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常鸿愁眉苦脸地和沈清一通解释,沈清才明白过来,常鸿是想通过明算这门科目考科举!
原来大齐科举主流考的是四书五经,但同时也有别的科目。这些科目虽然不是大多数人的首选,相当于华国考艺术的那一批学生。
常鸿在写文章背书上没什么天赋,想要考功名就只能另辟蹊径。虽说他在数学上也没啥天赋吧,但关键考的人少啊,只要能学得进去,高中的几率就大大提升!
沈清现在忙着自己的事,肯定没有特别多的精力去照顾常鸿,按照常鸿的知识体系,转换成常鸿的那一套教他,干脆让他从【创建和谐家园】数字学起。
常鸿这么大一个人了,这些小蝌蚪虽说一下子记不住,但总归还是能理解的,沈清把东西写了一遍让他回去练。
“数字从1到0,你尽快记住怎么写。我再给你写个九九乘法表,等下次来你得背下来。”
常鸿简直两眼一抹黑,【创建和谐家园】数字他已经能接受了,类似九九乘法表的东西他也略知一二。
可为啥这个梯子形状的乘法表,要横着背,竖着背,还得斜着背?
沈清没和他解释,反正小时候她的数学老师就是这么要求的。所以,她的数学基础打得很牢,每回数学考试都能有个不错的成绩。
安排完了常鸿,沈清才想起家里其他人,顾含章不知什么时候没和张秀娥说话了,坐在一旁认真听着沈清给常鸿“布置作业”。
“沈姑娘,这些【创建和谐家园】数字是你自己创造的?”顾含章毫不掩饰眼中的欣赏。
第一眼看到这些简洁的数字,顾含章就有预感,如果将这些数字在整个大齐推广,一定能提升不少效率。
他每回见到沈清,沈清都能给他意料之外的惊喜,顾含章很好奇,沈清心里还藏着多少让人惊讶的事情。
这些数字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智慧,沈清哪敢把这份功劳据为己有。
“当然不是我创造的,教我厨艺的师傅云游四海,早年间到过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那里的人用的就是这些数字。”沈清赶紧解释。
为了防止顾含章也想见到这位“高人”,沈清说完之后就赶紧转移话题。
“顾公子,常公子。未来这一个月我可能很忙,请你们二位吃饭的事情,可能得顺延到下个月了。”
第86章 这位爷该不会真的看上沈清了吧?
顾含章没什么意见,他让沈清请他吃饭,只是不想让沈清觉得欠了他。
沈清觉得自己买铺子的事,身边人迟早会知道,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当这顾含章和常鸿的面和张秀娥说了。
张秀娥直接被沈清弄蒙圈了,她知道沈清要在镇上买宅子。
可沈清没和她说,一出手就是镇上最中心地段的一座商铺!
整整一百七十两银子!
就算把她卖了,也凑不出那么多银子吧!
更何况,沈清都答应人家铺主了,一个月内就要把剩下的一百四十两给齐!
在张秀娥看来,哪里卖胭脂不是卖?沈清在大街上支个摊子,东西就能那么好卖,为啥要花这冤枉钱,买这么贵的铺子!
“娘,摆摊咱能摆一天两天,难道以后都在街上摆摊吗?”
不是沈清瞧不起摆摊的商贩,大家都踏踏实实挣钱,没什么高低贵贱,她自己也摆过一阵子地摊,就更不可能对小摊贩有偏见了。
但正是因为她自己干过这一行,也就深知这一行都不容易。
摆摊没有固定场所,很容易被刮风下雨影响,一遇到坏天气,就别考虑销售问题了,直接在家里猫着就是!
就算天气好,那也得风吹日晒。别看大齐没有城管,摆位可以四处摆,可架不住人家有地痞流氓啊,人家可不像城管那样文明,不给钱可是要被打的!
“那咱就不能买间便宜些的?”
说到底,张秀娥还是没安全感。好不容易攒着些银子,沈清转头就把银子花了,还倒欠一百多两银子。
这一百多两银子在沈清眼里不是问题,在张秀娥眼里就是天文数字,能让她吃不下睡不着的那种。
这回,沈清还没开口说话,常鸿就帮着解释了。
“婶子,那可不一样。买铺子就是要做生意,地段可讲究着呢,贪小便宜买着不好地段的铺子,倒不如不买!”
常鸿是富贵人家出身,别的东西没有,从小跟着长辈耳濡目染,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在买铺子这件事上,他举双手支持沈清,甚至觉得沈清选的这些铺子的位置还是不够好。要是他买,非要买金泽镇大街上最中间的那间。
选好的位置,那才叫客似云来,财源滚滚。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有的时候就是瞎扯淡。
京城朱雀大街上那间铺子卖的东西样样都是精品,怎么还得想方设法在牌匾上做工夫?
要想挣着钱,什么事情不得讲究?
“咱们到镇上开铺子,那村里的营生咋办?就这么扔了?”张秀娥还是觉得不放心。
她嫁到云来村这么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觉得跟种地有关的事让她更踏实。
她好不容易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沈清就让她到镇上开铺子去,想想张秀娥就觉得心里发飘。
沈清考虑问题不像张秀娥这么局限,张秀娥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沈清从头到尾想的都是怎么倒腾出一个挣钱的项目,再把这项目放手给底下的人,自己只需要管理就行。
虽说菌子的事还没到完全能放手的地步,但里正一家做事已经越来越熟练,沈清已经可以放心把盖土灶的事交给郑家人。
为了她娘脆弱的内心着想,沈清没有把话说得太死。
“扔?咋能扔了呢?您就放心吧,您要是喜欢在家里烘菌子,您就留在村里。要喜欢到镇上替我看铺子,那就替我看铺子去。我这么折腾着挣钱,还不是想要咱娘俩过得更好?”
两人留顾含章和常鸿吃了顿午饭,饭桌上沈清把马上要去州府的事和张秀娥说了。
沈清已经去过一回州府,张秀娥稍微放下心来,可一听这回沈清是要一个人去,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
“郑叔不和你去了?”张秀娥指的是里正。
她能不担心吗?谁叫沈清是个丫头,还是个长得极漂亮的丫头!
张秀娥就差当场反对,让沈清把买铺子的三十两银子要回来了。
沈清也不是没想过让她娘陪她一块儿去,可伍金良那边马上得交一批菖蒲粉。她娘现在是烧土灶的技术工,身边没人能替代她。
里正和郑德都得忙着建土灶,倒腾胭脂的事沈清还没准备让两人参与进来,确实不好让他们跟着一起。
母女俩谁也不肯松口,顾含章忽然问道:“沈姑娘准备什么时候去州府?”
“后天就去。”沈清回家了也有几天了,估摸着尹红那边的胭脂,也应该弄得差不多。
她去州府得待几天,顺便挑些别的东西回金泽镇买,等她回程的时候,顺便把胭脂捎回来卖。
顾含章点了点头,“婶子不必担心,后天我正好要去州府一趟。要是婶子放心得下,我可以带沈姑娘一程。”
张秀娥愣了下,几回接触下来,顾含章确实是正人君子。可他毕竟是个男子,和闺女岁数相差不大,两人一起去州府会不会让人误会?
沈清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自己那间铺子,和不和顾含章一起去倒是其次,只要能让她娘同意就成。
“顾公子要能顺便捎我一程那就太好了。”沈清立马答应。
顾含章要带沈清去州府?
常鸿心里早就掀起惊涛骇浪了,他怎么不知道顾含章去州府有事?
一直忍到两人出了沈清家,常鸿才问顾含章:“一百多两而已,又不是什么大钱。要想帮沈姑娘,直接借给沈姑娘慢慢还不就成了,怎么还要折腾到州府去?”
顾含章摇摇头,沈清是个有骨气的姑娘,不会接受他的帮助。
他要真的借钱给沈清,两人反倒会变得生分。
常鸿吃惊地看着顾含章,想起刚才沈清认真教自己时,顾含章注视着沈清那神情,情不自禁打了个激灵。
这位爷该不会真的看上沈清了吧?
常鸿想问,最终还是没开口,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不然江越干嘛对沈清这么殷勤?
想起京城那位,再看看面前这位,常鸿的太阳穴就突突跳。
他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跟着沈清选好“数学”就好,别的什么问题,他一概一问三不知!
第87章 广聚楼可是夫妻店
沈清这趟去州府准备了不少银票,生怕被人偷了,就让张秀娥在她腰带上缝了个小兜。
把银票卷成细细的小卷塞进小兜里,腰带上挂着的银袋子里,就放些铜钱和碎银,雇的马车还是上回那辆。
车夫替她把一麻袋一麻袋的干货搬上车,倒也没有多重,就是占的地方太多了,沈清只能蜷着身子坐在里头。
亏得沈清身材娇小,要是换个高大些的,恐怕转动身子都难。
“这坐得下吗?”张秀娥还是心疼闺女,恨不得代替沈清去送货。
“您就放心吧,也就坐一天而已,傍晚就到州府了。”
上州府这事赶早不赶晚,沈清转转身子,给张秀娥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位置,让张秀娥放心,就催促着车夫上路了。
车夫才刚到村口,迎面驶来一辆马车,沈清听到熟悉的声音,掀开车帘一看对面赶车的是江越。
顾含章从车上下来,看了看她车里的情况,建议道:“你这里不好坐,我车上宽敞些,不如到我那边去。”
顾含章前两天说要捎她一程,在沈清看来更多的是替她解围,没想到顾含章还真就来了。
和整辆马车的干货坐在一起,确实比沈清预料的难受。
这时候的路况不大好,地上随处都有突起的碎石,马车的车轮不像后世的汽车轮子,有一层厚厚的橡胶用来防震,行驶起来要颠簸的多。
马车驶起来没多久,沈清身后的干货就往她身上压,她不但要坐着还要用身体支撑着这些东西,没一会儿就觉得胳膊酸痛。
大齐虽然风气不如华国开放,但要长途去什么地方,男男女女共同拼一辆马车还是有的。
沈清也不是个扭捏的人,顾含章提出邀请,她也不再客气,果断上了顾含章的马车。
坐到宽敞舒适的马车上,沈清才发现车上摆了张小桌,桌上放着笔墨还有厚厚一叠草纸,纸上字迹俊秀,上面有汉字数字和【创建和谐家园】数字的对照表,还有那沈清给常鸿写的九九乘法表。
“顾公子也要考明算?”
沈清还记得顾含章给她留的那两句诗,单就他这手字就应该是按主流途径考科举的,不像常鸿那笔烂字,比自己也强不到哪里去。
顾含章当然不打算考明算,他只是对沈清的这些东西感兴趣而已。
沈清给常鸿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整个人似乎都在发光,他从没有在哪个女子身上看到这样的光芒。
可惜常鸿的进度实在太慢,他干脆趁去州府的空当,在马车上请较沈清。
沈清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在马车上教人做数学题。好在她最近把身体养好了不少,在马车上看书也不会晕车,要不然指定头晕目眩,吐个天昏地暗。
两人一个教一个学,渐入佳境。
顾含章实在是个聪明人,许多数学符号沈清讲了一遍,顾含章几乎就能记住。不但如此还能举一反三,反应速度甚至能和沈清高三时,竞赛班上的一些学霸媲美。
众所周知,华国古代数学的学习氛围和现代无法相提并论,大齐这个与华国古代十分相似的朝代也是如此。
况且,那些学霸也是从小训练出来的,顾含章可没那么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按他这个天赋,就算放到华国去,也能靠数学保送名牌大学。
“以顾公子的天赋,定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