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帅放心!除非卑职不在了,不然临海决不会让发匪攻破!万一临海不守,这些火炮也不会有一门留给那些发匪!”程学启拍着胸脯高声保证道。
“大帅,亲兵营、鼎字营、铭字营、庆字营……现已集结完毕,是否马上就出发?”
李鸿章正背着手在屋里不停地踱着步,见黄翼升衣衫尽湿走进来热切地望着自己,想了想道:“慢着,昌岐,方忠离开后本官考虑良久,觉得那些火炮还是带上比较好。发匪如今并不知道我们要撤了,这种天气下他们就是发现了也无法马上追击我军,况且方忠的方字营会在临海给我们抵挡住那些可恶的逆贼。我看大有时间把火炮撤到镇海去,若这样丢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程学启走后李鸿章越想越觉得不对,一下子把五百门大炮都丢弃了怎么说都有些说不过去的,毕竟现在只是怀疑发匪在前面摆了个圈套等自己钻,各种情报并没有证明自己的处境真的这么险峻,这样放弃火炮是不是太胆小?若自己猜测失误了,不是平白损失绝大多数的火炮了?要是给曾帅手下知道了谁知道他们会怎么笑话自己呢!李鸿章想了半天觉得还是把火炮带走比较好,如果证明了发匪过来追击自己到时候再丢弃也不迟。而且下着这么大的雨等发匪发觉自己撤了还不知道是多少时间后的事情呢!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黄翼升眼前一阵发虚,带着火炮撤退?!大帅不会是头脑发烧了吧?从这里到镇海三百多里的路程,就是不带火炮也要走上三天,带上这些笨重无比的火炮大帅打算走上几天?至于寄希望雨天可以掩护我军撤退那更加扯淡了,这么大的雨道路泥泞,火炮怎么可能迅速移动?何况台州地界到处都是发匪的密探,想要隐瞒这么大一支部队行动真是比登天还难!人家要是轻装追击,我军带着火炮又能走多远?从双尖山战斗中可以看出发匪的武器决不弱于淮军装备最好的部队,而且那些叛匪打仗极为凶悍,面对几百发匪守卫着小小的双尖山淮军就损失了六百余人,至于临海,纯粹是人家有意让给我们想要麻痹大帅的,怎么能用守卫临海的发匪来估计整个发匪战斗力呢?等他们大队人马上来了那还得了?!那些发匪明明就是摆了个陷阱等着我们跳进去,现在走到临海已经极为危险了,时刻都可能被人家围攻,要是不马上迅速撤退,等人家围上来了再想跑可就插翅都难飞了!看来顺利地南下虽然让大帅有了一些怀疑,不再坚持要占领温州了,可临海的守军还是让大帅对那些发匪预计失误了。
“大帅!万万不可啊!火炮决不能带到镇海去!一路上带着这些笨重的火炮我们能走多快?洋炮以后还能再买,要是贻误时间给发匪追上了那损失可就大了!不要说这区区几百门火炮到时保不了,就是大帅您也难以走脱了呀!”黄翼升嗓子都变了,急切地叫了起来。这可是关系到数万部队的生死,决不是一般地演练部队行军!虽然自己回到庐州后就觉得和李鸿章之间好像隔着厚厚地一堵墙,俩人说什么事情都谈不到一块了,大帅也不再象从前一样尊重自己的想法。但今天为了整个淮军的安危还是应该再尽尽人事。
李鸿章不高兴地瞪着黄翼升,自从黄翼升离开匪区后就老是说那些发匪怎么强大,怎么不可战胜,时刻都在扰乱军心!他是不是想把这些火炮送给叛贼作为礼物?想到这里李鸿章朝黄翼升低声喝骂道“慌张什么?!有什么好紧张的?难道这些洋炮是那么容易买来的?现在敌人并没有发觉我军行动,真要追来再想办法也来得及!带走还有保留的机会,要是留在临海,这么多的洋炮必然不保了!真是废物……退下!”
黄翼升不死心地继续苦苦哀求“大帅,这可关系到数万家乡子弟的身家性命,带着火炮撤退乃是下下之策!请大帅再斟酌一二……”
“退下!”李鸿章打断黄翼升话音,高声怒喝道。门外的亲兵冲到门口望着里面一脸怒气的李鸿章。黄翼升看了看跃跃欲试要把自己带出去的亲兵,看来自己再说什么大帅也不会听了,数万淮勇将因为大帅一时犹豫断送了大好前途!黄翼升长叹一口气心中无奈地想到。见李鸿章正冷冷地盯着自己,黄翼升感到自己一时苍老了许多,无言地给李鸿章行了个礼转身踉跄地走了出去。
见黄翼升孤独地走了出去,李鸿章感到自己满肚子的火一时无处宣泄,既然这个黄翼升老是乱我军心,这次干脆就让他呆在临海算了!想到这里李鸿章阴沉着脸对门外的亲兵恨恨地说道:“传令下去!让琴轩的鼎字营负责前面开路,省三的铭字营在后面押阵,其他各营都在中军,全军朝镇海前进!另外让黄翼升辅佐程总兵守卫临海,镇海他就不用去了!去吧。”
“回来!”看着亲兵转身就要出去,李鸿章想起了什么大声叫住了就要出去的亲兵,慢走两步来到亲兵面前低声交代道“告诉潘鼎新,台州之民受逆贼小利,迷溺过深,果于从逆,如我军行踪被他们发现必然给逆贼通风报信。此次北上保密第一,沿途所遇民匪尽其根株,不留馀孽!绝对不得泄露我军行踪,不然我军危矣!下去吧。”
亲兵打了个寒颤“……喳!”
“黄大人,回去吧,大帅已经走远了。”送别了北撤的李鸿章,程学启转身要走的时候见黄翼升目光呆滞地望着李鸿章远去的方向,在他身边轻声说道。
“唉,走吧。”黄翼升反应过来,收回目光黯然说道。
“黄大人,大帅为何不让大人一起北上?大人乃是大帅左膀右臂,此次北上消灭肆虐庐州之发匪,有大人在大帅身边,不是对大帅更有帮助?”回去的路上程学启旁敲侧击道。李鸿章离开时候把黄翼升丢在了临海,这让程学启心中十分不爽。黄翼升官职是提督,自己只是一名总兵,把这么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留在这里,到底由谁指挥作战?还有大帅本来答应留给自己的五百门火炮到最后也不给了,不光大帅手中的火炮不给了,临走的时候还把自己统率的大多数火炮也给拉走,只把五十门自己制造的【创建和谐家园】留给了自己,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让程学启感到极为不满。
看着一脸不解的程学启,黄翼升苦笑道:“程大人,难道你认为大帅是真的想要回到庐州剿灭发匪么?程大人为何不想想,大帅放着温州大股发匪不剿为何要不远千里回庐州去?”
给黄翼升一说程学启头脑中立刻乱成一团,难不成大帅在骗自己?程学启迟疑地说道:“大帅说安徽现在情况紧急,我军必须马上回去援救庐州,若庐州若有失我们就成了无本之木……难道不是这样?这跟大帅把黄大人留在此处有何关系?”
“程总兵并没有和温州这里的发匪交过手,对这些发匪不了解。这里的发匪不同于其他地方,狡诈凶悍,火力犀利。此次我军南下一路并未受到发匪阻挠,不知程总兵认为如何?”黄翼升看着低头不语的程学启,继续说道“此次我军如此顺利深入发匪乱区,极有可能是发匪故意让我军深入的,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把我军包围在温州附近诱而歼之。上次攻打温州大帅已经吃过亏了,数千淮勇最后都成了发匪俘虏,当时发匪不过数万之众,如今发匪已有数十万,洋枪无数,火炮数千门,拥有福建、江西、浙江大片地盘。天京之战,十万湘勇溃于一旦,南昌不过几天工夫,数万守军灰飞烟灭,堂堂江西巡抚沈大人也成了发匪的阶下囚。难道程总兵认为我们可以一战平定这样的发匪吗?我曾经在温州过了一段日子,那边的发匪极得民心,士气极为高昂,再加上武器锐利,非一般叛逆可比。”
程学启有些明白了,看来黄翼升是因为惧怕和发匪作战和大帅闹的不愉快,这次大帅是想把这个累赘给丢弃了。想到这里程学启马上又想到了自己,既然让黄大人留在临海是在丢包袱,那么把自己和自己手下五千人留在临海是对自己的信任吗?莫非大帅是把自己给甩了?程学启一阵心寒,没想到自己为大帅拼死作战最后却得到了这种待遇!程学启脑袋里面嗡嗡做响,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亏自己还以为投奔李大人是明智之举,原来李大人还是轻易地就把自己给抛弃了!
“大人是否劝过大帅?不知大帅是怎么说的?”程学启想要了解的更详细一些,看了看四周,周围并没有什么人,低声问黄翼升。
黄翼升懊恼地说道:“怎么可能没劝过?在宁波时我就劝过大帅不要轻易南下,南下必然吃亏!明智之举乃是把部队撤到上海去,借助上海的洋枪队先攻打发匪老巢,金陵收复,发匪必然军心大乱,到时一股股吃掉外围那些发匪,先断温州羽翼,最后合全国之力一举灭之!可惜大帅并不听我的,只想到靠发匪不注意一战拿下温州发匪老巢。实际上人家既然召开什么参议大会,戒备必然森严,如何有机可乘?大帅幻想的情形根本不可能会出现!程总兵以为大帅以前跟你说的把五百门火炮留给你是对你的信任吗?那是大帅为了甩掉拖累部队行动的包袱!至于现在又把火炮给带走了,那是因为大帅后来又认为温州发匪一时不会想到我军会后撤,再加上雨天遮蔽了发匪的注意,临海又有骁勇善战的程总兵帮他抵挡发匪可能的猛烈追击,大帅觉得大有机会把火炮带回去而已。程总兵明白了吗?”黄翼升并没有说明是因为自己大力反对携带众多火炮一起撤退,这才和大帅引起了激烈地冲突,最后让大帅把自己给丢弃了,现在自己在临海手中并没有一兵一卒,安全方面需要依托程总兵的保护,可不能让程学启对自己有任何不好的想法。
程学启对李鸿章更加不满了,这不明摆着让自己当替死鬼吗?!难道自己应该继续给这个不仁不义的家伙卖命?见黄翼升对李鸿章也是一肚子不满,程学启觉得自己和他有些同病相怜。数千人的生命现在掌握在自己手中,程学启觉得肩上的担子无比的沉重,这些人可都是自己千辛万苦地一个个招来的啊!对自己又无比地忠心,让他们平白送死,程学启怎么想怎么觉得心痛。自己打仗喜欢猛打猛冲,现在的情况让自己拿主意好像有些太勉为其难了,黄翼升此人比较喜欢动脑子,大可跟他商量一下。想到这里程学启虚心地朝黄翼升请教道:“黄大人你看我们下步应该怎么办?是留在临海坚守还是紧随大帅撤退?”
“撤退?程总兵,要是给大帅发现我们跟着他后撤,你说大帅会怎么想?军法森严啊!恐怕到时你我二人大好头颅就不保了!何况大帅带了众多的火炮,行动必然迟缓,那些发匪耳目众多,行动迅猛,若是发现了必然召集全部主力一路追杀我军,到时军心不稳,又能逃出多远?还不是被发匪给一股股地吃掉了?唉!还能有什么办法?只有死守临海一条路好走了。”黄翼升看着程学启感慨地说道“本来我们可以借发匪注意力都放在大帅身上,把部队通过仙居、青田方向进入处州的,这样一来可以乘温州空虚,注意力不在我们身上真的偷袭温州,二来若是温州戒备严密,我们可以和处州的守军会合起来,这样至少安全方面可以有保障,可惜大帅不会让我们这么干的,如果这样做国法难容啊!”
黄翼升现在心中十分郁闷,自己对大帅一向忠心,到头来还是让大帅把自己给甩了,早知如此自己还不如留在温州做个小百姓没事钓鱼饮酒为乐比较好!至少耳根清净什么都不用考虑了,现在这样子,自己要么战死临海,要么再次被人家俘虏。黄翼升在心中暗暗地问自己,自己现在想死吗?好死不如赖活着,答案是自己还不想这么早就英年早逝!那么只有被俘一条路可以走了。可是被俘对一个武人来说是极为窝囊的事情,说出去自己的脸面都没了!黄翼升心中苦笑着,要说世上有什么比被俘还要窝囊的,看来只有两次被相同对手给俘虏了。
还有其他道路好走吗?黄翼升心中不停地问着自己。淮军已经是清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了,要是淮军此次全部损失在浙江,大清危矣!至于发匪,金陵之发匪和温州好像并不一样,金陵只知道妖言惑众,把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真正可恼可恨!至于温州好像就温和多了,至少自己在温州城内就没有见到有留辫子而被杀之人,另外城内那些读书人只要不拿起武器反抗他们,口头说说他们只是一笑置之,生活困难还多方接济,对西方妖教因为自己也是发匪所以并不反对,但他们也没有支持,可以说还想方设法地消弱那些妖教势力。自己是否应该投奔温州?也许那边可以让自己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黄翼升突然觉得自己头上的天空露出一线曙光,但马上乌云又被遮盖住了。投降叛逆?中国自古都说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自己这要一投降不是成了贪生怕死之徒了?恐怕后代一辈子都被人家指着后脊梁骨抬不起头来!
“打!只有打!宁死也不投降!”黄翼升咬了咬牙狠狠地低声说道。
“自然要打了,难道还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吗?”程学启闷闷不乐地说道。
程学启心中很明白,其他道路自然是有的,而且自己已经走过一次了——那就是投降!只是自己是从太平军中投奔李鸿章的部队,自从到了淮军后,自己在战场上和原来的同僚拼死厮杀,太平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帽子上的红顶子,这要是再投奔太平军,天京的天王会饶了自己?还有太平军中掌管军事的忠王也不会放了自己啊!这条路是万万不能走的,大不了把一条性命交代在临海罢了。黄翼升嘴里刚说了打字,心中又再次活动起来,没有注意到程学启所说的话。弃暗投明乃是明智之举,现在温州并没有占领整个国家,并且他们也没有显得有势如破竹取代大清的样子,此时加入别人也不会有什么话可说。要是温州以后取得了整个国家,自己还不是开国元勋?荣华富贵可就在眼前了!历史还不是自己想怎么书写就怎么书写?而且胜利之人是不会受到指责的。死,黄翼升并不害怕,可自己理想的牺牲方式是战死在反抗外国入侵中,并不是窝囊地倒在可能是未来中国军队手中,自己是否应该留条后路呢?
俩人各怀心事闷闷不乐地朝大营走了回去。
“杨铭,过来,我有事情和你说。”黄翼升回来阴沉的住所,低沉着叫来了自己的亲兵。
杨铭连忙紧走两步,低头抱拳说道“大人,不知有何事交代?”
黄翼升看着面前的亲兵,眼珠不停地游移着,头上冒出滴滴虚汗,手紧紧地握成拳头,然后又慢慢松开了。黄翼升在屋子里缓慢地踱着步,黄翼升都觉得双腿灌了铅一般,沉重无比。
“去看一下,外面有没有人?”好一会儿黄翼升才无力地低声说道。
杨铭轻轻走到门外,仔细地左右张望一番又走了回来“回大人,外面没有人。”
“哦……”黄翼升低沉地长嘘一口气,缓缓地倒在椅子上,手扶着头闭着眼想着心事。
“大人,已经很晚了,大人是否先休息一会儿?”杨铭担心地看着他的老长官。杨铭还从来没有见到如此失落的黄翼升,不知道大人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黄翼升抬起头来,疲惫无比地看着眼前的亲兵“你跟了本官有多少时间了?”
“回大人,小人从小就跟着大人了。”
黄翼升沉声问道:“那么本官对你如何?”
杨铭连忙跪了下来“大人待小人如同再生父母,从来就没有亏待小人。如大人有什么事情要小人去办,小人甘愿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黄翼升微微点头“很好,杨铭,我记得上次你陪同我一起在温州待过是也不是?”
跪在地上的杨铭一愣,不知自己的大人为何突然提起这见事情。上次黄翼升身受重伤,杨铭时刻都陪同在他身边,后来在溃退时候俩人都被温州给俘虏了。后来黄翼升坚决要求回来,杨铭也追随他的上司一起回去,自从回到安徽后长官就严禁自己和别人谈论关于在温州的所见所闻,不知长官现在为何要提出这个问题?
杨铭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黄翼升“大人……是。”
黄翼升站了起来,走到门口朝外面谨慎地望了望,回过头来走到杨铭身边“你跟我说实话,你感觉温州那边怎么样?没事情,有什么就说什么好了,本官不会因为你说实话责怪于你的。”
杨铭不知道他的长官今天是怎么了,怎么专说一些废话?温州到底怎么样,黄翼升当时也是在那边的,难道他自己没有见过吗?不过既然长官问自己,自己还是要回答的“据小人所看温州那边好像生活比较安定,街面上货物较多,这个……那边的发匪待人好像比较温和,并没有虐待我们这些被俘的小兵。而且我们说了什么对他们不友好的话他们也只是一笑置之。”
虽然长官说过让他说真话,而且说了也不怪罪他,但真话怎么可能乱说呢?!说不定自己刚开口说了真话,脑袋马上就落地了!黄翼升围着杨铭缓缓地绕着圈子,杨铭感到后背一阵冰凉,不知道自己的长官会怎样对待自己。黄翼升开头说道:“就是说温州那边还是不错的?”
“这个……我们这里也是很不错的。”杨铭打算和稀泥了,他在心中不停地发着誓,以后打死自己也不在没有了解到长官真实意图前说出心中想法了!这样实在是太危险。
“杨铭,……我打算到温州去,不知你觉得如何?”黄翼升终于迟缓地对杨铭说出自己心中想法。杨铭一直都跟在他身边,黄翼升并没有拿杨铭真的当什么亲兵,而是拿他当自己的子侄,并且杨铭上次也和自己一样被俘在温州待过一段时间,自己要是离开李鸿章到温州去,身边有个可以信赖的人还是显得放心些。
“大人……”杨铭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这个即熟悉又陌生地长官。
“怎么?是否不好?”黄翼升又动摇了,要是自己的亲信都对到温州去十分畏惧,自己还有必要过去吗?
杨铭连忙摇着头,脸上跃跃欲试的表情显露无遗“不是,大人到什么地方去,小人一定紧随大人身边!大人到温州应该是明智之举!”
“那好,你跟我马上带上便衣从北面出城到南边去,要是晚了,据我估计温州那边就要围攻临海,到时候再想出城可就难出了。”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黄翼升心中暗暗地骂着李鸿章。
冬天的雨夜中是十分寒冷的,漆黑的夜里雨水自天而降,落在地上哗哗作响。几个守卫正躲在朝天门城门下低着头拢着手不停地跳着脚,抱怨着这个该死的雨天,盼望着时间赶快过去,好让其他人来代替自己守卫城门,同时还对在城头上的那些同僚表达自己廉价的同情。夜已经很深了,自从城内的李大人率领着手下离开临海后,城内就一片死寂,他们在下面还有门洞可以躲雨,城头上的那些同僚可就悲惨多了,还得挺立在风雨中任凭刺骨的风吹雨打,时刻警惕城外南窜的那些发匪借助雨天杀个回马枪回来攻城。
哗哗作响的雨声中,从东边传来急促地脚步声,无精打采的守卫停止了抱怨,警惕地望着东面——两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冷雨中,慢慢地清楚起来了,从东边的街道上走过来身穿蓑衣,把草帽深深地压下来遮住了面庞的两个人。俩人正急冲冲地朝这边走了过来。守卫马上紧张起来了,这么晚的天,又这么冷,这两个家伙是干什么的?!
几个守卫冲了上来,拔出腰刀拦住那两个人,其中一个小头目大声喝道“站住!什么人?!”
城上的守卫也被下面的情况吸引了过来,手中的洋枪齐刷刷地指着下面两个人。
俩人在守卫面前站住了,其中一人上前一步走到刚才说话那人面前,狠狠地甩了他一个耳光,怒冲冲地训斥着。“瞎了你的狗眼!看看我是谁?!提督有令,命我等马上出城,有紧急情报通报李大人!要是贻误了军机你担待的起吗?给我快开门!”说着那人把头上的草帽往上推了一推,露出黑着的面孔,恶狠狠地瞪着面前的守卫。
小头目无缘无故地被人家打了一耳光,下意识地举起了腰刀正要发火,却认出面前站着的是谁,“嘿嘿,是杨兄啊,您老兄早说了嘛!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杨兄不要生气嘛,小弟明天找个地方摆桌酒席给杨兄压压惊如何?”那小头目把腰刀悄悄地收了回去,陪着笑脸不停地打躬作揖。面前的这人小头目还是见过的,面前这人是李大人身边红人黄提督手下的得力亲信,连自己顶头上司程总兵见了他都是很客气的,这人如何可以得罪?要是杨铭跑到黄提督面前说自己的坏话,黄提督再跑到程总兵那边来个什么讨还公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什长还不是说牺牲就牺牲了?
杨铭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罢了,不知者不罪,这次就算了。军情紧急,还不快开城门?怎么?难道让我自己动手吗?”说着杨铭的脸又唬了下来,两眼利剑般地刺向了站在面前的小头目。
“快,快给杨兄开城门!”那头目连忙朝身边的手下吆喝着,见手下奔回去手忙脚乱地准备开城了,他又想起了什么,吞吞吐吐地问道“杨兄,不知什么事情这么紧急啊?这个……有没有出城的手令?”
“你个小兔崽子,连我也信不过?!”杨铭笑骂道,见那些守卫已经在开门了,杨铭显得心情好了许多,从身上拿出一张黄纸来“拿去,这是黄提督关于出城的手令!”
“多谢,多谢!”小头目必恭必敬地接过手令,大致看了一眼收了起来。虽然手令不是程总兵下的,但小头目也不敢再说什么了,黄提督从官职上看还比程总兵要大(注:清朝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一般为一省的高级武官,所属有镇、协、营汛各级。总兵为绿营兵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又称为总镇,所直辖之营兵称镇标。),要是非要问杨铭要程总兵的出城手令,黄提督不宰了自己才怪了呢!“这么晚还要出去,杨兄可真辛苦啊!”
“可不是嘛!不过要是不去脖子上的脑袋可就不保了。”杨铭神秘地冲那个头目小声说道,做了个砍脖子的架势,接着看了看穿在自己身上显得不伦不类的衣服,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唉,城外谁知道有多少发匪?害得我们还要化装前去追大人,苦哇!”
“那是,那是,小心为上才是。杨兄一路保重,恕小弟不远送了。等杨兄回来小弟一定请杨兄好好的撮一顿。”那头目见城门马上就要打开了,站到了一边给俩人让开大路,媚笑道。
杨铭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顿饭小弟是一定会吃的。这位大哥很会办事,呵呵,不好意思,以前好像对这位大哥没怎么见过,一时想不起你的名字了。你叫什么名字?回来后我跟大人说说,相信大人对办事得力的人会重用的。”
“小人姓李,叫李瑶。现在程总兵手下任什长。请一顿饭算得了什么?杨兄不必跟大人说了,只要杨兄看得起小人,能过来吃就已经很给小弟面子了。”李瑶对杨铭更加客气了,眼睛笑的都要眯成一条线,心花怒放地说道。
“我们走了,李兄下次再见!”杨铭见城门完全打开了,朝李瑶拱了下拳,一拉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人,急匆匆地出城朝北面去了。
“大哥,这人是谁啊?干吗对他这么客气?”见俩人走远了消失在城外的雨雾中,旁边那些小兵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就是,他娘的这家伙算是哪根葱?干吗这么臭屁?!”
“想死啊!你们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知道人家是谁吗?这人可是黄提督的亲信!要是给他听到你们说的话,脖子上的脑袋还想不想要了?没见到吗?这可是黄提督的手令,黄提督可是比总兵大人官还要大呢!”李瑶拿出放起来的手令,在手下眼前晃了一晃,又郑重地收了起来。
“嘿嘿,人家只是随口说说而已,难道大哥认为人家真的会跟黄提督提起大哥,让黄提督提携您啊?你没见人家走的多匆忙吗?‘军情紧急’啊!哪还有心情记着大哥您的名字?不要一转身就忘掉了!大哥怎么还当真了?”旁边有人酸溜溜地说道,给李瑶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娘的,哪那么多废话?!咱是什么人?不过是小小的芝麻大的什长而已,谁说过让黄提督提携了?!关门,关门!别发匪在城外埋伏着,给他们进来了你我的脑袋都不保!”李瑶老羞成怒地踢了那个不识趣的家伙一脚,狠狠地喝道。
“呵呵,大哥生气了,不会被小张说准了吧?放心,只要大哥请那个什么‘杨兄’美美地吃上一顿,再说上几句好话,大哥一定至少会当上哨官的,说不定营官也有指望。大哥到时候可别忘了兄弟们啊!”那些守卫一边关着城门,一边乱哄哄地嚷嚷起来,取笑他们的什长。雨夜中除了雨点声就没什么别的动静了,让人心里憋得慌,难得有这么个话题,干吗不好好地说上一番?!
李瑶狠狠地瞪着这些毫无大小的手下,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冲了上去赏了他们每人一脚。反驳那是不用想了,这些人是你越想解释他们越得意,嘴里面还不知道有什么更难听的话呢!“你们没听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吗?妈的,老子要是当了营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你们这些不识好歹的家伙好好修理一番!都他娘的什么人啊?!”
一阵喧闹过后,朝天门再次沉寂下来。
杨铭回头望着东边,临海北面壁立千仞的北固山在雨雾中墨黑一片,山上的城墙隐没在浓浓夜色中。“大人,城上现在看不到我们了。”
一直把脸深深隐藏在帽子下面的黄翼升轻轻推了下草帽,露出苍白的面孔,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朦胧一片,哀伤地望着临海方向久久不动。脸上不知是雨还是泪,从两颊落下消失在暴雨中。
杨铭默默陪在黄翼升身边,望着身边熟悉的面孔无声地叹了口气,看来大人虽然离开李大人投奔温州那边去了,但对城内的淮军还是深深地眷念着,毕竟大人在淮军身上灌注了太多的心血,不是说决裂就可以什么也不顾了。
天更加黑了,杨铭见大人一直都站在原地望着临海,终于开口小声劝道“大人,我们走吧,乘着现在天还没有亮赶快找地方渡过灵江,要是天亮了给城内发现就不得了了……”
“杨铭,我们到温州那边去是否真的正确?国人会否认为我是贪生怕死之徒?”黄翼升浑身充满了无力感,无比落寞地低声自言自语着,“李大人对我是有些想法,此次留我在临海也是动机不良,但我能够为了这个理由真的投降温州那边?”
离开临海,离开熟悉的淮军,让黄翼升心如刀割,自己在淮军身上灌输了多少心血,操了多少心,白了多少头发,难道就这样一走了之吗?望着静默的临海城墙,黄翼升两腿灌了铅一般,沉重地让他迈不动脚步。
杨铭心里十分焦急,现在天马上就要亮了,大人还是像一块石头般立在这里,要是再不走,给临海的淮军发觉黄提督逃跑那还得了?温州的官兵关系是自己深深向往着的,那边的繁荣也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杨铭在温州时候就已经在暗中投奔那边了,并且还在那边保证过一定会让黄大人也投奔温州,可惜自从离开温州后,大人就一直都不准说关于温州的事情,自己一直无法开口劝导大人,现在大人既然自己提出投向温州自然是大大的好事一件,怎么一离开临海大人又犹豫了呢?不过现在也只能耐心地劝导大人了,“大人,临海周围都是温州军队,李大人这么一撤,温州那边要是发觉了肯定会拿临海出气的,虽然大人跟程总兵情同手足,但大人千金之躯如何可以跟临海一起玉石俱焚?小人在温州的时候,知道那边还是很看重大人您的,也许大人到了温州那边,还可以想办法保留临海城内的军民,使得淮军能尽量地保留一些元气,这可是大人为淮军考虑,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啊!温州那边兵精将广,人才济济,如何是三万淮军可以抵抗的?淮军战败是迟早的事情,留在李大人身边决无好处!李大人心胸狭窄,疑心甚重,只知道自己的安全,别人的生死并不放在心头。如何能长久地呆在李大人身边?而且大人既然已经离开临海,现在要是再回去也是不可能了,不然程总兵会怎么看大人您?要是北上追李大人,难保李大人不会以临阵脱逃处分大人,请大人三思啊。”
黄翼升回过头来,凌厉地望着身边的杨铭。杨铭心中一阵发毛,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慢慢的,黄翼升的眼神柔和下来,不再让杨铭感到害怕了。黄翼升把头沉重地低了下来,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脸上写满了悲伤、痛苦、无奈、失望,杨铭还从来都没见过一个人脸上可以同时表露出这么多的表情!
亲兵所说的黄翼升都明白,只是突然要离开淮军还是让黄翼升心里不停地痛苦挣扎着,浑身感到一阵阵地乏力。胸口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沉重无比。嗓子有些发痒,眼角发酸。
“走吧。”黄翼升终于开口低声说道,转身朝南边拖着沉重的脚步缓慢前行。
杨铭见到黄翼升高大的身躯在雨夜中显得有些佝偻,一步一步都走的那么迟缓。看来黄大人对淮军还是很舍不得的,不然心情为何会如此苍凉如此沉重?走出这一步是如此的艰难,只是大人要是跟临海真的来个什么共存亡得话,那可是太不值得了!杨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紧走两步跟在黄翼升后面,一起消失在夜幕下。
“班长,那边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过来了!是不是敌人的密探啊?”梁作杰趴在山头正望着山下,突然小声对身边林毅叫了起来。
“哪儿呢?”正背靠大树眯缝着眼打盹的林毅一骨碌翻了个身爬了过来,顺着梁作杰的手指望去,灰蒙蒙的晨光下,灵江江岸上出现了两个探头探脑的影子,俩人正渡过灵江偷偷摸摸地朝这边摸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着。
林毅精神立刻上来了,自从晚上旅部派他们在江边监视对岸,林毅已经在这里呆了八个多小时了,对岸还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现在总算是有情况出现了!
“小梁小张,上去几个人给我把他们抓过来!记住要活的,别给我抓两个死人过来!”林毅低声地朝身边战士下达命令,这两个可疑的人不知道是平民百姓还是清军的侦探,一定要抓过来好好问个清楚,如果是清军的密探可以从他们嘴里了解到敌人现在的情况,要是老百姓可就得好好赔礼道歉一番后给放了,千万别下手太重搞死了!
“明白了。”梁作杰低声答应,朝后面微微地一挥手,带头朝下面悄悄爬了下去。
林毅在山上紧张地朝下面望去,两个模糊的影子慢慢清楚了,是两个穿着蓑衣戴着草帽的人,俩人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着,在俩人旁边出现了几道身影从山上朝他们摸过去——是梁作杰带着战士们过去抓俘虏了。很快的,几个战士猛地朝那俩人扑了上去,把他俩按倒在地,迅速地反扭住手抓了起来。林毅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这俩人怎么没有反抗?难道他们不是清军中的吗?俩人被战士们推着走上了山头,几个战士警惕地在后面断路,提防有清军偷袭他们。
走到近处林毅见到俩人头上的草帽已经不见了,可能是被战士们推倒的时候弄丢了吧,俩人脸上都是稀烂的泥巴,还有几根野草粘在上面,样子十分狼狈。见到他后,俩人神志显得有些紧张,眼中流露出一种奇怪的眼神,但不是惧怕,也不是惊讶,这是什么呢?林毅心中暗暗想到。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出现在这里?好好说出来,我军不会虐待你们的。”林毅见俩人一直都没有开口,只好自己先说了。
“这位官长,我叫杨铭,你们是不是温州方面的部队?”那年轻的瞅了眼身边人,平静地开口说道。“我们要见你们的官长。”
林毅更加奇怪了,叫自己官长的说明他们不是我军自己人,但不叫发匪而称呼温州部队也不是清军那边对我军习惯性的称呼,说是老百姓吧,那有老百姓要求见部队首长的?这俩人到底是什么人?“会不会是来投降我军的?”林毅脑子中突然窜出一个念头。
林毅望着俩人努力想从俩人表情中看出一点什么,平和下语气,缓缓地说道:“我们是温州部队,但我们不兴叫什么官长,你叫我林班长好了。你们是什么人?是不是临海方面的清军?”
叫清军不叫清妖,黄翼升心头突然有种好笑的念头,在淮军中一直都把天京和温州的那些敌手称呼为发匪、粤匪、发逆、逆贼什么的,就是说的好听点也叫他们长毛。而天京的那些人又称清军是妖人、清妖、妖孽,两边都没一个好听的。今日在这里从温州一个小军官嘴里说出清军,真是让人感触良多啊!黄翼升在温州的时候就没有怎么听到那边对清军有什么妖匪之称,对被俘虏的清军还友好地照顾,既不打骂俘虏,也不抢夺俘虏身上的财产,还给他们看病治伤,给他们好吃好喝的。温州那边还真是能争取人心,难怪有那么多清军俘虏都跑到温州那边去了!黄翼升又想到了自己,要是温州那个“杨首长”不是一直都对自己很客气的话,自己这次会投奔他去吗?也许自己是宁可战死临海也决不投降啊!
杨铭从善如流,马上改口了“林班长,我们有重要事情要跟你们……首长讲,这里距离临海太近了,是不是到后面你们首长那边再说?”离开温州有大半年了,杨铭差点忘了温州那边时兴称呼“首长”的。
林毅仔细观察面前的这俩人,看来这俩人应该是从敌人那边过来的,但在这里他们是什么消息也不会说了,还是早点送到后方去比较好。“小梁,带两个人把这两个可疑人送到连部去。我在这里继续监视敌人动向。”
“报告!司令员,我们在前面抓到两个敌军俘虏,可他们一直都说要见最高首长,说是首长认识他们,有重要来汇报的。不知道司令员有没有空见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