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临高启明》-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华丽的多炮塔战列货船!有这么一艘*,岂不是就是海洋的主人。

      华丽的梦境背后往往伴随着可怕的现实,带来现实的是一位海事大学的毕业生。

      正在这时候,蒙德出现了。

      蒙德知道聊天群已经是第二批骨干人员报到之后的事情。在经常出没的bbs上偶然获时空穿梭门居然真的出现了,而且已经开始暗中召集同党去崇祯初年改变历史。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后,蒙德毅然决定加入其中,梦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历史篡改者。

      他是这伙穿越众中唯一一个海事大学的毕业生,并且工作内容经常接触船舶。

      他在的学历和工作经历立刻引起了执委会的注意,虽然执委会觉得此人的操船技能有二把刀的嫌疑,但是除他之外也没有什么人懂大型货轮了。

      海事大学和虫洞能量两个毫不相干的因素,注定了他将是在穿越历史上单独留下章节的人之一。

      在特意召开的一次船只问题会议上,他被聘请当了顾问。这让这个毕业才不过几年的小伙子第一次感到自己备受重视。

      “文总,这事情不好办,”蒙德听完了执委会的计划介绍,“船员,我们没有船员。”

      “需要多少人”

      “比较旧的船5000吨以下一般是40人,上到万吨的都在50人以上。”蒙德说,“新的使用无人机舱的船也在20人以上。”他摊开了手,“这些人都是技术性工种,穿越众不可能胜任。”

      中国的商船如果不运客,基本都分甲板部和轮机部两大部分。仅甲板部就有船长、大二三副、主任报务员、报务员、货运员、理货员、水手长、副水手长、一水、二水、大厨、二厨、三厨,舱面服务员等。

      关键的轮机部则有:轮机长、大二三管轮、电机员、机匠长、生火长、机匠、副机匠、铜匠、电匠、加油、生火等等

      “如果我们要长期运用这艘船的,这些人即使不全配上,也得有一半人。特别是轮机部门。”

      执委会面面相觑,一条船这么复杂?那还搞个p啊。有这么一个海运专业人员来参加已经是运气很好了,还指望来一船水手?

      “如果只是穿越过去呢?”

      “也有很大难度。虽然可以再少一些人。”蒙德提出了他的建议:在雷州半岛某港口设立一个货代处,租用仓库。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一并运至该港待装货;租用或者一条沿海散货船,航运目的地设定为海南的博铺港,一部分穿越众可以伪装成背包客搭船,这在沿海货轮是常见现象,其它人则搭乘几艘渔船先行抵达会合点。船出海航行至接近港口时,穿越众接管轮船,将船员赶下海,自驾船舶穿越时空门,然后在海南岛坐滩。

      “琼州海峡非常狭窄,我个人以为我自己的操船能力还可以做到。轮机和基本舱面人员,建议执委会派出一些人去学习下,但是这船以后就基本上用不了了。”

      第四十二节 船只(二)

      本书籍由 http://www.qingkan9.com/ 提供下载

      “用不上了?!”不少人面露失望之色。华丽的铁甲多炮塔铁甲战列货船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为什么要坐滩呢?”有人提出异议,“船一旦坐滩搁浅之后,再浮起来不就很难了吗?现在是没有足够的船员,暂时开不动,不等于以后不能用么。”

      “就穿一下,然后就当旅馆用?太浪费了!我等穿越众没有无敌战船,如何和海盗浪战?”[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有了这船,什么郑芝龙,刘香、荷兰、英国,统统都是渣!”

      “能不坐滩么?”文德嗣问道,“海南西部有不少良港的,光临高就有好几个深水港开发区。是叫金牌港吧?还在广州搞过招商。那里应该有足够多的深水泊位。”

      “没那么简单。”

      蒙德知道大伙对海运、港口设施的了解基本上都是空白,对此先稍做了解释

      近代以前,除了极少数地理水文条件特别优越的港口,大型船舶能够直接靠泊岸边之外,世界上多数的港口,大船都得下锚在港内水较深的地方,再用趸船和小艇逐一将船上的货物和旅客转运到岸上。一直到近代,许多大型港口内还要专门配备供旅客上下大型邮轮的港内渡船和货物趸船。这样的效率当然很低。所以现代港口内要修筑各式各样的码头配套设施,即使是最简单的配备,也得有几条栈桥。

      穿越众打算登陆的临高,处于海南岛的北部地区,琼北地区的港口,东起木栏头,西至兵马角,沿岸有一系列向内陆凹入的港湾岸段落,自东向西有铺前湾、海口湾、澄迈湾、东水港、花场港、马袅港、红牌港以及后水湾。

      沿着这些海湾,大大小小的港口不计其数。但是多半属于小型的天然港口,只有些渔船停泊,明代海南岛虽是中外海上贸易的重要中途站,许多商船都会在这里停靠避风和补充食水,但是本身的海贸却并不发达,而且主要集中在琼山的神应港。临高境内各港湾几乎都保留着原始的面貌。

      “明代的这些海南港湾里不会有什么港口设施。而且琼北地区的港口,水深普遍不大。文总说的金牌港开发区,实际就是红牌港,该港港区经过一期的开发疏浚,也刚刚形成5000吨杂货轮的停泊能力。”

      这番话引起了大家的窃窃私语,许多人一直以为红牌是个天然良港。事实却并非如此。红牌半岛向北突出在开阔海域,岬角岸段常年受到风浪的强烈侵蚀,形成浪蚀陡崖和海蚀平台。被侵蚀的熔岩碎屑随波流运移到半岛西侧堆积,形成一片砾滩,而比较细的泥沙则向红牌港内运移,湾内成为中、粗砂堆积的滩地。半岛西侧的红牌屿是玄武岩海蚀平台,其前缘海域水深条件较好,多为5米以深的海域。而红牌港港内的受到沿岸漂沙淤浅,水深只有2-4米了。

      本来执委会计划选择金牌港(即红牌港)作为船只停泊的港口,蒙德的这番话完全打消了他们的计划。2-4米的水深条件,别说万吨轮,二三千吨的船都很困难。

      “而且港内形成的大量滩地,将使我们的卸货工作变得很困难。”

      “在临高的这些港口,水文条件最好的是后水湾地区。在湾内邻昌岛东西两侧都有10米水深的深槽向湾内延伸,该岛南部的波影区为泥沙堆积的浅滩,水深仍有7-8米深。沿岸都是珊瑚岸礁,抗侵蚀能力强,海湾内的泥沙来源较少,岸滩的冲淤已趋向稳定状态。应该说后水湾地区是临高最好的天然深水港。对穿越者来说,后水湾有邻昌岛作为天然的港口屏障,在上面建造炮台可以有效的对海面攻击进行防御,比红牌屿这样的小礁屿要强得多。”

      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不管是优秀的军队组织还是高效率的社会生产组织,合理分工――在工作岗位配制专业化的人员都是基础和前提。执委会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会议室里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气氛。

      “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能想当然啊!”马千瞩发出感慨。

      “我们把港口基地选在后水湾?既然此地的条件优越。”

      “不,不行,”文德嗣连连摇头,“后水湾作为港口很好,作为登陆基地条件不合适――没有水。”

      临高的后水湾地区在古代没有较大的天然河流,是县内比较干旱的地区,该地区附近的村落长期受缺水的困扰,一直到解放后,才打了深水井,开凿了多条灌溉渠道,解决了该地的缺水问题。

      没有足够的淡水,做什么都很不方便。而且这个地方离临高县城和未来穿越者的主地基也都嫌远了点。联络运输起来不大方便。

      “那你的建议呢?”此刻的询问的语气已经从随意变得尊重起来。

      “未来的主基地设在哪?”

      “百仞滩。在文澜江的下游地区。”

      “想要最近的话就是博铺港好了。”蒙德想了想,“博铺港实际就是文澜江的河口,在港口分类上是河口港,这里长期是海南岛和大陆进出的要津,也是天然的避风港。该港的中心深水槽的能有6-7米深,但是港内沙洲纵横,锚地很小。”

      “这个深度足够万吨轮了吧?我记得吃水7米左右。”

      “没错,如果是浅吃水型沿海杂货轮还能更浅一点。问题是我没有当地水文资料――不对,是没有明代的水文资料。而且即没有引水员,轮机人员再是凑合的话,就算是现代化的港口也靠不了岸――现代很多船只入港靠码头的时候,也是用顶推船把它‘推’靠上去,我这样的操船水平,船进港之后不坐滩不搁浅就是rp大爆发了。”

      “轮船少说得好几千万吧。花几千万搞个大和旅馆?”

      “其实我的建议是用驳船。平甲板或者敞口驳船都可以。”蒙德大胆的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华丽,被众人一致鄙视的建议。不过他视而不见。至少在他的专业领域,还没发现谁是内行的,这大大的壮了他的胆气――说错啥也不会被人狠拍了。

      “是用拖轮拖的?那不是在河里的跑的吗?”

      “我说的是海运驳船,一般是用在沿海地区,载重吨在1500-8500吨之间都有,有一些驳船是有动力可沿海短程航行的。这种船吃水非常浅,1500吨的吃水不过2米。”

      一艘典型的自航甲板驳船性能如下:

      实际载重:1500吨

      总吨:1411吨

      净吨:342吨

      总长:61米

      型宽:13.6米

      型深:3.2米

      吃水:1.832米

      适航区域:沿海航区

      主机功率:330kw

      运送各类干杂货和集装箱都没问题,缺点是速度很慢,续航力短,耐波性较差,只能在用于短途沿海货运。当然这对穿越众来说都不成问题。

      但是综合考虑下来,决定还是以杂货轮为主要选择对象,只有在预算不够的情况下才购买自航驳船作为候补。原因很简单,自航驳船没有起重装卸设备――完全依赖港口的装卸设备。对穿越众来说,去徒手卸载成千吨的物资基本就是神话,更不用说某些几十吨上百吨的东西,再多的人也扛不下去。而杂货轮一般都设有吊杆和各种装卸设备。

      “我有一个想法。”体育组的赵德因为曾经在水警区服役,属于穿越众未来的海军班底,所以也参加了这次船只选型会议。

      “就算货船不搁浅。拿货船做军舰也根本不实用。”赵德掸了下袖子上灰尘,“大型货船吃水深,操船复杂,转向掉头也不见得能比帆船快多少。船再厉害,对手吃到一次苦头还会来跟你正面硬拼吗?他们有数量优势,完全可以在航线上和沿海进行海上袭扰战,打起来我们就顾此失彼了。就算出海打掉它几艘,余下分散逃开往浅水的地方一躲,你能拿他怎么样?吊救生艇下去追么?我们要的是制海权,这么一艘孤零零又费油又费人力的船,太浪费。”

      华丽的铁甲多炮塔战列货船被人批斗了,所有人都感到痛心,但是一想这位前海军军官说得也没错。

      “我自己是渔民,当年自己在生产队就开过渔船。在部队服役的时候又看到海军也用渔船,200-400吨的船,续航力大又耐风浪,用来当穿越海军的主力不是比啥铁甲多炮塔战列货船强么?别的不说光速度就快得多,用油也少。”

      “还能捕鱼!”

      “对,还能捕鱼,这类船一般都是拖网船,经用的很。”

      “渔船不大好买。”蒙德反对道,“渔政上的手续太复杂了。”

      “没关系,我们买之后不做渔业用途申报就是了,反正穿过去了拿它干啥都行。”

      这个问题在执委会中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徒然增加行动的复杂性。但是执委会的多数还是表达了支持意见――穿越众要作为基地发展的海南,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北部湾至今还是重要的渔场,每年中越渔民都会在那里发生渔业【创建和谐家园】。想来17世纪只会更加丰富,有一艘或者几艘渔船可以丰富穿越者的蛋白质来源。现代渔船轻捷灵活,操作简便。完全可以充当穿越众的早期近岸海上力量――要知道琼州海峡最窄处不到18公里,很小的船都能轻易过去。没有船只在海上进行早期预警,恐怕要等敌人进入岸边视野才会被发现,十分被动。

      于是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赵德被委托进行渔船的选型,同时提出相关的备件、物资采购清单。会议结束之后,在蒙德的建议下,选拔了一批身体条件好,对航海有一定兴趣的穿越众去参加培训――蒙德利用工作便利,找了一个自己家里就经营几条沿海货船的朋友,把人送上船去一对一的直接培训有关技能。

      第四十三节 资源标准化

      本书籍由 http://www.qingkan9.com/ 提供下载

      “老文,船搞到了!”走进办公室的王洛宾神采飞扬,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全部搞下来了,许可证、执照……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个月全部都给搞定了。”

      “到底是船还是执照?”文德嗣和萧子山都胡涂了。

      “都有。这是船的资料,我和蒙德跑了好多地方。就是这条船,包你满意!”[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这艘如同“五月花”般建立起一个崭新世界的船只,最终被称呼为“圣船”,永久的保留在当年登陆的地方。但是此刻,它只是一艘船龄超过40年,接近报废的杂货轮。

      该船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内船厂仿制波兰造的“丰城”型建造的同级远洋货船,登记总吨吨。净吨吨。载重吨7167吨。可载货6000吨。船舶总长135.26米,宽17.74米。型深10.4米,满载吃水7.65米。有5个货舱。自带4台吊杆(2台重吊)。航速11节。

      该船可储运多种类型的货物。其第一、二、三、五舱装干杂货,第四舱为冷冻货舱,分隔为3层,装载冷冻货物,第一、五舱最底层为植物油舱,装载散装植物油。70年代末它还加固了甲板,扩大舱口,试验性的搭载过集装箱,简直就是多才多艺。

      因为原来是作为远洋轮设计的,载货量大,吃水深,所以在近海运输中成本过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这船是长期闲置,模样有点惨,”王洛宾介绍着,“不过因为是封存的,整体状态还行。我和小蒙一起检查了一遍,船上主要设备老了点,但都能用。”

      “多少钱?”文德嗣紧张起来,这是一艘不折不扣的远洋轮,要买下来不得好几千万!

      “1200万。”

      还好,这个价钱小于他的心理价位。执委会对船的预算是3000万。

      “不过,最好要花点前把设备都维修保养一下,设备老化的不少,干脆都搞好一些吧。”

      “行,过去以后也没地方修理,各种设备都要保证能用上几年。”

      “估计要花二三百万……”

      “行,你花吧。”文总咬了下牙,提醒自己钱不花白不花。

      “因为预算有富裕,蒙德又提议再加买二艘船。”

      “什么?!”

      “一艘是他提议的自航式甲板驳船,1500吨的,350万。”

      “要修么……”

      “基本不用,稍微保养一下好了。有个一二十万就行。”

      “成。”文总心想自从王工搞起了采购,口气是越来越大了。

      “还有一非常有用的好船,你绝对会高兴。”

      “我高兴极了,别卖关子了……”文总已经开始有气无力了。

      “一艘登陆挺!刚从部队退役下来,保养的非常好。连机枪座都完好无损。”

      “登陆艇?”萧子山的眼睛也睁大了。

      “对,1975年秦皇岛造船厂建造的多用途登陆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05: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