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士卒外出办事的记载,而整个长水校尉部共有六名士兵离奇失踪不见了踪影。

      重要的证据得到了证实,赵玹的嫌疑已然无法洗清,于是从一般的看守转入牢房内关押,又被带到了审理场所接受审问。

      ps:多更一章,求点票票装点一下门面。

      四十六 颍川郭郎

      审问当场,郭鹏作为诉讼发起者被允许旁听。

      杨彪作为主审官,厉声询问赵玹为何麾下士卒会出现在太原郡,被郭鹏斩杀并且带回,赵玹支支吾吾,含糊其辞,无法回答。

      之后郭鹏提出,赵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蔡邕曾经上表弹劾过赵玹,赵玹怀恨在心。

      杨彪命人去查,果然查到了蔡邕上表弹劾过赵玹的奏表。

      事已至此,赵玹的罪行已经无法扭转,尽管他还不愿意承认,但是杨彪已经开始审问其幕后主使,剑指阳球。

      理由是司隶校尉主掌监察司隶部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的操守行动问题,而赵玹用士兵刺杀蔡邕,阳球作为司隶校尉居然不知道,是渎职。

      这就有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思了,但是这个逻辑也说的通,谁都知道阳球是司隶校尉,职权就是这个范围的,现在赵玹犯下死罪,阳球罪责难逃。

      熟悉律法的郭鸿表示这样的惩治是遵守法律的。

      赵玹一听杨彪要治他死罪,就吓得瘫倒在了地上。

      杨彪继续审问,如果他供出幕后主使,可以减轻刑罚,免于死罪。

      赵玹到底没扛住,就供出了这件事情是阳球指使的。

      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上可以下定论了,阳球完了,不止是阳球完了,还有一些人也要完蛋了。

      这件事情传到了曹节等人的耳朵里,他们大喜过望,找到了程璜,威胁程璜如果不与他们合作,程璜的性命也有危险。

      程璜的女儿是阳球的妾,还有一个女儿是司徒刘郃的妻子,是这两人的丈人,这两人出事,程璜脱不开关系,除非愿意做污点证人,主动说出这两人的罪恶,才有可能活命。

      否则,必死无疑。

      程璜面对汹涌的舆论和过硬的证据难以招架,心理防线崩塌。

      为了保命,程璜只能出卖自己的女婿们,决定配合曹节,将一些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交给曹节,曹节又添油加醋了一番,将一份份罪证交给了灵帝。

      灵帝审阅了杨彪递上来的奏表,又看了曹节搜集来的罪证,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司徒刘郃、司隶校尉阳球和长水校尉赵玹下狱论死,判处了【创建和谐家园】。

      之后接着调查相关人等,牵扯出来不少刘郃阳球一党的党羽。

      反正程璜的势力是废了,自己的女婿作乱,自己也难辞其咎,不久就主动请辞,回老家养老去了。

      连续数次【创建和谐家园】,让一大批宦官和外戚的势力整个被废掉,灵帝重掌大权,全面施政。

      然而这并非是灵帝的初始目标,废掉这些宦官只是因为他们犯浑了,没有用了,一批没有用了,再换另外一批,这便为后来的大宦官张让和赵忠等人的全面上位创造了契机。

      没过一两年,新的十常侍闪亮登场。

      而对于连续掀起两次【创建和谐家园】的郭鹏来说,因为两次为蔡邕申冤,塑造了不畏强权和知恩图报的形象,名望大涨,成为雒阳城人尽皆知的人物。

      不过郭鹏貌似一点都不在意这件事情。

      惩治了奸佞之后,就离开了雒阳赶赴五原,说要确定蔡邕的安全,然后才会从五原回来,这样的行为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郭鹏抵达五原的时候,蔡邕已经抵达五原有七天了,已经在五原完成了安家开始了自己的流放生活,他住的房子很不好,低矮破败,较之雒阳的大房子当然是没办法比。

      不过蔡邕对此也不在意,说能有个地方居住,能安心的读书治学就足够了。

      郭鹏则向蔡邕说明了在雒阳发生的事情。

      “所以,刘郃与阳球还有赵玹都已经被【创建和谐家园】,择日问斩,罪无可恕,蔡公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来刺杀您了,您可以安心在五原读书,我此番回去,定会为您争取赦免,让您早日回到雒阳来,学生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您。”

      蔡邕感动不已,握住了郭鹏的手,眼圈泛红。

      “小乙,你我此生虽无师徒之缘,但是我最得意的事情,便是将你带到东观来,你为我鞍前马后出生入死,我却没什么可以回报与你的,我”

      蔡邕声音哽咽,无话可说。

      郭鹏忙说道:“蔡公对我才有知遇之恩,没有蔡公,我如何能拜在老师门下?还望蔡公不要再说这些话,学生做这一切都心甘情愿,蔡公且安心在五原等待,您本来没什么罪过,一定会被赦免的。”

      蔡邕紧握郭鹏的双手,连连点头,目送郭鹏离开。

      郭鹏确定了蔡邕的安全之后,才回到了雒阳,回到雒阳以后,他就发现自己的处境和之前大不一样了。

      在太学念书的时候每日都会有人想要与他结识,不仅是寒家子弟,也有士族子弟。

      在东观校对书籍的时候,也没有人把它当作空气了,见到郭鹏就有人喊一声郭郎。

      连杨彪和马日磾这几位往日里对他不假辞色的【创建和谐家园】级人物也对他和颜悦色起来,经常询问他的学业,勉励他努力进学。

      卢植授业更加用心了,也更加严厉了,而且有意无意还把朝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和他作为尚书需要处理的一些事情告诉郭鹏,咨询他的想法,并且传授他相关的牧民知识。

      牧民的知识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得到的。

      郭鹏表面平静,无喜无备,彰显自己的风范,暗中却兴奋雀跃不已,晚上睡觉都要激动好久。

      付出了那么多,奔波往来无数时日,冒着生命的危险,终于换来了值得被人看重和尊重的名望,整个雒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颍川郭郎的名头。

      郭鹏重情义、知恩德、千里送蔡邕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佳话。

      而随着卢植的地位提升,旁人对郭鹏的期待也更高了,觉得郭鹏的未来十分光明,现在碍于郭鹏的童子身份不方便与之结交,一旦等郭鹏加冠成年,必然会有一大帮人来和郭鹏结交。

      很多人都对此有所期待,当然也有人对此有些担忧,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郭鹏的老丈人,曹嵩。

      四十七 既立婚约,就要遵守

      随着宦官势力的重新洗牌,曹氏的势力也受到了影响,对朝政的影响力不如往昔。

      而郭鹏的名望水涨船高,成了人人赞赏的颍川郭郎,未来一片光明,曹嵩有点坐不住了。

      虽然这正是他翘首以盼的场景,他非常希望郭鹏扬名,但是现在真的这样了,他反而不放心了。

      郭鹏如果不想履行婚约的话,是有办法的,这一点曹嵩毫不怀疑。

      曹氏不如以前,如果郭鹏不想履行婚约的话,曹嵩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这才发现他把不少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光和二年九月份,郭鹏就要十五岁了,也是三年前的三年之约到期的时候,曹嵩不由得开始患得患失,想要和郭鹏说明此事,稍微提醒他一下,却发现自己不敢这样做。

      万一让郭鹏不高兴了怎么办?

      其实正如曹嵩所想,有很多人看中了郭鹏的名望和未来的前途,对他已有婚约这件事情感到不满。

      尤其是婚约者还是曹氏这种浊流的事实让不少人更为不满,甚至想要帮着郭鹏操作一下,帮他免除曹氏的后顾之忧。

      卢植这段时日在朝里办事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听到身边的一些好友提起此事,苦笑不已,于是便趁着在家传授郭鹏学识的时候,稍微提了一下这件事情。

      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郭鹏一口回绝此事,表示自己一定会履行承诺,九月份就请假回家,行冠礼,结婚。

      并且邀请卢植作为见证人,参加他的冠礼和婚礼。

      “你当真要如此?”

      卢植询问他。

      “当真要如此,既立婚约,就要遵守,学生生而为人,信义是为人做事之根本,若是毁约,学生有何颜面追随老师?有何颜面学习圣人道理?”

      卢植明白了郭鹏的意志,对他更为高看,也答应了参加郭鹏的冠礼和婚礼的邀请。

      之后,卢植也向身边朋友传达了这样的消息,告诉他们郭鹏绝对不会毁约,卢植身边有待字闺中女儿的好友就没有不为此感到遗憾的。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曹嵩的耳朵里,曹嵩惊喜莫名,不过郭鹏并未亲自来说,这让他还有些小小的担忧。

      眼看着九月份还有两个月就要到了,曹嵩越发的急切,直到七月十五当天,郭鹏携带了一些礼物来拜访曹嵩。

      “岳丈,九月十五还有两个月就要到了,小婿与阿兰的婚事,也差不多该准备起来了吧?”

      看着郭鹏满脸微笑的主动来向他提起这件事情,曹嵩顿时感觉自己一直以来的付出得到了足够的回报。

      九月十五,是郭鹏的生日,三年前,郭家和曹家约定,三年之后,郭鹏满十五岁,就会行冠礼,赐字,加冠,而后就举办和曹兰的婚礼。

      为了适应社交和婚姻的需求,士族男子提前行冠礼并不罕见,郭鹏也不是特例,如今三年之期已到,是该履行婚约的时候了。

      曹嵩大喜过望,立刻派人回家乡谯县通知家人开始筹办郭鹏和曹兰的婚礼。

      郭鹏也写信寄回家,请郭单代为操办,他会在冠礼前数日赶回家,而在此之前,他还要继续学习,在东观校书。

      这个消息传回了谯县曹家,曹家人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大家欢天喜地的奔走相告,然后发动举族之力筹备婚礼。

      原先曹家人因为曹炽和曹操先后丢了职位,而且宋氏外戚被灭族的事情而权势有所下降,家中只有曹嵩还在朝中坚持,今年以来听说了郭鹏在朝中做了很多大事,名望大涨,却久久不曾得知婚礼的消息,担心事情有变。

      当时家里人有不少都担心郭鹏要毁约,在家闲居读书的曹操坚决不认同,站出来表示郭鹏不是那样的人,他一定会履行婚约。

      七月二十一日,曹嵩的消息送来,曹家阖家欢喜,连带着夏侯氏一起喊来筹备这场婚礼,决定要办的热热闹闹的,绝对不让郭鹏丢脸便是。

      郭鹏的信送到郭单手上之后,郭单细细的看了信,而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夫君为什么叹气啊?”

      杨氏在一旁给郭单倒水,看到郭单叹气,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自从给郭鹏狠狠怼了,而后郭鹏在雒阳混得风生水起的消息传到,杨氏就有些害怕郭鹏了,觉得郭鹏以后一定要做大官,手握权柄的那一种,一想到这里,就也不敢乱嚼舌根了。

      “小乙来信,对我说他会在九月回家,行冠礼,然后和曹氏女儿正式结婚,之后再回雒阳继续学业。”

      郭单放下了竹简,缓缓说道。

      “这这不是好事吗?现在大郎已经是卢公的【创建和谐家园】了,有卢公的照顾,今后仕途难道不是非常明朗的吗?”

      杨氏觉得有些奇怪。

      “自然是如此,可越是如此,我就越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给小乙选个好人家姑娘结亲,却选了曹氏。”

      “这事已至此,怕是”

      看到妻子为难的表情,郭单摆了摆手。

      “倒也不是怪罪曹氏,这门婚事也是确定了的,我是在怪罪我自己。”

      说罢,郭单就绝口不提此事,天天处理县务,曹氏有人来问,他就回答,曹氏不来问,他也不参与,反正钱他是一分也没有少出。

      这件事情主要是曹操和夏侯惇在操办,夏侯渊和曹氏几个小子也在忙里忙外的帮忙,曹氏族亲和夏侯氏族亲都行动起来,招呼亲朋好友筹备婚礼宴席。

      按照曹嵩的标准,到时候要给整个谯县县城都摆上流水餐桌,叫全县人都来吃,人越多越热闹。

      祝福的人就越多,曹氏就越有面子,郭鹏也会越开心,这婚事也就越顺利。

      九月初,郭鹏向太学博士告了假,回家行冠礼和结婚,带着死活要跟着一起回来的臧洪,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九月七日,郭鹏和臧洪来到了谯县。

      郭鹏首先回家见了父亲,介绍臧洪给父亲认识,之后又和臧洪一起去了曹家,见了正在忙里忙外给自己操办婚事的曹氏和夏侯氏的小伙伴们。

      一别许久不见,郭鹏也觉得甚是想念,将从雒阳带回来的礼物赠送给他们,介绍臧洪给他们认识,便由着他们到处跑前跑后,自己被曹操拉到了曹操的书房里说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0: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