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世子爷今天转正了吗作者:虾仁丸子》-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心里恨沈清眼高于顶,却又不能强押着沈清嫁给赵诚,牙齿磨得咯咯响。

        “我们家诚哥儿哪里配不上她?”

        赵良辉摇了摇头,哪里配不上?沈清那张脸就算啥都不干,赵诚都配不上!

        不过这会他肯定不能当着赵婶子的面说,娘看儿子哪里都好,他要说儿子的不是,赵婶子都能跟他急眼!

        赵婶子也看出赵良辉懒得搭理她了,刷锅洗碗的时候把东西弄得砰砰响。

        “翠芬姐,我刚才听人说,你和清清吵架啦?”

        赵婶子端着洗碗水往外泼,就看见刘金桂从隔壁厨房伸出头来,幸灾乐祸地冲她笑。

        赵婶子一肚子气,压根懒得搭理她,“关你屁事。”

        刘金桂也不觉得尴尬,没事人一样,“你说清清一个小丫头片子,哪来的这么多银子?银子到了她手里,咋就这么好挣呢?”

      第84章 挣钱买铺子

        是啊,银子到了沈清手里怎么就这么好挣呢?

        这不但是刘金桂的疑问,也是全村人的疑问。

        沈清才被赶出家门多久,小姑娘家家的,二十两的宅子说买就买,房子大小的土灶说盖就盖。

        当初母女两个被赶出家门,多少人等着看她们的笑话。谁知道,她们两个弱女子,说立就立住了。

        张秀娥手腕上那黄澄澄的大金镯子,谁看着不眼红。要不是里正一家护着,多少人不打她们母女俩的主意?

        死皮赖脸住进她们家,只要占了其中一个,这些银子可不就是他们的?

        别人不知道沈清赚钱的法子,赵婶子却是知道的。

        沈清挣钱的法子捂得紧,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赵诚碰巧就瞧见了。要不是他们家为人厚道,沈清这份钱能挣到现在?

        “还能有啥法子?”想到沈清刚才的话,赵婶子就没好气,“就破庙门前那些水草!”

        刘金桂虽然懒,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十年,当然知道赵婶子指的是啥。破庙门前溪边正好长着一片草,因为长在水边,云来村的人又不知道这些草的名字,都统一管它们叫水草。

        破庙都不知道荒废了多少年,谁有空搭理那些杂草?沈清就是凭着这棵菜咸鱼翻身,过上了好了日子?

        “翠芬姐,你可不要瞎说,那草畜生都不吃,弄到手里有啥用?”

        “不信你到溪里抓条泥鱼,掰点草叶子扔锅里煮去!”

        赵婶子把这事告诉刘金桂,心里终于痛快了许多。

        沈清不就是仗着村里人都不知道,水草可以做香料吗?

        现在刘金桂知道了,还能不跟她抢生意去?沈清少了这进项,看她还怎么傲!

        ……

        沈清给伍金良的礼物里,还带了一盒口脂,还有几朵模样挺别致的绒花。

        这几样东西一看就不是给他的,伍金良心里有数,把东西转交给了女儿春柳。

        春柳收到了礼物,心里还挺喜欢。

        那天她和她爹在大街上,远远就看见沈清那水红色的小摊。

        年轻姑娘没有不爱美的,春柳心动不已,她和沈清刚闹过一场,只好忍痛割爱。

        没想到,沈清居然给她留了一份。

        “这真的是她自个儿上州府进的货?”

        春柳去过几回州府,那可离金泽镇太远了,沈清长得那么娇滴滴的,居然敢到州府做生意,春柳对沈清的偏见少了不少。

        伍金良看着自家闺女那傻乎乎的样,再想想沈清,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她和赵诚走不到一起去。赵诚那孩子野心太大,你降不住他,别为了个男人争风吃醋,多学学人家!”伍金良苦口婆心。

        他是看好赵诚的,不然也不会把广聚楼掌柜的位置留给他。

        可见了沈清之后,赵诚这孩子不知怎么的,在他眼里就有点不够看了。

        春柳比不上沈清,最好也得学点沈清那不输男儿的架势不是?

        “爹,她真不喜欢赵诚哥?”只要沈清不喜欢赵诚,春柳一切都好说。

        得知沈清想在镇上找铺子,甚至主动帮着伍金良打听。伍金良是在帮沈清留意,可广聚楼上上下下都得他把着,自然分不出大多工夫。

        春柳就不一样了,闲暇的时候都能帮忙,没过几天还真叫她打听出一间合适的铺子。

        “喏,就是这间。和镇上大街隔了一条街,位置算相当的好了。前头的铺面你就甭想打听了,那么好的地段铺主是不会卖的!”

        沈清见到自己的铺子时,伍金良正忙着招呼一位重要客人,就把带沈清看铺子的任务丢给春柳。

        当然伍金良也有自己的心思,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春柳都这么大了,成天跟着广聚楼那些人混日子有啥出息?

        倒不如让她和沈清接触接触,看看沈清是怎么做事的,兴许能跟着进步进步!

        沈清倒没什么意见,春柳是伍金良的亲闺女,她要和伍金良合作,总不能和他闺女闹得太僵。

        铺子的位置不错,虽然离最热闹的地方隔了一条街,却是在那条街上很显眼的地方。

        里头的东西都很新,打理得挺干净,特别是后头的一间小院,就临着横穿整个金泽镇的溪流,中间一道墙一隔,后院的人声就小了不少,居然是间闹中取静的好院子。

        “铺主家里出了点事急需用钱,要不然这么好的铺子也不会卖给你。这间铺子拿下来,一共得一百八十两。你看看行不行,要是不合适,还有几间便宜些的。”

        既然要买铺子,当然就得买件位置好的。

        她又不是开书铺,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金泽书院的学子买账。

        再便宜些的位置肯定更远,其余的几间沈清不就准备考虑了,“我看这间挺好,就买这件好了。”

        春柳听到沈清这话,把她本来就圆的眼睛瞪得更圆了,“你考虑好了,就要这间?一百八十两银子,你掏得出来不!”

        一百八十两还真不是笔小数目,沈清手头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五十几两银子。

        要她立即就结清,她也没地方找银子去。要是别人听了这数目,恐怕想也不敢想了。

        可架不住沈清脸皮厚,别说手头只有五十两银子,就算只有十两银子,她也得找铺主试一试。

        春柳还是领着沈清去找了铺主,反正要被人骂丢脸的也不是自己。

        沈清见了铺主,就把她以前分期付款那一套拿出来了,“我手头的银子都刚买了货,一时半会儿没有那么多可流动的银两。第一回给您三十两,后头一百五十两分期给您,您看成不?”

        沈清也不算睁着眼睛说瞎话,她积了不少干货在家里,到了冬天可就不只这个价了!

        铺主就没见过沈清这么买铺子的,“不想买铺子就别拿这事寻开心!”

        “我是诚心想买您的铺子,可不是寻开心!”沈清再三保证,“听说您也急着用钱,铺子一时半会儿也卖不掉,后头来的人不得和您讲价?与其放着,不如卖给我。”

        铺主见沈清一脸真诚,这才说道:“你要真想买,我一百七十两卖你。你头回给三十两,后头一百四十两,一个月之内给我能行不?”

        一个月之内挣一百二十两?春柳都替沈清捏了把冷汗。

        沈清却痛快同意,一个月挣一百二十两,努力努力也不是不行!

      第85章 九九乘法表

        沈清三两句话,就和铺主把买铺子的事定下来,当场给了三十两银子。

        春柳和沈清从铺主家出来,时间才过了一刻钟,春柳这个外人都觉得脑子有点懵。

        现在的乡下丫头花钱都这么大手大脚,将近二百两的铺子说买就买?

        最要命的还是,沈清还没存够银子呢,就敢拍胸脯保证一个月内把钱给齐。

        春柳看沈清的目光都变了。

        沈清以前管理企业时,每年都要向地方银行贷一大笔款。和那些天文数字相比,这点银子还真算小数目。

        不过她也能理解春柳的想法,即便在她那个时代往前十几年,贷款这种超前消费形式,还不被大众所接受。

        农耕文化影响下的文明,总是崇尚勤俭持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银子握在自己手里最有安全感。

        这种传承让社会更加稳定,同时也限制了人的观念。对于冒险些的行为,都觉得心惊肉跳。一步一个脚印在大多数时候是好的,但要是用这种思维从商,注定有很多好机会失之交臂。

        沈清当然不会和春柳说这些,两人还没熟到那种程度。

        “伍掌柜今天有空不?买下这么好的铺子,多亏了你们二位,我去广聚楼和他打个招呼。”

        伍金良再忙这点时间还是有的,不过他听说沈清这么快把铺子买下来,仍然惊讶不已。

        “就是咱们金泽镇大街后面那条街,靠溪边那家铺子?”

        这间铺子是春柳找的,要不然也不会领着沈清去看。按照伍金良的想法,给沈清找的铺子位置应该再往外些。

        不是他看不起沈清,金泽镇铺子的价格在周围几个县镇一骑绝尘,就是他也不一定一口气拿出一百七十两。

        沈清不仅答应了,还用的是分期的形式,且不说沈清究竟拿不拿的出这么多银子,单就这份魄力而言,就让他一个男子都佩服不已。

        “给老汪的货准备好了没?”州府广聚楼财大气粗,沈清把货运到州府,可以挣点买铺子的钱。

        现在山上的菌子没春天时候那么多了,新鲜的菌子沈清除了供给书院,其余的几乎都留下来,一批批等着烘干。

        沈清家的厢房里一堆堆都是存货,随时可以送到州府广聚楼去。

        ……

        沈清在镇子里买下一间铺子,家里就来了客人。

        她和常鸿约定好,以后有问题都能来找她,常鸿回到书院几天,把自己不大懂的一些问题都整理到一起。一等到书院休沐,就拉着顾含章到云来村找人。

        张秀娥再次见到常鸿,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躲着了,常鸿是顾含章的朋友,也就是她闺女的朋友,以后有啥问题能帮就帮!

        常鸿第二回来沈清家里已经轻车熟路,一进门就找起沈清。

        “张婶子,沈姑娘呢?”

        沈清早上出去时,说午饭回来吃。

        张秀娥也就让两人等着,两人也不是生人了,她就没去叫里正,自己进厨房给他们沏茶。

        沈清从镇上回来,就看见两匹养得油光水滑的骏马拴在家门口,走进家里一看。顾含章和常鸿在堂屋和张秀娥说话,常鸿的手边放着几本书,还有一叠写了很多东西的草纸,一看就是来和沈清请教问题的。

        沈清也没多说,拿过常鸿的问题看了起来。常鸿的问题大多都是华国初高中水准,远没到高数的水平,沈清虽说毕业多少年,但知识体系还在,稍微回忆回忆就能做。

        唯一的难题就是数字的写法不同,沈清读书十几年从接触数学以来,用的都是【创建和谐家园】数字。

        【创建和谐家园】数字在计算和记忆上,都比汉字数字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沈清看到题目里的汉字数字,还要下意识在脑海里转换。

        没看一会儿,沈清就觉得头疼,没着急和常鸿讲解题目,放下书本询问起常鸿来。

        “你不是在书院读书,解这些题做什么?”常鸿面对数学题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看起来也不像古代数学爱好者。

        常鸿愁眉苦脸地和沈清一通解释,沈清才明白过来,常鸿是想通过明算这门科目考科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3:31:49