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六十五 不能小胜,要大胜

      关于这一点,在卢植汇总了朝廷目前掌握的情报之后,由郭鹏自告奋勇,说他发现了一些事情。

      卢植允许郭鹏说,郭鹏便在地图上进行了标示。

      郭鹏用情报抵达的时间作为节点,将黄巾军各分部的活动范围在地图上标注了出来,最终得出了黄巾军并未协同作战,而是在各自为战的结论。

      “你的意思是,黄巾贼寇并未形成统一指挥,而是在各自为战,已经乱了章法?”

      卢植看到了郭鹏标注出来的东西,看出了一些端倪。

      “是的,卢中郎,您看,张角作为贼首,在黄巾贼寇群起的时候,理应利用他们的优势,向雒阳发动合围,争取一切可能向雒阳进军,争取会师雒阳。

      再不济也要将各自活动区域连成一片,互相呼应,以人数的优势威压我军,可是现在张角在冀州,一部黄巾在颍川一带,一部黄巾在南阳一带。

      三大部黄巾贼寇各自作战,从未离开过自己作战的区域,也没有要合流的迹象,这岂不正是说明张角根本没有指挥河南黄巾贼寇的行动吗?”

      诸将互相看了看,纷纷觉得郭鹏说的有道理,又纷纷看向卢植,见卢植正在捻着胡须思考。

      少倾,卢植点了点头。

      “此话言之有理,张角能力不足,不足以指挥数十万黄巾贼众,致使黄巾贼众各自为战,没有要合流的迹象,这对于我军而言,是好事。

      也就是说,只需要我等两支军队一南一北将黄巾贼寇荡平,根本不需要担心黄巾贼寇南北呼应,互相施救!诸君,此役,必胜!”

      卢植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心中已经有了底气。

      卢植又看向郭鹏,发现郭鹏对战争的某种嗅觉十分灵敏,这种能力要是用好了,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他对自己的这个【创建和谐家园】越来越满意了。

      真不愧自己苦心孤诣教导数年的得意【创建和谐家园】。

      无论是军事,还是其他方面,似乎都有过人的天赋。

      出将入相的潜力啊……

      稍加实践培养,必成一代名将,这样便是自己死了,大汉也不会没有将军可以用了。

      之后,卢植得到的情报都会第一时间叫郭鹏和他一起分析。

      在抵达到战区之前的情报显示,真的如同郭鹏所分析的那样,黄巾三部完全没有合流的迹象,甚至看不出进攻章法,完全在乱打。

      “他们就是在剽掠地方,就是一群穷疯了饿疯了的乱民,所思所想就是吃饱饭,就是抢掠财物,没有对整体规划的想法,更没有想过要推翻大汉天下,他们只是数量巨大的匪寇,而非叛军。”

      郭鹏再次给现在的黄巾军下了定义,对于这样的判断,卢植十分满意。

      “如此一来,攻破黄巾平定叛乱,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卢植看起来信心十足。

      郭鹏皱了皱眉头,又忍不住开口道:“老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黄巾起事之初,以『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可见并非是一般的贼寇,而是被张角蛊惑的贼寇。

      流民愚昧,不识道理,张角说什么,稍微装神弄鬼,就信以为真,以张角为鬼神,对其盲目服从,如此一来,黄巾贼寇可能会有一些不怕死之人,战斗力不似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

      旬日之间,天下郡县失守数十,可见其信念之坚定,气势之如虹,眼下黄巾贼寇进攻的势头未尝受阻,此刻,他们正在一鼓作气,正是最为精锐之时,也是我军最危险的时候。”

      卢植眯了眯眼睛,缓缓点头。

      “子凤所言,言之有理,虽然是乌合之众,未尝不能打胜仗,若是小瞧了他们,怕是要吃亏,咱们手上兵马不多,一朝战败,还不知道能不能再战,此战,必须要胜,不能小胜,要大胜。”

      “老师,眼下张角率黄巾主力在魏郡邺城一带,图谋进攻河南之地,咱们该怎么做?”

      郭鹏如此询问。

      卢植捻着胡须,缓缓道:“黄巾贼寇人多势众,然而多是乌合之众,先进军,刺探足够的情报之后再做考虑。”

      郭鹏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结果卢植又开口道:“魏郡邺城一带多平原,而黄巾贼没有骑兵,我军有骑兵,这是优势,子凤,你所带领的马队会派上用场的,你要做好准备,这场仗,你必须要上阵厮杀,为师会在中军看着你。”

      卢植直接这样说,郭鹏虽然早有预料,却也忍不住的心脏一跳,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了不安的情绪。

      “是,老师,学生知道了。”

      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在万军丛中厮杀,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郭鹏不知道,当然也不想知道,却不得不知道。

      十几日之后,卢植率军抵达了魏郡境内,前锋骑兵在魏郡境内遇到了多股黄巾军斥候,并且予以击杀,而其中也有侥幸逃跑的黄巾斥候。

      于是黄巾军方面正在围攻邺城的张角等人知道了汉军增援抵达,并且得知汉军增调骑兵,便停止围攻邺城,转为围困。

      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卢植所部精兵方面,在邺城营地附近多挖沟渠,立拒马,以阻挠汉军优势骑兵的冲击。

      他们虽然没有军事素养,但是平原地带骑兵比较厉害的常识还是具备的,朴素的应对手段也是可靠的。

      不过汉军的骑兵固然强悍,人数也只有三千余,总兵力不过二万,面对人数数倍于己的黄巾贼军,卢植可不认为自己手下的骑兵都是神兵天降。

      其并不是这场大战的主要角色。

      卢植先向周边郡县的义军传达自己持节的身份,确立自己在张角讨伐战之中的主导地位。

      然后发起调兵令,命令周边郡县的义军向自己靠拢,并且命令周边郡县提供粮草军械和情报,听自己统一指挥。

      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熠熠生辉,闪耀于战史之上,但是这的的确确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战役。

      但是从古至今,战争何止千千万?

      大部分战斗都是兵力相当或者是以绝对兵力优势一方取胜而告终,以少胜多是少数中的少数,这一点,毋庸置疑。

      事关国家大事,卢植不敢马虎,调集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命令他们前来增援自己,短时间内将兵马提升到了三万余人的程度。

      然而张角所部带来攻击邺城的兵马大约有五万,人数还是远多于汉军。

      不过卢植所率领的核心中央军还是十分精锐的,就算是义兵,装备和战斗素养方面也略胜于黄巾。

      如果双方堂堂正正摆开阵势在大平原作战,张角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不是经验丰富的卢植的对手。

      事实也的确如此。

      六十六 卢植的计划

      四月六日,卢植率军渡过漳水,在漳水北岸安营扎寨,隔着漳水和黄巾军对峙,居西北方向对峙东南方向的黄巾军大营。

      从四月七日开始,双方纷纷开始了渡河刺探等小规模交兵,打起了试探前哨战,试探对手的实力。

      连续几场小规模遭遇战都以汉军的胜利告终,汉军击杀黄巾军数百,小挫了黄巾军的锐气,不过小小的失败无碍大局,张角很快重振军心。

      而卢植通过前哨战得知了黄巾军的战斗能力十分低下,全靠一股声势勇往直前,一旦挫败之,必将取得空前胜利。

      卢植派人探查邺城附近黄巾军的营帐,得到了黄巾军多挖沟渠立拒马以对抗骑兵的事情,于是知道黄巾军并没有多少骑兵,也不敢和汉军的骑兵对抗,知道了黄巾军的一大弱点。

      同时,卢植也洞悉了黄巾军目前急于求胜的现状。

      郭鹏跟随卢植观察了好几天黄巾军的战斗,卢植询问郭鹏的看法,郭鹏思考了一番,便对卢植讲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郭鹏认为,黄巾军全靠一股声势支撑着他们,等于是张角带着黄巾贼众一起创造了一个幻境,让他们以为他们无比强大,而汉军只是纸老虎。

      卢植刚来的时候小战得胜,并未激起黄巾军的恐惧,而是让黄巾军越发的暴躁,越发的想要立刻击败卢植确保全胜。

      张角未必不知道这种情绪很危险,但是他不敢压制这种情绪,生怕幻境被戳破,黄巾贼众重新意识到他们只是一群小瘪三的事实。

      卢植可以针对这种情绪,诈败,诱使黄巾军主力出动。

      “黄巾贼自起兵以来未尝一败,所到之处官吏奔逃,是以蔑视我军,我军何不主动出击,而后诈败,诱使黄巾军追击我军,可以使之脱离此处沟壑纵横之所,届时,我军准备已久的骑兵一举出动,必可大破之!”

      卢植已经有这样的想法,询问郭鹏想测试一下郭鹏的能力,结果令他非常满意。

      不过计策从说出来到完全执行,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郭鹏明白黄巾军的心理,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情绪击败他们,可是该如何调兵遣将分配任务,这还不是他所能掌握的技能。

      卢植口头传授过方法,但是事到临头该如何运用,郭鹏没有主意。

      于是郭鹏就注意观看卢植死如何调兵遣将分配任务的。

      诈败,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两个字而已。

      看上去很简单,两军打仗,一支军队佯装被打败然后逃跑,另一支军队追击,然后被引到埋伏里面,伏兵一起,就打败敌军了。

      人是有盲从性的,几万人的战场上,能把诈败这样的计谋告知每一个士兵吗?

      士兵只会以为这是真的败了,忙不跌的逃命,哪还管你什么计谋?

      到时候军容一乱,四散奔逃,只想着逃命,谁把优势敌军引到埋伏圈啊?

      讲着容易,写就两个字,实施起来就太困难了。

      败要败的有章法,不能过于凌乱以至于失去了掌控,也不能败的一点诚意都没有,至少要让对方主帅相信你是真的败了才可以,还要有更多的后手准备,好几个方案,确保自己不会玩脱了全军覆没。

      兵法是兵法,实际归实际,照搬照抄兵法只有战败的结局。

      卢植这样教导了郭鹏之后,又询问郭鹏一个问题。

      “知道为何为师要在漳水北岸安营扎寨,和黄巾贼军隔岸对峙吗?”

      郭鹏思考了一番。

      “隔着漳水安营扎寨可以给我军争取更多的回转余地,黄巾贼若要进攻,需要渡河来攻,这段时间咱们可以有所准备。”

      “那这样黄巾贼也能拥有同样的优势,与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卢植微微一笑,继续引导郭鹏。

      郭鹏皱起眉头,回想起这几日卢植的动向。

      除了日常视察军营之外,还要郭鹏保护他去漳水河上游的地方视察,沿着漳水河岸一路往西边走,走了好长一段路,走走停停,不知道在干什么,郭鹏没问,他也没说。

      “咱们扎营的地方地势较高对不对?”

      卢植又给了一个提示,郭鹏忽然一愣,随即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老师莫不是打算利用漳水?”

      “怎么个利用法?”

      “韩信?”

      郭鹏试探着一问,卢植满意的点头笑了出来。

      卢植教导郭鹏兵法,经常拿出实际战例来给郭鹏讲解,郭鹏记住了很多前人发生的战例。

      有汉一朝,韩信用兵和张良用谋备受推崇,而韩信用兵的战例也是卢植的重点讲述对象。

      卢植缓缓告诉郭鹏,郭鹏讲述之前,他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并且告知周边郡县立刻组织人力物力筹备一万多个沙袋,在漳水河上游部分投堵了河道,派人在投堵河道的地方做好了掘开沙袋放水的准备。

      水淹敌军是做不到的,也没有那个必要,卢植所为,不过是诈败计策当中的一部分。

      从诈败到还击,需要一个契机,否则败了就是败了,士兵不知道你是诈败,就以为失败了,就要逃,背后还追着气势正盛的黄巾军,反击什么?

      但是如果借助漳水,在对方渡河追击的过程之中将沙袋掘开,将大水放下,那么一瞬间暴涨的河水就会将敌军追击的道路拦腰截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