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中华异史》-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想当年,每到祭祀的时候,那一盘一盘的猪肉,一锅一锅的细面窝头,就摆在庙前的空地上,把那些小孩子馋的口水直流,围着桌子转,都想伸手去抓一块肉、一个窝头,可是那庙祝就站在桌子旁,手里拿着个细竹竿,谁伸手就打谁,一点也不客气,当年我也挨了几下呢!”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农正坐在村头向几个年轻后生絮叨着。

      听着这些话,年轻后生们都匝着嘴,口中的唾液多了起来,纷纷催促老农继续。

      老农眯着眼睛,回想着幼年时的光阴,缓缓说道:“那肉真香啊!咬到嘴里直冒油,那油顺着嘴角往下流,一直流到衣服上,结果回去少不了一顿打,娘手里的扫帚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个几下听见哭声也就不打了。”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眼睛已有些红了,随后叹了口气,说道:“最后一次吃肉是十年前了,那肉也不好吃,是一头瘟猪的肉,有一股怪味。没办法呀,进香的人越来越少了,钱也就跟着少了,从那以后,村里就没有举行过祭祀了,庙祝也都回家了。哎,什么时候才能再吃上肉呢?”说到这里,他又停了下来,侧耳倾听。

      虽然他的年纪大了,但耳朵还好使,甚至比一些年轻人的耳朵还尖。他边听边说:“好象有人骑着马在跑,人还不少呢!”说完他站了起来,望着村子的西边。

      在天地交界的地方,一团尘土滚滚而来,转眼间便奔到了村口,并减慢了速度,此时村民们才看清楚来人。

      数百名身穿盔甲、腰挂大刀的骑兵护送着一架装饰着珠宝的黄色马车缓缓进村,为首一人是一名三十多岁的汉子,他看见村口的村民,立即跳下马来,向不知所措的村民拱手道:“这位老伯,请问这里离那打草滩还有多远?”

      这个村子比较偏僻,除了那些香客来进香之外,很少有官府的人来,村民们都不知该怎么办。幸亏那老农年轻时见过县官,依稀还记得些礼节,他带头跪下,说道:“回军爷的话,这里离那打草滩不远,过了河便是。”

      那汉子正要扶起老农,忽然听到马车中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李过,给这几个懂规矩的百姓打赏,朕喜欢懂规矩的百姓!”

      那名叫李过的汉子转身跪倒,说道:“臣遵旨!”说完起身从马鞍上的一个褡裢里取出一串铜钱,交给那老农,并问道:“老伯,请问这打草滩上有座雷公庙吗?”

      老农看着手里的铜钱,颤巍巍的说道:“有,有雷公庙,就在打草滩的正中间。”

      汉子接着问道:“那雷公庙的神仙灵验吗?”说完便回头望向一名骑马立在马车旁边的中年文士。

      老农回答道:“灵验!灵验着呐!想当年这附近好几百里地的人都来进香呢!都说这雷公灵验,是爱护百姓的好神仙呐!”

      汉子还要再问,却被一阵马车中的声音打断了:“李过!你怎么像你的婶娘一样呢?罗罗嗦嗦的,问东问西。还有,你不能这样质疑神仙,当心神仙罚你!哎,朕真不应该让你一起来的,都是你婶娘害的!好了,快上马!咱们快走!对了,丞相啊,你说雷公会不会因此而发怒呢?”

      那文士笑眯眯的看着汉子上马,说道:“皇上放心,雷公是不会和凡人一般见识的,况且您是真命天子,连那雷公恐怕也要听您的!”马车中的人听完这句话哈哈大笑。

      老农望着那群人远去的背影,心中的震惊难以述说。“那些人口口声声说朕、臣的,难道马车中坐的是皇帝?常听戏里说皇帝微服出巡的事,难道是大明的皇帝微服出巡?难道是来雷公庙进香?对了!刚才那读书人分明喊了声‘皇上’!哎呀!没错,就是皇帝!想不到我还能见到皇帝,啊,不,应该说是听到皇帝的声音!”想到这里,老农只觉得自己混身都飘了起来,他尽情享受着这种奇异的感觉,但很快他就飘得人世不醒了。

      马车上坐的正是大顺皇帝李自成,他是在牛金星和侄儿李过的陪同下前来进香的。

      那天牛金星按照林清华的吩咐回到了李自成的大营,李自成一见牛金星,立即大怒,马上令亲兵将牛金星拖下去砍了,但牛金星抱着李自成的小腿哭诉道:“皇上请容臣细禀,待臣说完,皇上再杀臣也不迟!”

      李自成暂时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那你就老老实实给朕讲来,朕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牛金星摸干眼泪,添油加醋的把林清华在他耳边说的话讲了出来:“大军出武关后,臣一直跟在皇上之后,寻思破敌之策。一天傍晚,臣正坐在马车之中,忽然听到外边一声一异响,正想探出头去看看,却不料进来两个亲兵,他们用刀胁持了臣,威胁臣把马车赶到密林之中。原来是因为他们几个见大顺军连日失利,便想脱离大军而去,又怕大军追赶,因此将臣胁持。待大军走得远了,他们竟丧心病狂的杀害了臣的家眷,且欲将臣一起谋害。臣见死期已到,只得闭目待死,就在他们的刀碰到臣的脖子时,臣又听到一声异响,接着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待臣醒后,臣发现臣正躺在一间大屋子里,臣摸了摸脖子,却并无异样,正疑惑时,屋子里进来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面膛黝黑,女的肌肤胜雪。他们见臣醒来,就高兴的说道:‘太好了,你终于醒了!那这真命天子的江山就丢不了!’

      大概是看见臣迷惑不解,那男的说:‘我们不是凡人,我们是天上的神仙,我是雷公,她是电母,我们奉了天帝的命令来搭救你。’

      臣当然是不信的,于是那两人就施出了仙法,顿时屋子中五彩斑斓,两人身上发出的白光晃得臣睁不开眼。臣当时就傻眼了,楞在那里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知道是碰见了神仙,于是臣立刻跪倒,不敢仰视。

      神仙将臣扶起,叫臣不要多礼。臣向神仙询问为何要救臣,那雷公道:‘救你是因,而不是果。你辅佐的闯王本是天庭的紫薇星,后来天帝见人间豺狼当道,民不聊生,因而特派紫薇星下凡拯救黎民,本来一切顺利,但那魔界却先行一步,派了天魔星下凡与紫薇星争天下,那天魔星就是那多尔衮了。天魔星本领虽高,但还不是紫薇星的对手,不过他却从魔界带来一件宝物,那宝物名为‘蛊惑鹣’,专门蛊惑人心,使紫薇星部下人心惶惶,因此紫薇星就打不过那天魔星了!’

      臣听到这里,忙问有何对策,雷公答道:‘天帝正是派我等来助紫薇星,令我将一件宝物交与紫薇星,此宝名曰‘震天碣’,专门克制那‘蛊惑鹣’。只是此物是天界之物,若是凡人摸了就会失去法力,而若是紫薇星见到神仙就会变回原形,重回天界,所以我们才会来救你,让你传话给紫薇星,命他务必于十日之内赶到那打草滩,从滩上的雷神庙中取出那‘震天碣’,然后就可轻易击败那天魔星。’

      两位神仙说完这话后,还一人给了我一个小法器,让我拿来交与皇上,免得皇上疑心臣说谎。臣刚把法器收好,两位神仙就施法,把臣送回到这里。”

      牛金星说完这些话后,伸手从袖子里拿出两件物事交与李自成。

      李自成接过那两个不知名的物事,仔细看了起来。两物均为管状,一大一小,小的似是黄铜所制,笔管粗细,长约一寸,只有一头开口,一头用铜封上,而那开口的一头却由一团棉花堵住,里面似装得有东西;大的比小的粗两倍多,长约两寸半,下部小半似是铜制,而上部却是红色的管子,非皮非纸,不知到底是何物所制,其也是一头开口,一头密封,开口的一头用棉花堵住。李自成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开口问道:“这是什么东西?有何用处?”

      牛金星道:“那小的是电母的法器,那大的是雷公的法器,二位神仙曾教臣用过,待臣给皇上演示一下。”

      李自成将两个物事交给牛金星,说道:“你可不要骗朕,若是敢骗朕,朕将你千刀万剐!”

      牛金星忙说道:“微臣不敢,微臣说的句句属实,若有半句假话,就让雷公电母劈死我!”

      牛金星叫士兵抬来一条长凳,摆在院子中,按照那两个物事的大小在凳子上各打了个眼儿,然后将两物开口朝下【创建和谐家园】眼儿里。牛金星一手拿着一个大铁钉,一手拿着一个钉锤,把铁钉顶在“小法器”底部的中间,然后用钉锤照着铁钉打去。

      “砰”的一声脆响,“小法器”向下喷出一股青烟,并向上飞起,重重打在牛金星的脑门上。牛金星被打得眼冒金星,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摸着疼痛的脑门,心里暗暗咒骂着林清华,怪他没有讲清楚。

      当打那个“【创建和谐家园】器”的时候,牛金星吸取了教训,他将两支胳膊伸得长长的,头远远的离开长凳,然后如法炮制的向“【创建和谐家园】器”的底部中间打去。

      “砰”的又是一声脆响,那“【创建和谐家园】器”不仅向上飞起近一丈高,而且把那长凳都震裂了,惊得牛金星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地上,手中的铁钉和钉锤也抛得不知去向。

      李自成将两个“法器”捡了起来,只见其已空空如也,里面被熏得黑黑的,而且有一股辞鼻的味道。他问道:“这法器有何用处呢?”

      牛金星从地上爬起来,说道:“回皇上,这就是那雷公电母用来打雷劈闪的法器了。”

      李自成道:“那为何朕没有看见闪电呢?”

      牛金星道:“回皇上,臣是凡人,这法器只有神仙才能打出闪电来,若是由凡人来用,只能放出些烟火而已,所以皇上刚才没有看见闪电。

      李自成对牛金星的话已信了七分,他又问道:“神仙说朕是紫薇星,那么朕能不能打出闪电来呢?”

      牛金星道:“也许可以吧,不过这法器只能用一次,用过之后就不成了。”

      李自成听完这话,连叫“可惜”。他把这两件“法器”拿在手里看着,忽然看见底部有些稀奇古怪的符号,他问道:“这上面的圈圈点点是什么呢?”

      牛金星道:“这是天书,写得是雷公和电母的名字,臣也不认得。”

      李自成现在已经完全相信牛金星的话了,他说道:“原来朕果然是真命天子,怪不得朕打不过那多尔衮呢,原来是他有宝物,害得朕的大将一个个离朕而去。”说到这里,他转身问牛金星:“你说神仙给朕的宝物在什么地方?”

      牛金星道:“在打草滩雷神庙,臣已经打听过了,那地方离此有两百多里地。”

      李自成高兴的说道:“那好,朕明日就去请宝物!你快去准备一下。”

      听说李自成受了牛金星的撺掇,要去寻什么“宝物”,高夫人匆匆赶来阻止。但李自成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他执意要去,并扬言谁拦他谁就是反贼。高夫人没法子,只好命李过带领部队护送。

      本来护送李自成的部队有五千步兵和八百骑兵,但李自成寻宝心切,催促李过快马加鞭,因而将那步兵远远甩在身后,好在豫南一向是三不管地带,众人倒也并不太担心安全。

      来到河边渡口,众人发现只有三艘仅能容纳五六人的小船在摆渡,于是舍了马,留下一百人看住马匹,剩下的人则护送李自成过河。

      到了打草滩,众人发现这里居然很热闹,几百名香客正跪在厚厚的草垫子上,向着空地上的一个土堆顶礼膜拜,而一个带着面具的庙祝则手拿桃木剑,围着土堆跳大神,边跳边唱:“天灵灵,地灵灵,雷神电母快显灵!”。李过一把抓住一个船夫,问道:“怎么这么多人?”

      那船夫说道:“这里本来就香火鼎盛,只是后来战乱一起,来进香的人才少了些,不过前几日从天上掉下来块石头,落地之后进入土中,接着那土就慢慢隆起,人们纷纷传说是天降神器,因此赶来膜拜。”

      李自成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说道:“神器勿急,朕来也!”说完便带头向那土堆走去。

      李过等人见状,急忙跟了上去,将那土堆围了起来,把李自成与香客隔绝开来。众香客见这些人来者不善,纷纷向后退去,都站到了最后一排草垫子上。

      李自成来到土堆旁边,仔细观察着,那名跳大神的庙祝也停了下来,对李自成说道:“这位施主请向后退,莫破坏了这天降的神器!”

      李自成斜眼看着那庙祝,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将他推得远远的,口中说道:“这神器就是上天赐给朕的!朕现在就把它取出来!”说完便抽出腰刀,在那土堆上挖了起来。

      那庙祝见状,忙高喊道:“不得了了,有人想破坏神器了!老天爷发怒了!”说完便扔下桃木剑,跑到了众香客一边。

      李自成根本没听请那庙祝在喊什么,他只是一心挖着土堆,不一会儿他的腰刀就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李自成放下腰刀,用手小心翼翼的扒开土块。李过想来帮他,却被他粗暴的推开,口中说道:“这是神器、宝物!凡人碰不得!只有朕可以碰!你们都别过来!”

      片刻之后,一个圆乎乎的、西瓜大小的东西露了出来,黑漆漆的表面写着‘震天碣’三个白色的大字,李自成欣喜若狂,抱着那东西,猛得向上一拔。

      在那黑东西露出来时,庙祝就喊道:“天呐!他把神器挖出来了!大家快跪下,不,是趴下,乞求上天饶恕我们吧!”说完带头趴在草垫子上,其他的所有香客也纷纷跟着趴了下来。

      大顺军的士兵们看见这些香客怪模怪样的表现,都笑了起来,但只笑了几声,就听见身后传了一声巨大的轰鸣声,跟着便被一阵气浪掀翻在地。

      原来,这土堆根本不是什么神器,而是一个土地雷。那所谓的“震天碣”只是一个空心铁球,在它的下方连着一根麻绳,麻绳一直通到土堆下方,系在一个机关上,李自成将铁球抱起时,麻绳跟着动,拉动机关,机关释放击锤,击锤击打燧石,燧石则将埋藏在土堆中的近百斤火药点燃,成为一个巨大的土地雷。

      大顺军的士兵从地上爬起来,寻找着李自成,但在刚才还是土堆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坑,大坑的旁边则躺着一具身穿黄袍的半截尸体,尸体的不远处则是满脸是血、死活不明的李过。

      大顺军的士兵还未完全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就听见身后一阵“嗖嗖”声传来,不等他们转身,多数人便已中箭身亡。剩余的大顺军士兵则看见了一副难以置信的情景,只见原来的那些“香客”很多人的手中都拿着弓箭,而剩下的一些“香客”则继续把身下的草垫子掀开,从下面拿出大刀、匕首、弓箭等武器。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上到打草滩上的大顺军士兵全部战死。那些留在岸上看马匹的大顺军士兵在土地雷响起的同时也遭到了袭击,袭击他们的人是从他们身后的密林中冲出来的,足有两三百人,均用黑布蒙面。他们用弓箭向大顺军士兵进攻,大顺军士兵寡不敌众,又没有远射兵器,因此很快败走。那些袭击者并不追赶,而是迅速控制住大顺军留下的几百匹马,等着打草滩上的人汇合。

      打草滩上的那些“香客”和“庙祝”很快就渡到了岸上,他们还带着一人,正是牛金星。他们纷纷骑上马,那“庙祝”早已摘下面具,他向从密林中冲出的队伍的头领说道:“洪兄,这一仗真是漂亮!我方一人未伤!”

      那人点点头,说道:“此地不可久留,大家快快离开!记住!不要向任何人提起此事,即使是会中的弟兄,也不能说!听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称是。随后他们就骑着马,向着东北奔去,迅速消失在远方。

      当大顺军的五千名步兵得到消息,气喘嘘嘘的赶到时,他们看到的只是尸横遍野的屠场,被杀的大顺军士兵中少数是死于刀伤,大多数却是被弓箭射死的。一名大顺军的副将从一具身中三箭的尸体上拔下一支箭仔细端详,看见那箭杆上有一行小字——山海关总兵吴。

      “打草滩之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李自成死于此地,而且他的继承人李过也一同遇难。关于此次事件的主谋是谁,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幕后的主谋是满清,而执行者是吴三桂,另一些人则认为幕后主谋是左良玉或明朝政府,只有极少数的学者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并根据此事最大的受益人,隐约猜到林清华与此事脱不了干系,但由于缺少可靠的资料和证据,因而此派的观点一直淹没在口水之中。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二十三节

      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支马队正急速飞驰,领先一人身着大明官服,腰挎七星宝剑,正是豫鲁督师、威毅侯林清华,他是去给李自成奔丧的。

      李自成死后的第三天,大顺军才将他和李过的尸体运回大营,随后便开始张罗李自成的后事,并向明朝送出了丧帖。林清华接到丧帖后,一边派人向朝廷禀报,一边让亲兵做好准备,亲自到大顺军大营奔丧。

      还没靠近大顺军的营寨,林清华就被满眼的白色晃花了眼。大顺军不论士兵还是军官,都是披麻戴孝,所有能挂白布的地方都挂上了白布,就连旗帜也换成了白旗。“真亏他们弄得到这么多白布,不过挂白旗就不太好了吧?难道是想投降?”林清华寻思道,此时他正在大营中军外等候高夫人的召见。不一会儿,一名大顺军的士兵就出来宣旨,让林清华进入中军大营。

      大营正中支起一顶白色的棚子,棚子下摆着两口黑漆漆的棺材,棺材的前面各立着一个牌位,一个上面写着“大顺太祖武皇帝之位”,一个上面写着“大顺太宗肃皇帝之位”,棺材旁围着十个神汉,他们不停的唱着、跳着。一脸戚容的高夫人在一群女兵的陪伴下坐在棺材旁的一张太师椅上,她的身后则立着几名大顺军的将领。

      看到林清华过来,高夫人站了起来。林清华赶紧走上几步,正想与高夫人说话,不想那神汉们却先开口了。他们先停了下来,然后几乎异口同声的喊道:“又有客来!来客见礼!”

      幸亏林清华来之前曾向洪熙官打听现在的习俗,因而知道该怎么办,他忙领着身边的洪熙官和方世玉一起向两口棺材鞠躬行礼。随着神汉们的“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的喊声,林清华三人连续鞠躬三下。等林清华鞠躬完毕,神汉们又一起喊道:“家属答礼!”

      出乎林清华意料的是,答礼的并非是高夫人,而是她身后的那些大顺军将领,林清华想想也明白了,毕竟高夫人已经是皇后了吗,哪有皇后给大臣答礼的呢?

      林清华走到高夫人跟前,说道:“请皇后节哀,此次陛下遭遇不测,实是出人意料,只是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谋害陛下?”

      高夫人拿出手绢,擦擦眼泪,正要答话,却被身后的高一功抢先了。高一功怒道:“除了那大汉奸吴三桂,谁还会如此阴险?”

      林清华明知故问道:“高将军何以如此肯定?”

      高一功道:“请侯爷过目!”说完便递给林清华一支箭。

      林清华接过箭,装模做样的研究了半天,才抬起头说道:“咦!这上面刻着‘山海关总兵吴’的字样,莫非真是那吴三桂?不过那吴三桂已经投降了【创建和谐家园】,他怎么可能继续用这大明的封号呢?”

      高夫人说道:“侯爷有所不知,我军与那吴三桂多次交战,深知其所用兵器,在其所用箭支中混有这样刻字的箭支,只不过越来越少而已。不过此次他用的全是这种箭支,他用此箭伏击皇上也是有深意的。”

      林清华奇道:“有何深意?”

      高夫人道:“吴三桂投降那【创建和谐家园】,他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借师助剿’,言下之意是要为那上吊的崇祯皇帝报仇,把我大顺消灭。他用此箭伏击皇上,就是表明他没忘君父之仇。”

      林清华道:“岂有此理!他要真是没忘君父,就应该南下,而不是投降【创建和谐家园】,只要投降了【创建和谐家园】,他就是汉奸!这个汉奸的帽子他是戴定了!我看他用此箭,还有挑拨大顺与大明的关系之意,我们绝不能上当!”

      高一功接着道:“正是!我们绝不能上当!”

      高夫人皱了皱眉,说道:“不过,我见这些箭上的字迹与以前的字迹稍有不同,而且这些箭似乎也是才制出不久,不知这是为何?”

      林清华听了这话,心里暗暗吃惊,佩服高夫人心细。虽然自己派到大顺军中卧底的细作为了证实吴三桂确在阿济格军中,曾在情报中略微提了一下吴三桂箭上的字,但他没有把箭支的样品送回来,因此具体什么样无人知道。正当林清华苦思计策时,高一功迅速替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高一功道:“这有什么奇怪的,那吴三桂军中的此类箭越来越少,自然要新打制一批,所以这些箭才看起来那么新,而且字迹也不一样,毕竟不是同一批工匠做的嘛!”

      高夫人点点头,默然不语,忽又想起李自成,顿时泪流满面,在众女兵的扶持下又坐回椅子上。此时林清华才发现太师椅下居然还有个人,不过是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孩子,正蹲在椅子下玩泥巴。

      林清华问道:“这个小孩是谁?怎会在皇后的椅子下玩耍?”

      高一功俯下身去,将那孩子抱出,但那小孩哭着挣脱他的搂抱,扑入高夫人怀里。高一功摇了摇头,说道:“这是皇上的一个侄孙,名叫李柏墀,其父前些日子战死西安,因此由皇后看管。明日先皇下葬后,就由他来继承大顺皇位,他也将是大顺的第三位皇帝。”

      林清华看着这个满手泥巴、鼻涕垂到嘴角的皇帝,只能暗自摇头了。这就是皇位世袭的必然结果,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为了防止江山落入异姓人的手里,当长君全部死光后,这幼主登基就成为了必然。

      正当林清华感叹着人类的贪婪自私时,大营外边传来一阵骚动,一名大顺军的士兵奔了进来,他跪倒在高夫人面前,说道:“禀皇后,据探马来报,那【创建和谐家园】得知岳托惨败的消息后,立即从川北退出,由武关出关,向我军杀来,现在其前锋已抵达离我军不到一百里的地方,是战是退,还望皇后定夺!”

      众人听后均是一惊,没想到清军的反应这么快。高夫人说道:“可打探清楚,那【创建和谐家园】的前锋由谁统领?人数多少?”

      那士兵答道:“人数约四五万,统兵大将是那大汉奸吴三桂!”

      听到“吴三桂”三个字,大顺军的将领们全都炸开了。虽然李自成从北京败退回西安后性情大变,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和蔼可亲,但多年生死与共的感情不是一下子就消失的,尤其是那些跟随李自成东征西讨的老营人马,他们和李自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感情也最深,而李自成死后,哭得最凶的就是他们。

      高一功怒道:“请皇后下令全军出击,臣愿为先锋!一定将那吴三桂活捉回来,剥皮抽筋,祭奠皇上!”随着他的声音,高夫人身后的将领全部跪在她的跟前,声泪俱下的请战。

      高夫人见此情景,更是泪如雨下,她哽咽的说道:“既然诸将如此忠心,那我也不能落后。来人呐,把我的盔甲拿出来,我要与诸将一起出征,去为夫君报仇!”

      众人连忙劝高夫人不要以千金之躯身犯锋镝,高夫人却淡然一笑,说道:“你们怎么都忘了,当年我可是一员猛将,朱仙镇一战杀得明军落荒而逃,还生擒了好几个明将!”

      听到这话,众人又笑了起来,丝毫不把站在身边的大明侯爷林清华放在眼里,好在林清华并没把自己当做明朝的孝子贤孙,听到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倒也不怎么往心里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