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乘龙佳婿》-第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邓小呆见王杰朝自己努了努嘴,他就立时接口道:“王大尹说,专挑那些字写得最好的,答题时拿圣贤文章糊弄人的卷子,又或者乱答一气,不知所云的卷子。这两类卷子送去平民书院,其他的则是回头送到国子监来。”

      刚刚把铜锅端到门口的阿六不禁小声嘀咕道:“杀人不见血。”

      他这声音不大,王杰却没错过,他却没有因为阿六这非议而恼怒,反而泰然自若地说:“在主持府试的时候,我宁可看到白卷,也不愿意看到在那费尽心机填满空白的卷子。所以,不懂装懂,却还试图滥竽充数想混进九章堂的,这种抱着侥幸之心的人,简直浪费我的时间!”

      幸好我从当年开始,考试的时候那就是懒人一个,做不出就开天窗,绝不会煞费苦心把空白填满……否则碰到王大头这种老师真是要倒大霉了。

      张寿心里正转着这么一个无稽的念头时,邓小呆却盯着他的腰间看了好一阵子,最终忍不住突然问道:“小先生,你什么时候开始佩剑了?”

      “你倒眼尖,今天还是我带剑出来的第一天!”张寿顿时一乐,见王杰眉头一蹙,他就把事情来龙去脉道了一遍,随即还把今日自己在半山堂中的那番鬼话也说了,末了就笑道,“我今天还有意拿唾面自干的典故打了个比方,想来那些监生应该已经传出去了。”

      “这些魑魅魍魉之辈还真是无法无天!”王杰微微眯起眼睛,随即有些歉意地说,“那天朝会上我归功于你,后来在葛宅,事情又传开了,你解开那些密信的消息如今人尽皆知,看来某些人已经蠢蠢欲动。你如今公然把剑带了出来,是想再狠狠【创建和谐家园】一下幕后主使?”

      张寿微微一笑:“没错,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不把人钓出来,我寝食难安。”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王杰若有所思重复了一遍张寿这话,随即就赞许地点了点头,“这话说得好!那么,你是打算以身作饵了?”

      “我是这样想的,能做出送剑威胁这种不明智举动,应该是像炮仗一点就炸的人。既然如此,何妨我高调一点,试一试能不能【创建和谐家园】对方忍不住动手?如今冒一点险,日后虽说不能一劳永逸,但也至少能杀鸡儆猴。”

      见张寿说得淡然自若,丝毫没有埋怨是自己当初硬把人请来顺天府衙帮忙,这才让其陷入了麻烦的漩涡,王杰顿时有些过意不去。之前那大堆卷子积满顺天府衙,他忙活了好多天才能透口气的那点怨气,顿时被他抛到爪哇国去了。

      从这一点来说,被人背后骂冷脸无情的王大头,其实是个很厚道的人。

      “这件事我不能置身事外,毕竟事出有因,因我而起。赵国公府的人目标太大,你若是决意冒险,不用他们出手,我暗中布置好人手呼应你。”

      张寿等的就是王大头此言。见王杰果然很有担待,他就立刻笑眯眯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接下来便和王大头小声商议着种种细节,对邓小呆那担心的眼神视若不见。

      而同样是利用午休时间从顺天府衙溜达过来的王杰,显然没打算停留太久,该办的事情办完,该说的话说完,他就打算离开了。而邓小呆跟着他离开号舍之后,突然一拍脑袋道:“王大尹,我正好有件事要问小先生,我先回去一趟。”

      见邓小呆冒冒失失往回跑,王杰微微一愣,却也没太在意。

      然而,一溜烟似的冲回去的邓小呆,先看了一眼还在门口望风似的阿六,这才一把抓住张寿的袖子往屋子里拉,随即压低声音说:“小先生,有件事我一定得告诉你。”

      他顿了一顿,竭力让自己喘气能均匀一些:“你是不是跟着大小姐进宫见过一次太后,还差点被人栽赃?皇上派了楚公公到顺天府衙,把那个犯事的小宦官直接扔给了王大尹,让他来处断此案,那时候我正好和宋推官一块在昏天黑地看卷子。”

      似乎还是怕自己这话被人听去,邓小呆再次左顾右盼了好一会儿,直到确定阿六那个门神不至于漏人进来,他才把本来就很低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一些。

      “王大尹破口大骂,说宫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凭什么丢给他管,楚公公只能一个劲赔笑说能者多劳。可发现王大尹仿佛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就把我和宋推官都遣退了出去。我装成睡眼惺忪昏昏沉沉落在后面,听到王大尹正在抱怨皇上纵容宗室,他又不是宗正。”

      撂下这话,邓小呆就对张寿深深一揖,随即又以跑回来时的高速一溜烟跑了回去。

      王大头还确实是能者多劳,别说赵国公府一而再再而三把麻烦丢过去,皇帝也老是把不属于人家职权范围的案子丢去顺天府衙……不过真正说起来,好像顺天府衙接手的这些麻烦案子,一桩桩一件件都和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张寿心里这么想,可当外头的阿六朝他看来时,他就立刻换成了满脸正色。

      “以王大尹的神目如电,一定会明镜高悬,我自然信得过他。”

      阿六盯着张寿看了好一会儿,最终点点头道:“那我就不去顺天府衙了。”

      张寿顿时哑然。合着我不说这话,你还打算去顺天府衙再揍人一顿?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莹激公主

      尽管半山堂的讲史课从来都不是成体系的一朝一代往下讲,张寿仿佛信手拈来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甚至时不时还会来几句离经叛道的话,把偶尔来听课的几位学官气个半死,但无论周祭酒还是罗司业,眼看半山堂的出勤率始终保持稳定,也就撒手不管了。

      能让那群纨绔来上课就不错了,皇帝都不理会三皇子和四皇子会因此被带歪,他们瞎操什么心?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日后会继承秦国公爵位的张琛,反正也未必会在朝中占据高位,三皇子四皇子看样子也应该是等着封王了,更何况那些个徒有家世没真本事的贵介子弟?

      至于每天第二堂的自然课,那就更加没人会来监察了——学官们全都生怕会被看到的听到的那些神神鬼鬼闹得方寸大乱。

      但学生们除外,自从看过一次张寿演示的双缝衍射实验和小孔成像实验之后,本来就谈不上正确三观的监生们,那简直是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比妖法更神奇的世界。

      三皇子和四皇子这两个被皇帝带得有些天真烂漫的小家伙,现如今那是根本连四书五经都读得心不在焉,每天中午都分外幽怨不能留下来,继续上下午那两堂选修课。

      太后虽说对张寿的课程设置颇有微辞,可两三次劝下来,皇帝一句无妨,她也就索性听之任之了。至于后宫其他嫔妃,还有大皇子和二皇子……谁在乎两个应该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小皇子学什么?巴不得他们就此养废了的人,占了大多数。

      然而,这其中并不包括听多了某些传言,越想越觉得不能放任不管的永平公主。

      于是,本来应该还在筹备再一次月华楼文会的这位金枝玉叶,这天破天荒换了一身男装,随即叫上了裕妃身边最受信赖的管事牌子常宁,悄然驾临了国子监,统共只带了两个侍卫。然而,她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够低调了,却在国子监大门口那大学牌匾下,和某人不期而遇。

      那是和她一样,女扮男装,但乍一眼看去却英气勃勃,和她气质迥然有异的朱莹!

      朱莹从小就三天两头进宫,永平公主可以说是与她一起长大的,可越是如此,她就越觉得和朱莹格格不入,哪怕她和其他姐妹相处得都还算不错,却从来看不顺眼朱莹。

      她小字明月,是自小偏爱她的父皇亲自起的,甚至没有避讳国号,而朱莹的莹字却偏偏取的是莹白如月的意思,和她正好重了。

      她喜欢素雅雍容,朱莹就偏偏爱俗艳,好金玉。

      她喜欢读书、对弈、音律,号称才女,对于那些仰慕她的男子从来不假辞色;朱莹却喜欢骑马射箭,嬉笑怒骂肆无忌惮,常常有一批狂蜂浪蝶跟着转悠。

      此时乍一见面,永平公主就只觉得新仇旧恨齐上心头,口气不知不觉就变得有些尖锐:“你这是来看张寿上课的?你就这么担心他这个老师镇不住场面?”

      “关你什么事?”朱莹寸步不让地笑了一声,“皇上许我随时过来监学,我想来当然随时都能来。我是来看看我二哥是否安分守己的,至于阿寿上课如何,根本用不着我担心。这几日半山堂日日全勤,一个缺席的人都没有,放在过去,谁敢想?”

      永平公主顿时被噎得一愣,而让她更不满的是,朱莹撂下这话后,竟是再也不理会她,直接长驱直入,往半山堂的方向去了。哪怕她平日在别人面前全都涵养极好,此时却气得拔腿就追,可一贯喜欢那些文雅之事,体态娇弱的她,哪里能追得上朱莹?

      等好容易在半山堂门口看到朱莹时,她就只见其正在和一个略有些眼熟的少年说话。她想了一想,这才记起,那恰是之前在月华楼文会上她见过一次的,张寿身边那个话语很少,存在感极低的少年小厮。

      对于这样一个无须在意的人物,永平公主自不会放在心上,等人悄然退下之后,调整过呼吸节奏的她这才上前,可却不想朱莹没有进半山堂,而是径直转身直面着她,那眼神犀利如刀,仿佛要在她身上戳两个小洞。本来就心中不快的她毫不示弱,昂起头冷冷地看着对方。

      “我和阿寿之前在遭遇那帮乱军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个暗中放冷箭的刺客。”朱莹丝毫没有拐弯抹角的意思,一开口就单刀直入,“那个刺客被花叔叔抓到之后,被雄威押了回京。现如今那个刺客开了口,说是你指使的,只为了吓唬阿寿。”

      永平公主顿时气得面色发白:“这是血口喷人,我哪会这么无聊!”

      朱莹盯着浑身甚至在微微颤抖的永平公主看了好一会儿,最终嗤笑一声道:“虽说我和你从小就互相看不顺眼,可我也觉得,你不是这么无聊的人。怎么样,平生第一次被别人栽赃的感觉如何?要知道,那个刺客还活蹦乱跳的,皇上直接把人丢司礼监外衙当杂役了。”

      永平公主登时醒悟了过来。就算是行刺未遂,凭父皇往日对朱莹的偏爱,再加上对张寿这个年轻才俊也似乎挺器重的,怎么也该严惩刺客才对,怎会随随便便把人丢去做杂役就当成惩罚了?而且,如果刺客真的供述是她指使,父皇怎会一个字都没对她说?

      兴许是父皇根本不信;兴许是父皇已经知道背后是谁;兴许那个人父皇也不好随便动……可凭什么就要她来背黑锅!

      朱莹就算此时说不相信是她干的,可只要那个刺客还活着,日后那样的风声传出去,她这脸面往哪里搁?

      永平公主气得牙痒痒的,可紧跟着,朱莹的话就犹如火上浇油,让竭尽全力想要平静下来的她再次怒火中烧。

      “上次那个拿东西栽赃阿寿的小阉奴,据说也被皇上丢给顺天府尹王大头了。你看看,连刺客的事情,别人也栽赃在你身上,这种小事,说不定也理所当然有人归结在你恨屋及乌,看阿寿不顺眼。”

      恨屋及乌这种朱莹自造的成语,如果换成平日,永平公主一定会挑剔鄙薄,可她眼下却一点都顾不得这个了。因为朱莹说得确实没错,刺客这种天大的事情,都敢有人往她身上泼脏水,更何况那件小事?

      那一瞬间,她忘了自己此来是为了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个弟弟的学业,忘了自己挑灯夜战列出的那一张长长的必读书清单想要指点张寿,直接拂袖而去。

      而看到她一走,朱莹这才扬眉吐气地呵呵一笑,随即轻哼了一声:“从来都是你让别人背黑锅,这次轮到你自己了!”

      话音刚落,她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幽幽的声音:“大小姐真厉害!”

      朱莹一侧脑袋,看到是阿六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出现在了自己身后,她就言笑盈盈地说:“以后要再有这样的事情,记得就这样直接和我说!阿寿真是的,国子监就算距离我家远怎么了,天天骑马来回,那也方便得很,他非要搬来那逼仄狭小的号舍,传个话也不方便!”

      对于朱莹的抱怨,阿六照旧没什么表情,直到她往半山堂里张望,他才突然问道:“陆尚书如何了?”

      虽说不知道是张寿想问,还是阿六想问,但冷不丁听人提起陆三郎他爹,朱莹还是恨得牙痒痒的。

      “别提了,因为葛爷爷和齐爷爷褚爷爷他们都听见了,我回去之后只好对祖母挑明,结果被祖母训了一顿,说我莽撞冲动!陆绾那家伙果然是骗我的,什么秦国公张川觊觎我爹和楚国公的位子,什么张大学士和张都督互为表里,和我爹有恩怨,全都是胡说八道!”

      “那会儿葛爷爷他们三个也在,他偏敢睁眼说瞎话!”

      知道这里是大庭广众之下,朱莹刚刚和永平公主说话时,声音一直都竭力控制着,此时此刻也不例外。对于我行我素惯了的朱大小姐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进步。

      抱怨了一通之后,她到底没有继续下去。尽管她的大哥依旧没有消息,刚刚率兵马出关的父亲传来的消息也是滞后了很多天的,她心里一直都记挂着,可她并不愿意喋喋不休。

      朱莹转身走向半山堂,在大门口静静地站着听了好一会儿张寿的课,目不转睛地看了好几个实验,这才悄然转身下了台阶。见阿六依旧等在那儿没走开,她就冲他微微一笑。

      “你告诉阿寿,齐爷爷借给他和吴姨的那座宅子这两天总算安静了,吴姨搬了回去,我已经给她找到了几个合适的徒弟,有擅长绣花的,也有擅长织补和染色的。她很高兴,说当年家里没遇到变故之前,就做过织补绣染,做梦都想重振家业。”

      见阿六点头表示记下了她的话,朱大小姐顿时笑了:“至于有人到门前送剑的事情,祖母和娘都说一定好好彻查,至于刺客还有那个珐琅盒子的窃盗栽赃官司,有郑明月去盯着,她这个人最讨厌背黑锅,绝不会轻易放手的,你告诉阿寿,他只管放心,一切有我呢!”

      “不过空闲的时候,他别老是去葛爷爷那儿,葛爷爷肯定会抓他帮他算东西……”

      说到这里,朱莹不由有些心虚。可紧跟着,她就听到了一声笑。

      “我已经连续两天晚上被老师抓住推导水利公式了,也确实想偷个空。”

      站在讲台上的张寿早就发现了朱莹,此时趁着交待张琛带人做实验的空子,从半山堂偷跑出来的他一点都没有摸鱼的自觉,而是笑吟吟地说:“莹莹,明天半山堂休沐,我们出城去赏秋,如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钓到了好大一条鱼……

      帝都近郊,古迹遍地。

      尽管这座帝都在大明建国之初,不少人觉得不如占据了江南富庶殷实之地的古都南京,逊色于占据关中天险,被太祖硬是改了名字的长安,从感情上来说,也不愿意让那座曾经被蒙古人占据过的大都作为帝京,但全都抵不过太祖皇帝的坚持。

      而那位太祖皇帝又是个闲不住的人,虽说不能肆无忌惮动不动就巡行天下,可京畿附近还是被他走了个遍,留下了无数传说,顺便也让很多原本名气并不算太大的名胜一举成为如今游人如织之地。

      比如说,始建于唐,而后历经辽金,屡毁屡建的灵光寺。

      “当初太祖皇帝带人微服到龙泉寺中,游览到那座辽代传下来的招仙塔之后,硬是在塔中过了一夜。据说就是那一夜,太祖皇帝梦见自己掉了颗牙。第二天,他就叫来寺中主持,说要掘开这座塔。那些和尚当然不肯,可后来听说是皇帝驾临就慌了。”

      “结果,太祖皇帝下令工部调来了能工巧匠,就挖出了佛祖的佛牙舍利!”

      此时此刻,站在那重修之后宝相庄严的招仙塔前,沐浴在秋日阳光下的朱莹说得眉飞色舞:“就因为这个,太祖皇帝后来给那些佛寺还有和尚定下了那么多规矩,可谁都不敢吭声,因为那可不是泥地里挖出来的,那是一大堆和尚在工匠的指示下挖出来的石函!”

      “当那些和尚最终起出佛牙舍利时,佛牙木匣的每一面上都还有善慧和尚写的佛牙题记,消息传到四野,也不知道多少善男信女赶过来顶礼膜拜……”

      听着朱莹口中这太祖寻佛牙的故事,张寿忍不住暗自嘬牙。太祖这位前辈竟然提前就把尘封一千多年的佛牙给挖出来了。而挖出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身上增添一层再世佛祖的光环,而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给佛寺和和尚们套紧箍咒,真是算计精明……

      相比挖其他宝藏,这一手真是高明了许多!

      “就因为挖出了佛牙,太祖皇帝大笔一挥,龙泉寺就变成了灵光寺。这附近三座山里的其他古寺庵堂也都被找了出来,太祖又添修了一些,总共八处,所以叫做八大处。因为灵光寺里有佛牙,所以排名第一。”

      张寿刚刚上山时,就发现了八大处中的长安寺不见了踪影——不过联想到后世长安寺也同样是被毁之后就再也没恢复过原貌,更不要说开放,他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毕竟,太祖皇帝神乎其神找到佛牙的灵光寺作为第一处,在如今这年头,也算是政治正确了。

      至于其他几座古刹和新寺一一往前挪动了一个序号,这种小问题根本无所谓。

      看了一眼灵光寺中那络绎不绝的朝圣人流,刚刚本来就是挑着佛塔一侧空地眺望瞻仰的张寿便低声问道:“人这么多,我们不如改天再进去?”

      朱莹顿时心领神会地一笑,点点头后,就领着张寿往侧门走。等渐渐远离那汹涌的人潮,她才冲张寿眨了眨眼睛:“其实我很小就跟着皇上还有爹来这看过,反正我没见识,只觉得那佛牙瞧着挺普通的。你想看的话,日后我和皇上说,把寺封了,好好看个够。”

      张寿顿时莞尔。他又不是虔诚的信徒,瞻仰可以,封寺何必?等到两人出寺和阿六以及其他护卫汇合,便又趁着游兴爬山,至于其他佛寺,张寿也就是转一转打个卡,陪玩的朱莹更是无所谓,须臾就到了山顶。

      因为早起出京,上山前用过点心,到了山顶已经是午后未时,几个护卫知情识趣地和阿六一块到旁边张罗那顿迟来的午饭了——他们带来的两个食盒中,有酒有菜有点心,食盒中更是备有烧炭火加热的夹层,正适合野餐使用。

      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正和张寿在不远处说话的朱莹,竟突然回来了。

      不但回来了,朱莹还满脸不高兴,气呼呼地在一张石凳坐下之后,便托着腮帮子不做声了。见此情景,几个护卫面面相觑了一阵子,便有人拿眼睛去瞟阿六,希望人能去张寿那边说和说和。然而,不论他们怎么看,阿六却只像木头人似的,坐在那看着食盒发呆。

      朱莹不是一贯觉得张寿千好万好吗?今日难得出游,之前一路还一直都气氛很好的,怎么小两口就闹翻了?要知道,太夫人之前还暗示说,等国公爷回来就立刻办婚事的!

      只有阿六注意到,朱莹一面在那发泄似的踩着地上的草根,一面拉过旁边一根倒霉的树枝,一片一片往下拽着树叶,却不时用眼角余光注意张寿那一边,嘴里还在咕哝个不停。

      “气死了,不识好人心……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却还要打发我走!”

      而疑似和朱莹闹翻的张寿,不知不觉也往另一个方向走出去了十几步。他似乎也有些心不在焉,走路时埋头看着地面,根本不看前方。好在这山顶不比山脚下香火旺盛的灵光寺,因此没几个人,他直到听见前头争论不断,这才恍然抬头。

      “这题哪里是这么算的……”

      “你们都错了,应该这样演算……”

      发现前头是三个围在石桌旁,正在一张纸上指指戳戳的青年,张寿略怔了怔,随即便上了前去。见三人争论的正是之前九章堂招生,他交给顺天府衙张贴出去的三道题目之一,他就没有吭声,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其中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口述极其繁琐的步骤,把那道题做了出来,然后还炫耀道:“交到顺天府衙的卷子上,我就是这么做的!”

      “哼,那位张博士最推崇简洁,你这么繁琐的算法,他未必看得上眼!”

      张寿挑了挑眉,径直走上前去,可当他刚到他们身后时,几乎还来不及说话,两个青年就骤然一左一右夹了上来,紧紧把他包夹在了中间。而这时候,一个埋首仿佛在做题目的青年,方才抬起了头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21: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