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一定非要把树变高,其实可以将水位往上提。”
什么意思?
大家伙儿都满脸茫然地看着他。就连惜字如金的高连长都将脑袋转向了她的方向。
田蓝正色道:“水之所以流下去,是因为下面没有托着的东西。比方说,假如我们用一个杯子装满了沙子,那我们再把水泡进去,那水还会继续往下淌吗?”
众人摇头,肯定不会呀,杯子是一个可以承载水的容器。
田蓝笑道:“其实在沙漠里种树也一样。假如我们在沙子底下埋一个杯子,在里面装上水,然后用来栽树。那树吸收了水就能活下来。”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容器种树法。
据说最早发明出这个的人是看到了自己妻子将菜根丢在瓶子里生根发芽,长成绿植做盆景而受到启发。他将矿泉水瓶灌满水,然后插入胡杨小苗埋到沙子下。
过了几个礼拜,树苗长出了根须,而水只消耗了一点点。等到水消耗殆尽,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那时候胡杨早长出了大量的侧根,已经深深扎根在沙漠里存活下来了。
田蓝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在哪儿看到的这篇报道,虽然她没自己做过实验。但她知道此事从理论角度来讲,完全可行。
之前她还没想起来这茬。结果小伙伴们讨论什么暗河,想要依靠沙子底下的水供养树木生存,她就突然间灵光一闪,浮出了这段记忆。
知青们听了她的话,都激动得不得了。
¡¡¡¡Á¬ÀÏʦ¸µ¶¼Õ¾ÆðÉí£¬½«×îºóÒ»¿ÚâÉâÉÈû½ø×ìÀÉùÒôº¬ºý²»ÇåµÀ£º¡°ÎÒÈ¥ÕÒ¾ÆÆ¿×Ó£¬ÔÛÃǽñÌì¾ÍÊÔ×ÅÖÖÖÖ¿´¡£¡±
冯祥生他们还有些适应不了,怎么田蓝说啥老师傅就立刻跟进?难道他不应该跟高连长一样,顽固地摇头,坚决不相信,最后非得打赌不行吗?
被小年轻们腹诽的高连长也站起了身,声音还是平板版的:“我去找找看,有没有罐头瓶子。”
他看了眼田蓝,认真地询问,“罐头瓶子可以吗?会不会太小?”
田蓝脑袋立刻摇成拨浪鼓:“不小不小,可以的。”
知青们跟着高兴起来,戴金霞等人纷纷喊话:“我有,我有玻璃瓶。”
基本上他们都收到过家里人从内地寄来的罐头。吃完之后大家也不会乱丢罐子,都是珍惜的留下,要么当水杯,要么装杂物,总之,他们绝对不会当叫农场职工看不起的奢靡之人。
人多力量大,你贡献一点,我付出一些。草方格还没扎完的时候,他们这个新手植树连就收刮了1000多个瓶瓶罐罐。
天哎,这就是1000多颗胡杨树的希望呢。按照一亩地40棵树的标准,那可是二三十亩的防风林呢。
没听到老师傅都说吗,如果在以前,想要种活这么多树,同样的人力物力投入,起码得重复七八年。但是现在,他们一把头就能搞定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田蓝煞费苦心。水当然不能是普通的水,想要树活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促进生根。
2021年大家从网上买个盆栽,商家都会赠送生根剂。这些生根剂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就是菌肥,比如说,她从空间里得到的em菌,就有壮根的作用。
田蓝不仅在水中加入了em菌种,还加了肥料。马无夜草不肥,花草树木没肥也长不好啊。有水也有肥,再贫瘠干旱的沙漠,对于树木来说也是水美肥足。
小伙伴们都被她的举动惊呆了。
是啊,这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办最大的事。水跟肥料都是被树根吸收掉的,一丁点的浪费都没有。假如整个农场,整个宁甘地区乃至全国的沙漠都这样种树的话,那我们国家真的很快就能变成绿色森林了。
太棒了。光是想想这样的场面,大家就忍不住一蹦三尺高。得亏田蓝是个小姑娘,男同志们要注意影响。否则的话,他们一定会将她高高地抛起来,让她体会什么叫做自由翱翔。
田蓝敬谢不敏,算了,姐姐年纪大了,不适合玩这种【创建和谐家园】性的游戏。万一掉下来,摔个七死八活的,岂不是太冤了。所谓人固有一死,死的丢脸,就好尴尬。
她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起码现在不能死。
300多号人齐齐上阵,1000来只装了营养液插入了胡杨苗的瓶瓶罐罐,没费多少功夫就被大家埋进了沙子里。
种完之后大家居然瞬间陷入了迷茫,这么快,完全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嘛。再来1000多只瓶子,他们也能麻利地搞定。
什么,没瓶瓶罐罐了?那好吧,他们先继续扎草方格好了。
¡¡¡¡¸ßÁ¬³¤ÆðÉí£¬ÑÔ¼òÒâêࣺ¡°ÎÒÈ¥ÕÒÆ¿×Ó¡£¡±
大家立刻欢呼,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他们的绿色森林计划。
啊,森林里可不仅仅有参天大树,还有地矮的灌木和各种花草,到时候,什么鸟啊,什么小动物呀,都会在森林里头出没呢。
戴金霞拉着田蓝的胳膊,提醒她:“你别忘了啊,你得把这个记下来给我们投稿。你可不能不当回事。杜忠江改造的播种器就很受欢迎,这边农场都跟我们团部打听呢。我们要把这种好用的方法推广到全国,推广到全世界所有的沙漠上,让全世界所有的无产阶级劳动者以后都不要吃沙漠的苦。”
这话要是放在半个世纪后听,有浮夸的嫌疑。但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就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小伙伴们跟着附和:“就是,咱们可不能藏私!”
田蓝被大家的热乎劲儿一鼓舞,也拍胸口保证:“没问题,我保证完成任务!”
第25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
沙漠的气候相当极端, 中午穿短袖,晚上围炉烤火是正常现象。
即便眼下是普遍认为气温比较平缓的春天,太阳一下山, 温度也立刻不对劲。待到星星挂在天边隐隐放光时, 哇塞, 同志们, 赶紧闪吧, 不然身上裹着老棉袄都吃不消。
大家放下了手上的活, 跟着他们的师傅回农场宿舍睡觉。
因为要种防风林的沙漠距离团部太远, 大家光靠走路的话, 单趟行程就耗时长达七八个小时。要是天天这么跑来跑去,知青们也不用干活, 全把时间花路上了。所以, 植树阶段,知青连的同志们都就近住在济北农场。
济北农场就在沙漠边缘,条件自然比知青们先前住的团部更差。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屋子安排给知青住。
那怎么办?当然是依靠群众, 化整为零,多出来的人出去借住。
考虑到女生不方便, 男知青们发扬的风格,主动请缨去农场职工家里跟人挤挤。
这帮年轻人当真革命乐观精神无极限, 临走的时候还笑嘻嘻地跟女同胞们炫耀:“我们这是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了啊,你们可得加油!”
女知青们集体翻白眼, 嘁, 有什么了不起, 她们才不会落后呢。
男生一走, 戴金霞等人追着田蓝问:“咱们晚上能干什么呀?趁着他们不在, 咱们偷偷赶上去。”
田蓝看着这群灰头土脸的小姑娘, 十分之无语。小姐姐们,你们的精致优雅范儿呢,满头满脸的沙,先想想办法弄干净才是真的。
徐文秀满不在乎地一挥手:“这没什么,沙子不脏,我听说还有沙浴呢。”
薛秀琴也跟着点头,十分肯定:“就是就是,我们家小狗从来不肯洗澡,都是在沙子里头打滚。清清爽爽的,从来不生病。”
屋子里瞬间陷入沉默。小姑娘,你这个想法真的很大胆哎。
薛秀琴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不对,眨巴着大眼睛,茫然地看着同伴,又重复了一遍:“真的不生病。”
田蓝赶紧捂住她的嘴巴,行了,我的小姐姐。社会发展需要和谐共生,您还是免开尊口吧。
她笑着打岔:“其实也不是没有不能在屋子里做的事。等高连长找来更多的玻璃瓶,咱们就在屋里灌好了营养液,到时候拿过去就能直接种树了。”
女知青们高兴起来,这还差不多。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也顶半边天。她们可不能叫人比下去。
戴金霞拿出自己的书,招呼大家一块开始学习:“今天咱们就学《愚公移山》吧,我们来当这个愚公。终有一天,我们的努力会感动真正的上帝——人民。当千千万万的人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我们肯定就能战胜沙漠。”
大家跟着她一道朗读,态度无比虔诚。
带他们种树的师傅拎着油灯过来看情况,听到读书声,他就提醒了一句:“早点休息,把门窗都关关牢啊,别叫沙子把你们给淹了。”
大家伙儿哈哈笑,老师傅可真是幽默。
薛秀琴就冲外面喊:“没关系,淹了我们刚好洗沙子澡。”
众人一阵沉默,看样子这个小狗在沙子里打滚的梗是过不去了。
学习完《愚公移山》,大家赶紧简单收拾下,就上床睡觉。
虽然她们垫的不是厚厚的被褥,而是麦草跟谷子秸秆,而且因为这里风大,不好将草拿出去晒,所以秸秆带着股说不清楚是霉味还是其他什么的怪味道;但大家还是开心的很。
他们的条件已经很好啦。往前数10年,最初种树的那些人还没有房子住呢,就在沙漠里头扎帐篷。夜里气温下降,好多人都冻得够呛。
听听,这大西北的春风是多么的陡峭。她们可没有用错形容词,因为假如风是有形的话,这里的风就真的跟悬崖峭壁一样。呜呜地呼啸着,像是在迫不及待地撕裂一切。
神差鬼使间,薛秀琴冒出句:“那个,沙子真的不会淹没了我们的房子吧?我听说有的地方雪特别大,就把整个村庄都盖起来了。”
小伙伴们不假思索:“哎呀,你想太多了,你没听出来师傅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吗?睡觉睡觉,明天还得干活呢。要是到时候我们没精神打瞌睡,肯定又要被那些男生笑了。”
田蓝无声地笑。她感觉好有意思呀。果然,社会主义教育下长大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很爱跟对方较劲哩。谁都不想落后。
年轻人睡眠质量好,包括田蓝在内,即便外面的风像是要毁灭整个世界,大家也能欢欢喜喜地睡。
结果等到第二天再睁开眼,众人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这都4月份了,宁甘的天亮得有这么迟吗,还是外面乌云密布,要下雨了,所以才看不见半点天光?
哈哈,那太好了,春雨贵如油。尤其对农场来说,这场春雨来的太及时了。下了雨,万物就生长啦!他们出来时,团部农场的老职工还说就怕春旱哩。
外面传来了呼喊声,打断了少女们的盲目乐观:“娃娃们,女娃娃们,都在里头吧。别急,马上就给你们把沙子扒了。”
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小姑娘们瞬间呆若木鸡。沙子,有沙子什么事?
事情可大了。
昨天刮了一夜的风,在他们酣眠的时候,沙丘已经悄无声息地堵了她们的门窗。所以她们才看不见外面的太阳。
女知青们集体傻眼,天哪!沙子真的能把房子都给盖了呀。
田蓝同样囧。
她虽然来过沙漠地带,但那基本上是旅游性质。况且几代人治理沙漠的成绩是白挂在那里的吗?好多沙漠都被消灭了,本地老百姓都好些年没感觉到满天飞舞的狂野了,何况是她。
呵呵,结果她跑到60年代,当真长见识了。她被沙子给淹了。
农场职工对付这种事情已经驾轻就熟。他们甚至连咒骂老天爷都顾不上,就轻车熟路地扒出一条道来,好放这群种树的娃娃出门。
戴金霞她们看到天光,第一反应不是捂着胸口,谢天谢地,而是尖叫着跑出门:“要命了,咱们种的树!”
跟过来帮忙的男知青也回了神,追在女孩子们的后面跑,嘴里大喊大叫:“我的胡杨啊!”
完蛋了,1000多棵胡杨呢,1000多个瓶瓶罐罐呢。要是都被这场风刮跑了,那他们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呜呜呜,他们对不起辛辛苦苦给他们凑瓶瓶灌灌的农场职工,他们也对不起不辞辛苦,到处为他们搜罗容器的高连长。
农场职工看着一骑绝尘而去的知青们,集体目瞪口呆。天啦,这群娃娃该不是打了鸡血吧?咋一个个关注的重点都不跟别人一样呢。
种树师傅跟在后面喊:“莫慌莫慌,莫得事情的。最多树长不活,罐子肯定不会丢。”
老师傅没吹牛,大家跑到昨天植树造林的沙漠上,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情况居然还好。虽然扎进沙子里的麦草被吹的有些东倒西歪的意思,但是,但是里面的胡杨苗居然还挺立在沙子外面,没有被沙漠淹没。
天啦,太神奇了。小树苗才多点高,随便来一场风,沙子就能变成它们的坟头了。
种树师傅自豪的很:“你们以为呢?当咱们的沙障是摆设呀。告诉你们,多少人做过测试的。甭管风沙多大,这中间种树的位置,沙子的起伏都不会超过10公分。还盖住树呢,怎么可能?”
沙漠上现在的风也不小,吹得大家眼睛都睁不开。然而风沙里的小胡杨,当真屹立不倒。
大家顿时信心十足,不用师傅开口招呼,就召唤同伴:“走走走,咱们赶紧设沙障去。”
哎,就是麦草谷子秸秆太少了。否则的话,即便一时半会儿没容器种树。单是插上这样的沙障,农场房子也不会被沙子给淹了。
田蓝人背着风干活,笑着跟大家普及沙障的知识:“也不是非得麦草秸秆,其他材料也行。比方说,芦苇,芦苇紧紧地扎在一起,插在沙子里头也可以做沙障。”
她有位师姐工作以后进村扶贫。当地的野芦苇特别多,已经达到了成灾的地步。原先收购芦苇的小造纸厂因为环保问题被关停了,芦苇销路没销路就没人收割,结果成了生态灾难了。
师姐请她导师帮忙,然后熟人托熟人,当地芦苇就被运去沙漠当沙障,帮助造绿了。
听说效果相当的可。
大家都来了精神,那好啊。团部农场那边就有好多芦苇。到时候他们多割一些,多做出沙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