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正在危险的时候,一个背着【创建和谐家园】的老人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看到了眼前的情形,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赶紧放下【创建和谐家园】,不住地用嘴去吸吮杜理卿腿中流出来的黑血,然后又从随身所带的葫芦里拿出药粉,给杜理卿涂在伤口上。那药粉很神奇。慢慢地,杜理卿身上的黑线就消失了,再过了一会儿,杜理卿就悠悠转醒。老人又把另一只葫芦里的药酒给杜理卿喝了两口,然后笑着拍拍杜理卿的身子,说了声:“没事了”,没过多久,杜理卿果然能站起来了,如有上天保佑的杜理卿就这样再次得救。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捡了一条命回来。</p>

      原来这名老人叫做杨震山,因为木兰山有许多飞禽走兽,所以这附近除了种田的农民之外,还有一些专以打猎为生的猎户。杨震山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今天也是上山打猎,恰恰机缘巧合,救了杜理卿。</p>

      杨震山老人救了杜理卿,杜理卿的父母自然是千恩万谢,专门请杨震山老人来家里吃饭,老人乐呵呵地上门,还给杜家带来了一只打来的野兔,在闲聊中,杜理卿的父母得知,老人已经快六十了,但一生从没有结过婚,更没有孩子,孤苦零丁的一个人生活,杜理卿的父母听了之后唏嘘不已,以后经常叫杜理卿给老人送点吃的,把老人的衣服拿回来洗。这样一来二去的,杜理卿就和杨震山很熟了。</p>

      杨震山年青时就是猎户,打了近三十年的猎,有一手百步穿杨的本事,外出打猎,只要【创建和谐家园】出手,从来就没有落过空,他还练就了一手好飞刀的本事,那可以说:“三十步开外,刀不离人,二十步开外,刀不离寸,十步开外,刀不离分。”年幼的杜理卿,逐渐被杨震山高超的本事所迷住,天天吵着要跟他学艺,吵着要和他上山学打猎,杨震山也很喜欢杜理卿,便把自己的本领一点一点地教给他。而杜理卿也是聪明伶俐,什么都一学就会。逐渐也象个小猎人的样子了。</p>

      每每打猎完后,空余的时间,杨震山就或在夏夜的星空下,或在寒冬的火塘边给杜理卿讲故事,西天取经,三国演义,梁山好汉,岳家军,杨家将,三侠五义,当然当地的女英雄花木兰更是少不了。这些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深深地打动了年幼的杜理卿,使他从小便对英雄的概念有了异常清晰的认识,在所有的历史英雄之中,最为打动他,也是让他最为佩服的是三国英雄,刘备手下的大将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他一是佩服赵子龙的勇,每次听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连挑曹营七十多员名将,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平荆州,取益州,战汉中,定南蛮,出祁山,杜理卿就心跳不止,在他看来,赵子龙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屡建奇功的常胜将军,但除了“勇”之外,杜理卿更佩服的还是赵子龙的“忠”,赵子龙自与刘备相遇,立志追随后,终身忠贞不二。与有勇无谋的张飞,骄傲自大的关羽,有三姓家奴之称的吕布一比,那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p>

      可以说,三国英雄赵子龙成了杜理卿心目中神一般的人物,这也就使他很小就有了一个志向,就是要成了象赵子龙那样既忠贞又勇猛的将军。而这种志向后来果然在他的整个革命工作之中完全和彻底地得以体现。</p>

      除了讲故事之外,原来上过私塾的杨震山老人还教他识字。这对于旧社会贫农家庭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杜理卿认真地,贪婪地跟老人学着文化,在老人的启蒙教育下,杜理卿的行为,思想都远远比同龄人成熟。</p>

      可以说,师傅杨震山,对杜理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甚至应该这么说,杨老人是他生命中的贵人,不但救了他的命,还教了他很多别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如果没有杨震山,那么杜理卿可能最终也会象黄陂县的那些农民一样,在家乡受苦,一直到全国解放。象杜理卿的几个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可见,人的命运跟环境密切相关。</p>

      七年之后,杨震山越来越衰老,杜理卿已经把他的全部本领都学到了手。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少年神【创建和谐家园】,不仅如此,在打猎生涯之中,杜理卿逐渐养成了机警,机智的性格,这些因素为他以后被挑选入到红军的保卫部门,并逐渐成为公安和秘密情报工作的领导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杜理卿对于他的师傅杨震山是很感激的,在全国解放以后,杜理卿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给师傅迁了新坟,以后每次回到家乡,杜理卿都要去祭奠自己的师傅,给他上一柱香。</p>

      被迫背井离乡:</p>

      随着杜理卿渐渐地成长,渐渐地感受到阶级的压迫,体会到人世间的不公,他心中的疑团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了。</p>

      他常常在想:为什么村子里的人都很勤劳,一年三百五十天,日日白天黑夜的辛苦,到头来却总是吃不饱,穿不暖,而那些有钱的地主从来不做事,每年只坐等村民把租子交上来,整天吃香地喝辣地。为什么不但杜家嘴村是这样,骆驼铺是这样,其他的村子是这样,整个黄陂县都是这样?,</p>

      为什么那些地主老财不但剥削村民,还对村民盛气凌人,随意的打骂和侮辱。而被迫上贡的村民却总是忍气吞声,还不得不陪笑脸。</p>

      疑团始终挥之不去,于是有一天,他便问自己的父母这些问题,想从父母那里得到答案,然而父母都是没有读过书的,他们活了半辈子,自己其实也弄不明白原因。他们总是含糊地说:“因为我们没有田,只能租住地主的田,既然租了地主的田。那么就要向他交租。交了租那就只剩下一点点,只够勉强吃的了。其他的村民,也都和我们一样的。”</p>

      杜理卿又问:“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田呢?如果我们自己有田了,那我们一家就够吃的了。每年还会剩下很多,也根本不需要再向地主交租了。”</p>

      父母亲回答:“因为我们穷。没有钱,买不起田。”</p>

      他眨眨眼又问:“那么我们为什么穷,为什么没有钱呢?”</p>

      父母亲再答:“因为我们要交租。”</p>

      绕来绕去,绕了一个圈之后,答案最终又绕回来了,这当然也就不成其为答案。</p>

      父母的回答不但未能解除掉他心中的困惑,反而让他更进一步的迷惑,于是他只有再跑去问师傅杨震山,仅管杨震山上过私塾,但是对这样的问题却也回答不了,他只有磕磕烟袋说:“这个我也说不明白,反正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这个样子的,除非你当了地主,或是做官,那就有钱有势,别的人就会为你做事。”</p>

      杜理卿对这个回答更不满意,他眨眨眼问:“为什么一定是这样呢?为什么不能所有的人都种田,自己赚钱自己用,不用被别人剥削呢?”杨震山笑着摸摸他的脑袋说:“我也希望这样啊,其实谁不希望这样呢,不过实现不了啊,也许你将来长大了可以带头造反,自己当皇帝,那样你就可以下令所有的人必须自己做田,不许剥削别人。呵呵。”</p>

      这本是杨震山所讲的一个笑话,但没想到,杜理卿却把这个笑话深深地刻在了心里,皇帝,那本来就是最大的地主,他是不会做的,但是造反,他长大了之后那是一定会干的。他要象常胜将军赵子龙那样,将地主老财一个个地都杀死!把他们的田地全部分给穷苦的人。</p>

      以后在打猎的过程中,杜理卿时不时地把那些飞禽走兽当作“地主老财”,在开枪打它们的时候,他不自觉地把它们当作了生活中的“坏人”,“地主老财”,他没日没夜地打猎,只有打猎的过程,才能暂时缓解他少年时代的那些疑虑,不满,仇恨,才能从中得到一种解脱的快乐。几年的猎户生涯,不知不觉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革命斗争的种子。随着这粒种子在身体内不断地萌芽,在杜理卿十三岁那一年,他终于产生了具体的行动。也因为这次具体的行动,杜理卿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结果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一直到解放之后才回到家乡。才又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见面,而他的师傅杨震山则早已过世。</p>

      杨震山老人平日打回来的猎物,除了自己吃之外,一部分还拿到外面卖钱,用这些钱再买一些生活日用品。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维持生活。虽然比较清苦,但是杨震山老人倒也满足。</p>

      但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以致招来飞来横祸。</p>

      这一天,杨震山和杜理卿挑着所打的山鸡野兔,在集市里叫卖。不一会儿,有三个人走了过来,看了一下他们的东西,其中的一个为首之人点了点头,对杨震山道:“老头,你这东西我们都要了。”然后也不等杨震山答话,另两人就将那些山鸡野兔收了起来。</p>

      虽然这些人十分无礼,但是杨震山老人没有计较,反正只要有人买他的货物就好。做生意总是要忍气吞声的。但没有想到,这些人拿了东西,却不付钱,而是拿着东西,转身就走。</p>

      “喂喂。几位老板,你们还没有给钱呢?”少年杜理卿反应过来,急忙追上去要钱。</p>

      “还给什么钱,刚才不是已经给你了吗?小王八蛋胆子不小,还敢讹钱啊。是不是想死啊!知不知道我家老爷是谁啊。”为首之人转过身来,不但不给钱,反而对杜理卿怒吼起来,另两人也挽起了袖子。恶狠狠地看着杜理卿。</p>

      杜理卿到底年幼,被这群蛮不讲理的人一吼,一时愣住了,便血气方刚的他随即怒火攻心,马上捏紧了拳头,准备冲上去揍人,杨震山老人久经江湖,一看这几个人的言行估计他们是很有势力的,只好一拦杜理卿,忍气吞声地对那几个陪着笑脸道:“对不起各位老板,小孩子不懂事,这些野味就当我们孝敬您的。”为首之人轻蔑地瞥了杨震山老人。说声:“走。”正准备扬长而去,但是死不服气的杜理卿却猛然挣脱了师傅的手,一拳就打在了为首之人的脸上,一下子将那人的鼻子打破了。那人一下子倒在地上,捂着脸哀嚎起来。另两人一看急眼了,向杜理卿扑了过来,虽然他们年龄,体格比杜理卿大许多,但已练成了一身武艺的杜理卿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闪躲之中专找他们的下害下手,三两下就把两个大汉打倒在地上唉呦唉呦的只叫唤,杜理卿冷笑了一声,走到了被自己打破了鼻子的那个人的跟前,那家伙吓得脸如白纸,连连向后直退。</p>

      杜理卿冷冷地看着他,向他伸出手去:“买东西的钱。”</p>

      那家伙愣了一下,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吊钱,递给杜理卿,杜理卿接过来之后,递给了师傅杨震山。杨震山接过来之后,不但没有喜色,却反而叹了一口气。</p>

      这个时候年少的杜理卿是不知道师傅为何忧叹的,更没有到大祸即将降临,还在为自己打败了三个成年人而洋洋得意,“滚!”他大喝一声,对方三人如逢大赫,抱头鼠窜而去。</p>

      “你们闯了大祸呀,这三个都是才搬到黄陂县城的大财主黄富贵的家人,那为首是他的大管家黄得胜,黄富贵有钱有势,他的儿子听说是在外省当督军呢,你们怎么敢惹他们。”</p>

      “快跑吧,运气好还跑得及。跑晚了就来不及了,到时侯不死也要被扒成皮。”等这三个一走,街市上其他的人赶紧过来,七嘴八舌地对他们说道。</p>

      “怕他们?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一双我打一双。没事的。”杜理卿毕竟年幼,没有社会阅历,依然没有感到危险来袭,心里还巴不得再来几个恶人,他好再把他们暴揍一顿。</p>

      “别说了,卿伢子,收拾东西,赶紧走。回家。唉,你真不该动手啊。”杨震山已经感觉到不妙,赶紧催促杜理卿。</p>

      “师傅,咱们都是练武之人,怕那些人干啥。只要他们敢来,咱们两师徒打死他。”见师傅如此害怕慌张,杜理卿心里很有些不以为然。</p>

      “你懂什么,几个人当然不怕,可是人家有钱有势,我们双拳难敌四手,不说了,快走。”杨震山一把拉住了他,往外跑去。</p>

      师徒二人刚刚跑到街市,就见迎面跑来一大队人马,足足有三四十个,为首的,正是被杜理卿打破了鼻子的黄得胜,黄得胜一见到杜理卿师徒,立刻就狂叫一声:“就是他们,给我打,给我打,打死他们!”那些狗腿子闻声,立刻一拥而上,将杜理卿师徒包围起来。事到临头,一直避免发生冲突的杨震山老人知道冲突不可避免,也只有放手一搏。虽然杜理卿师徒都是练家子,而且也以命相拼,但好虎架不住一群狼,终于双双被对方的人打倒在地,最终被打得奄奄一息,一直到杜理卿身上的肋骨被打断了十几根,杨震山老人的双腿被打断,那伙人才扬长而去,街市上的人赶紧把他们俩抬到了朗中铺-------</p>

      一直到床上躺了几个月,杜理卿才渐渐恢复元气,而杨震山在床上躺的时间更长,毕竟,他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状况不能和杜理卿比,虽然杨震山一句怪杜理卿的话都没有,但杜理卿的内心却极度内疚,觉得是自己鲁莽的行为害了师傅。同时,复仇的欲望也在他的体内不断升腾着。他觉得他必须要给师傅有一个交待。</p>

      依然天真的杜理卿首先选择的是上告到巡捕房,满以为才推翻满清没多久新兴的民国政府一定会公正处理,可是没想到,巡捕房的人一听说打他和杨震山老人的是黄富贵的管家,巡捕房的人不但不管,反过来还威胁他,说不准败坏黄老爷的名声,如果他再在外面说黄老爷的坏话,就把他抓到牢里去!</p>

      其实在他来巡捕房之前,他的父母早已经就哭着哀求他不要来上告,说不会有好结果的,但是杜理卿不相信,结果本来满怀希望的杜理卿再次受到重大的打击。</p>

      先是肉体,接着是心灵,年少的杜理卿不断地受到重创,他更加体会到这个险恶社会的不公,</p>

      但是,杜理卿却没有就此消沉,心中复仇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并且准备什么人都不指望,就靠自己的力量去复仇。</p>

      在一个深夜,杜理卿带上了打猎的【创建和谐家园】。找到了早已摸清的黄家大院,悄悄地翻上了后院墙,为了怕黄府的人认出自己,让家人和师傅受到牵连,这次杜理卿长了心眼,戴上了一张从集市上买来的判官面具,他刚刚从院墙上跳下来,黄家的狗便冲了过来,冲着杜理卿狂叫。杜理卿并没有跑,而是躲进了黑暗的角落里,狗要冲过来嘶咬杜理卿,这次做了精心准备的杜理卿马上抛出了几根野兽的骨头,狗一见到骨头,马上就啃起来,再也不管杜理卿了。</p>

      听到狗的狂叫声,黄府的灯亮了,有人打着灯笼来到了后院,照了一圈没有发现人,骂骂咧咧地正要回屋,杜理卿一个剑步窜到了那人的身后,用【创建和谐家园】抵住了那么人的后腰,低声喝道:“别动,动就一枪打死你。”那人吓得一哆嗦,手中的灯笼掉到了地上。并举起双手颤抖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显然把杜理卿当作了一名打家劫舍的强盗。杜理卿心中暗笑,又喝令道:“听着,你老实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没事,否则,我叫你脑袋开花。”那个家人如同鸡啄米一般:“是是是,我一定听好汉吩咐。”说话间他偷偷扭头去看,却只看见一张判官的脸,更是吓得魂飞天外。</p>

      “你们叫黄得胜的管家住在哪?”杜理卿逼问道。</p>

      “黄大管家,在,东头,东头第一间。”那个结结巴巴地说。</p>

      “好,快带我去,就没你什么事了。”杜理卿在他身后用枪用力一捅,把他吓得一哆嗦,赶紧点头:“是是是。我带您去,带您去。”说罢捡起了掉到了地上的灯笼,带着杜理卿往黄得胜所住的地方走去。</p>

      在杜理卿的示意下,那人不得不敲响了黄得胜的门。</p>

      “谁啊?”里面灯亮了,有人不耐烦地问道。杜理卿听出这正是黄得胜的声音,心中高兴极了。</p>

      “黄管家,我阿标,刚才屋外有狗叫声,我起来查看了一下,发现外面似乎有可疑的人,就来向您报告,您快出来看看。”</p>

      “啊。有可疑的人。”里面的黄得胜一愣,赶紧起身。穿好了衣服,打开了门。借着灯笼,杜理卿一眼就认出他正是那个率众殴打自己和师傅的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于是,他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就把【创建和谐家园】从那个阿标身后拿出来,对准了黄得胜。黄得胜猛然看见眼前的判官和一杆【创建和谐家园】,不禁张大了嘴,杜理卿毫不犹豫,对准他的小腿扣动了板机,就听得轰地一声,黄得胜发出了一声惊人的惨叫,跌倒在地上!</p>

      杜理卿不慌不忙,转身又往后院跑去,此时黄府的人都纷纷起来,向杜理卿包抄过来,杜理卿对准他们又放了一枪,打伤了其中一人,但没想到黄府的护院也有枪,他们趴了下来,七八条枪对准了杜理卿连连射击,幸亏在黑暗中都没有打准,再加上杜理卿身手敏捷,飞快地爬上了后院墙,跳到墙外,总算死里逃生,一口气从县城跑回了家。</p>

      黄富贵的大管家夜里被人用枪打的事件,很快地传遍了整个黄陂县城,并且又由进城赶集的人传到乡下,原来黄得胜的腿被打断了,送到医院后被医生截了肢,成了一个残废,事情闹得很大,黄富贵急极败坏,责令县城巡捕房的人限期破案,巡捕房倾巢出动,抓了很多无辜的人。并且传出行凶者是一个少年猎手的消息,原来虽然杜理卿蒙着面具,但是声音毕竟是少年人的稚嫩之音,再加上又用【创建和谐家园】行凶,所以黄得胜还是隐隐猜到了可能会是当初被自己带人痛打的那个卖野味的少年行了凶,因此巡捕房是有针对性地抓人。</p>

      杜理卿的家人及师傅也听到了传闻,立刻猜到黄得胜被枪击一定是杜理卿所为,一问之下,杜理卿只有承认,杜理卿的家人及师傅大惊,知道巡捕房一定会很快查到杜家嘴来了。只有找别人借了一点钱,叫杜理卿赶紧离开杜家嘴,正好杜理卿的伯父准备到外地做工,杜理卿遂背井离乡,跟着伯父连夜出走,先到河南确山,泌阳,后来又回到湖北汉口做裁缝学徒。</p>

      安源遇见刘少奇</p>

      1916年,由于裁缝店倒闭,杜理卿的大伯又得了重病,被迫回家乡养病,而杜理卿则由老乡介绍,来到了安源煤矿局做了一名煤矿工人。</p>

      当时的杜理卿已经是少年老成,在家乡的遭遇使他对这个不公正的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p>

      而在安源这座城市,在煤矿当工人之后,耳闻目染使他更进一步认清了这个社会吃人的现实。</p>

      在煤矿上没有任何安全设施,工人死,残事故时有发生,但工人在进厂之前,已经和资本家签了【创建和谐家园】契,说明生死各安天命,资本家概不负责,就是在工人的性命得不到丝毫保障的情况下,资本家还经常地克扣,拖欠工人的血汗钱。经常地对工人处以辱骂,鞭打。惩罚。而官府,军阀都是和这些资本家穿一条裤子的,不但从来不维护工人的正当利益,反而处处助纣为虐,帮着资本家一起来对付工人。</p>

      大地主,大资本家,官僚,军阀渐渐地都成了杜理卿所痛恨的对象,在他的心中,一颗革命的种子已经随着他年纪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但是,他虽然有革命的愿望,却又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自己革命的愿望。</p>

      革命正在这个时候,来到安源发动工人运动的刘少奇同志建立起了安源路矿总工会,并且办起了一所职工夜校,给安源路矿总工会的工人们补习文化知识,并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由于总工会为工人说话,迅速地被工人当作了自己的“娘家人”,很多工人都报名参加了总工会,杜理卿当然也不例外。</p>

      正是在职工夜校里,杜理卿遇到了著名的工人领袖刘少奇同志。因为刘少奇同志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是经常亲自授课。由于杜理卿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因此,在职校里表现非常突出,刘少奇同志逐渐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觉得他很有潜质,因此有意识地想培养他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p>

      有一天深夜,下了课之后,刘少奇叫住了杜理卿。请他到办公室来。</p>

      见领袖人物叫住了自己,少年杜理卿既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不知道少奇同志想同他谈什么。</p>

      少奇同志很和蔼地给他倒了一杯水,坐在他的面前,和他聊起了家常。杜理卿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少奇同志如此平易近人,心情渐渐地放松,和少奇同志愉快地交谈起来。他对少奇同志谈到了他在家乡所犯的事。以及到了安源以后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的一些感悟。言谈之间透露出想革命的强烈愿望,一再重复地对少奇同志说:“刘校长,我很想推翻这万恶的旧社会,重新创立一个新社会。在这个新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都要劳动才能收获。没有剥削,没有压榨,是一个非常和睦的社会。”</p>

      少奇同志笑着点头道:“你这个想法是很好的。我很赞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推翻万恶的旧社会,创立新社会呢?”</p>

      杜理卿摇头道:“这个正是我迷茫的地方,我虽然有想法,也有斗志,但是总觉得人海茫茫,势单力薄,好象根本无力施展的样子。”</p>

      少奇同志笑了笑,拿起了一只铅笔,将笔递给他,“你试着折断它。”杜理卿不知他的用意,有些疑惑地将笔接了过来,轻轻一用力,便将笔折断了。</p>

      少奇同志没有说什么,又把一大把铅笔递了过来,对他说:“你再试试把它们折断。”杜理卿接过来,试了试,却发现很难将它们一把折断了。</p>

      少奇同志语重心常道:“道理你现在明白了吗,要折断一根笔那很容易,但要折断一把笔就不容易了,想想你过去在家乡的遭遇,虽然你和师傅都练过武,先前也把几个恶霸打跑了,但是恶霸又喊了几十个,双拳难敌四手,你和师傅就吃大亏了,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之中,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力量!所以我们全社会的工人无产者只有联合起来。才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不会觉得势单力薄,才有可能打垮旧势力。”</p>

      少奇同志这样一说,杜理卿顿时恍然大悟。</p>

      简单的道理,通过少奇同志形象的比喻,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想,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p>

      这时候外面有狗叫了两声,少奇同志顺势又说道:“有一条狗,整天冲你乱叫,逼着你喂他吃好东西,你不给他就要咬死你,你该怎么办?继续喂狗吗?”</p>

      杜理卿响亮地回答道:“不。”</p>

      少奇同志又问:“为什么?”</p>

      “因为狗改不了吃屎。喂是永远喂不饱的,只有把恶狗赶走,甚至要打死才行。”</p>

      少奇同志赞赏道:“对,说得很好,现在压迫我们工人的这些大资本家,大官僚都是恶狗,指望这些骑在我们头上的统治阶级他们发善心主动不压迫我们,不剥削我们是不可能的,我们对他们绝不能抱有天真的幻想,只有采取武装斗争,才能将他们打翻,建设一个新社会才有希望。你在家乡用【创建和谐家园】向敌人还击是正确的,但是你只有一条枪,对方有很多枪,所以你打不赢对方,只能够狼狈逃走,但是如果我们团结起来,有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几万人帮你,提着几千几万支枪一起杀进地主老财的家里,那时候逃跑的就是地主老财那一家人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全国的工人广大一心,团结一致,人人都提着枪与所有压迫我们的阶级敌人做斗争,那么推翻旧社会,建立一个新社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p>

      团结-----武装斗争------建设一个新社会------!</p>

      少奇同志的话,就象天上闪亮的北斗星,给杜理卿清楚地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斗争方向。他激动得全身发抖,再不感到孤单和茫然,而是充满了斗志和希望。一条光明的大道在他的眼中徐徐地延伸开去。从此之后,杜理卿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工人武装斗争中去了。</p>

      1922年,中国【创建和谐家园】d领导了第一次安源大【创建和谐家园】,对于受尽剥削压迫之苦的产业工人来说,犹如干柴着火,迅速燃遍了整个矿区,杜理卿当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这次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成立工会为主旨的大【创建和谐家园】取得了胜利,因为在斗争中表现突出,杜理卿于1922年春加入了青年团,同年转为党员。</p>

      第二年,他又投身路矿两局工会为声援京汉铁路“二七”大【创建和谐家园】而发起的安源第二次大【创建和谐家园】,再次取得了胜利。</p>

      后来,杜理卿还参加了安源路矿工会为发放欠薪而组织的第三次大【创建和谐家园】,并成了领导人之一,可是,这次大【创建和谐家园】在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工会组织被破坏,工会主要干部先后被捕,牺牲,党组织紧急通知已经暴露的同志撤离安源,杜理卿和另外一些同志被派往湖南醴陵的安源总会工办事处报道,然后于相机前往长沙工会待机就业,从此,许建国丢掉了手中的板手,走上了更加动荡,更加紧张的革命历程。</p>

      杜理卿朝思暮想的日子终于很快到来了,1930年6月的一个夜晚,寂静的长沙城外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枪炮之声,这枪炮声顿时将长沙监狱中的犯人全都惊醒,他们一咕鲁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虽明知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但还是都兴奋地抓着牢房的铁栅栏向外张望,枪声也惊动了监狱中的看守,只见平日那些凶神恶煞的看守们一个个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显得怕得要命。连犯人的大声喧闹也没有心思管了</p>

      “长官,发生了什么事?”“长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犯人实在忍不住,问那些警察看守。但他们谁也不回答。</p>

      “是红军,红军队伍打来了。肯定是。”杜理卿心中一动,大声地叫了起来。这一叫唤,其他犯人几乎都是一喜,然后欢呼起来:“哦,红军来了,来救我们来了。”一时间,监狱象锅里烧开的开水,那些看守气急败坏,大呼小叫喝令众囚犯闭嘴,不准并停止喧哗。但犯人哪里肯听,反而从警察们的表情和态度中判断出杜理卿所猜想的是对的,喧哗得更加大声了。</p>

      枪炮声一直持续不断,狱中党支部的同志们马上召开了一个秘密的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由杜理卿尽快找赵丰年了解到详细情况,再由杜理卿把情况由组织汇报,组织再针对所了解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p>

      第二天一大早,赵丰年前来监狱接班。找了一个适合的时机,他偷偷地告诉了杜理卿情况。原来,当时,以李立三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为了推行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于六月下旬开始对长沙发动了猛攻。昨夜听到的枪炮声,正是红军猛攻长沙所发出来的。赵丰年还告诉杜理卿,由于红军势头很猛,长沙城内人心惶惶,军队无心恋战,从上到下都在做逃跑的打算,言谈间,他还透露出对自己前途和生命的担忧。</p>

      知道这一具体情况之后,杜理卿高兴极了,马上向组织上进行了汇报,并向唐近仁同志建议,做好狱中暴动的准备,以配合红军攻城的行动,同时更进一步地利用形势说服赵丰年,甚至吸收他入党,以便展开工作,唐近仁当即立断,同意秘密吸收赵丰年入党。</p>

      于是,杜理卿再找到赵丰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保证,如果他站在革命这一边,并加入党,为监狱地下党组织做事,那么红军攻破长沙之后,不但不会杀他,而且还会因他立有大功而对他重用,赵丰年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出于对杜理卿的信任,接受了杜理卿的建议,还答应暗中再发展一些信得过的看守,在城破之日采取实际行动,配合红军。</p>

      果然,在赵丰年的鼓动之下,监狱内另外一些看守也偷偷表示,愿意站到了革命的这一边来。</p>

      经过一个月的猛烈进攻,七月下旬,长沙终于被一举攻克。城破之事,红军战士象潮水一般的冲进了城内。听到外面声声地叫喊“红军攻破长沙了,红军攻破长沙了。”长沙陆军监狱的警察们再也不管监狱的犯人,全都一哄而散,准备逃出门去。</p>

      “不许动,都不许动,都放下枪!”早有准备的赵丰年和几名被策反的警察忽然端起枪出现在门口,将想逃走的人堵住,并喝令他们放下枪。与此同时,监狱的铁门也被迅速打开,囚犯们全都冲出出来,举起了赵丰年等人早已偷偷带进的棍棒,菜刀等物。</p>

      大多数警察猝不及防之下,只有乖乖地放下枪,但有少数顽固分子还想举枪顽抗,被赵丰年当场开枪打死。其他的人都吓得不敢再轻举妄动了。</p>

      当红军的队伍杀入到监狱,准备将同志们全部救出来的时候,这才惊奇地发现,不但同志们都已经获得了自由,还抓获了一批警察,说服了一批警察转向加入革命队伍。都不禁大为惊奇。后来了解到了详细的情况之后,广大红军战士都对杜理卿非常佩服。</p>

      杜理卿和所有被押的同志被救了出来。全都加入了红军。被抓获的那批警察全部枪毙,而赵丰年和投诚的那些警察也和杜理卿他们一起,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员。</p>

      许建国生前回忆这一段经历时曾说:攻打长沙,在战略上来说,是错误的,从战役本身来说,是一个局部胜利,红军占领长沙的十一二天内,抓紧扩军,筹款,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六大’的十大纲领,释放了几千名政治犯,解决了当时红军人力,物力方面的困难,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机。</p>

      许建国出狱后,即被分配到红三军团一师三团任副官兼任团保卫局副局长。唐近仁同志任团长,江华同志(即当时的黄春圃,后任全国人民最高【创建和谐家园】院长)任政委。一师政委是黄克诚。</p>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3: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