书队是比较合适的方案。每一支淘书队都配备专业的考古人员以及书棺探测器。如果淘书队能够找到书墓,读书联盟可以给予2000万的高额奖励,激发民众的淘书热情。”

      众专家继续讨论着,门口的刘星听了一会,大致听明白了。

      这群专家研究了一个月,还是无法确定第二座书墓的确切位置,只是把范围缩小到五个地点,其中包括天海市的小说街。

      这五个地点的总面积依然十分庞大,专家们决定成立专门的淘书队,进行地毯式搜查。

      刘星现在已经知道书墓就在小说街的范围内,他对其它四个地点不感兴趣,对淘书队同样不感兴趣。

      他唯一感兴趣的,是淘书队里配备的专业书棺探测仪。如果能弄一台探测仪,那么寻找书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