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完林阿水这个不速之客,林希元胸中的怒气已经出去了七八分,他让婢女送上热茶来,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着管家的回音。又过了约莫两个时辰,才看到管家从外间进来,他向林希元行了礼,低声道:“老爷,事情办成了,只是——!”
“只是什么?”
“那卢镗一口咬定每个人要四百两,小人害怕夜长梦多,便斗胆做主答应了!”
“四百两!这个丘八好大的胃口!”听到这个报价,林希元不禁一阵肉痛,但一想比起后面的麻烦来,能够花钱免灾已经是上策了,便强压下胸中的怒气道:“也罢,你做的不错,拖下去的确很危险。”他正想让管家退下,突然发现对方的脸色惨白的吓人,赶忙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¼ËÀÁË£¬¶¼ËÀÁË£¡¡±¹Ü¼Ò˫ϥһÈí£¬¹òÁËÏÂÈ¥£º¡°Â¬ïÛ½ÓÁËÄÇÖìæýµÄÃüÁ½«Àî¹âÍ·µÈ¾ÅÊ®ÓàÈ˾¡ÊýÕ¶ÁË£¡¡±
“什么?”林希元大吃了一惊:“你说的是真的?”
“都是真的!”管家一边抽泣一边答道:“那卢镗收了银子却说我的运气不错,巡抚大人刚刚有军令下来,将所擒获的贼首尽数斩首,以儆效尤。你稍等片刻,我将那四人也加入名单之中,一齐斩了,首级你带回去便是了!近百条人命,齐刷刷就在帐篷外面,一股脑儿都砍下来,作孽呀!”
“好一个辣手的朱纨!”林希元脸色微变:“竟然连等到秋后都不耐烦,这么快就下手!”他思忖了一下,便猜出了朱纨的用意,想必是为了雷霆手段,震慑潜在的不满分子。但依照大明的律例,除了特殊的情况,【创建和谐家园】的复核批准权力是在中央而非地方,【创建和谐家园】案件一般要送到刑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朱纨这么做就触犯了大明的律例。即便他作为巡抚,有令牌可以便宜从事,但毕竟这只是临阵督战,若有士卒临阵脱逃,便可临机处置,而这些被俘的海贼,又有什么需要临机处置的呢?
“你马上去一趟卢镗那里,把这些人的身份确定一下,列一张名单给我!”
“是老爷,您这是要?”
“哼,老夫要联络被杀之人的家属,前往都察院喊冤!”
第一百四十五章高层
京师西苑万寿宫,谨身精舍。
“皇爷!”麦福在精舍的台阶下停下脚步,虽然他是身为内官之首,且深受天子的信任,但最好还是不要在圣上修道精修的时候打扰。
“是麦大伴吗?”门内传出嘉靖皇帝的声音:“是夏言的案子吗?进来说话吧!”
“奴才遵旨!”麦福小心翼翼进了精舍,只见嘉靖与平常那样身着一件淡黄色的道袍,盘腿坐在蒲团上,神情轻快。他小心翼翼的跪下磕了个头道:“三法司已经出结果了!”
“嗯,喻茂坚、屠侨他们怎么定的罪?”
嘉靖口中的两人分别为当时的刑部尚书与左都御史,正是审理曾铣、夏言一案的主官,麦福深吸了一口气,答道:“喻茂坚、屠侨以为曾铣失陷城寨,掩败不报,克扣军饷,依律当斩;夏言勾结外臣,欺瞒君上,依律也当斩,不过此人乃是朝廷重臣臣,依照旧例可减刑,改为流放。”
听完麦福的禀告,嘉靖并没有立即回答,麦福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偷看天子的颜色,只是俯首跪在地上,耐心等待。过了约莫半盏茶功夫,他才听到嘉靖的声音:“荒唐,荒唐!”
麦福听到嘉靖这般说,赶忙磕了两个头,不敢说话。几分钟后才听到嘉靖的声音:“曾铣固然有战败之事,但却罪不至死。他的罪状在于交结近侍,勾结中外,这才是他依律当斩之罪;至于夏言,他虽然是老臣,但他行事傲慢狂悖,当初他为首辅时,把持言官,言官本为朝廷耳目,专听其主使。朕不早朝,他亦不入阁。军国重事,取裁私家。王言要密,视等戏玩。言官不一言,徒欺谤君上,致神鬼怒,雨甚伤禾。寡人免其官职,以为小惩。数年后念旧情起复,然其怙恶不悛,又以国事为儿戏,岂可减免?”
“是,是,奴才立刻传旨给喻、屠二位大人!”麦福听到这里,已经是汗流满面。原来外廷揣摩嘉靖心意,这曾铣才是主犯,夏言不过是牵连进去的,加之当初此人极受天子信重,后来虽然被贬官回家,几年后就又重新起复,于是便判了曾铣斩刑,夏言一个流放便是。可听天子的口气,倒是夏言才是主犯的样子,搞出这么大的乌龙来,当真是天威难测呀!
“嗯!”嘉靖重新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淡淡的神气,随口问道:“这几日朝中还有什么事情吗?”
麦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小心答道:“御史陈九德上书,弹劾闽浙巡抚朱纨擅杀!”
“哦!”
麦福看到嘉靖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沉声道:“皇爷,陈九德奏疏里的内容,奴才还记得几句。”
“那大伴就背来听听!”
“奴才遵旨!”麦福清了清嗓门,便依照记忆背了起来:“今都御史朱纨巡视海防悉心效力,擒斩贼党甚多,臣不敢谓其无功,然其所斩九十六人未必尽为夷寇,却以军法从事,中间枉与不枉,当与不当,今皆不可知。臣不知纨何心而乃残忍至此也!”背到这里,麦福稍微停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了看嘉靖的脸色,才继续背诵下去:“臣料纨之意不过谓奉有令旗牌,可以径行杀戮,然旗牌恐为督阵所设,将以激励将士,处置临阵退缩者,非用于即擒之贼,又不过谓奉有敕书,可以便宜从事,恐为随时防守,相机缴捕,非谓生杀之权得以自由,纨之跋扈至此哉!且平日残暴乖方,大率如此,【创建和谐家园】知府,绑缚知县,用棍棒【创建和谐家园】两腿,至于死命者甚多,两省士民怨入骨髓!”
“罢了!”嘉靖打断了麦福的背诵,问道:“弹劾朱纨的还有别人吗?”
“禀告皇爷,还有给事中叶镗,御史周亮、通政使赵文华、左都御史屠侨等十余人。”
“哦,都是闽浙两地的大臣呀!”嘉靖点了点头,麦福赶忙低下头去,不敢说话,他后面提到的屠侨、赵文华在分量上可就远胜陈九德他们了,这几人有一个共同点,籍贯都是闽浙两省的,麦福自然知道嘉靖会发现这一点,不过他知道人主精明之极,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玩弄小花样。
“麦大伴,你觉得这件事情应当如何处置?”
“皇爷,奴才是个阉人,不敢擅议国事!”
“呵呵!”嘉靖笑了起来:“你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岂有不论国事的道理,寡人让你说你就说,便是说错了也无罪!”
“是!”麦福应了一声:“陈九德的奏疏虽然言辞激烈,但也不过是一面之词,朱纨行事未必尽如他里面所写的。”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了看嘉靖的脸色,方才继续说道:“只是这么多官绅弹劾朱纨,两省士民对其有怨恨之心只怕也是事实!”
“嗯!”嘉靖点了点头,麦福这回答听起来貌似公允,但细想却另有一番意味,他说朱纨行事未必尽如他里面所写的,换句话说就是有一部分如陈九德所言,后面那半句更是直言朱纨为两省士民所恨,听在嘉靖耳里更是别有一种意味,半盏茶功夫之后,嘉靖叹道:“你说的不错,那这样吧,朱纨便停职待勘,让兵部给事中与福建巡按御史前去探查事情究竟,然后在作处置!”
“奴才遵旨!”
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1550),南京应天府衙。
刚刚过了一更天,东边的偏院显得十分寂静,只有一个值更的更夫拿着梆子和白纸灯笼,在院墙外行走打着梆子。但与平日里不同的是,黄昏前外边的耳房便来了十余个标兵,他们有的挂着腰刀,有的手持长枪,不时在院外巡逻,个个神情颇为紧张。
第一百四十六章结局
住在偏院里的朱纨也感觉到了这种奇怪的气氛,自从几个月前他被停职待勘之后,他便被带到南京,被软禁在这院子里。应该来说从生活方面他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应天府专门派来了十余名仆人婢女侍候他,还在院门派兵守卫,以防止他遭到仇敌的杀害。但这并不能减少他的悲愤,每日里朱纨都在屋中起草奏疏,以与对手争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本人也变得越来越阴郁暴躁起来。
“左右不过是一死!”有时候他的心中跳出一个念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念头也越来越变得诱惑起来。
“大人!”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朱纨抬起头来,看到一个五十出头的干瘦老头站在门口,却是陈书目,此人乃是应天府的的老街蠢,祖上数代都吃的是公门饭,人缘很熟。他在叔伯弟兄中排行第九,所以生疏的人们多称他九老板;市井年轻人和那些小偷小摸、青皮无赖,捕、快、皂三班后进,都亲热地尊称他九爷;那些有身份的人,便叫他老九。朱纨知道此人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便放下笔来:“是老九呀,进来说话吧!”
“当不起,当不起!”陈书目赶忙敛衽拜了一拜道:“小人有一桩事情要禀告大人!”
“什么事情?”
“京里来人了,刚进了应天府衙门,小人知道后就立刻赶来了!”
¡°¾©À¡±ÖìæýÐÄÀï¿©àâÒ»Ï죬ÎʵÀ£º¡°ÄĸöÑÃÃŵģ¿¡±
“看服色应该是北镇抚司的,领头的是个百户!”
饶是朱纨早已有了心理准备,脸色也一下子变得惨白,北镇抚司的人出现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要逮捕自己回京师审讯了,眼下自己朝中并无有力的奥援,又将闽浙两省的士绅百姓得罪了个干干净净,唯一的指望就是天子的保护了,毕竟当初自己出京严查海禁乃是天子之命,而现在天子也变了态度,摆在自己面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老九,麻烦你帮我一个忙!”
“大人您说的哪里话!”陈书目赶忙跪下磕了个头:“您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便是,小人一定尽力去办!”
“我有一个好友名叫项高,住在鸡鸣寺,你给我传个口信给他,就说我想吃家乡的蟹壳黄,鸡鸣寺边上有一家不错的,请他给我甜咸口味各带十枚来!”
陈书目听到朱纨这个要求,松了口气,拍着胸脯道:“大人请放心,我马上就去,您稍侯便是!”
陈书目果然并没有撒谎,傍晚时分他便陪着项高回来了,他笑嘻嘻的向朱纨长揖为礼:“大人,小人去外边待会儿,二位细谈!”
“有劳九老了!”朱纨也拱了拱手,送陈书目出了门,便赶忙带上房门,低声问道:“项兄,都带来了吗?”
“带来了!”项高脸色十分凝重:“只是有必要这样吗?虽然天子派北镇抚司拿你入京,可你在闽浙两省也是奉旨行事,应当不至于一死吧!”
朱纨转过身来,已经是涕泪横流:“项兄,纵天子不欲我死,闽浙人必杀我,他们恨我入骨,必殃及妻儿。吾今日死,天子尚且怜我三分,可保妻儿无事,既然如此,还是自决的好!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把东西给我,你快快离去!”
项高知道朱纨所言不假,这南京城中盯着这里的眼睛也不知道有多少双,自己多留一刻便多一分的风险,只得含泪告辞。他离去之后不久,朱纨打开项高带来的纸包,取出一枚还热气腾腾的蟹壳黄,咬了一口叹道:“还是当年的味道,哎,朱纨呀朱纨,临死之前还能吃上这等美味你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写到这里,的第一卷就结束了。如果将这本书比作一场多幕剧的话,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让一部分人物出场亮相,介绍故事开端的序曲。在接下来的一卷里,整个故事将在更加辽阔的背景里展开,欧洲的殖民者和冒险家,日本的豪商与大名、东南亚的王公贵族、大明的天子、士大夫、武将、海商,东北亚的蛮族酋长,都将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卷入一个巨大的旋涡。请看第二卷——旋涡。
第一章粪尿与硝石
小七站在门前,咬紧牙关,右手轻轻颤抖,终于他举起右手,用力推开房门。周可成坐在窗户旁,正就着窗外照进来的阳光写些什么,听到门轴转动的声音,抬了抬眼:“哦,是你呀!”他放下手中的笔,坐直了身体。
“师傅!”小七的声音略带颤抖:“可不可以更改一下您的任命!”
“更改任命,为什么?”
“我不想去管理屎尿!”小七的脸色苍白,仿佛死人:“师傅,我已经学得够多了,给我一条船吧!哪怕是螃蟹号那样的小船,我可以去打鱼、去月港、去朝鲜、去日本、甚至去捕鲸、挖铁矿砂,或者跟着阿坎去打土著蛮子,这些都可以,我不会有一句怨言,只要不让我去和粪桶尿桶打交道!”
周可成看着自己的徒弟,目光中带有某种奇怪的东西,几分钟后他站起身来:“小七,我带你去看一些东西,假如看完了之后你还是这么想的话,我答应你!”
小七点了点头,他跟着周可成出了圆堡,登上一条小船,船行驶出淡水河口,停靠在岸边的一段崖壁旁,无数的海鸟在崖壁上筑巢,发出尖利的叫声,展开的翅膀遮挡住了天空。两人沿着崖壁走了十几米,看到一个山洞,洞口的卫兵迎了上来,低声道:“掌柜的,您最好加件衣服,里面有点冷!”
虽然事先已经有所准备,穿上了厚重的棉绒长裤,羊皮袄子,周可成走进山洞时还是感觉到一股寒意。山洞里阴冷黑暗,寒气彻骨,紧随其后的小七禁不住打了个喷嚏,声音在地下的空间里回荡,经久不息。
“这里好冷呀!”小七低声抱怨道:“真受不了,外面明明那么暖和的。我们为什么来这个鬼地方!”
“因为我们正在做的是鬼事情!”周可成的声音与山洞里一样冷,也许更冷。小七赶忙闭住嘴,举起灯笼,暗淡的黄光照在四周干燥的石壁上,他们小心翼翼的向前走,避开坚硬的岩石,走了大约七八分钟,小七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脚下也由坚硬的岩石变成了柔软的泥土。他弯腰抓了一把,凑到眼前闻了闻,问道:“这些泥土怎么味道这么臭?”
“这些都是蝙蝠和海鸟的粪,当然味道很臭!”
“什么?蝙蝠粪和还鸟粪?”小七赶忙将手中的泥土丢到地上,吐了口唾沫,将右手在墙壁上擦拭:“师傅,您带我来这里干嘛?”
“这些是宝贝!”周可成笑了起来:“你知道么,这个山洞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宝藏!”
“宝藏?”小七看了看周围,昏暗的灯光下可以看到整个山洞大概有十五六亩大小,地上黑乎乎的几乎全是粪便,让人寒毛直竖:“师傅,我看不出这些粪便有什么珍贵的!”
“你当然看不出!”周可成笑道:“你记得吗?我曾经花了一大笔钱向米兰达购买印度硝石。”
“当然记得!”小七笑道:“当初还有人说您买的太多了,现在才知道您这是明见万里!”
“如果我当初发现这么多粪便,就用不着花那么多银子了!”周可成在石壁找了个缝隙,将灯笼挂在上面,将一把铁锹塞进小七手里:“现在挖吧!”
大约半个小时后,两人回到船上,身上都满是灰黑色的污迹,手中的皮桶里装满了干燥的粪土,小七的脸上满是苦涩和厌恶,但却不敢抱怨。回到圆堡之后,周可成将粪土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瓦缸里,倒入清水,搅拌均匀。大约两个小时后,他拔出瓦缸底部的木塞,淡黄色的液体从瓦缸底部流出,很快就装满了瓦罐。
“这就是尾水!”周可成指着瓦罐里的淡黄色液体说,然后他又将瓦罐里的“尾水”倒入另外一个瓦缸中,加入新的粪土,搅拌均匀后,重新取出液体。这时周可成走到一旁,拿起一枚鸡蛋,放入液体之中,鸡蛋漂浮在液体表面,只有大概一半没入液面之下,他满意的点了点头,指着鸡蛋对小七说:“看到没有,只有半个鸡蛋露出来的才可以用。如果露出的少了,就要再浸泡新的硝土,如果露出的多了就掺一点水,直到差不多一半才可以用!”
“是,师傅!”小七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不过他知道周可成这么做必然有他的用意,还是将其刚刚说的话牢牢记住。
周可成将瓦罐中的浑浊液体倒入一个新的瓦罐中,然后向其中倒入海藻灰,用力搅拌,然后从缸底取出液体,倒入大口铁锅中加热,很快铁锅底部便出了白色结晶体,这时将铁锅内液体滤出,然后再倒入装满海藻灰的瓦罐中用力搅拌,这样几次后铁锅内的液体变得清亮。周可成这才将滤液倒入瓦盆中,放到院子里的露天中,约莫一顿饭功夫后,瓦罐的底部出现了许多白色针状的结晶体。
“这就是硝石!”周可成指着瓦罐道。
“这就是硝石?”小七惊讶的长大了嘴。
“嗯!”周可成指着瓦盆里的液体:“这叫母液,还可以接着用的!还有,这些硝石还不够好,要用水融化后再加入鲸油或者鱼油熬,然后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硝石!”
“原来这样可以得到硝石!”小七脸上满是笑容,他伸出手在水中取出一小块来,阳光照在白色晶体上,反射出美丽的光:“太漂亮了,真的太漂亮了!”
“这样的山洞我已经发现了四个?”周可成擦了擦手:“以后你每天早上将收集的粪尿洒在山洞里那些粪土的表面,过一个月左右就会成为硝土,可以用来取硝,粪、牛粪尿也可以,我已经下令了,所有人家里都必须有一个粪桶,不许随地大小便,粪尿必须集中使用,还有告诉各个村落的土著人,可以用粪尿来换咸鱼!我还会下令从大陆购买更多的牛!”说到这里,周可成稍微停顿了一下,脸色也变得和缓了不少:“小七,我知道这个事情很脏很辛苦,不过自制硝石对我、对我们大家都很重要,希望你能够担起这个责任来!”
第二章硝石贸易
“是!”看了看手中的硝石,小七点了点头:“我会把这个担子担起来的!”
“好,很好!不愧是我的徒弟!”周可成拍了拍小七的肩膀:“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去堺镇了!”
“堺镇?”
“没错,那里是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黄金和白银在那里流淌,沉淀,也是倭国最大的硝石进口港。这个国家正处于乱世之中,各家豪强相互攻杀,对于硝石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个市场原先基本是弗朗基人和汪直占据的,我打算先抢个两成过来吧!”
“两成?”小七突然感觉到口中有些苦涩,他结结巴巴的问道:“师傅,可以告诉我两成大概是多少吗?”
“具体数量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堺镇每年的进口量应该不会少于七百石,这距离他们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缺口,毕竟倭国人现在应该还没有掌握自制硝石的技术。现在我们这边的高炉还没有建起来,铸造的火炮也不多,能消耗的硝石数量也有限,应该今年产量有三百石就差不多了!”
“三百石?”
“所以你的任务很重呀,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情人财物都会确保供应给你的!”
小七走出圆堡大门的时候,步履沉重,神情呆滞,就连耳后传来的“屎尿头领”的嘲笑声他都懒得理会,他刚刚粗粗算了下,一年三百石,摊下来一天就要一百二十多斤(明代斤为593克)硝石,且不说消耗的人力,光是收集粪尿所需要的功夫就够让人绝望了。原本以为自己的未来是战场、风帆、甲板,却想不到是粪桶和尿罐,一想到这里,他整个人就觉得没有力气了。
看着自己徒弟垂头丧气的背影,周可成也不禁莞尔。由于硝石的主要成分硝酸钾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矿物,所以天然硝石的分布其实并不广,最著名的天然优质硝石产地便是在智利北部的tarapatofagasta和atacama等地,那里气候干旱少雨,产出的硝石无论是用于军事还是制造农药都很不错,而旧大陆的主要产地则是印度、北非、埃及、俄罗斯、土耳其,中国的西北地区也有相当丰富的蕴藏。随着黑火药在军事上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硝石也越来越成为各国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资。虽说大明的千里海疆就和筛子差不多,必要时也可以从印度进口,但周可成还是不希望把自家硝石来源卡在别人手中。利用空气中的细菌硝化粪尿中的氮化物来提取硝石虽然看上去脏得很,但却是一项颇为实用的技术。在西方近代军事史中有句谚语——战场上的子弹是从女人的膀胱之中射出的,即便到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也在后方收集人的粪尿以制造硝石。周可成眼下的直辖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加上整个台北盆地范围内的土著也有六七万人了,加上海鸟、牲畜、桑蚕的粪便,满足自身所需甚至一定数量的出口还是没有问题的。周可成小时候家里有一本文革时候翻印的关于人民战争的小册子,里面便有简单的测量硝酸钾溶液浓度的办法,即将生鸡蛋放入溶液里,根据生鸡蛋没入溶液的多少来测算溶液的浓度。用于蒸馏的硝酸钾母液的浓度必须保持在3032美波之间,加热蒸馏使其浓度增加到3742美波,冷却之后便可获得晶体。否则就不行,因为硝酸钾溶液的凝结点在3742美波之间,低于37美波无法凝结,高于42美波就分解了,用于炼硝工匠的话说就是过老或者过嫩了。只要掌握了这个技术,提炼硝石的产量与效率都可以大大提高。像这些细节放在古代无疑是军国之秘,除了小七,周可成还真不敢随便教给别人。
“再给等两个星期吧,希望小七这里能够上轨道!”周可成回到书桌旁,展开地图,右手的食指划过台湾岛的海岸线向西北方向滑动,然后沿着琉球群岛继续向北,最后落到日本濑户内海旁的一个小点上:“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去堺镇了!”
日本、淡路岛。
彦次郎小心的在礁石间寻找着落脚点,虽然海浪已经冲刷了千万年了,但这些礁石的边缘还是如刀刃一般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的手足割破。不过这些礁石的缝隙也可以找到美味的贝类、海菜、螃蟹还有海鱼,这些都是家人最喜欢的食物。他小心的用竹钎将附着在礁石上的牡蛎挖出,丢入背篓里。如果有钱买一块豆腐,加上一点咸盐,和贝类、海菜、螃蟹一起煮成浓汤,妻子吃了一定可以生下一个强壮的男孩,继承中村的家业!
和绝大多数战国时候的日本农民一样,中村彦次郎并没有真正的姓,所谓中村不过是旁人对他家的称呼罢了,与隔壁村的、大树下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但这个下克上的时代也极大的影响了中村彦次郎的性格,体格强壮,性格坚韧的他也时常想着通过立下军功成为武士,将中村变成自己真正的姓。应该说这也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当时的淡路国在三好长庆的三弟安宅冬康的统治之下,而淡路水军乃是威震天下的三好大军的重要支柱,三好军天文十五年(1546)在堺浦、天文十六年在天王寺、天文十八年在江口的合战中,都能看到淡路水军的身影。只要有胆量、有本事,取得敌方武士的首级,就可以获得主上的恩赏,由一介庶民升为武士,而从武士升为一城之主,由一城之主成为一国之主,这都不是不可能的。
彦次郎正一边捡着海产,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背上的竹篓也越来越沉重,潮水也渐渐涨了上来了。他知道涨潮的时间快要到了,正准备往岸上走去,突然他的视线被吸引住了,海面上出现了几点船影,正绕过淡路岛,向纪淡海峡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