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中医扬名中医高手_校对版by:笑论语》-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再者,潘老行医多年,自身的自信自然是不用说的,司马峰虽然是伤寒派的代表人物,但是毕竟算是后生晚辈,如此年纪就不知天高地厚却是有违学医之道,因此潘老也存了一番打压打压对方的心思,因此便应承了下来,不曾想竟然小看了司马峰,不慎败了半筹。

        既然话已出口,以潘老的身份自然是不屑毁约的,因此从那以后淡出了杏林,潘老本身就是江淮人,江淮中医学院院长的田鹏程算是潘老的半个【创建和谐家园】,潘老虽然淡出杏林不再看病,但是对中医的爱好却是依然存在,因此躲在了中心医院。

        当年那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大都是一些有名望的老国手,和潘老交情匪浅,因此事情过去后也是无人提起,只是限于一定的圈子知道,一般人却是不知道内幕,而司马峰虽然赢了潘老,但是为人的行事作风却是让众人不喜,因此那件事后不仅没有赢得名声,反而更加的让人讨厌,虽然潘老淡出了杏林,那一次的事情却是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他声援,司马峰也算是闹了个大乌龙了。

        潘老为人心胸阔达,虽然当时比较生气,郁闷了好一阵子,但是过后却是想开了,一心在中医学院研究中医,没有了给人看病的操劳,这身体竟然是越来越好。

        原本这样的辛秘,潘老是不愿意向人提起的,不过这一次见到王志,潘安民却是有一些感慨,王志这一段时间的事情,潘安民听得不少,以他的水平自然分辨的出真假,对王志的医术,潘安民是很欣赏的。

        王志今年不过才二十三岁,比起当年的司马峰还要年轻不少,在潘安民的心中,虽然王志如今的医术不见得强过司马峰,但是之后的成就不见的比司马峰差,因此刚才听到王志的话语,心中颇有一番感慨,才出言称赞,如今更是讲出自己的秘密也是希望王志引以为戒,不要误入歧途,毕竟如今中医势微,出一名医术不错的后辈很是不易。

        听完潘安民的话,王志也是一阵唏嘘,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样的故事,慷慨了一番却是问道:“不知道这司马峰如今去了何处,这五年来可是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物啊。”

        也难怪王志好奇,按说司马峰虽然性格不好,为人人品也差,但是医术放在那里,不应该默默无闻才是啊。

        “哼!”

        听到王志的问话,潘安民冷哼一声道:“司马峰,司马峰早已经死了,如今剩下的不过是南村一木而已。”

        “什么,司马峰就是南村一木?”

        闻言不仅王志吃惊,就是边上的崔红蕾也吃惊不已,不怪崔红蕾吃惊,实在是这南村一木太出名了啊。

        南村一木五年前出道,据说出生在日本有名的大家族南村家族,一身医术出神入化,治疗过不少疑难杂症,在国际上也是排的上号的名医,不曾想竟然是个卖国贼。

        按说日本近几年来一直在打压中医,不住地叫暄中医是伪医,更甚者还说日本的侏儒都是中医祸害的根源,应该不会接纳司马峰这个伤寒派的代表人才对。

        其实不然,日本之所以大肆的叫暄取缔中医,其中不无减弱对手的意思,众观日本现状,目前国际市场上中药贸易中,占世界贸易额80%的中药是日本生产,可以说日本现在在中药制药行业居世界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中药制药大国,因而可以说日本在中药贸易上,赚了个盆满,尝足了中药的甜头。

        日本的中药之强,首先归功于华夏的中药之弱,作为中医的发源地,中药原料的盛产国华夏,在中药制药上,其保守、落后程度的确让人不解。

        华夏在中药传统上先开方抓药,然后煎汤,麻烦、不便。而且计量上不统一,稳定性差,难以走向国际市场。传统制药的大丸药更是不方便服用,很难被市场接受。

        其次是重视对中药的科学研究也不如日本。如在号称日本药都的富山县,富山医科药科大学拥有日本独一无二的“和汉药研究所”,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中医药发源地的华夏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和汉药研究所还拥有一个世界最大规模的中草药标本及中成药开发资料馆,收集的中草药标本已达10万种以上。而且日本对中药制药,也下足了功夫,它发明颗粒剂,使中药变得方便携带,便于服用而有了人气,精确的计量,各种数据、成份的科学说明,也使得中药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于是在这个对手太弱的国际中药市场上,日本中药独占鳌头,并又返销中国。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日本对中药的重视程度,其实准确的说。日本没有中药,只有“汉方药”和“中国汉方药”,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一回事罢了。

        日本不重视中医,但是很重视中药,往往华夏的中医偏方被日本获得经过一番更改很快就可以畅销世界而且返销中国,进行大量牟利,因此司马峰这个正宗的伤寒派传人一到日本就被有名南村家族看重,甚至不惜被南村家族的族长收为义子委以重任,这几年在南村家族的支持下,司马峰可谓活的风生水起,好不风光,早已经忘记了祖宗师承了。

        听完潘安民对司马峰的介绍,王志很是有一番沉闷,不知道张仲景知道自己的后代传人如今走到这一步该作何感想,会不会从坟墓里面蹦出来。

        不管张仲景如何,王志却是有些愤怒,他和仲景相交颇深,关系莫尼,如今仲景门下出了如此逆徒,他却是要见上一见的,说不得最后出手为仲景清理门户。

      第116章 古董论

        潘安民为人很健谈,再加上自身学识渊博,倒是和王志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两人聊着聊着边上的刘云希倒是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崔红蕾可是压根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其实中医一途的流派之争并非没有一点益处,古时候流派林立百家【创建和谐家园】,各种学说才能大放异彩,到了如今一味的强调统一思想,甚至将中医划分为很多详细的小分类,其实已经走向偏门了。”王志笑呵呵地说道。

        “说的很中肯啊。”

        潘安民若有所指地说道:“在以前,要是能够拜一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为师简直就是万幸,还不整天专心研读,对待老师如亲生父母一般,可是现在你看看,大众的教育,老师们像放羊一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不用心,老师不尽力,中医之道岂能传承下去,有竞争才会有压力,到了如今却是没有几个人对中医感兴趣了。”

        “潘老所说有竞争才会有压力,可是如今中西医之间竞争颇大,按理说应该激起国人的好学之心才是,为什么反而更加的不堪呢?”这时崔红蕾倒是插上了话道。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潘安民端起手边的茶杯,准备喝水,里面已经空了,王志见状急忙添满,潘安民很是赞许地看了王志一眼接着道:“正如刚才王校长所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讲究的是未病先预,医治的是整个人体系统,并不针对单纯的病症,因此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很复杂,和西医不同的是西医容易普及,中医极难推广,门户之见尚且不说,首先没有大众化的理论学说。”

        潘安民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西医的理论很好掌握,符合现代的科学观念,再加上如见教育普及,大多数的病人都有一些常识,所以说西医的观念理论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中医却是不然,人常说古董越老越值钱这话虽然不假,但是真正认识古董的人又有几个,中医正是如此,他的历史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文化自然是千罗万象,能有几人能够看清他的真谛。”

        王志听到潘安民的一番话,心中豁然开朗,他虽然学中医一千年,在中医方面是绝对的翘楚,但是对于现代的理论和人文认识的就有限了,如今听到潘安民的“古董论”,心中的惊讶程度可想而知,这句话简直太精辟了,一句话就道清了中医没落的真相。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人们讲究的是实在,是现实,你的酒再香不过香飘百里,人家一个广告可是众人皆知,如今西医医院遍布全国,西医文化已经熏陶了好几代人,中医始终埋藏在深巷子里不出头,早就被人们忘记了。”潘安民竟然有些说上了瘾,有些滔滔不绝。

        “那不知道潘老对于如今的中医现状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王志问道,潘安民不愧是杏林四圣之一,无论是见识和对现代中医的认识都让王志钦佩不已。

        “打破常规,从基础做起。”

        潘安民道:“中医不仅能救人更能养生,最主要的是能培养人的情操,一般中医精湛的大夫都有着很好的秉性,当然司马峰直流的败类自然是有的。”

        潘安民说着笑了笑继续道:“将中医的基础知识当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直接加入学生的教科书中,让学生从小就对中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中医作为华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财富和瑰宝,即便是将来他们不从事医疗对于其他方面也是很有帮助的,上医医国的理论不仅适应于治国之道,即便是企业管理也是一样有用。”

        “哎!”说着潘安民叹了一口气道:“这种事情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如今国家全力发展经济,侧重点就不在这一块,即便是偶尔提出弘扬传统医学的号召也没有几个人会当一回事,做起来可是难上加难啊。”

        也是,如今中医已经被好多人打上了伪科学封建迷信的帽子,越是发达的城市中医越是没有立足之地,如今中医之所以还在苟延残喘和一些老一辈大国手的精湛医术是分不开的,一旦这些老一辈圣手辞世,中医没有出现强有力的接班人,不能以实际行动让国人看到希望和效果,到时候可真的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刚才潘安民的一席话可谓是精辟之极,一阵见血的道出了中医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办法,从小就给国人灌输中医理论确实是上上之策,不管学什么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啊。

        从研究学院出来,王志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潘安民的藏身之处,更是从和潘安民的一番谈话中受益良多,从小给国人灌输中医思想的办法王志没有能力去实现,他只有走另一条路子,用实际行动来唤醒国人对中医的信赖。

        说到底还是中医大夫太少,名声越来越差,再加上中医前途渺茫,即便是学习中医的人也是没有底气,所以要想打出中医的名气,还是要从未来的待遇和就业着手。

        王志思考一番,决定将中医学院首先打造成一所集学习治疗盈利为一体的院校,让所有的师生彻底感受到利益,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如今沈婕妤的一千万款子也快到了,但是后续的资金保障却是依然没有着落,中医学院单靠学生的学费根本就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更何况王志以后还打算对一些贫困生完全免费招生,这样困难可是更加的大了,所以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盈利机构。

        回到办公室,王志思考了一番,决定先把自己掌握的几种大众药剂配方拿出来批量生产,给中医学院的资金提供保障。

        如今王志手中有着好几种可以批量生产的药剂配方,拿出任何一种都是极为有影响力的,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目前的中医学院可是不具备独自生产的能力。

      ¡¡¡¡Ë¼À´ÏëÈ¥£¬ÍõÖ¾¾ö¶¨»¹ÊǺÍÉòæ¼æ¥µÄÔªÔª¼¯ÍźÏ×÷£¬Éòæ¼æ¥ºÍÍõÖ¾ËäÈ»²¢Ã»Óжà´óµÄ½»Ç飬µ«ÊÇΪÈË»¹ÊDz»´íµÄ£¬¶øÇÒÕâÒ»´Î¾è¸øÖÐÐÄҽԺһǧÍòµÄ¿î×Ó£¬Ò²ËãÊǰïÁËÍõÖ¾´ó棬ÍõÖ¾¿ÉÒÔÔ¤¼û£¬×Ô¼ºµÄÒ©¼ÁÖ»Òª´ò³öÃûÉù£¬ÒÔºóµÄÓ¯Àû¾ø¶Ô²»Ð¡£¬Ò²ËãÊdz¥»¹Éòæ¼æ¥µÄÈËÇé°É¡£

        其实以前王志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一方面比较忙,另一方面他一个人有些吃力,一直没有生产出药品来,如今有了潘安民这尊大神可就不一样了,只要将药方交给潘安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应该能出样品药物了,有了样药,后面的事情可就好办了。

        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就到了饭点了,正说去吃饭,何阳喜滋滋的跑了进来,一进门就喊道:“王校长,钱要回来了。”

        “要回来了就要回来了,兴奋个什么劲啊,本来就是我们的。”王志没好气地说道。

        “呵呵,不是,您猜要了多少?”何阳一脸神秘地说道。

        “不就是二百万吗,难道还能变成五百万不成。”王志有些无语,何阳这家伙真是的,竟然还来这一套。

        “哈,您简直神了,就是五百万。”何阳大笑道,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创建和谐家园】。”王志爆了一句粗口,没想到梁秋生这家伙诚意还不小,要知道五百万听起来不多,但是对中医学院来说绝对算是巨款了,中医学院再怎么说也有学生的学费之类的,平常要钱也就是维持学校的教师工资和一切杂七杂八的花费,真要不了多少钱,要是别的什么都是有专门的扶持资金的,属于专款专用,这一次一次要来五百万绝对是不少了,沈婕妤才捐助了一千万就让王志兴奋不已了。

        “走,吃饭去,今个我犒劳你。”王志也是心情大好,笑呵呵的拉着何阳道。

        “怎么能让您请呢,这笔款子能要到可是您的功劳,我只是跑跑腿而已。”何阳笑道,他心里自然是清楚的,前几天去要钱人家一毛不拔,今个过去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是泡茶又是小吃的,最后还问二百万够不够,何阳简直傻眼了,自己都没说话人家直接批了五百万,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待遇,不用想何阳都知道是王志的面子。

        “好了,出去吃饭了。”王志简直被何阳打败了,以前还没怎么发现,自打来到中医学院,发现这家伙溜须拍马简直就是行家,随时见缝插针。

        学校的餐厅虽然也有饭提供,不过王志实在不喜欢,倒不是饭堂的饭菜质量不好,而是气氛不好,虽然校长有单间待遇,王志却不喜欢在学生面前搞特权,还是出去吃的自在,不差那点钱。

        中医学院虽然不景气,但是围绕在学院周围的饭店超市却是不少,来中医学院上学的也不乏有钱人家的子弟,周边的生意倒也不错。

        王志来了这几天还真没在这周围吃过饭,拉着何阳也有让何阳给自己介绍饭店的意思,要是味道不错,以后就定在这儿了。

        还真别说,何阳虽然来了不到半年,对这一带的饭店可是很熟悉,带王志去的是一家味道很不错的湘菜馆。

        平常吃饭,王志倒是没有多么讲究,两人进去随便在大厅找了个座位坐下,点了几个家常菜,要了一瓶红星随意的吃着。

        来这饭店吃饭的大都是中医学院的师生,王志虽然来的时间短,但是学生们还都认识他,他坐下没多久,这上前来打招呼的可是不少,搞得王志又是郁闷不已,一顿饭吃了二十分钟就草草收场了,刚准备结账,突然听到楼上传来一阵打闹声,听到声音,王志顿时眉头一皱,这上面的人也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如今闹起来他却是不能不管的。

      第117章 司马峰的来意

        二楼一般都是饭店的包厢,这个饭店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五脏却是齐全,二楼也分布着五个小包间,当王志走上二楼的时候,正有几个中医学院的学生和几个日本人争吵着。

        这几个日本人说话都是字正腔圆,说的很地道的普通话,不过王志还是一眼看出了他们的来历,以王志的眼力要分辨出他们自然不是难事。

        这几个学生都认识王志,看到自家校长上来都是有些心虚,急忙退到了一边,有一个个子高大的男孩小心地向王志说道:“王校长,这几个人要小雅陪他们喝酒。”

        王志上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几个学生共有两男两女,应该是情侣关系,虽然说学校谈男女朋友已经算不上新鲜事,但是这么碰到校长面前还是难免有些不自然的,虽然说王志这个校长实在年轻了些。

        刚才高个子的男孩在说小雅的时候有一个女孩明显脸红的退后了几步,应该就是那个小雅了,王志随意的打量了一眼,发现女孩确实很清纯,长的虽然不算多么漂亮,但是身上的气质却是不差。

        那几个日本人听到高个男孩的话显然愣了一下,为首的一位中年人却是试探地问道:“这位可是王志王医生?”

        王志斜眼看了中年热一眼,他看得出来边上的三个人虽然是日本人,但是这个中年人却是地道的中国人,看到那几个日本人对这个中年人相当的恭敬,王志就知道对方的身份不简单,不曾想对方竟然认识自己。

        “不错,我就是王志,不知道您是?”王志客气地问道。

        “鄙人南村一木,很荣幸见到王先生。”中年人笑着伸出手道。

        “你就是南村一木?”王志听到对方的话很是奇怪地看着对方,却是没有伸出手,他可是有些惊讶了,这早上才听潘安民说了这司马峰的事情,不曾想下午就见到了,难不成这司马峰是奔着潘老来的,未免有些太巧合了吧。

        “怎么,王先生认识鄙人?”中年人被王志亮在当场却是没有生气,依然笑呵呵地问道。

        “呵,呵,呵。”王志冷笑三声道:“没听说过。”

        “八嘎!怎么和南村君说话的。”

        听到王志的回答,站在司马峰身后的一名青年人冷着脸说道。

        “你想让我怎么说话,小鬼子?”

        王志不屑的撇撇嘴道:“你也就是晚出生了几年,赶上好时代了,要不然老子现在就了结了你。”

      ¡¡¡¡¶ÔÓÚÕâЩÙÁ¿Ü£¬ÍõÖ¾¿ÉÊÇûÓÐÈκεĺøУ¬ËûÔÚÄǸöʱ´úÉú»îÁËÄÇô¶àÄ꣬¶ÔÕâ¸öÖÖ×åµÄÈ˵Äö»õã¿ÉÊÇÖªÖ®ÉõÉî¡£

        以前在唐宋时期,华夏强盛的时候,倭人压根就是华夏的奴才,一旦华夏衰败,这些倭人绝对会反过来咬主人一口,可谓是龌蹉之极。

        在明朝末期,我国的边关就没少受倭人的骚扰和残害,清朝末年到建国初期的那一段凄惨岁月虽然王志没有经历,但是他从小可是没有少接触那一段历史,也算是个愤青了。

        “不得对王先生无礼。”司马峰轻声的呵斥了那个青年一句,青年恭敬的退下,司马峰才笑呵呵地说道:“鄙人这次专程从日本赶过来就是特意求见王先生的,没曾想还没来得及拜访就遇到了,可真是有缘啊。”

        听到司马峰如此说王志却是有些好奇了,不知道这个家伙找自己有什么事,不管对方有什么事,王志却是不屑与这种人交往的,要不是司马峰来到江淮境内,就这么动手会惹上麻烦,王志真想就此解决了这个司马峰为仲景清理门户。

        “算了吧,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今个这事就算了,趁早滚得远远的,免得我心烦。”王志摆了摆手施施然领着何阳和几个学生走了下去。

        司马峰看着王志离去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再怎么愚蠢也看得出王志知道了他的身份,当年他和潘安民那个老家伙打赌不曾想竟然惹起了杏林众人的不屑,想必眼前这个王志应该就是出自其中某人的门下吧。

        司马峰若有所思,从怀里掏出一张古朴的残缺卷秀,深深地看了一眼,再次郑重的揣进了怀里,他这一次来可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绝对不愿意空手而归。

        要是王志在场绝对可以认出司马峰所拿的卷秀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是他研究出来的缝合线的配方和制作手法的卷秀。

        当年王志四处行医,却是将这个配方教给了一位民间很有名望的老郎中,不曾想竟然沦落到了司马峰手中。

        上一次王志在京都时赶上那一次车祸,心中不忍出手救治了几名患者,其中有两人却是用的缝合线,为这事当时的京都人民医院可是闹腾了好一阵,当初有一位个子矮小的医生偷偷的留了心眼,将病人伤口缝合线的残留物拿出去进行了研究和化验,那个小个子医生就是日本人,而且曾跟在司马峰身边一段时间,因此当时的那个主任不信他可是信了几分,并且将消息传给了司马峰。

        当时司马峰接到消息也是有些不信,要知道司马峰的这个残破的卷秀还是在整理他师傅留给他的遗物中找到的,当时司马峰颇是有些好奇,不曾想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缝合线,因此也是研究了好一阵。

        不过卷秀残缺不全,里面的好多内容已经缺失了,任凭司马峰天资过人也是毫无头绪,只好放弃,之后在日本的时候也是一次偶尔谈起有这种神奇的东西,不曾想这竟然真的存在。

        等到那个小个子医生将缝合线残留的物质带回来,司马峰研究了好一阵才是慢慢的确定,因此开始调查王志的身份,得到消息就急匆匆的赶来了江淮。

        原本司马峰是打算先观察几天再决定见王志的,没想到竟然刚来的第一天就碰上了,而且还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来历,真是有点失算了。

        “南村君,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边上的另一名中年人一直在冷眼旁观,此时却是出言问道。

        “不必着急,华夏没有什么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我们再看看,实在不行就多出点钱,这个王志在江陵的背景却是不小,不要乱来的好,免的多生枝节。”司马峰倒是颇为镇静,收敛了眼中的寒光轻声说道。

        “嗯,那就依南村君所言,要是这个东西真有如此奇效,多花点钱倒是无所谓。”中年人说话的时候脸上的情绪没有丝毫的变化,依然是平静如水。

        王志自然是不知道这个司马峰前来的目的,心中猜测了一阵猜不出所以然,也就抛到脑后了,在江淮只要他和林家不闹僵,还真没有几个人敢随便寻他的麻烦,即便是日本人也不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8: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