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中华异史》-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三节

      林清华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很大的厅堂之中,想活动一下手脚,却动弹不得,原来他正被光溜溜的捆在厅堂中央的一根柱子上。

      林清华环顾四周,只见左边与右边都坐满了人,从他们的打扮来看都是水寇,有不少人还拿着大刀,对着他怒目而视。抬头望去,正对着林清华的墙壁前立着一个屏风,屏风前坐着一个人,此人满脸麻子,剃着光头,其身前是一张几案,几案上正放着林清华的朝服和裤子,此时他正将腿搭在几案上,两只小眼睛正盯着林清华。

      见到林清华醒来,那人才慢吞吞的用破锣般的嗓子说道:“这位大人好福气呀,一路上只管闭着眼睡觉,任凭弟兄们怎么喊也喊不醒,害得弟兄们一路将你抬回来,这等福气只怕世上没几个人享受得了,就是立马死了,也无憾了!”

      林清华此时反倒镇定下来,说道:“你是何人?竟敢袭击朝廷命官,难道不知这是诛九族的死罪吗?”

      那人“哈哈”大笑,说道:“我等既然当了水寇,便早就将那生死置之度外,怎会怕诛九族?倒是你该为自己的小命担心一下了,看你这朝服的服色,似乎你的官儿不小,怎会说出如此的傻话?莫非你是个傻子?那就难怪你里面啥都【创建和谐家园】,光着腚在朝堂上走来走去了。”

      话音刚落,厅中众水寇无不哈哈大笑,纷纷向林清华那光溜溜的下面望去。

      林清华下意识的想捂住下面,怎奈手脚被捆得结结实实,动弹不得,不由脸上微微一红,怒道:“废话少说!既然落如你手,要杀要剐随你便!”

      那人奸笑道:“想死?哪儿那么容易?你的几阵排枪打死了我好几个头领,不将你油炸难泄我心头之恨!赵老六,这回要把你那杀猪的看家本领拿出来,你先把他的耳朵割下来,再把他的鼻子和下面的那玩意儿割下来,放到油锅里炸一炸,老子要用来下酒!最后把他大卸八块,让弟兄们每人都分一块儿肉,也好为诸位头领报仇!”那满脸横肉的赵老六应声从人堆里跳了出来,手握一把一尺长的尖刀,大摇大摆的走向林清华。

      林清华这才注意到身边的一口锅,几块大石垒成的灶下火苗正贪婪的舔着锅底,锅中的油显然已经烧开,不停的翻滚着,似要将一切入锅的东西吞噬。林清华心中一阵悲凉,想到自己死状极惨,忍不住开口痛骂道:“你个【创建和谐家园】!禽兽!【创建和谐家园】你十八代祖宗!我林清华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那人本来脸带诡笑的看着林清华,待听到林清华自报姓名时,脸色一沉,站起来,走到林清华跟前,制止了正要动手的赵老六,问道:“你叫‘林清华’?你可是那在南京擒杀了马士英的林清华?”

      林清【创建和谐家园】言一楞,心中想道:莫非此人是个侠盗?知道我是为国立功的林清华后不会杀我?不由得回想起看过的电视剧片段:一群强盗抓住了一个好官,当知道他是为民【创建和谐家园】的清官后,立即拜见,并立即释放,于是乎好官有惊无险,甚至由此而得到一群忠心耿耿的部下。

      想到这里,林清华心中一喜,忙说道:“正是,正是。那马士英祸国殃民、篡夺大明江山,招至【创建和谐家园】人怨,我替天行道、为民【创建和谐家园】,将他诛杀,并扶持太子登基,因功而封威毅侯。此次我是奉了朝廷旨意去招安李自成的,希望两者联合共抗清兵,以防【创建和谐家园】江山落如【创建和谐家园】之手。这位壮士快快放了我,免得耽误了行程。”

      厅中众人听完,轰声四起,议论纷纷。

      那人将手一挥,制止了众人的议论。他对着林清华冷冷的说道:“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这是自投罗网。小四儿,快出来认一认,看看这是否就是杀害你家老爷的凶手?”

      一个贼眉鼠眼的年轻人走了出来,说道:“回大头领,小的没见过他,老爷遇害的当天我就逃出南京了,但从他刚才所言来看,就是此人无疑了,还望大头领为我家老爷报仇!”

      那位大头领冷笑道:“林清华,你大概还不知道老子是谁吧,今天就让你死个明白,被你杀害的马士英马大人是我的族叔,本来他老人家是要招我去做官的,不料却被你小子杀害,顺带还坏了老子的前程,今日老子定要活剥了你!来人哪,把他给我摁在地上,老子要亲自操刀,活剥了他的皮!”

      几个小喽罗跑过来,将林清华身上的绳子解开,将他死死按在地上,大头领则从赵老六手里接过尖刀,在林清华身边蹲了下来。

      就在林清华已完全绝望时,闹轰轰的人群中飞出一人,那人高叫道:“【创建和谐家园】兄,此人杀不得!”

      大头领抬头说道:“师弟,你怎么整天都说这个杀不得,那个杀不得,你可真是菩萨心肠,我看你还是不要做强盗了,去和师父一起做和尚吧。”

      林清华也抬头望向此人,只见他身穿黑色劲装,四方脸,浓眉毛,大眼睛,一脸的正气,不卑不亢的站在大头领身前,拱手说道:“此人身负朝廷重托,前去联络闯王,共抗【创建和谐家园】,千万杀不得,若是杀了,那【创建和谐家园】就会乘机将【创建和谐家园】各个击破,夺我【创建和谐家园】江山,那时我们可就真成了亡国奴了。”

      大头领冷笑道:“师弟,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这江山谁坐不一样?就算是被那【创建和谐家园】夺去又能怎样?说不定还是好事呢,若是清兵南下,我便提了这大明侯爷的头去投那多尔衮,说不定还能弄个大官当当,到时只怕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岂不是比当这水寇好上万倍?”说完便要动刀。

      那人一把抓住大头领拿刀的右手,说道:“师兄,话不能这么讲!我刚从河南过来,一路上眼见清兵杀掠甚惨,百姓苦不堪言,而那跟随清兵作战的汉奸部队比那清兵更坏,百姓稍有不从,便是刀枪向相,我看在眼里,恨在心中,一路上已不知杀了多少个掉队的汉奸。师兄,你是【创建和谐家园】,你可不能当汉奸呐,而且此人也不能杀!”

      大头领右手一翻,左手一掌将那人打的后退几步,恶狠狠的道:“老子早就看出你跟老子不是一条心,师父把我赶出来时,也不见你为我说几句好话,前一阵子若不是我收留了你,你恐怕早就做了饿死鬼了,现在好了,吃了几顿饱饭,倒教训起老子来了。今天老子跟你一刀两段,你也别叫我师兄了,你现在就给我滚,滚!”说完后头朝下瞪了一眼林清华,骂道:“他吗的,看什么看?!老子现在就剥了你!”挥刀便向林清华的头上划去。

      那黑衣人见状,猛的飞起一脚,将大头领踢飞三丈远,一直撞到人堆里。大头领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手中的刀也飞了,鼻子也破了,他抹了一把鼻血,喝道:“弟兄们,给我上!拿下这个逆贼!”

      此时的众水寇显然分成了两个阵营,六成人站在大头领身后,四成人站在黑衣人身后,隐隐形成对峙之势。听到大头领的命令,一些大头领的亲信冲向黑衣人,但很快便被黑衣人的部下打退,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而林清华也已被黑衣人救出,站在了黑衣人的身后。

      大头领见状,楞了一下,说道:“好哇,这么快就拉起自己的队伍啦,我可真是养虎遗患呐。有本事咱俩单打独斗一场,免得坏了底下弟兄们的和气,你若胜了我,我便让你走,怎么样?”

      黑衣人点点头,便走上前去。

      大头领暴喝一声,猛的扑向黑衣人,黑衣人冷不防被他抓住肩膀,情急之下,他一把抓住大头领的腰带,两人几乎同时用力,“兹,兹”几声,两人同时后退几步,黑衣人肩膀上的布料被撕掉两块,而大头领的腰带则被他顺势拉断,大头领的裤子立马掉了下来,黑衣人的部下发出一阵哄笑。

      所幸大头领并未像林清华那样光着腚,内里还穿了条大裤衩子,这才没有春光乍泄。他索性脱掉裤子和上衣,光着膀子又与黑衣人打在一起。

      两人师出同门,对对方的招数一清二楚,因而打的难分难解,始终未能分出高下。就在此时,那贼眉鼠眼的小四儿窜了出来,从右边袭向黑衣人,一掌打在黑衣人的后腰上,黑衣人忍痛回了一掌,却被他挥掌挡开,大头领则乘机双掌齐出,打在黑衣人的胸前。黑衣人受此猛击,后退几步,手捧胸口,“哇”的吐出一口鲜血,对着二人怒目而视。

      二人见此良机,哪肯放过,双双抢出,共同攻向黑衣人。值此危急关头,林清华听见身后有人大喝一声:“洪兄,我来助你!”跟着一白衣人从众人头顶掠过,拳脚齐出,逼退二人。

      此时众喽罗再也按捺不住,一人发一声喊,众人便挥刀砍成一片,一时之间,厅堂之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连连。混乱之中,林清华抢到几案旁边,拿起自己的朝服和裤子,缩在几案之下慌忙穿上。刚刚穿好,就被人拽着脚丫拖了出来,定睛一看,正是那白衣人。

      那白衣人搀扶着黑衣人,对林清华说道:“这位大人,此地不宜久留,快随我们杀出去!”接着向着自己的部下喊道:“大伙儿不要恋战,掩护洪头领从后门杀出去!”

      林清华跟着众人且战且退,不一会儿便出了厅堂,来到外边。此时昊月当空,屋外全是一人多高的芦苇,白衣人领着众人一头钻进芦苇丛,林清华紧随其后,众人拼命的奔跑,丝毫不顾芦苇抽打在脸上的疼痛。

      来到江边,白衣人指挥众人上船,不一会儿就坐满了两船,白衣人问道:“还有人没上船吗?”没人回答,看来活着的人都上船了,于是他命令道:“快划船!向江北划!”

      他们的船离开岸边不到五十丈,身后便有几支船追了上来,并且传来喊杀声,在月光下,他们无所遁形,只得拼命的划船。过了一会儿,一大片乌云飘来,挡住了月光,江面上顿时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白衣人立即低声命令转舵向西航行,终于甩开追兵,喊杀声也越来越弱,过了一会儿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众人却仍旧不敢懈怠,继续疯狂的摇着桨,一直划了两个时辰,方才在江北岸抛锚,此时众人已是疲惫不堪,不一会儿,便鼾声大作。林清华却不敢睡觉,也睡不着,回想起这一天的经历,他感慨万千,本以为自己是从未来来的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这个时代应该天下无敌才对,不料今天却差一点儿阴沟里翻船,差点不明不白的死在一群水寇手里,幸亏被另一群水寇救出,不然自己就算交代在这儿了。

      想到这里,林清华忙去看自己的救命恩人。那二人也没睡,白衣人正在给黑衣人治伤。

      林清华深深鞠了一躬,拱手说道:“二位义士的救命之恩,林某人没齿难忘,无以回报,请受林某一拜。”说完便跪了下来。

      那二人赶忙站起,扶起林清华,口中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黑衣人说道:“在大人面前,在下怎敢称‘义士’二字?大人除去那奸臣马士英,天下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都说大人是我大明第一功臣、第一义士,我等江湖中人也很是佩服大人呢!”

      林清华惭愧道:“哪里,哪里。若不是二位冒死相救,我早就死了,‘义士’恐怕也变成‘死士’了。”

      林清华不等二人谦让,接着说道:“不知二位今后如何打算?”

      黑衣人望了一眼白衣人,说道:“我本来是要去莆田少林寺找我师叔的,不料在此遇上了我师兄,就此耽搁下来,现在正好去他那儿。方兄弟,你一向仰慕少林武学,不如跟我一起去吧。”

      白衣人说道:“小弟我离家已有半年,也该回去看看了,免得父母记挂,恐怕不能陪洪兄了。”

      黑衣人回头望了一眼,说道:“我不放心的是这些兄弟们呐,他们都是穷苦人出身,虽然做了水寇,但仍良心未泯,这次能掩护我杀出,实在不易。大人现在一个人,若无人保护,实在是危险的很,不如大人将他们收为部下,也好让他们以后有个着落。”

      林清华道:“这个容易,从现在起他们就是我的亲兵了,我一向爱兵如子,不会亏待他们的。”

      林清华想了想,又道:“你瞧我这记性,说了这么大半天,还不知二位的尊姓大名呢。”

      黑衣人道:“在下洪熙官。”

      白衣人道:“在下方世玉。”

      林清华瞪大了眼,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们就``````就是洪熙官跟方世玉?”他已经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电影上那么有名的两位大侠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若是换了别人,恐怕也是这副表情。

      洪熙官奇道:“怎么,大人听说过我们的名字?”

      林清华吞了口吐沫,说道:“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只是觉得二位的名字比较特别。”

      看到二人茫然的表情,林清华赶紧转移话题,说道:“对了,刚才听洪兄喊那大头领叫师兄,不知他叫什么名字?怎么和马士英扯上了关系?”

      洪熙官答道:“我那师兄名叫马宁儿,比我大七岁,三年前因与人打架闹出了人命,因而被师父赶出了师门,不想却在此落草,至于他与马士英的关系我也是今日方知。”

      林清华点点头,寻思道:没想到马士英居然是马宁儿的族叔,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林清华笑着说:“不知二位是否相信天意?”

      “天意?”

      “正是,天意!上天安排我在此遇到煞星,而后又出现二位冒死相救,若非如此,则我们三人不能相聚,由此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啊!”

      洪熙官默默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我们三人是有缘了?”

      林清华道:“正是!二为如此好的身手,又是堂堂七尺男儿,若不创一番事业,那可真是浪费了。不如二位这就投奔了我,咱们三人联手创一番事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也叫后世的人知道有咱们这样的三个人,如何?”

      方世玉显然被打动了,拉着洪熙官的手,说道:“洪兄,别犹豫了,这是天意,何况这青史留名的事情怎能放过?!”

      洪熙官说道:“蒙大人不弃,我洪熙官这条命今天就算卖给大人了,今后风里来、雨里去,上刀山、下火海,就听大人的了!”说完便与方世玉双双单腿跪下,齐声说道:“林大人在上,请受属下一拜。”

      林清华忙扶起二人,心里乐开了花,眉开眼笑的说道:“今后咱们就以兄弟相称,不要动不动就‘属下,属下’的,那倒显得我不近人情了,哈哈哈``````哈哈哈``````”说完便自顾自的大笑起来,直笑的二人莫名其妙。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四节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驱散了江面上那唯一的一点儿水气,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一群一群的水鸟从江边的树林飞出,在江面上上下翻飞,偶尔飞来几只鸳鸯,落在江面上互相梳理着羽毛,忽然,一阵“嘿,嘿,嘿”的号子声传来,打破了江面上的宁静。

      两艘不大的木船推开波浪,裹挟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破浪而来,惊飞了鸳鸯,吓跑了飞鸟,原本平静的江面上立时喧嚣起来。

      只见船头上立着一人,身穿大明一品官服,双手背在身后,挺胸收腹,双眼紧盯前方,给人一种正气凛然之感,若不是光着脚丫,只怕会被人误以为是包龙图复生,戚继光再现。此人不是别人,乃是大明钦封威毅侯林清华是也,而站在他身后的两人,则是刚刚被他收为部下的洪熙官与方世玉。

      昨夜三人畅谈一晚,方知相见恨晚。洪方二人得知林清华乃“归国华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大明太子,又因逼宫夺位成功而至封侯爷。林清华则知道了洪方二人的背景,洪熙官孑然一身,浪迹江湖,一个人吃饱了就等于全家吃饱了,因而无牵无挂;而那方世玉则家境殷实,父母均在,但从小就喜欢惹是生非,半年前为逃婚偷偷离家闯荡江湖,见到水寇抢船打架,觉得甚是好玩,便入了贼窝。洪熙官是少林俗家【创建和谐家园】,最拿手的是少林长拳和罗汉棍法;方世玉的武功乃是家传,尤善使用暗器,能同时放出十把飞刀。有此二人在身边,林清华顿时觉得自己安全了许多。

      众人从天不亮就开始划船,为了早点赶到武昌,林清华将水手分成两组,轮流摇桨。此时的长江之上并不太平,一路上见到了好几股水寇,不知是众水寇看出他们是难啃的硬骨头,还是因为看出他们实在是没什么油水,倒也不来找他们的麻烦。就这样他们走走歇歇,还没到太阳落山,他们就看见了武昌城的城墙和那高高的黄鹤楼。

      两艘船靠上码头,众人在林清华的带领下离开船,刚开始感受陆地上的平稳感觉时,一队吊儿郎当的士兵走了过来。为首的一名小校刚看到林清华的官服时吓了一跳,但随后就发现此人不仅光着脚,而且没戴官帽,当下手一挥,众兵纷纷举起刀枪把他们围了起来。

      林清华示意部下放下刀,走上前去说道:“劳烦这位军爷向上司禀报一声,就说威毅侯林清华前来拜见宁南侯。”

      那小校两眼一翻,说道:“球!你要是侯爷,我还是皇帝呢。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别在这儿碍事,今天老子心情好,换了平时老子早把你踢江里去了,滚,滚,滚!”

      林清华脸上堆着笑,继续说道:“今天我身上没带现银,若是蒙得军爷通报,改天定请诸位兄弟在武昌城里最好的酒楼大吃一顿,还请诸位行个方便。”

      那小校不耐烦的说道:“你当老子是傻子?看来今天不给你吃点苦头,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说完便一掌向林清华脸上攉来。

      林清华闪身逼过,站在他身后的洪熙官抢上一步,左手一把抓住军校的手,右手顺势拿住他的腰眼,将他举了起来。

      那军校一边挣扎,一边高喊:“哪儿来的野小子?还不快把爷爷放下!不然别怪老子辣手无情!”

      洪熙官说道:“那你就辣手一下给我瞧瞧,看看是你的头硬还是地上的石头硬?!”说完便将那人头朝下倒提起来。

      军校这才慌了神,告饶道:“好汉,好汉,这个玩笑可开不得,小的头怎么会比石头硬呢?小的有眼无珠,不知好汉的本事,还望好汉大人不记小人过,放小人一马,小的马上亲自去禀报。”

      林清华弯下腰去,歪着头瞧着军校的脸,戏谑道:“这位军爷果然善解人意,知书达理,让林某人好生佩服,不过这种小事就不用劳烦你了,派几个小兵去就行了,我瞧你倒挂的挺舒服的,那就继续挂着吧。”

      那军校哭丧着脸说道:“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你们三个还楞着干什么?!万一这位好汉手一哆嗦,岂不将我摔死了?还不快快去向参将禀报?”

      三名士兵飞快的向城中跑去,剩下的士兵将众人继续围住。

      等了好一会儿,洪熙官的手已有些酸麻,不由自主的颤抖了几下,那军校哀号道:“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你们这三个王八蛋,这会可把老子害惨了,这么半天还不回来,平时你们逛窑子也没用这么长的时间呀!”

      林清华拍拍洪熙官的肩膀,说道:“好了,把他放下来吧,相信他也跑不了的。”洪熙官闻言便将军校放下,但右手仍捏住了他的后脖子。

      林清华也不听那军校的千恩万谢,双眼只是紧盯着城门方向。

      片刻之后,只见城门中涌出一队官兵,簇拥着一名骑马的军将,乱轰轰的向众人冲来。

      待将那围住的人圈又加厚了几层之后,那名骑马的军将才在圈外向着林清华他们喝道:“哪儿来的反贼?竟敢冒充朝廷命官!还不快快将那军校放了!一个小小军校怎能要挟本参将?快快将他放了。”

      军校见到来人,喜上眉梢,叫道:“罗参将,,快快救救小的吧,小的伺候大人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天天给大人端茶送水,铺床叠被,每天晚上还``````”

      “你给我闭嘴!”见那军校差点将自己的丑事说出来,罗参将急忙喝骂,“你这张臭嘴若是还敢胡说八道,当心本将命人将它缝起来!”

      林清华向那罗参将抱拳说道:“有劳这位将军大人向宁南侯禀报一声,就说威毅侯林清华从匪窝逃出,特来拜见。”

      罗参将见林清华所穿官服不像假货,但又不能就此相信,于是问道:“你说你是威毅侯,可有何凭据?冒充朝廷命官可是杀头的大罪,你可要想清楚了。”

      林清华说道:“本人的印信和皇上的圣旨均在我的一个随从手中,我估摸他昨天就到了,现在说不定就在宁南侯府上呢,你可带我前去当场对质。”

      罗参将想了想,说道:“那行,不过你要将那军校先放了,并让你的人将兵器扔掉。”

      林清华示意部下照办,于是众人便在两排官兵的押送下走进了武昌城。

      武昌城始建于三国时期,孙权为了控制长江中游,并遏制蜀汉的东进,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后又在蛇山筑城,名夏口,后主孙郜曾迁都武昌,沿江人民为了向武昌运送物资,不得不逆江而上,加上官府的苛敛,致使生活困苦不堪,因而唱出了“宁回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民谣,迫于压力,孙郜不得不将都城迁回建业。西晋统一后,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

      武昌开始时只是一个军事重镇,人口少,商业落后,到了南宋时,仍是军事重镇,岳飞曾留守此地十余年,并数次出兵北伐,但此时的武昌已是商业繁荣、人口众多,俨然成了连接长江上游、中游和汉江流域的商业中心,到了元明时期,武昌的商业更是达到了繁荣的顶点。

      明朝末年,武昌屡遭兵灾,先是张献忠攻破武昌城,将楚王投入江中之后,在此称大西王,张献忠离开武昌后,武昌便被左良玉占据,并成为了他的统治中心,他的兵半兵半匪,很多都是被收编的土匪、强盗,军纪败坏,到处敲诈勒索、奸淫掳掠,搞得人心惶惶,因而武昌更加显得破败,商业凋敝,乞丐成群,往日的繁荣景象再也见不到了。

      林清华走在街上,望着路两旁那低矮、破旧的民居和那显然遭过火灾、门前冷落的商铺,再看看满街乱跑的大小乞丐,心中说不出的伤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呢?”林清华暗暗想到,“这难道就是那个曾经的天朝上国吗?是什么使她沦落到如此境地?我能使这一切改变吗?怎样做才能改变呢?仅仅依靠军事手段能做到吗?”这些念头像毒蛇一样紧紧缠住了他的心,使他欲罢不能,痛苦不堪。

      就在林清华苦苦思索之时,押解他们的队伍停了下来,林清华抬头一看,才发现他们来到了一座豪华的府邸之前,府上门匾之上写着四个大字——宁南侯府。府门前立着两个足有一人高的大石狮子,黑漆漆的大门紧闭,门两边共站着八名衣甲鲜明的卫兵,每人均是左手握住刀柄,右手叉腰,双目圆睁,满脸煞气,使人望而生畏。

      罗参将跳下马来,吩咐部下看好林清华等人,整了整盔甲,向那卫兵亮出腰牌,便从裂开一道缝的门中走进了侯府,那门随之又“砰”的一声关上了。

      众人等了片刻,那门“吱”的一声又打开了,从里面窜出一人,那人跑到林清华跟前,“噗”的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道:“侯爷,您终回来了,下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下官远远的看见您的船着火,本想去救您,但想起您吩咐下官一定要将圣旨送到宁南侯手上,所以下官才继续西行,终于在昨天到了武昌,下官不辱使命,已将圣旨送到,现在正在侯府与宁南侯一起写奏章,向皇上奏明事情的经过,并向皇上为您讨谥号呢。现在您活着回来了,那这奏章就不用写了,这谥号也不用讨了。”此人正是东厂指挥副使马得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