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19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p>

      可是,没有人明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八路军一日千里的发展,正是开国帝王成功的秘密。</p>

      这是他成为可以统帅其他所有才智过人的将帅的领袖的秘密所在。</p>

      1919年,法国政府再次来华招募劳工,曾经留法的蔡元培、李石曾等倡导青年利用这一机会到法国勤工俭学,并在京与一些法国人士组织了华法教育会主办此事。</p>

      这时,中国正处在外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国家失去希望的时刻,大批有为青年怀着寻求让国家强盛的治国方法的理想,利用一切机会到国外去留学,希望能够用西方列强强大的办法来救中国。</p>

      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虽然在中国师生方面提倡以“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为目标,但是法国帝国主义却是希望使用中国的廉价劳工,因此并不包揽全部留学费用,还需要出国学生自付一些车船费等。</p>

      并且到了法国,也并不负责中国人的学习和生活,所谓留学的中国青年必须要自己做到自给自足。</p>

      那些家里能够负担留学费用的青年纷纷踏上了去欧洲留学的旅程,可是那时的毛泽东,不仅身无分文,而且举债在身,更无法向熟人张口借钱。</p>

      但是自幼饱读诗书,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深刻的毛泽东却觉得,不一定只有西方能找到解决他个人以至整个中国前途问题的灵丹妙药。</p>

      于是,毛泽东在送走留法学生后,向别人借了一双布鞋,孑然一身,悄然回到湖南老家的山中,苦读所有能够找到的中国古书,甚至连一些极其少见的孤本也要想方设法借来阅读。</p>

      最后他终于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统天下的秘密,重新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开始拨动中国这艘巨轮的舵轮。</p>

      这情景和苏秦游历六国失败之后回到家里头悬梁,椎刺骨,重读《阴符经》,随后佩六国相印极其相似。</p>

      毛泽东有一个见解,他认为,《老子》是一篇兵法。</p>

      这种看法十分独特,几乎是独一无二的。</p>

      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他成功地开创了敌后根据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p>

      如果重新审视当时中国的局势,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手法是多么高明。</p>

      在日寇侵略中国之前,说中国是一盘散沙是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如果说当时的各种势力,包括全社会的所有人,全都是各怀心腹事则是完全准确的。</p>

      那些社会势力,有的争权夺利,有的抱残守缺,即使是后来在卢沟桥打响了抗日第一枪的29军,也曾经对日本不断让步妥协,疯狂镇压爱国学生。</p>

      至于因为害怕日本强大,完全不抵抗,白白把东三省送给杀父仇人的张少帅,希望借助日本的势力重建满族国家的溥仪和郑孝胥,川岛芳子,因为投靠日本人而过上当总理瘾的周佛海,各种带有希奇古怪的想法的人更是层出不穷。</p>

      而这时所谓最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老百姓,对于国家的前途和自身即将面临的危险却是一无所知,甚至有人以为日本侵略中国是因为鬼子看上了卢沟桥上的狮子。</p>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会有多少人投身抗日事业,极少数爱国志士奔走呼号的声音如同淹没在沙漠之中,没有一点反响。</p>

      可是,等到日本来了之后,那些被日寇占领的地区的老百姓身受其害,有的家破,有的人亡,有的受到侮辱,在他们对日寇的残暴兽行有了切肤之痛之后,再去动员他们抗日,立刻就产生了事半功倍的巨大成效。</p>

      正因为认为找到了治理天下的秘诀,所以毛泽东才在渡过重重危机之后,终于看到自己理想中的成龙之地陕北的时候自豪地写出无限豪迈的名句:</p>

      江山如此多娇,</p>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p>

      惜秦皇汉武,</p>

      略输文采;</p>

      唐宗宋祖,</p>

      稍逊【创建和谐家园】。</p>

      一代天骄,</p>

      成吉思汗,</p>

      只识弯弓射大雕。</p>

      俱往矣,</p>

      数风流人物,</p>

      还看今朝!</p>

      正因为有这种“天意如此!”的自信,毛泽东才敢于在葭芦河的岸边上,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当先开路,如入无人之境。</p>

      也正因为有这种自信,他才敢于在敌人飞机把炸弹扔到了自己的窗前之后,仍然不肯起床。</p>

      </p>

      此时,投身抗日洪流之中的沈擒龙,被这种全民抗战的高昂热情所鼓舞,跟随着向日寇战斗的部队大步前进。</p>

      八路军战士高唱战歌:</p>

      游击战,</p>

      敌后方,</p>

      铲除伪政权;</p>

      游击战,</p>

      敌后方,</p>

      坚持反扫荡。</p>

      钢刀插在敌胸膛,</p>

      钢刀插在敌胸膛。</p>

      巍巍长白山,</p>

      滔滔鸭绿江,</p>

      誓复失地惩强梁。</p>

      争民族独立,</p>

      求人类解放,</p>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肩上。</p>

      所有战士的整个身心都为这歌声所激动,夺回长白山,收复鸭绿江,拯救中华民族,解放全人类,这正是中国军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去实现的伟大理想。</p>

      这一支八路军部队,象一股滚滚的铁流,不可阻挡地向日寇的老巢前进。</p>

      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已久的冀热察挺进军摧枯拉朽地扫平了路上经过的一些小的日军据点,来到了距离北平不远的永定河。</p>

      永定河素有小黄河之称,从黄土高原而来,是一条浑水河。</p>

      永定河河流宽阔,在暴雨来临之时翻腾咆哮,声势惊人,和黄河极其相似。</p>

      日军在两岸修筑了许多河防工事,敌人荷枪实弹,戒备森严。</p>

      在这样重要的要地,八路军自然也开辟了一个秘密的情报基地。</p>

      这个秘密情报基地既收集情报,又当作交通站使用。</p>

      部队秘密潜入之后,秘密交通员来见这个方向主攻的团长。</p>

      团长一看到交通员就问:“同志,情况不对呀!敌人好象加强戒备了呀!有什么新情况?”</p>

      交通员报告说:“就在几天前,敌人突然增加了兵力,这次没有伪军,来的全都是鬼子,听说原来的伪军头目也全都撤换了。鬼子每天增加了巡逻次数。另外,每天早晚从对面都会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象打雷一样,可是就是不知道敌人在干什么。”</p>

      包括沈擒龙本人在内,没有人知道这其实是沈擒龙惹出来的事情。</p>

      团长权衡了一下,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p>

      他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边转了一圈,最后命令把【创建和谐家园】队队长请来。</p>

      这个方向靠近北平,所以作战任务比较重要,因此挺进军特别派了熟悉北平方面情况的【创建和谐家园】队配合他们战斗。</p>

      队长到来之后,团长把新出现的情况跟队长讲了一遍。</p>

      队长也有点纳闷,打雷?打雷是什么意思?</p>

      队长于是说:“可能是这些同志不太熟悉军事上的情况,还是派我们这些正式的军事侦察人员过去侦察一下吧!还是部队上的人能够了解敌人的武器情况,能够对敌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p>

      团长点头说:“我就是这个意思。”</p>

      队长马上回到【创建和谐家园】队隐蔽的地方。</p>

      这次任务太重要了,大部队已经到了,却因为敌情变化不能行动,这种大事不能轻视,必须派得力的人员过河侦察。</p>

      已经在这儿经过多次的沈擒龙当然第一个被挑选出来,然后派来对他进行领导的是沈擒龙他们小队的关队长。</p>

      在敌人严密封锁和监视下,白天根本无法过河。要想过河只有等到夜深人静,趁敌不备而过。</p>

      沈擒龙和关队长来到河边老乡家的小房子里边,隔着河远远地看着对面的鬼子,监视着敌人的情况,思考着过河之后能够使用的侦察手段。</p>

      沈擒龙看着远处的鬼子,心里暗暗惋惜,这是跟随大部队行动,他的那些秘密装备不能使用。</p>

      过河前,首先地下交通员通过关系找了几个老乡做船夫,并嘱咐准备渡河工具,约定了接头的时间、地点。</p>

      难熬的白天象停滞了一样,始终不过去。</p>

      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所有部队都抓紧了宝贵的时间进行休息。</p>

      终于等到了子夜时分,远近村落的狗叫声听不到了,敌人巡逻兵的人数和次数也明显减少了,渡河的时机到了。</p>

      章节目录 185、鬼子的院里趴着妖精

      秘密交通站的交通员经常护送干部和物资从敌人的监视下面通过,所以对偷渡非常有经验。</p>

      交通员带着沈擒龙和关队长来到了河边,交通员找来的那些当地的群众已经在那儿等着了。</p>

      等沈擒龙他们坐上去,才发觉坐的并非是船,而是个大筐萝。</p>

      此地本来就没有多少船,敌人为了防止偷渡,早已把船都扣起来了。</p>

      这些交通员和支持他们的群众就想出了用筐萝当船的巧妙办法,每个筐萝坐二、三人,岸对面有人用长杆接应,这样一次次运送八路军和干部过河。</p>

      老乡们凭借着良好的水性和熟练的技巧,很快就划到了对岸。</p>

      沈擒龙对那些老乡自己游水过河,却让自己坐船,感到非常不好意思。</p>

      上了岸,沈擒龙和关队长谢过了那些群众,悄悄向敌人把守的村子摸过去。</p>

      鬼子在这儿经营很久,修建了多重防御工事,又有严密的岗哨、巡逻队等等警戒方式。</p>

      沈擒龙和关队长刚刚来到鬼子的据点前面,就看到了一个人影。</p>

      透过从鬼子的炮楼上射出的微弱的灯光,沈擒龙他们看到,那是一个把三八大盖拄在地上的鬼子。</p>

      鬼子因为怀疑伪军的可靠性,所以在这种危险时候都不让伪军站岗了,而是由鬼子自己亲自出来担任哨兵。</p>

      沈擒龙和关队长慢慢在沙地上卧倒,观察着那个鬼子的动静。</p>

      那个鬼子很认真,站在那儿,面对前方,一动不动。</p>

      本来以沈擒龙的身手,他是可以在鬼子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接近鬼子,干掉这个哨兵的。</p>

      但是,要观察其他鬼子的动静,查找鬼子的巡逻队的规律,就不能干掉这个哨兵,否则就会惊动更多的鬼子。</p>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个鬼子还是挺精神,连个哈欠都不打。</p>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0: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