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临高启明》-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萧子山说了下整个流程,在长达一年的准备期内,建立一套简易但是完善的行政和财务体系是很有必要,而且在未来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那我知道了,所有东西都是货到就付款,对吗?”

      “对。”这是为了避免和供货商进行太多的接触,只是送货的话,到门口卸一下就完事了。

      “曹大姐,这火头军的领军人物就看您了。”萧子山用十万分的诚恳语气说,“我们年轻人实话说做饭手艺都不怎么样。办食堂得让大伙都满意。您的手艺还不错,这方面就交托给您了。”

      “看你说得,萧……组长……”大概对组长这个头衔不大适应。

      “您就叫我子山好了。”

      “那我就叫您子山了,”曹大姐笑得挺开心,“做饭也没什么难得,多看几回就知道了。就是我那手艺都是北方味的,不知道南方的同志吃得惯不,听说烧菜还得放糖?”

      “我想也没什么问题吧。”萧子山笑了笑,“现在大家的口味都不那么特殊了。我们采购的是净菜,大众化的口味,做起来也容易。你就给大家换换花样,做点主食什么的就可以了。”

      “好!这个我拿手。”

      “赵晓芹,还要添置一些厨房设备,这个你多少懂一点,也去看看吧。”

      她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了一笔,“最多要供应多少人?”

      “五百到六百吧。”萧子山似乎有点为难,“设备尽量节约点买,很多东西,象电饭锅什么的,怕到时候拿过去用不上。”

      “哦,没关系的,”她说,“厨房设备是可以租用的。目前我们就都只租不买好了。”

      萧子山点点头,果然是专业对口才是最强大的。团体的用人,就是要人尽其用。

      他把食堂的相关的工作都安排好,总务组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每天都要在食堂帮忙。此外,其他的穿越者,则按四人一组,轮番在食堂进行帮厨。总务组则因为专职从事后勤服务的贡献,每周单独聚餐一次,可带男友或家人,标准为每人20元。

      这点额外的福利让大家都比较满意。

      “李元元。”

      “到!组长。”女孩子做出一个立正的姿势来。

      “你还要负责全部的文书工作,包括人事材料、会议记录整理,各个组的报告、申请,财务报表等等这些都要汇总成册,作为档案保存,明白了吗?”

      “明白!组长。”

      “方忆静你负责各种生活用品的配给工作,还有就是宿舍管理和卫生包干的分配。”

      “我?”被点到名的女人吃了一惊。

      “你不是曾经当过保育老师吗?”

      “那是小孩子啊。这里很多都是男人――”

      ¡°Ã»¹ØÏµµÄ£¬ºÇºÇ£¬ÓÐÅ®ÈËÔÚ£¬ËûÃÇ»á±È½Ï×¢Òâ×Ô¼ºµÄÐÎÏ󣬲»»á¸ãµÃÌ«åååÝ¡£¡±

      短暂的半小时休息时间,萧子山大体把总务组的各个环节都建立起来。采购:赵晓芹;食堂:田顺花;宿舍:方忆静;文秘:李元元。每个人配一名助手。萧子山想,这样穿越之后,如何组织后勤也就有章可循了。

      第十八节 会议――吃与住

      本书籍由 http://www.qingkan9.com/ 提供下载

      第十八节 会议――吃与住(本章免费)

      一旦穿越到另一个位面时空,穿越众首先要面临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的生活保障:吃穿不愁。

      二、免受暴力威胁的保障。无论这威胁来自人还是野兽。

      三、抵御自然界侵害的保障。恶劣的天气、疾病。

      显然,较之于前面过于专业的工业体系问题,多数人更关心这些切身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社会分工极度细化、特化的社会,人们习以为常的每一种生活便利――哪怕是最简单,最不起眼,都需要整整一个工业体系才能维持。一滴自来水在从水龙头里放出来之前,支撑它的有电力、化工、钢铁制造、水泥、建筑等等许多产业。

      在17世纪的海南,这一切都没有。

      米,是以稻谷的形态存在的。水,简单的沉淀之后,唯一的消毒方法是煮沸。衣服,没有成衣的概念,有钱人可以雇佣裁缝,老百姓就靠自己的老婆裁剪缝补。

      一切生活用品,哪怕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东西,走进任何一家小店铺都能廉价获得的东西,在那个时空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以极原生态的方式存在着。

      作为负责民生事务的内务组长,萧子山提出的一份设备目录引起了争论。

      “碾米机、磨面机,这些粮食加工设备,有必要带吗?备件的问题,还有电力消耗……古代已经有水力的碾米作坊了,磨面,中国老百姓到五十年代还有不少农村人口是自己碾麦子的。”

      “嗯,我觉得就算真要采用机械化的生产,也完全可以由机械部门自制,从本时空带过去,有点浪费吨位的感觉。”

      “还有缝纫机、拷边机、裁剪工具……萧组长,你准备去开服装厂还是怎么的?”

      “农业组坚决支持要粮食加工设备!内务组不提的话,农业组也会要求购置这些设备。”吴南海站在他这边,“加工速度啊!传统的舂米磨面方式效率非常低下,我们几百号人吃饭,靠手工操作太消耗人力了。”

      “可以用水力磨坊啊,中国也有,欧洲也有……”

      “那还得专门造一个磨坊。消耗的人力物力就不算了?有电力的话,直接可以驱动这些设备,很快就能加工好足够的粮食了。”

      “这些机械备件问题,可以由机械部门解决。”萧子山对这个问题可能引起的提问做过预想,现在有吴南海的解释,就省力多了。“农村一般都是储存干谷的。我们这样一个穿越集团,定量按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成年人每月12公斤大米。如果有500人,每月至少供应6吨大米。

      “这个12公斤定量还是一般市民、职员的标准,重体力劳动者的配给量还要增加。穿越之后会有许多体力劳动,消耗的量就得按14公斤这个数字来计算。如果我们还要引入当地劳动力,供应量还要上一个台阶。

      “机器加工出来的粮食质量好,不会掺杂进杂质。石磨对石料有很高的要求,石质不好,加工出来的面粉就会有大量的碎渣,对大家的牙齿很不利。

      “至于说缝纫机,道理是一样的。衣服迟早会坏了要更换的,你们指望谁来做衣服?你的女朋友吗?(笑)

      “或许你可以讨个本地的女子,她不会做我们这样的衣服,教她作衣服是不难,但是一件纯手工缝制的衣服,再熟练也得做好几天。

      “当然你或许等得了这几天。问题以后我们要招募工人、甚至,”他压低了声音,“军队。”他提高了声音:“这些人的统一着装也依靠诸位的老婆一针一线的缝出来?(笑)”

      “照你这么说古人的军队都【创建和谐家园】衣服了,几十万大军不也每年换装?”

      “那是建筑在拥有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的基础上的。我们没有。”萧子山做痛心疾首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得,生产力要更多的放在爬科技树上面。这样一些必须的机器设备还是直接带过去为好。也可以为未来的仿制提供一个工程样品。”

      住房问题是另外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内务组原计划采购大批的帐篷,建立一个帐篷营地作为正式建造房屋前的过渡。搞过建筑组的提议是采购简易房进行直接组装,这样的简易房屋在工地很常见――作为宿舍和办公用房。板材质地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需求选购。重量小,搭建容易,有一定的保温性,较帐篷要舒适的多。耐用性也好:如果维护得当,使用七到八年不成问题。

      “我们公司一个部门,用最简单的彩钢活动房做仓库和办公用房已经快十年了,现在使用状态依然很好。”做介绍的正是田大妈的女儿李潇侣,是个瘦小的北方女性,差不多三十岁,皮肤白皙,戴着一副细边眼镜,“也可以做成楼房,不过要加轻钢结构。”

      “因为我们要面对的环境比较恶劣,”她的声音又轻又细,“可以采用高档一些的材料,比如磷镁活动房。

      “这种活动房的墙体与顶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荚芯的菱镁复合板,钢质门窗,房架为轻钢龙骨。安装不需要特别的机械,熟练工人使用简单工具4个人4小时就能组装一个标准房,大概是60平方米。

      “它的组合性比彩钢房要好,在纵向上可以任意加减若干组,面积可以随意扩大或减小,房屋中的门、窗和前后墙板的位置都可以任意互换。在加强结构之后,它也能用来搭建楼房。

      “这种房子的密封性好,隔热保温,房屋材料均为防火材料。耐潮、防腐、抗震、重量轻,一个标准房重量只有2200公斤。预期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

      “宿舍、办公室、小型仓库都可以使用这类房子。”

      “做厂房呢?”工业组对这个问题比较在意。

      “如果是大跨度的厂房库房是不行的,不过可以用水涮石的简易房。”李潇侣继续她的介绍,“实际就是角钢结构的水泥板简易房。它比一般简易房要重得多。好处是寿命可达二十年以上。能组装大跨度的房屋,也可以用来建造2-3层的楼房。”

      “水泥板啊……”有人在迟疑中。

      “建筑组刚才讨论过,认为我们的工业体系下自产水泥和角钢问题不大。如果厂房不是特别急需的,可只带图纸和必要的模具工装材料,用当地的材料自建。”她的面色有些苍白。“不过安装简易房是一项技术活,我建议要派一些人去这类简易房公司实地学习一下。”

      文德嗣点点头,在备忘录上记下了一笔:“实用技能培训”。

      “住这样的房子能安装水电吗?”

      “可以的,虽然不能在墙体内开槽埋管,但是做墙面安装没问题。不过我们建筑组的看法是,宿舍、办公室用房内不安装单独的供排水系统,以节约材料。

      “用水的需求,我们认为最好采取独立公共盥洗房,包括三个部分:浴室、洗脸间和厕所。这样便于集中安装上下水系统。考虑到海南多雨的问题,从宿舍、办公室到公共盥洗室都将安装封闭式的走廊,以便大家在雨天使用。海南冬天温度不低,所以在初步设计里没有考虑浴室供暖这样的系统。”

      “制冷呢?海南夏天可是很热的啊。要有空调。”

      此人的发言虽然招来了一片白眼。但是许多人的内心其实还是挺巴望有空调的:自己用惯了空调,到了明朝的海南可是连电扇都没有啊。

      “传统的空调肯定不可能了。”李潇侣看了一眼萧子山,见这位会议主持人没有反对,就谈了下去,“传统空调要大量的电力,还要化学的冷媒。对我们来说是奢侈了一点。要是执委会最终决定要使用空调的话,我们有二个方案可用。”她似乎有点眩晕,又打了一个恶心,扶着桌站了一会,才继续下去:

      “一种是湿帘式冷却空调,实际上就是使用蒸发式换气扇,省掉了内机风扇和压缩机,冷媒是水。用电很节约,缺点是湿度大,而且这个换气扇的制造也有相当的难度。”

      “一种则是地下水制冷空调,原理类似暖气供暖,只不过蒸汽换成了用水泵抽取的地下水。这种方法的初期投资比较大,要打深井,蒸发器需要用铜管。”

      “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二种,它的效果比前一种好的多。系统也相对简单一些。”

      “这种空调国家是不允许的吧?说浪费水。”

      “靠,另一个位面没这个规定。”

      “嗯,这我知道。但是浪费水还是一样的,不环保啊。”

      “那时候还管环保?”

      “可以把地下水回注的,这样就不存在浪费了。”她解释道,“如果要更高级一些,还可以采用地能空调。方式和第二种差不多。地下十米深处一般处于20度左右恒温状态。先通过钻孔达到这一深度,再将水作为热交换媒介在地下和建筑中循环就可以做到冬暖夏凉。冬天从地取热,夏天向地放热。当然,我们的营地得在一个地质结构比较稳定的地基上才行。如果太活跃,就只能供热了。”

      与会者的目光都看着萧子山――他是负责内务的,萧子山则看着文德嗣这位主席。从内心来说,他是赞成一切提高穿越者生活条件的做法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基本道理他是明白的,一群多半都是养尊处优的城市人,到一个荒芜之地重新开始,生活条件过于艰苦会造成士气低落。

      但是他又不敢公然表态,这样的生活系统要涉及到运用大量的工业资源,他实在没勇气拍这个板说出赞成的意见。

      文德嗣和他目光交流了好一会,又把各个组的组长都看了半天,最后说出了一句经典的台词:

      “这个问题我们再研究研究吧。”

      第十九节 军事问题

      本书籍由 http://www.qingkan9.com/ 提供下载

      会议持续了差不多一整天,直到天黑才结束。还有许多事务有待解决――具体到细节操作和规划安排――但至少他们已经达成了初步的人员分工,建立起一个粗糙的框架,确定了准备工作的方向。大家也大体知道了要做什么。

      即使这样,一种亢奋的心情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委员会明确说明,出了办公楼就不能再谈任何关于穿越的事务,但是实际上沿着荒草丛生的操场跑道散步的三三两两的人群依然在小声的谈论着会议和不同的看法。其中也不乏某些意气相投之辈正在通过谈话增进感情――当然主要是倾诉不满情绪。

      不满的缘由是各式各样的:对某个产业的发展方向,某个设备清单,或许只是对某人的相貌。但是只要有不满便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这个世界上又没有哪件事情是大家都能满意的。微小的不满,从事业的开端便开始积攒起来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沉浸在“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的气氛中的执委会自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时执委会的成员正在单独和体育组的骨干们密谈。

      所谓的体育组,虽然它目前承担着对穿越众的体能锻炼任务,实质却是未来穿越者的暴力机构的雏形,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才起了这么一个人畜无害的名字。

      在整个会议中,体育组基本上没有做任何的发言,实际上这也是执委会三头之一的文德嗣会前特意和他们打的招呼。体育组的业务范围过于敏感,不宜公开讨论,即使是穿越者的骨干人员。

      目前的体育组组长,乃是一名销售经理――当然他成为体育组组长并不是因为这个职业――他曾是部队的一名军官,步校的科班出身,在野战部队当过连长,也在机关里干过参谋。是穿越众目前最好的军事班底。

      他有一个很牛b的名字,叫席亚洲。

      席亚洲和他的体育组同仁,多数是退伍转业军人。人不多,但是从军经历带给他们的军人气质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

      “文总,这是北炜,原xx军区侦察大队转业。”

      “这是赵德,原海军xx水警区转业。”

      “这是何鸣,”席亚洲带着点崇敬的态度介绍着年龄最长的那位,“曾经作为步兵连长参加两山轮战,在战斗中荣立过……”

      这个介绍让在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这位年近五十的老同志皮肤黝黑,略有花白的寸短发型,腰板笔直的坐着。

      听到席亚洲的介绍,何鸣挥了下手:“小席,说这些做什么!军人打仗有什么好吹得。”

      看起来老一辈的军人里还是实诚人多。萧子山想。

      “穿越者中的多数人,对军事都是外行。”文德嗣斟酌着语句,“不少人对武器装备和军事理论了解很多很深,但是毕竟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当过兵,摸过枪得人不多。所以想听一【创建和谐家园】育组的想法,你们毕竟是专业人员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8: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