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名鉴书师说道:“吴教授,但是之后连续7个情节点都没有再起势,情节动能没变,情节几乎是平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小说阅读舒适感应该会很差。”
吴国坤提醒:“你忽略了一个东西——阅读惯性。根据马行空第二定律,18条情节线的情节势能同时转化为情节动能,这种情节剧变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创建和谐家园】,这个【创建和谐家园】能够维持一定时间,形成阅读惯性。依照华夏公民标准心理模型的数据来计算,在阅读惯性的作用下,读者至少能够忍耐8个平淡的情节点,吸引力并没有减弱。”
另一名鉴书师提出疑问:“吴教授,但是第28个情节点已经变成负势能,情节会出现排斥力……”
“你又忽略了另一个东西。”吴国坤打断道,手指着电脑屏幕的情节动态结构图,“你们注意看这18条情节线,它们看似混乱,但是它们的交织点却是一条直线!”
经他一提醒,40多名鉴书师都睁大眼睛望向电脑屏幕。
片刻后,所有人瞬间被震住,目瞪口呆。
“这……这……难道……”
“不错,这本《书墓笔记》不是18条情节线,而是19条!18条情节构成了一个隐蔽的文本召唤结构,形成了一条由空白情节点组成的隐性情节线!”
“真是难以置信,这是情节流的高级写法的进化版啊!这么复杂的结构是怎么想出来的……”
“先别想了!”
吴国坤教授忽然站起身,急声催促道,“刚刚我们都算错了,所有人马上把《书墓笔记》的小说数据全部重新算一遍,要把空白点形成的第19条隐性情节线的数据加进去!”
“明白!”
说完,40多名鉴书师仿佛【创建和谐家园】被火烧了一般,火速返回各自的位置,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开始新一轮的数据运算。
刚刚熄灭的高速计算机指示灯随之又急速闪烁起来,频率比之前还要快!
吴国坤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是下午5点57分34秒,而《书墓笔记》的主人刘星在傍晚7点就要来取小说的鉴定报告,时间已经只剩下大约一个小时,根本来不及!
顾客就是上帝!
时间紧迫,吴国坤教授马上下了紧急命令:“小枫,你赶紧联系一下2号鉴书室,让他们派40个人过来帮忙,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是!”
一阵快跑,冲了出去。
两分钟后,另外40多名鉴书师匆匆赶来,什么都顾不上,全部立即加入紧张的鉴书工作。
于是,鉴书室里总共有80多名鉴书师,正操作着100多台高速计算机,争分夺秒地计算《书墓笔记》的小说数据。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与时间做着赛跑,争取在七点前把小说的鉴定结果给算出来,然后准时交给顾客……
……
“阿星,这香蕉还吃吗?”
“不吃,已经饱了。”
晚上七点,刘星走进鉴书大厦大厅,手里拿着一根熟透的金黄-色的香蕉,正津津有味地吃着。
他今天在天海大学蹲点一个下午,体力消耗比较大。刚刚在鉴书大厦门口时,正好有一水果摊,于是刘诗茗买了一串香蕉给他先补充一【创建和谐家园】力。
吃完香蕉,刘诗茗递过来一张纸巾,刘星擦了擦嘴,然后朝鉴书大厦的服务台走去。
“小姐,我来取小说的鉴定报告!”
————
PS1:感谢书友【我是书虫4】【暗夜&冰晶】【莫明h】【忘了我的未来】的打赏,以及所有投推荐票的书友。
PS2:从今天起,一天两更。
;
第018章 鉴定结果
鉴书大厦,一楼大厅服务台。
“先生,您好!请问您申请鉴定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书墓笔记》。”
“稍等片刻,我帮您查看一下。”大厦的女服务敲击了几下键盘,查阅起服务台的电脑,不多时,歉声道,“对不起,先生,您的小说还在鉴定当中。”
“还在鉴定?”
刘星眼睛一圆,十分不解,“不是已经鉴定整整一个下午了吗?”
女服务员惭愧地说道:“先生,不好意思,您这本《书墓笔记》情况有点特殊,鉴定工作比较繁琐,因此,鉴定时间会稍微长一点。您放心,我们的鉴定专家已经全力在赶工,大约再等1个小时鉴定报告就出来了。”
听完解释,刘星对这里的鉴定专家的工作效率实在不敢恭维,一本小说鉴定了一个下午居然还没鉴定完?
这是什么效率啊?
必须给个差评!
“算了,阿星,我们就等一会吧。”
一楼大厅的东侧有一排高级沙发,刘星和刘诗茗离开服务台,坐到沙发上休息。
在等待之余,刘诗茗发现陆陆续续有其它顾客走进大厅,这些人也都是来鉴书大厦取小说的鉴定报告,他们和刘星一样,都是拿一些普通小说来进行鉴定,想借此发点财。
可惜,残酷的现实却给这些人泼了一大盆冷水。
在半个多小时里,总共有11名顾客来取小说鉴定报告,经鉴定专家评定,这11名顾客申请鉴定的小说均不是星级小说,而是普通小说。
拿到鉴定结果后,这些顾客都带着失望走出大厅。其中,一名年过六旬的老大爷同时鉴定了七本书,鉴定费为18000元,结果,七本书均是普通小说,这意味着18000元全部泡汤了。
这位老大爷一时受不了【创建和谐家园】,在大厅里捶胸顿足,哭着喊着不想活了,服务员怎么劝都没用,直到打电话把老人的儿女找来后,老大爷才被带离大厅。
“唉,现在的人都是财迷心窍,随便拿本小说来鉴定就想发财,哪有那么容易?”
“就是啊,找到星级小说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这种运气一辈子也难得遇到一次!”
……
服务台的两名服务员小声的议论着。
听着她们的对话,刘诗茗突然又心疼起自己的弟弟,一会拿《书墓笔记》的鉴定报告时,弟弟要是发现《书墓笔记》不是星级小说,他情绪会不会很激烈?到时,弟弟的病会不会加重?
想到这些,刘诗茗小心翼翼地问道:“阿星,不如我们先回家吧?”
没有听见回应。
刘诗茗转头一看,才发现刘星已经靠在高级沙发上,半躺着,双目紧闭,头朝上仰着,嘴巴微冽,似乎已经睡着了。
刘诗茗又轻轻唤了几声,刘星还是没有任何动静,这才确认他是真的已经在睡梦中。刘星今天下午在天海大学蹲点六个小时,全身酸麻,疲惫不已,一溜神就睡过去了。
“小傻瓜,这睡姿也太难看了。”
刘诗茗轻轻笑了笑,小手一伸,帮刘星扣好上衣的纽扣,免得着凉了。
“呼——”
轻轻的叹口气,刘诗茗细眉皱了起来,陷入深思之中。她是不敢奢望《书墓笔记》能卖几万元了,家里现在正需要钱,只能另想办法。
父母已经年迈,刘诗茗不想他们再劳累,弟弟又还小,她觉得家里的重担只能由自己来承担了。
刘诗茗现在已经有一份考古的工作,她准备再找一份家教【创建和谐家园】,多赚点外块。但是仔细一想,即使自己【创建和谐家园】,恐怕钱也不够。弟弟现在痴呆症随时会复发,总得准备些医疗费吧?
又琢磨了一会,刘诗茗决定还是给自己的大学同学打个电话,向她们借点钱,应应急。
“喂,小娟,我是诗茗。”大厅角落里,刘诗茗拨通了第一个电话,“想求你帮个忙。我最近需要点钱,有急用,你能借我点吗?”
“诗茗,不好意思,我下月就要和我男朋友结婚了,恐怕……”
“没事没事,我再想办法。提前祝你新婚快乐了。”
聊完第一个电话,刘诗茗又接连给三个同学打了电话,准备借钱,但是均没有成功。
刘诗茗也觉得突然向人借钱,真的很唐突,只是眼下她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既要交纳饭店的店租,又要准备给弟弟筹医疗费。
怎么办?
叮——咚——
这时,大厅一楼的电梯忽然打开,一名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男子五十多岁,国字脸,戴着一副黑框的眼镜,一看就像是搞科研工作的。
这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鉴书室的主任吴国坤教授,他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鉴书报告单。
吴国坤教授先是快步前往一楼大厅的服务台,交谈几句后,在一名女服务员的带领下,便朝沙发的这个方向走了过来。
“谁是刘星?”走到沙发前,吴国坤教授停下脚步。
刘诗茗站起身,说道:“我是刘星的姐姐,有什么事吗?”
吴国坤教授道:“你好,刘女士,我是鉴书大厦办公室的主任,我姓吴。刘星下午不是申请鉴定一本小说《书墓笔记》吗?鉴定结果出来了,我想跟他聊一聊。”
“聊一聊?”刘诗茗觉得奇怪,堂堂鉴书大厦办公室的主任找自己弟弟干嘛,试探性地问,“吴主任,你找阿星有什么事?”
吴国坤教授解释:“刘星这本《书墓笔记》是二星级小说,我有点事想找他商量……”
“什么?”
刘诗茗一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阵愕然,半晌才回过神来,“真是二星级?”
“对,我们专家组反复鉴定,确认《书墓笔记》是二星级盗墓小说。”吴国坤语气异常的肯定,他带领80多名鉴书师整整折腾了一个下午,累得半死不活,连晚饭都还没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本小说的价值。
“怎么回事?”
刘诗茗脑子顿时有点乱,这情况完全出乎她的预料,她本来以为弟弟是痴呆症复发,于是才胡说八道,说《书墓笔记》是二星级……难道……难道……阿星痴呆症根本没有复发?
想到这里,刘诗茗胸口怦怦直跳,呼吸随之变得急促起来,眼睛微微泛红,激动得有些难以自抑:阿星的病难道……难道没复发!
这是真……真的吗?
太……太好了!
刘诗茗顿时一阵哽咽,眼眶已经湿润了。
“赵女士,你没事吧?”
“没……没事。”刘诗茗发觉自己一时太高兴了,有些失态,赶紧轻拭了下眼角。
“赵女士,我能跟刘星谈一谈吗?”
“当然可以。”稍稍调整一下情绪,刘诗茗转过身,弯下腰,伸手轻轻拉了拉正躺在沙发上睡懒觉的刘星的胳膊,轻声唤道:“阿星,醒醒?”
“嗯——”
朦朦胧胧之中,刘星身体动了动,缓缓苏醒了过来,揉了揉略显惺忪的睡眼,再四周看了看,发现自己在鉴书大厦的大厅,不解地问,“姐,《书墓笔记》还没鉴定完?”
“你就是刘星吧?”吴国坤教授主动打招呼道。
刘星眼皮一抬:“你谁啊?”
“你好,我叫吴国坤,是图书检测中心的一名鉴书师。”吴国坤教授。
刘星有点明白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