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丝路大亨》-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您可以说的详细一些吗?”

      “您看!”看到周可成流露出兴趣,米兰达大喜,他赶忙走到旁边的柜子旁,取出一份海图在周可成面前摊开,一边比划一边解释道:“亲爱的周,请看:每年夏天的时候,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海面上吹的是西南风;而在冬天这一带吹的是东北风。因此每年夏天我们葡萄牙人乘船从印度的果阿航行到双屿来和你们明国人做生意,而冬天则乘船返回果阿。但是我们带来的货物通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全部卖光,不得不等到第二年再来收欠款。这就降低了我们【创建和谐家园】的速度,也减少了利润。既然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为什么不易货交易呢?你拿走我的货物在明国销售,我带走你的生丝,只有其中的差额才需要支付现款。周,你觉得如何?”

      说完之后,米兰达紧张的看着周可成。而周可成却一直保持着沉默,低头思忖,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抬起头来:“请原谅,恐怕我无法答应您的要求!”

      米兰达顿时急了,站起身来:“为什么?难道你不信任我吗?”

      “不,我并不是不信任你!只是如果我们双方要易货交易,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商品是我需要的,至少要是在大明能卖得出去的,有利可图的。您有什么商品?印度棉布、火绳枪、盔甲、刀剑。你也看过我们大明的松江布了,质量更好,价钱也更便宜,你让我卖给谁呢?哪里赚取利润呢?”

      “那火绳枪、盔甲还有刀剑呢?”米兰达还不死心:“你不是买了一支去吗?那可是欧洲最好的火枪,王**队装备的就是这种,还有半身甲,比你们明国皇帝的士兵所使用的还要好!”

      “麻烦就麻烦在这里呀!”周可成苦笑道:“我买一支火绳枪是用来应付盗贼的,可是你足足有一百支火绳枪,我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来买你的火器干什么呢?至于你的半身甲就更不用说了,在大明只有皇帝的士兵才能拥有盔甲,私藏盔甲是要砍头的!”

      “可是据我所知,你们大明的皇帝也禁止你们和我们做生意呀?”

      “那是不一样的。”周可成笑道:“我们大明皇帝和官府的老爷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知道我们和你们做生意不过是为了谋生,并没有伤害其他人。所以并不会太认真,即使我们被抓住了也只用缴纳一点罚金,抽十几鞭子就没事了,要不然双屿这里会有这么大的场面?但拥有这么多火器和盔甲就不一样了,只有盗贼和反叛者才会需要这么精良的武器,如果我被发现替你出售这些,不但自己要掉脑袋,就连我的家族也会受到牵连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我这些货物卖不出去!”米兰达沮丧的低下了头了:“你知道吗,周!我已经没有更多的现金来购买这些生丝了。”

      “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周可成摊开了手掌,心中却是暗喜,米兰达对生丝的渴望已经溢于言表,而却对自己的需求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二十三章订货下

      “爵爷,我倒是有一个建议!”他装出一副为对方考虑的样子:“确实大明没有人会购买你的火器和盔甲,但你可以把这些卖给其他国家的人呀,比如倭国人,据我所知在他们国家正在进行着内战,他们肯定对你的货物很有兴趣!”

      “倭国人?那些穷鬼!”米兰达吐了口唾沫:“他们用什么来支付货款?硫磺?奴隶?扇子?铜矿?还是他们的长剑,这些东西在果阿根本卖不出去。他们手里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金沙,可偏偏在双屿岛上的几个倭商手里根本就没金沙,难道你愿意用这些东西抵扣生丝的货款?”

      周可成听了米兰达的这番话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竟然引出了米兰达这样一番感慨。正如米兰达所说的,明国、日本、葡萄牙这三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处于最优势地位的是明国,以生丝、茶叶、瓷器为代表的出口商品附加值高,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位,而其输入的商品相对于出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两者间巨大的缺口体现为大量的白银流入;葡萄牙人的地位则略逊于明国,虽然他们与明国的贸易处于入超状态,但却可以通过转卖给欧洲、印度等地获取丰厚的利润,而且新大陆源源不绝的贵金属流入弥补了流入中国的巨额白银;而最惨的则是日本,由于其手工业水平还很低下,因此对明国的商品可以说是饥渴,但出口到明国的几种商品竞争力却颇为堪忧,虽然其本国蕴藏着丰富的贵金属矿藏,但偏偏先进的开采技术才刚刚传入日本,其商人手中还没来得及获得足够的通货。所以在当时的东亚海面上,日本商人可谓是鄙视链的最底端,也难怪米兰达一听周可成的建议做出这种反应。

      “用这些来抵扣生丝货款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这几样货物都不是外面人可以随意插手进去的,到了我的手里也没有什么用处,不过——”说到这里,周可成稍微停顿了一下:“我可以作为您的承销商,出售盔甲和火器。”

      “你替我出售?”米兰达皱起了眉头:“周,你不是刚刚还说这很危险吗??”

      “卖给明国人的确很危险,但是如果卖给明国以外的人就不怕了!”周可成沉声道:“大明皇帝的统治下虽然是和平的,但周围的许多野蛮人还在相互厮杀,把这些武器可以在他们那儿卖个好价钱,这需要时间,而您很快就要回果阿了?”

      “你说的很对!”米兰达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支付给我货款?”

      “现在付给你三分之一的货款,剩下的明年这个时候我再付给你?”周可成的脸上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当然,现在我是您的承销商了,您必须给我一个合适的价钱!”

      “当然,这没有问题!”听出周可成的话里有话,米兰达不由得脸色微红,他当初卖给周可成一支火绳枪十五两银子的价钱自然是竹杠敲得砰砰响。相比起来,周可成的还价却是厚道的很,以当时明国商业惯例,外国商人托本地明国商人承销的商品通常是一年一结账,两年三年一结账的也大有人在,预付货款是闻所未闻,像周可成这样东西还没卖出去就肯支付三分之一货款的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要购买明国的生丝、瓷器等商品那肯定是少半文也不成。在米兰达看来这也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虽然只能拿回三分之一的款项,但折算成生丝只要运回果阿,至少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总比原样运来原样回去白占舱位要好多了。何况来年回来只要周可成认账,还能拿回来剩下的三分之二来。

      两人商量已定,便开始讨价还价起来,此时的米兰达倒也不敢喊得太狠,毕竟他还指望着周可成替他打开一条获得明国商品的稳定渠道。因此很快双方就定下了价格:周可成一方以十担生丝作为九十九支火绳枪和五套半身甲,还有十几把刀剑的预付款,至于剩下的五担生丝作为定金,米兰达必须在明年返回双屿的时候载运一千五百对上等水牛角,还有一百石印度黄麻,二十担印度硝石。面对周可成的订货,米兰达好奇的问道:“周,我知道你购买印度黄麻应该是用来制作缆绳,硝石从来制造火药,但你要这么多水牛角干嘛?”

      “这是我的秘密!”周可成露出了神秘的笑容:“不过请您务必把这些货物运到!”

      “没有问题,在印度这两样东西遍地都是,价格也很便宜!”说到这里,米兰达笑了起来:“你知道吗?我们葡萄牙人做梦都在想着找到一种你们明国人需要的商品,但我们一直找不到,除了白银你们什么都不要,这样下去迟早全世界的白银都会流入你们明国人的钱袋的。”

      “是吗?那你现在不是找到两样了吗?”

      双屿码头。

      “周兄弟,这些是什么?”甲板上陈四五好奇的看着米兰达的摩洛水手们从小船里将用一只只木箱和稻草捆搬进底舱。

      “哦,那个米兰达没有现钱买我们的生丝了,我便让他用这些做抵!”

      “啊!”陈四五吃了一惊:“那么多生丝就换来这些东西?这些箱子里是什么?”

      “鸟铳!”周可成压低声音:“就是那天我从这个弗朗基人那里买来的那种火器,我把他剩下的全部弄来了,加上我那支一共一百支,还有些盔甲和武器!”

      “什么?”陈四五大吃了一惊,声音也变得颤抖起来:“周兄弟,你要这么多火器干嘛?还有盔甲,这可是要杀头的呀!”

      第二十四章筹划

      “陈大哥你别担心,接下来你就明白我买这些干什么了!”周可成笑道:“你在这里替我看着,我到船舱去清点一下,可别被那个米兰达骗了!”

      陈四五强自点了点头,周可成下得船舱,清点完毕后上来米兰达道别,然后便指挥手下起锚,升起船首支索上的三角帆和主桅的纵帆掉头返航。在海风的驱使下,帆船如同一只轻捷的海鸟,很快就消失在海天之际。

      “我向上帝发誓,这条船不是在航行,是在海浪之间跳跃,不,是在飞行!”米兰达惊恐的摇着头:“周肯定和魔鬼签订契约才造出了这条船,我从来没有见过一条可以在这种风速下行驶的这么快的船,圣母保佑!”说到这里,他在自己的胸口一连划了好几个十字。

      “我的新船如何?”周可成站在船首,海风将船帆吹得膨胀起来,就好像几面鼓,v字形的船首将迎面打来的海浪压碎,溅起白色的浪花,有不少落到他的身上,头发和衣衫很快就被打湿了。不过周可成全不在意,他得意的向一旁陈四五炫耀道:“没有任何一条官军的巡船能追上我们,不过这还只是个试验品,如果我们把船头改成空心船首,把前桅、翼帆都升起来,再在船桅杆顶部升起横帆,速度可以比现在再快三成!到了那个时候,海面上就没有任何人和我们匹敌了!”

      “我看未必!”陈四五的声音有些瓮声瓮气,像是在生闷气。

      “哦?陈兄为何这么说?”

      “你忘了这船是哪里造出来的?那济源号既然能替你造船,就也会替官府造船。你的船跑得过其他船,难道还能跑得过同样的船?”

      “哦,陈兄你怎么了?”周可成也看出陈四五与平时有些不一样,笑道:“莫不是在生我的气?”

      “不错,我就是在生你的气!”陈四五也是个直性子,他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甲板上,气哼哼的说:“整整十五担生丝,就是七百多两银子,你却一下子都换成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被官军抓到了还要掉脑袋。周兄弟,我不是可惜那些银子,反正也都是你的本事挣来的,哪怕你丢到海里去也是你的事情。可人的脑袋不是萝卜,掉了可没法再长出来的。我不知道你过去是什么人,可现在你是我陈四五的兄弟,我们跑几年海,积攒些银子,买些田地,找几个佃户收收租子,舒舒服服的过后半辈子不是很好吗?”

      周可成听出陈四五这番话一开始虽然激愤,但却是真情流露,到了后来更全是替自己担心,心中也十分感动,他走到陈四五身旁,也一【创建和谐家园】坐下,柔声道:“陈大哥,我知道你这都是为我着想,只是你相信我,这些火器不但不会害了我们,反而会给我们带来百倍之利!”

      “百倍之利?”陈四五回过头来,目光中满是疑色。

      “不错,陈大哥,你应该也听说官府要加强海禁的事情吧?你想想,光是双屿岛上就有数千人,这些人亡命海上,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假如官府下令封锁海岸,严禁货物出入,你说那些人会怎么办?”

      陈四五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半响没有说话,最后才低声道:“只怕会去当强盗,做没本钱的买卖!”

      “不错,便是好人给逼到绝处也会做坏事,何况双屿岛上的多半是亡命之徒,否则也不会去做这个营生。到了那个时候,官府是否能抵挡的住呢?”

      “恐怕很难!”陈四五摇了摇头:“朝廷虽然在沿海都设有卫所,但是浙江这一带的海岸曲折,海湾、岛屿随处可见,卫所的船只根本没有办法处处把守,最多只能守住几条大河的入海口,不让海贼深入,至于其他沿海地方那只有自求多福了。”这是陈四五也反应了过来:“周兄弟,难道你这些火器便是为那个时候准备的?”

      “没错!”周可成笑道:“这鸟铳你也见过了,声如雷霆,威力绝大,五十步内哪怕身着铁甲,也是当者立毙,即便是老弱稚女,也能使用,最适合把守村寨,水战也用得上。我们有了这些鸟铳,一来可以用来自卫,二来也能从这上面赚一笔。朝廷虽然对这方面管得严格,但严的也是小民,对缙绅老爷们是管不着的,太平时节也就罢了,兵荒马乱的时候,老爷们起个团,立个寨子,弄几支鸟铳保卫乡里总不能说不行吧?”

      “周兄弟说的是!”陈四五一拍大腿,笑道:“这么看来倒是我想的多了,若是能乘着这个机会和几个缙绅扯上关系,我们的路就更好走了!”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周兄弟,我见识短,性子又急,刚才那些话你可别见怪呀!”

      “陈大哥说的哪里话!”周可成笑道:“我这条性命都是您救回来的,说几句话又算得了什么,何况你也是出于好心。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以后有什么事情都还要和陈大哥你商量着办呢!”

      “周兄弟你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呀!”陈四五伸手抚摸了一下甲板:“说句心里话,这船当真是好船,可惜,可惜呀!”

      “陈大哥你还在担心济源号那边的事情吗?”周可成笑道:“你不用担心,若是不出我的意料,那个杨老板的买卖是做不了多久的,我想拉他入伙!”

      “周兄弟你莫不是开玩笑吧?人家手下三百多号人,诺大的生意,好好的东家不当,干嘛要和咱们一起吹海风?”

      “不是他一个人来入伙,而是他整个船厂!”周可成笑道:“陈大哥,你不是担心我这新船的秘密泄露出去吗?这样一来既不用担心泄露机密,又可以让他放心为我们造船,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二十五章偶遇上

      “这样自然是最好了,只是——”说到这里,陈四五犹豫了起来,若是依照常理,这根本就是白日做梦,不可能的事情;可自从认识这位神秘的周兄弟以来,已经有太多违背常理的事情发生了,好像也不多这一件。他想了一会儿,低声道:“周兄弟,那位杨老板人还不错,这条船都没收银子,你可千万别害人家呀!”

      “那怎么会!”周可成笑道:“陈大哥你认识我这么久,我可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吗?我把那位杨老板当朋友看的,只会帮他,绝不会害他!”

      “那就好,那就好!”陈四五笑了起来,他伸出手指指了指天空:“周兄弟,老天有眼睛,都看着呢,可不敢胡来呢!”

      白日当空,并无半点云彩,河边的芦苇和树木低垂着头,叶子都给晒蔫了。一叶扁舟划过江面,往岸边的一个江湾子行来,不一会儿便靠到岸边。

      “头儿,就是这里了!”大汉跳上河堤,一边在堤上的木桩子上系好船索,一边笑嘻嘻的对身后的同伴说道:“头儿,你别看就是一顶破竹棚子,可老板娘长得水灵,又调得一手好汤汁,切的一手好鱼脍,来过一次就忘不了了!”

      “怪不得我问谁来陪我走一趟,你小子就第一个跳出来了,敢情是看上这里的老板娘呀!”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个头不高,但却长得十分敦实,走路的时候下意识的把两腿叉开,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是水上讨饭吃的老海狗。他看了看四周,那竹棚外的小道被踩得满是脚印,显然生意相当不错。

      “可不是嘛!”先上岸的汉子擦干净了脚,将稻草垫子扯了过来,让后来这人擦脚,口中笑道:“说到这老板娘倒有件奇事,听说她本是个寡妇,靠着个独养儿子过活。村中有个恶人看中了丈夫给她留下的十五亩桑园,便害死了她的孩儿,想要将她赶出去,霸占了那十五亩桑园。”

      “那恶人连这等事也做得出来,倒是没品的很!”那矮汉笑了笑:“怎么了,那妇人便出来开了这家酒肆?”

      “哪有这么简单!一天夜里,那恶人死了!”

      “死了?”

      “不错,吊死在蚕花娘娘庙门前,背后还写了两个字——报应!”

      “报应?”

      “没错,大家都说是蚕花娘娘显灵,惩治了那恶人。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来谋这老板娘的田产了,她还在这里开了一家酒肆,虽然是个弱女子,却也没人敢来惹麻烦!”

      那矮汉笑了笑,没有说话,原来此人姓许名梓,乃是大海商许栋的四弟,这许栋也是徽州人,与汪直算是同乡,出道比汪直还早,汪直初出道时还在他麾下厮混了一段时间。这许栋共有兄弟四人,其中老二和老三早已死去,只留下这老四许梓,此人遍历日本、南洋,见识极广,自然不相信部下说的那些神鬼之事。不过这番话倒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道:“也好,今日我许梓便来见识一下这位蚕花娘娘护佑的老板娘!”

      两人进了竹棚子,只见这棚子的面积也不大,也就四五丈见方,摆放着十几张桌子板凳,不过整治倒是干净的很,对面的柜台后面站着一个青布包头的年轻妇人,正低头写些什么,想必便是手下方才说的那个小寡妇。

      领头汉子抢到一张空桌子旁,用衣袖擦了擦条凳,笑道:“头儿,这边坐!”侍候好了上司,他转过头向柜台笑道:“太平嫂,我又来了!”

      “哎呦,是王大爷呀,可有日子没来了!”太平嫂抬起头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想吃些啥?”

      “这天热的紧,切些鱼脍上来,多加蒜泥,多放汤汁,小菜挑爽口的上些来,明白吗?”

      “好咧!”太平嫂笑道:“可要上酒,我这里有新酿的黄酒,最是解暑了!”

      “不必了,我们接下来还有要紧事!”许梓沉声道。

      太平嫂看了看许梓,知道这个人才是真正做主的,便笑道:“那就上两碗酸梅汤,这天气喝下去最舒服的?”

      许梓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小块银子,丢了过去:“快些上菜来,我们吃完了还要赶路,剩下的便是赏你的!”

      “多谢大爷了!”太平嫂赶忙福了一福,赶忙了下去,不一会儿鱼脍与小菜便流水一般送上来了,许梓吃了几口,发现那鱼脍应该是用井水镇过的,沾上调制好的蒜泥和汤汁,又是爽口又是去热,只觉得从头顶凉到了脚心,不由得扯开衣服的前襟,露出毛茸茸的胸口来。

      “老板娘,清两张桌子出来,有客人来了!”

      许梓正吃的畅快,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却只见一行人从外间进来,最前面那人腰间挂着箭囊和弓袋,束腰的皮带上插着一柄解腕尖刀,手里提着几只野鸡:“你帮我们把这几只野鸡收拾下,给我们准备张桌子,待会一起拿上来!”

      “好咧!”太平嫂赶忙过来,先将野鸡交给伙计去处置,自己则清理桌面。正忙乱间,人群中突然有人说:“店家且慢,你店中可有板栗蘑菇?”

      太平嫂子闻言一愣,旋即笑道:“蘑菇没有,倒是栗子还有些,客官要这些作甚?”

      “你将这几只野鸡内脏掏出来与,用瓜菜炒了先端上了,然后将栗子掺些粳米塞到野鸡腹中,然后用小火慢炖,明白吗?”

      那客人正说话间,先进门的王姓汉子听得清楚,低声笑道:“这厮倒是个馋嘴的,吃鸡都能想出这么多花样来!”

      第二十六章偶遇中

      许梓微微一笑,转过头来,向声音来处看去,只见说话那人身形魁伟,足足高出同伴一个头来,头上戴了一顶草帽,挡住了脸,看不清容貌,身上穿了件皂色圆领短缀,与先前那持弓汉子一般也用宽皮带束腰,所不同的是他腰间挂的不是弓袋和箭囊,而是一支牛角和一个鹿皮口袋,右手拿着一根长棍模样的东西,约莫有齐胸高,套在布袋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从布袋口露出一根绳头来。看到这里,许梓瞳孔微微一缩,低下头来,小声道:“莫看了,这伙人可不简单!”

      王姓汉子一愣,赶忙低下头去,压低声音道:“怎么,是官府的人?”

      “那倒不是!”许梓伸出筷子去夹鱼脍,口中低声道:“你看那个大个子,手中那个长条口袋里探出来的应该是火绳!他腰间的牛角里装的应该是火药,鹿皮口袋是铳子!”

      “您说他手里拿着的是鸟铳?”那王姓汉子也是跑过南洋的,知道这种弗朗基人常使用的利器,脸色顿时大变。

      “嗯!”许梓点了点头:“这玩意在南洋和倭人那边有不少人用,在大明倒是不常见,官府里面更是没听说有人用。我不方便回头,你看看他们手上有几支鸟铳!”

      王姓汉子抬起头,装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向那伙人看去,那群人正围在桌旁聊得热烈。他细细看了一遍,低声道:“头儿,他们共有十个人,除了那个腰间挂着弓袋的,其他人手上和那个大个子一样,腰间挂着牛角与鹿皮口袋,手里拿着长条口袋,只是不知道里面是不是鸟铳!”

      许梓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中却是疑念大生,他遍历南洋,见识过西夷之间,以及西夷和【创建和谐家园】人、当地土人之间的许多战斗,知晓这鸟铳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用来打猎是极为适合的。两浙与弗朗基人贸易往来频繁,有少数几支流入,富家子弟拿来射猎取乐倒也没什么奇怪的,但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支,说只是用来打猎就说不过去了。想到这里,许梓对那伙人的来历就越发感兴趣。

      “头儿!要不我过去搭几句话,打听一下这伙人的来历?”王姓汉子见许梓这般,便低声道。

      “不必了!”许梓立即否决了手下的建议:“这里人多眼杂,这伙人来历不明,你上去搭讪反倒惹人忌讳,等会他们上了船,我们小心跟在后面就是了!”

      许梓打定了主意,便慢慢吃喝,一边精心下来听那桌人的话语,只听到那伙人都是聊得贩卖货物的事情,听起来倒像是一群寻常行商,这在当地倒是常见的很。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那伙人吃完了会过了钞,便向外间走去。许梓赶忙起身跟了上去,

      二人刚刚出了棚子,便看到那群人上了停在江堤旁的一条船,那船与当地常见的沙船、花【创建和谐家园】、红头对等民船形状大异,船身狭长,甲板上有两根桅杆,船身两侧还伸出两根浮木,船首尖锐,顶部伸出一根长木,倒像是一根被放倒的桅杆。那伙人上了船,便飞快的升起帆来,出奇的是不但甲板上的两根桅杆升起船帆,连接船首长木和主桅之间的船索上也升起了三角形的帆,在风的驱动下,船帆很快就鼓了起来,那船离开江堤,向江面驶去。

      “快,你去升帆,我摇橹,我们追上去!”许梓喝道,两人飞快的跳上自家的船,解开绳索,许梓用跑到船尾,用力摇起橹来。刚刚摇了几下,突然听到前面的手下惊叫了一声,他赶忙喝道:“怎么了?”

      “头儿,你看那怪船!”

      许梓扭过头看去,只见那船已经行到了江心,两根桅杆的顶部上缘撑开三角形的帆来,开始缓慢的旋转,船身两侧的缆绳上也升起了翼帆,就好像鸟儿张开了双翼,随即那船就以肉眼可以察觉的速度飞快移动,很快就快到普通船只绝对无法企及的速度。

      “这,这应该是在抢风,可,可就算是抢风也不至于这么快吧?”海上颠簸多年的许梓能够看出对方刚才是在调转船帆以适应风向,以获得最快的船速,但即便如此,这船的速度也太惊人了,凭借多年航海累积的经验,他能确定那怪船之所以能达到那样惊人的速度是因为狭长的船型和众多的船帆。

      “要是我方才动作快点,在江堤上便拦住他们就好了!”许梓叹了口气,心中对结识那群神秘客的渴望又深了几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