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中华异史》-第10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婷儿嗫嚅道:“是……是全姐姐教婷儿做的,她说你今早起来后还没有吃饭,就让我做了。”

      林清华一愣,他原以为此事应该是婷儿的哥哥或者姐姐们教的,但他却完全没有想到居然是全玉姬教婷儿做的,他抓抓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全玉姬为什么会这样做。

      婷儿见林清华不说话,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遂伸出手去,将碗筷收起,问道:“公爷吃好了吗?若未吃好,我再去做来。”

      林清华现在已经不怎么饿了,而且他也不想再吃这没有盐的面条了,所以他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吃饱了,吃好了!”

      婷儿说道:“那,那我就走了。”

      林清华点头道:“好,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以后你也不用再亲自下厨了,你是金枝玉叶,怎可做这样的粗活?”

      婷儿眼圈一红,眼泪终于扑簌簌的落了下来,说道:“婷儿如今已经不是什么金枝玉叶了,婷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婷儿再也不愿意生长在帝王家了!……”

      林清华手忙脚乱的伸出袖子,替婷儿将眼泪擦干,安慰了她好一阵。

      婷儿显然比过去坚强一些了,她很快就停止了哭泣,强做欢颜,向着林清华一笑,说道:“没什么,婷儿只是想起了父亲,现在好多了。公爷若是喜欢婷儿做的面条,那婷儿就天天给公爷做。”她抬起头,看着林清华的眼睛,问道:“婷儿做的面条真的好吃吗?”

      林清华忙点点头,道:“好吃,好吃!真的好吃!”

      看着婷儿那渐渐远去的背影,林清华叹了口气,根据婷儿那走时的表情来看,她是真的以为自己做的面条很好吃了。

      林清华走到帐篷外面,向着那渐渐升起的朝阳看了看,他的心中忽然腾起一股莫名的豪气,他已经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用自己的双手结束这个乱世,并探索出一条金光大道,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再承受痛苦、忧虑和恐惧,让所有勤劳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正当林清华在心中过着救世主的瘾的时候,马满原跟着卫兵来到了林清华的身边,他的报告声将林清华从梦境中拉回到现实。

      林清华将马满原拉到帐篷之中,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马满原。

      马满原二话不说,马上向林清华又敬了个礼,向他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辜负林清华的重托。

      林清华拉着马满原又向他仔细的叮嘱了一番,接着便拉着他走出帐篷,并命令卫兵将那匹郑森送来的白马牵来。

      看着眼前的这匹白马,马满原羡慕的说道:“这是郑森送给公爷的吧?真是不错,以前常听公爷说起,在那顿河一带有一种顿河马,身高体壮,速度快,耐力好,是很好的战马,这应该就是那顿河马吧?”

      林清华看着那匹白马,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顿河马,与顿河马相象的有好几种,还有什么【创建和谐家园】马,纯血马,我也分不太清楚这匹马到底是那里来的。不过郑森说过,这马是那英国人送给日军大将的,那么这马极有可能是【创建和谐家园】马或者是纯血马,不大象是顿河马。”

      马满原非常高兴的走上前去,用手抚摸着那匹白马的马鬃,口中不断的赞叹着。

      林清华走到马满原身边,拍了拍马满原的肩膀,说道:“看起来这匹马与你很有缘,你摸它的时候它并不害怕。”他顿了一顿,又说道:“这匹白马从现在起就是你的了!”

      马满原惊奇的转回头,看着林清华的脸,茫然的问道:“公爷刚才说什么?”

      林清华笑着说道:“我刚才说‘这匹马从现在起就是你的了’,也就是说,我把它让给你了!”

      马满原忙道:“不可,不可!这是郑森送给公爷的,马某怎可夺公爷所爱?”

      林清华从卫兵手中接过缰绳,将其交到马满原手中,说道:“我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你是骑兵将领,整日与骑兵打交道,没有一匹象样的好马怎么行?况且我只是在后方指挥一下军队,调动一下军队,上阵撕杀的机会不多,因此这匹马在我这里也派不上什么大的用场,还不如跟着你到沙场立功。你就不要推辞了,收下吧!”

      马满原先是愣了片刻,然后猛的转身,向着林清华跪倒,口中高呼“多谢公爷”。

      林清华赶紧将马满原扶起,连道“不可如此”。

      马满原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骑上了那匹白马,绕着中军大帐转了几圈,随后满意的停下白马,跳下马来,他牵着马走到林清华身边,问道:“不知此马唤做何名?”

      林清华摇头道:“郑森没说,看来他还没有给它起名,不如你现在就给他起一个吧。”

      马满原忙将头摇的象拨浪鼓,说道:“不行,不行!我认得的字不多,虽然上过几年私塾,可是现在已经将什么四书五经忘得干干净净了!还是公爷给它起个名字吧。”

      林清华看着那匹浑身几乎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马,沉吟道:“此马浑身雪白,不如就叫‘踏雪’吧。但愿马将军能骑着它驱除鞑虏,引兵直捣漠北极寒之地,马踏北极之雪。”

      马满原口中喃喃道:“踏雪,踏雪……好名字。”他向林清华一抱拳,说道:“末将这就立刻动身北上,去协助罗横将军收编部队。”

      林清华忙道:“哎,马将军莫非心中欢喜的迷糊了?你还没有拿上我的手令呢!”

      马满原一拍脑袋,哈哈一笑,急忙催促林清华快写手令。

      林清华将手令写好,盖上印玺,随后说道:“你此去顺便带上一个旅,以做保护,我再从近卫旅中抽出五百支快枪给你,等会儿再派人知会郑森,让他派船送你过江。”

      马满原问道:“公爷方才对我说,你想带兵回湖广,却不知什么时候走?如今恐怕朝廷已经派兵封锁了长江上游,若从那里走可能不方便。”

      林清华道:“等今日祭奠完洪英先生,我就命部队准备撤退。至于从何处撤退,我自有安排。”他看了看马满原那张仍然处于兴奋中的脸,说道:“你去淮安以后,先想办法安定淮河防线,紧守住那里,绝不能让清兵渡河南下!同时想办法加紧训练一支水师,不一定是很强的那种水师,只要能够保证从黄河到淮河的水道畅通就行了。如今黄河夺淮入海,如果能够保证从开封到淮安的水道畅通,那么就能保证淮安的粮道畅通,此事很是重要,千万要抓紧办理。在我的近卫旅里有几十个水寇出身的士兵,你也把他们带上,相信能帮助你组建水师。一旦情况有变,你立刻派人到开封去传消息,并紧守要地,等候我的命令。”

      千叮万嘱下,马满原终于去调动部队了。待他走后,林清华转身命令一名卫兵:“来人啦,备马!”

      卫兵将马牵来,问道:“公爷,咱们去哪儿?”

      林清华望着南边的天空,说道:“去乡勇大营祭拜洪英先生!”

      第十七节 王八盒子

      闷热,出奇的闷热,热的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虽然太湖就在不远处,但那闷热的空气仍让人心中憋的难受。

      林清华领着一队卫兵,骑马沿着太湖岸边缓慢走着,人和马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人身上的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汗水顺着脊梁流下,一直滴到马鞍之上。

      卫兵们满头大汗,虽然他们没有人开口咒骂,但可以从他们的表情看出,他们全都对这种闷热天气非常的痛恨。相比之下,林清华显得更加痛苦,因为他的伤口刚刚开始愈合,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了,可是仍然疼痛的厉害,本来骑在马上晃来晃去已经将伤口磨得有些红肿了,再被肩膀上渗出的汗水一浸,疼痛感更甚。

      林清华伸出手去,轻轻摸了摸肩膀上的绷带,发觉那绷带也已经完全湿透,摸在手里粘乎乎的,很不好受。他抬起头看着远处乡勇大营那高大的寨楼,心中暗自祈祷快些抵达那里,也好免去这烈日当空之苦。

      卫兵队长催马走到林清华身边,他抹了把头上的汗,说道:“公爷,今天可真是热的够戗啊!咱们走在这湖边居然还热的喘不过气来。”

      林清华默默的点了点头,他转过头去看着那不远处的湖面,却发现湖面没有一丝波澜,平静的有些异常。他抬头望了望天空,随后说道:“可能要下雨了吧?”

      卫兵队长也抬起头看了看天空,点头道:“虽然云不多,不过也许真的要下雨了,要不然怎么这么的闷热?”

      卫兵队长转头向前望去,接着伸出手向着前方一指,说道:“公爷,咱们到了!你看,陈大人已经率领众多部下前来迎接咱们了。”

      林清华放眼望去,果然看见陈子龙率领着十余名部下,站在乡勇大营辕门之外,远远的向着他们抱拳行礼。

      来到辕门边,林清华急忙在卫兵的帮助下跳下马来,他向陈子龙抱拳道:“林某何德何能,怎敢劳动陈大人大驾在此迎接?陈大人此举折煞林某了!”

      陈子龙笑道:“楚国公客气了,下官见上官,自然是要亲自出迎的,要不然这官场上的规矩可就乱了!”

      林清华向陈子龙身后望去,见他身后站着的都是乡勇的部将,并没有看到洪英的五名高徒的身影。他心中有些疑惑,猜测他们是否可能是因为镇虏军见死不救而对自己有所芥蒂,遂问道:“怎么,难道林某来晚了一步?那洪英师傅的高徒蔡德英、马超兴等人已经护送着洪英师傅的灵柩回苏州了?”

      陈子龙显然从林清华的脸色中猜到了一点什么,他急忙解释道:“没有来晚,楚国公来的正是时候。那蔡德英等人之所以未能出迎楚国公,是因为他们有些急事要办。”

      “哦?有何急事?若需林某帮忙,尽管说,林某定当义不容辞!”林清华急忙表白道。

      陈子龙转过身子,做了个手势,命部下让开一条进辕门的路,随后向林清华说道:“楚国公请入营,待下官详细解释给你听。”他又看了看林清华身后跟着的那数百名镇虏军卫兵,不觉微微一笑,揶揄的说道:“怎么?楚国公的护卫好象加强了不少。”

      林清华跟着陈子龙一同走进辕门,他也笑道:“没办法,我一日不死,有些人就一日不得安宁,所以我不得不加强保卫力量了!”他向后看了看,见那些卫兵已经紧随着自己走进了大营,他们表情严肃,手中拿着快枪,警惕的向四周张望。

      为了安全起见,林清华此次一共带来了五百名卫兵,他们全都是从近卫旅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有他们在,林清华对于自己的安全还是很放心的。

      听到林清华这样说,陈子龙面色微微一变,他轻咳一声,随后便向身边的林清华说道:“洪英先生生前【创建和谐家园】门徒众多,而且他又善于结交江湖人士,因而能一呼百应。此次下官招募乡勇,全仗他从中牵线,因此在这乡勇之中有近一半是他的【创建和谐家园】门徒或者是他的好友。”说到这里,陈子龙轻轻叹了口气,接着又说道:“此战洪英先生不幸以身殉国,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因此军中有些混乱,特别是他的那些【创建和谐家园】门徒,更是嚷着要为洪英先生报仇。为了平息众人的愤怒,蔡德英、马超兴等洪英先生的高徒不得不整日呆在那些人中,安抚他们,免得他们出去惹事。”

      听到这里,林清华有些吃惊,他问道:“他们要报仇?找谁报仇?”想到这里,林清华不觉放慢了脚步。

      陈子龙知道林清华是误会了,他急忙解释道:“他们要找那些洋夷报仇,说要杀光那些被俘虏的日军兵卒。”

      “原来是这样。”林清华喃喃道,他问陈子龙:“怎么乡勇也抓了俘虏?”

      陈子龙摇头道:“惭愧,此战乡勇自顾不暇,连阵脚都乱了,哪儿还有工夫抓俘虏?若非洪英先生率【创建和谐家园】门徒及时赶到相助,恐怕乡勇早就一哄而散了,陈某恐怕也引剑自刎了!”

      林清华犹豫着说道:“那他们要去哪儿找俘虏报仇?莫非他们想去郑森的大营?”

      陈子龙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此战郑森他们抓了一千多日军俘虏,都关在他们大营之中,听说郑森专门派人仔细审问那些俘虏,想套出些消息,他自然是不会将那些俘虏轻易交给乡勇的。因此洪英先生的【创建和谐家园】门徒均感愤然,他们想冲进郑森大营,将那些俘虏都抓出来祭奠洪英先生。”

      林清华恍然大悟,他追问道:“那么如今他们的怒气被压下去了吗?”

      陈子龙点了点头,说道:“暂时是压下去了,不过不知道还能压多久?”

      “大人,那边又有人向这边行来!”正当林清华与陈子龙继续谈论着关于洪英门徒的事情的时候,陈子龙的一名亲兵忽然指着辕门之外喊了起来。

      林清华与陈子龙回身望去,却见另有一伙骑士正催马奔向这边,在他们的身后,隐隐还有黑压压的一支队伍也正向着这边而来。

      林清华举起千里镜,向那边望去,却见那为首一名骑士手撑一支大旗,上书一个“郑”字。他收回千里镜,对身边的陈子龙说道:“看起来应该是郑森来了。”

      来的人果然就是郑芝龙的儿子郑森,现在的他已经是整个郑氏家族的首领,其气势自然与往日大不相同,光身边的亲兵护卫就有近千人之巨。

      来到乡勇大营辕门口,郑森也勒住马,随后跳下马来,向着转身走回辕门边的林清华与陈子龙抱拳道:“二位大人恕罪,郑某忽然有急事需处理,因而来的晚了,勿怪,勿怪!”随后,他又向林清华苦笑一下,说道:“本来郑某应该恭候楚国公大驾的,却不料晚来一步,倒让楚国公等着郑某了,郑某实在是惭愧!”

      陈子龙笑着说道:“无妨,长公子如今可是郑家的头面人物,大事小事那肯定是多的很,自然是脱不开身了。但却不知今日长公子忙的是什么事?莫非还是郑鸿逵的家眷来哭诉,求你尽快放了他?”

      郑森打了个哈哈,说道:“俗务,俗务,实在不值一提。”他将话锋一转,忽然问道:“怎么不见蔡德英等洪英先生的高徒?莫非郑某来的晚了?”

      林清华与陈子龙对望一眼,随即由陈子龙解释道:“如今他们正在校场向洪英先生的【创建和谐家园】门徒训话,若是长公子再来晚半个时辰,也许真的赶不上了。”

      郑森忙道:“还好,赶得不算太晚。”他转身将缰绳交到一名亲兵手中,随后走上几步,与陈子龙、林清华并列而行,口中则道:“虽然我没跟洪英先生学过多少拳脚功夫,可是毕竟是拜过师的,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如何我也要来拜上一拜的。”

      三人边走边说,不多时就来到了校场。

      林清华放眼望去,见那校场占地近百亩,西边搭了个高台,高台的旁边则搭了个大帐篷,帐篷上皆是白布挽联,想来洪英的灵柩就停放于此了。

      整个校场站满了人,他们人人头缠白布,身穿孝衣,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大片。

      蔡德英与马超兴等人见林清华来到,立即迎了上来,向着他们抱拳行礼。

      林清华从一名洪英【创建和谐家园】手中接过一条白色腰带,由卫兵帮忙系在腰上,随后向蔡德英等人抱拳作揖道:“林某此次前来,一为给洪英先生送行,二则是前来向几位道歉的,假若镇虏军能够及时出击的话,那么洪英先生很可能不会罹难,林某实在问心有愧。”

      蔡德英忙道:“不敢,不敢。楚国公千万不要这样自责,那日楚国公还没到军营,就已完全昏了过去,任凭怎么喊也喊不醒,倒真是吓了我等一跳呢!既然楚国公一直昏迷不醒,那么这救援不力一事实在不是楚国公的错,此事无论如何也无法怪到楚国【创建和谐家园】上的。”

      听到蔡德英这样说,林清华心中稍微好受了些,不过,他也从蔡德英的话里隐隐听出,他们似乎也认为镇虏军救援不力是洪英殉国的原因之一,只是无法怪到林清华一人头上罢了,看起来他们对于镇虏军还是有些芥蒂的。

      林清华暗叹不已,随后说道:“林某此次前来还有一事,那就是要多谢诸位出手相救,否则的话,林某早已死在朝阳门边了!”

      蔡德英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楚国公千万别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这时,马超兴亲手将一条白布条递到郑森面前,他向郑森说道:“长公子也是师父他老人家的徒弟,请以师徒之礼祭拜。”

      郑森先是一愣,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接过那条白布条,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腰上系着的那条为其父郑芝龙守孝的白布腰带,随后他伸出两手,将那马超兴递过来的白布条举过头顶,由一名亲兵将那白布条系于额头之上。

      林清华与郑森由蔡德英领着走入充做灵堂的大帐篷中,按照他们的指引,一步一步的将祭拜之礼完成,随后便又退出了帐篷。

      蔡德英命部下搬来几把椅子,请郑森、林清华、陈子龙于帐篷边的高台附近安坐,而他则领着一众洪英高徒走到了高台之上。

      看着蔡德英等人在高台之上忙碌,林清华有些无聊的向着四周望了望,但却发现那些站在校场之上的洪英的【创建和谐家园】门徒均望着他们三人,从他们的神色上,林清华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说出的感觉。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在看谁,但他总是感到不自在,他低下头去,看了看坐在身边的郑森的膝盖。

      郑森的膝盖上满是尘土,那是因为他给洪英的灵位磕头的缘故,由于他是洪英的【创建和谐家园】,因而他必须以师徒之礼祭拜,必须三跪九叩,倒是林清华这个外人显得轻松,只需敬上几柱香、念上一大段师爷写的祭词便了。在林清华看来,郑森与他的师兄们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当郑森三跪九叩从地上起来之后,他就拉着蔡德英说了半天话,虽然林清华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他们应该是很和气的。

      这时的郑森显然也有些不大自在,他也与林清华一样正在四周张望,当他与林清华的眼光相碰之时,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什么,遂又急忙若无其事的向四周张望。

      片刻之后,郑森终于忍不住了,他凑过去,向林清华小声说道:“今日我跟楚国公说的那件事……”

      林清华用眼角瞟了眼坐在郑森另一侧的陈子龙,随即也小声说道:“此事我已有成议,但此处说话不便,不如你我二人回去之后再行商议。”

      郑森会意的点点头,随即又坐直了身子,看着高台上的那些洪英高徒。

      此时,蔡德英他们已经忙完了,待将一张高大的太师椅安置好,其他人都跑了下去,只留下蔡德英、马超兴等五人。

      蔡德英向林清华他们三人望了一眼,并向他们抱拳行礼,随后他转身望着那些站在校场之上的洪英门徒。

      校场上本来就没有多少噪音,现在就更安静了,除了那帐篷中隐隐传出的和尚们的念经声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别的声音。

      蔡德英清了清嗓子,随即向着底下众人高喊道:“诸位师兄、师弟,今日大伙儿在这里相聚,不为别的,就为了给咱们大伙儿的师父送行!他老人家在数日之前的那场与洋夷的战事中殉国,相信大伙已经知道了,临走时,他老人家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因而本门有些事情必须及早处理。”

      他顿了一顿,随即走上几步,再次喊道:“这第一件事,就是本门立掌门之事。前些日子,忠义门的掌门不幸去世,师父急忙赶回,赶到苏州方知他已被前任掌门立为新的掌门,但老天无眼,师父他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壮大本门,就先行去了!他走时又没有遗言留下,所以这掌门一职直到现在还是空缺的。俗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咱们这忠义门当然也不能一日无掌门!前些日子一时仓促,因而暂时由我代行掌门之事,幸得师父在天之灵保佑,没有出什么大事,如今诸事已了,乱象已息,是到立掌门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底下就有几人高声喊了起来:“蔡师兄精明强干,我们推举蔡师兄继任掌门一职!”

      底下的人三三两连也都跟着喊了起来,眼见着众人的情绪就要被调动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00: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