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乒乓人生》-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试探道:“一超多强?”

      这是外界的普遍评价,孙天龙超然物外,天下无敌,雄踞世界第一排名宝座已长达三十多个月,对外战绩更从未败过。

      而另外四人各有胜负,在孙天龙不出场的情形下也拿下了不少奖牌,根据国际乒联的统计,过去三年间所有公开巡回赛的冠军有百分之四十是被这四人瓜分的。

      另有百分之二十属于孙天龙。

      最后那百分之四十,才被其他各国瓜分,而他们能拿到奖牌的主要原因,是国乒没有派主力出战,而是派出新人练兵。

      这种无与伦比的统治力,是华国乒乓人自信的来源。

      何敬平却摇头道:“你错了,应该是一超……四不稳。”

      王超眼神微动,若有所思。

      “但现在更不行了。”何敬平叹气:“现在是四不稳,一掉队。”

      第56章 沉重的冠冕

      掉队的那个,自然是罗九。

      国乒有五大主力,本次乒乓球世界杯四人参赛,最终三人进四强,唯一没进的那个就是罗九。

      “龙队到底怎么了?”王超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何敬平苦笑:“还能怎样?年纪大了呗。”

      龙队的荣誉与伤病可谓齐头并进,他大器晚成,直到二十四岁才拿下人生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便一步步迈入无敌境界,不知不觉,已是七年过去。

      这七年间,他打进了他参加的所有重大比赛的决赛,并最终拿下了冠军。

      没有一次例外。

      别人想拿冠军只有一种可能性:龙队没报名。

      好在龙队年纪大了,伤病渐多,放弃了很多比赛,尤其是数量最多、含金量最低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这才给了其他人不少机会。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这漫长的七年里,龙队打进决赛时的面临的对手,超过一半都是外国人。

      那么,如果龙队没有参赛的话,其他华国选手一定能打进决赛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无论是年龄稍大的林笠、罗九,还是崛起不久的白峰,都曾或多或少的在面对外国选手时失利。

      只不过即便他们失利,龙队也会在后面兜底,保证冠军不会落到其他国家手里。

      所以他们这些年来的那些失手,统统都被观众们轻而易举的原谅了。

      观众就是这样,他们只看结果,如果冠军并未旁落,那么一切都是值得原谅的。

      哪怕你已经不年轻了,但如果你输掉的只是一场不影响大局的比赛,观众就会说“宽容一点,再给他点时间。”

      哪怕你还很年轻,但只要你敢输掉一场影响大局的比赛,观众就会把你骂到死为止。

      无论前世华夏乒坛还是今生华国乒坛,其实都一样,唯有夺冠是最大的正确。

      而去年十月份的世乒赛和今年七月份的世界杯,与往常相比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龙队出了问题。

      当他一出问题,所有的问题就全部都暴露了。

      因为当他撑不住的时候,其他队员并不能挺身而出,接过大旗,反而会因为他的失利而受到影响。

      去年世乒赛,与他一起参赛的国乒另一主力萧飞,就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败给了欧洲选手,并未能与龙队会师决赛。

      今年这场世界杯,当龙队断电之后,白峰与林笠也是连续败在汉斯.拜耳手中。

      “孙天龙太难了,连我们这些教练看着都心疼。”

      何敬平轻叹:“他已经不止一次在比赛前夜因为伤病复发而被迫打封闭了……可是整个教练组,却根本没有人开口劝他放弃。”

      他等着王超问一句“为什么”,但王超并没有问。

      因为王超知道原因。

      华国乒乓数十年的荣耀,已经成为了压在整个华国乒坛头上过于沉重的冠冕,华国乒乓球员不能输,不许输,不会输,也输不起。

      只要没拿到冠军,就是错的。

      亚军是要做检讨的。

      当我方优势不大,当对方来势汹汹,当万众期待你夺冠,当所有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当然会赢”,那种压力之大,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谁都知道打封闭对运动员的身体损伤有多大,但如果龙队不上场,真的能保证金牌不被别人拿走吗?

      国乒教练组不敢赌。

      华国乒乓所谓的“天下第一”,在常规状况下,其准确定义应该是“我们在面对任何外国选手时,都拥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胜率”。

      但这不符合观众的期待。

      当你十多年二十多年常胜不败之后,观众们希望你们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胜率。

      可乒乓球在世界上所有的球类运动中几乎算是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球。

      越小越轻,代表着速度越快,也代表着稳定性越低,偶然性越强,状态起伏越大。

      历年来,世界乒坛范围内,不知道有多少排名前十的高手在比赛中被排名两百名开外的无名选手暴打。

      想做到百分百胜率,何其艰难!

      “孙天龙是个心思非常细腻的人,他知道教练组的难处,也知道我们的担忧,所以他不想让我们开口,每次都是自己主动请求打封闭。”

      何敬平轻声道:“唯有这一次,他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毕竟拜耳已经老了,已经足足三年在各大赛事上颗粒无收了,更何况,整个教练组都认为,无论白峰还是林笠,都打得过拜耳,所以,他想少打一次封闭,少损伤一次自己的身体。”

      王超听到这儿终于恍然。

      难怪昨天他看比赛的时候就觉得龙队的动作有些不对劲。

      别人可能看不出来,但他看得出来,其实有些球是可以抢救的,但龙队放弃了。

      有些球是可以发力爆冲的,但龙队也放弃了。

      这些细节非常细微,而王超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孙天龙打比赛。

      但他依然觉得,如果孙天龙真的是天下第一,那他对这些球的处理就一定是有瑕疵的。

      现在他知道了真相。

      原来……昨天孙天龙应该就伤病复发了。

      半决赛的那场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龙队用心良苦,希望用自己的一场败局,送自己的同门师弟登顶,接过自己手中的大旗。

      只可惜……孙天龙终究还是失望了。

      “最近这几年,世界乒坛风起云涌,尤其是男乒,随着乒乓球标准用球的直径调整到40mm,小球时代的打法渐渐落伍,弧圈球开始大行其道,这对于欧洲球员来说正合心意,一大批新秀随之涌现,很多老将也焕发了第二春。”

      “泡菜国那边球风硬朗,向来强调身体素质的强悍,在改大球后同样有所受益。”

      “而樱花国那边,这些年举国重视乒乓球,经过几年改革,女乒已经稳稳跃居世界第二,男乒方面也出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亚青赛的成绩甚至比我们还好。”

      何敬平有些忧心忡忡:“反倒是华乒,有些青黄不接呀,连教练组内部都开始有了思想上的分歧,有一部分教练认为应该让更多的小球员去世界赛场上练兵,去打巡回赛积累经验,而另一部分教练则认为,我们应该继续维持原政策不变,至于如今的窘境,只是总体平稳下的偶尔波动,最多一两年就挺过去了。”

      王超点头表示理解。

      华乒所谓的原政策,说白了就只有一句话:“后起之秀如果想上位,就自己抢班夺权,不要等着老球员让路。”

      这一点是与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一样的。

      其他国家是主力球员不够强,所以会给小球员很多比赛的机会,但华乒的主力球员太强了,小球员们想要拿到比赛机会,就得先在内部竞争中干掉自己的前辈。

      当年孙天龙亦是少年天才,未成年就入了国家一队,却被前辈压制足足七年,从十七岁一直熬到二十四岁,才终于斩破心魔,踩着前辈的肩膀拿下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后来的萧飞、林笠、罗九,莫不如此。

      唯有白峰算是个小小的例外,他是因为国乒对直板选手一贯以来的扶持政策才成功进入国家一队的,但在进入一队之后,他与自己的主管教练一起创造出直板横打技术,迅速爆发,闪电般崛起,也证明了自己配得上这份扶持。

      压得越狠,反弹起来就越猛烈,这几乎是整个国家队教练组的共识。若是没有七年狠压,孙天龙又怎么会始终孜孜不倦的打磨自己的技术,最后变成现在圆满无缺的六边形战士?

      若是没有多年如一日的高压,成功上位的小球员们又怎会如此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并在大赛上表现出让外国球员赞叹不已的极度韧性?

      君不见林笠在整个战术和心态完全变形的状况下,都硬生生扳回了一局吗?

      当然,这些年来,国家队中也不乏在重压下被直接压垮的小球员,然而垮了也就垮了,华乒人才太多,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自然有其他经得住重压的人脱颖而出,扛起重担。

      只是最近这几年,国家队的小队员们普遍有些差强人意。

      国家二队的阵容从七八人扩张到十二三人,随后又扩张到十八人,每年都会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挑战一队,但始终没有人能够打破壁垒,从五大主力手中抢到一把交椅。

      实际上,二队更像是一队的陪练、替补兼后备队,当二队始终没人站出来,一队的五大主力也就只能一直撑下去,哪怕这五大主力中,其实有四个都还不够强。

      “我们总不能对外宣称只有一个主力吧?所以另外四个其实都是凑数的,孙天龙一档,他们四个一档,其他人又是一档,这就是当今华乒的真正局势。”

      何敬平身子往后一仰,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若不是局势如此危殆,如此迫切的需要一个能接班孙天龙的人,我在浪费了罗九的天赋之后又怎么会惭愧到这种地步呢?我是真的……愧对华乒啊!”

      第57章 不如换胶

      宿舍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王超并没有急着安慰,因为何敬平需要的并不是安慰,而是倾诉,自己只需做个树洞就可。

      除非他真的能提出建设性的主意,帮何敬平解脱这种愧疚感。

      王超不确定自己行不行,但他决定试试……

      “您老的意思是,如果罗九交给秦华昌教练来带的话,就一定能变成下一个龙队?”王超问。

      何敬平“嗯”了一声:“他的天赋远胜于林笠,秦华昌能把林笠带到现在的高度,那就一定能把罗九带到另一个高度。”

      王超却摇了摇头:“您有没有想过,罗九的问题,或许根本就不是打法的问题,也不是练习的问题,而是球拍的问题。”

      何敬平微微一愕。

      “你想多了,我只是跟你随便聊聊,不是让你小子给我出主意的。”

      大概是觉得王超这话过于肤浅,何敬平在满腹愁绪中竟还露出一丝好笑的神气来:“我花了足足七年的时间为他打造体系,早已穷尽了所有的可能性。你才看了他几场球,就以为找到症结了?”

      王超也不反驳,接着道:“我觉得可以考虑换胶皮。”

      何敬平更是好笑,他倒不是生气,只是觉得王超有些孩子气,大概是因为白天刚刚用左手横拍两面弧圈球惊艳全场的缘故,所以这会儿自信心有些膨胀。

      毕竟是刚满十八岁的孩子啊,可以理解,年少轻狂嘛……

      所以他耐心的解释道:“我全都试过的。”

      “他的主体技术框架是两面弧圈球的全台进攻打法,需要很强的旋转与摩擦,而他天生的绝佳手感也让他能很快吃透任何胶皮的摩擦系数,所以,最初我给他定的是双面反胶……这个大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

      “后来我发现,他体重不够,手臂肌肉群也不够发达,所以在单纯讲究力量的爆冲和中远台相持方面都略有些吃亏。”

      “尤其是反手拧的时候,他的小臂力量存在着极大的不足,所以我让他试试将球拍反面换成正胶,这样虽然降低了旋转,但能提高稳定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